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建筑学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凯里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在建筑学专业建设上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优化培养方案和教育资源配置,强化理论和实践教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民族特色,创新教学管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为培养具备较强专业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凯里学院;建筑学;专业建设
凯里学院建筑学专业自2012年开办以来,秉承良好的办学理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整合办学资源,努力挖掘办学潜力.从开办至今,建筑学专业在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实验实践平台建设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各项硬件和软件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1建筑学专业建设规划的整体目标与思路
从专业分布看,贵州省内高校仅有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阳学院、凯里学院开办建筑学专业,这些院校所培养的学生远不能滿足本省对建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建筑学专业建设规划依托黔东南州深厚的苗侗文化背景,顺应贵州省和黔东南州建筑行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对人才不断增长的实际需求,以“地方性、民族性、应用型”为办学定位,在开放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民族建筑研究和教学为一体的专业特色[1].在培养方案制修订方面我校不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明确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而且依据实际需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及实训内容.建筑学专业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进度计划和教案,教学计划体现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课程设置上,将通识教育课程15门、专业教育课程40门、生涯教育课程3门、特色教育课程1门、实践教育课程10门相结合,构成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生涯教育课程与特色教育课程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提高.专业教师在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将民族建筑文化传承与保护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少数民族建筑概论、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等理论课程,在建筑设计课程内容中设置了民族建筑专项设计.在实践环节上,设置了《建筑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等民族建筑实践调研,另外还进行了社会实践、公益劳动、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综合素质教育、各种学科竞赛、科研活动等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
2专业建设过程及管理
2.1夯实理论教学
教学是专业之本,建筑学作为新建本科专业,教学队伍年轻,理论教学的经验还相对欠缺,因此专业建设的第一步就是夯实理论教学.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建筑工程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教学过程管理规定,在教学大纲编写、教案撰写、教学进度填报、教学日志填写、课件制作、试卷分析、毕业论文指导、新进教师主讲资格审定等方面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保证了教学质量.通过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提高了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在教学方式上,采用项目式教学,每门课程或每个教学专题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3],采用项目调研、初步方案、方案反复评审修改、得出设计成果的过程,整个过程采用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课程学习阶段就接受工程训练,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2.2加强实践教学
建筑学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工科专业,加强实践教学是保证人才质量的关键一步.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结合专业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实践教学方案,在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修订中加大了实践教学内容,要求课程中实践学分保持在25%~30%,同时在实践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理念,同时将实践教学成果化.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加强与黔东南州建筑工程总公司等地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创建凯里学院建筑工程实践基地,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极就业.同时指导学生与同济大学、镇远县住建局、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多家合作单位和机构进行民族建筑文化的相关调研与建造活动,让学生参与各种科研课题的研究,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4].
2.3构建教学质量监控
为保证各项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学院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保障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打造良好的教风与学风.目前已形成了常规化的教学检查制度,包括教师听课制度、班级教学日志制度等.建筑工程学院有专人负责管理教学档案,建立了完整的招生、学籍、试卷、成绩等教学档案,并实行校、院、教研室三级督导听课制度.在教学管理中,首先是教务科在每学期开学前下达教学任务,让所有教师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其次是教研室主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每学期认真做好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进度及教案的检查工作,按时制定教研室活动计划,并认真做好教研室工作总结及活动记录;三是教研室组织建筑学专业全体教师进行听课、评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四是院教学督导对教学进行监督,不定期进行听课、评课,以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五是认真落实学校制定的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制度,各班纪律委员每天负责填写当天的课堂教学日志,并由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分管领导签名并提出整改意见;六是专业教师严格按照凯里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做好每学期的教学计划、教案编写、教案更新等工作;七是加强试卷管理,试卷制作核查严格规范,试卷保存及试卷的批改、登分、装订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考风考纪教育.建工学院通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丰富活动载体,完善评价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打造优良学风,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建工学院还鼓励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各类学术讲座、建造节等与专业能力塑造息息相关的活动,以及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总之,该院采取各种举措,打造建筑学专业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教风、学风[5].
2.4加大教学改革
建筑工程学院现有的教学模式虽然历经了多次变革和更新,成绩斐然,但始终未能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制约了人才的培养与塑造,既不利于人才本身的成长与创造,也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了人才和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继续加大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
2.4.1夯实理论教学,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授课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学院根据建筑学专业每年的发展情况,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以建筑设计类为核心进行展开,重点打造建筑技术教学群;同时增强校内几个专业培养方案的联动性,通过课程安排的协调,减少任课老师工作量,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增加创新创业课程的比例,充分利用课外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2新知识、新理论和特色文化引入教学
分院要注重将BIM、绿色建筑、民族建筑等相关课程及国家注册建筑师考试内容等纳入课堂,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标准与内容融合到专业课程中,校企共建,开发体现工学特色,突出能力培养,与生产活动密切相连,融职业技能要求于一体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举办建筑学建造节活动,将创新思维融入实践中,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动性;建立丰富的第二课堂,利用学生社团等机构,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以学生项目、课程调研报告等形式开展专业第二课堂[6].
2.4.3实践教学成果化、可视化
改变以往大部分实践课程考核以报告为主的情况,将实践教学成果化、可视化.如测量实习,绘制苗侗村落聚落情况和典型的建筑,用激光雕刻机雕刻出来,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生实践成果.
2.4.4构建竞赛体系,成立专业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建立多层次的专业竞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识图、测量技能、模型制作、民族建筑知识等竞赛,活跃学生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同时还能培养良好的学风.
2.4.5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建立各种教学评价规章制度,尝试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等教学模式,以贡献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建立科学、民主、主体多元、与企业对接的教学评价体系[7].
2.5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方面注重选拔、大力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建立提高青年教师学历和素质的机制,提高教师的科技与社会服务能力.同时,优化建筑学专业师资队伍的专业背景、学缘、年龄等结构,形成以中年教师为骨干,老、中、青相结合的“传帮带”师资队伍.而且还可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实践经历丰富的建筑学专业专家,组建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建立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不断加强学科发展的后备力量[8].
3结语
近年来贵州省房地产业、工业园区、美丽乡村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使得建筑学专业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建筑学专业发展建设要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先导,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切入点,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化设计,立足民族建筑文化,培育民族特色,提炼民族元素.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构建竞赛体系、规范管理等方面夯实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从而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邱微,南军,袁一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新课程体系及其特色———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土建类工科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64-167.
[2]刘晖,谭刚毅.理性、创新与实验精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本科特色教学体系的探索实践[J].建筑学报,2013(2):106-109.
[3]于秀开.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毕业设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33):167-167.
[4]刘廷,赵继龙,仝晖,等.面向区域创新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7):34-35.
[5]郇筱林,戴素娟.土木工程专业钢结构课程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5):103-105.
[6]柳立生.BIM与高校土建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武昌理工学院学报,2016(2):75-77.
[7]张广平,徐茹.基于建筑学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研究[J].重庆建筑,2017,16(1):28-29.
[8]林瑛.终身教育视野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与思路[J].成人教育,2016,36(3):89-91.
作者:粟燕 刘人源 李权 甄映红 单位:凯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