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建筑学创造性思维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建筑是当代文化,历史,人文乃至社会环境的载体,是一种思考后的深层次创作,21世纪以来,人们对这种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的培养也显得愈发重视,因此无论从社会需求还是教学本身,建筑学的学科核心一定是创造性思维。本文以建筑学学生的角度表达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探讨教学中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并提出几点优化建议。
【关键词】
建筑学;创造性思维;创造力;培养
社会在不断进步,建筑学的教学方式也不再死板统一,而是趋于多样化,涵盖手绘美术,模型制作,课程设计,参观学习,作品评析等多方面教学模式,这其中每一项都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创造力。因此,我们需要探索出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
一、创造性思维概述
1.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创造性思维,即是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势,以新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新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新的层次去解决问题,有着极高的现实意义。英国和美国的心理学家也都对此进行过研究,他们分别将创造性思维分为四个和五个活动阶段来描述其活动的完整性和复杂性。总体来说,这就是一种以发散,创新,多变为特性的思维活动。
2.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每个人的成长都取决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创造性思维也不例外。先天遗传因素不可决定,而后天因素主要取决于成长环境,家庭关系,教导方式,活动范围,社会地位等领域。在培养个体的个性特点阶段,要开创其有爱、好奇、耐心、坚强、勇气,动手操作,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等各方面特性。这其中,在学校的教育阶段是培养个体创造性思维最好的也是最适宜的时机,有效利用这一阶段会对未来的创造性思维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建筑教学中阻碍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因素
1.个体智力与心理方面的因素。在形成个体认知方面和稳定心理特点的过程中,智力起着主导作用,而且许多研究表明,创造力不仅与智力因素有关,还与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比如,胆怯是我们经常发生的一种心理特征,儿童会因为胆怯逃避失败,在遇到困难时,常归因于外部客观因素。这种情况将造成儿童总是按照定式思考问题,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的观点,在建筑学的教学中,会成为阻碍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因素。
2.教师主导教学,不科学的教学方式和考试制度。对于建筑学,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需要教师的引导与配合。学生在完成一个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讲解,但不正确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将良性的教学模式变成将思路强加给学生,长此以往就会养成惰性更不愿意动脑交流。在现有的考试模式中,大多数考试也主要以记忆背诵为主,缺少更多对学生创造性的考核模式,形成了只要背好现有知识就能拿到高分的现状。因此,学生不会花时间去对一个设计深入,不会更在意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3.个体封闭式学习,创造性思维难以激发。由于我国长时间采用封闭式的教学体系,在建筑学的学习中,不愿意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这种沟通方面的不足成为了我们建筑学创造思维培养的阻碍之一。而在发达国家,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小组,创造力的培养已融入到他们的生活方式中,这是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培养创造力方面的不足之处。
三、建筑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1.多看多想,创建多元化教学情境。在满足基本的建筑学教学知识框架后,多开展欣赏,交流,体验等课程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发展脉络,感受环境不同所带来的心理变化,学师作品的灵感来源及设计方向。在现在的课程设置中,也添加了这样的安排,比如在建筑史的学习中,教师会让学生分组制作模型,这样使枯燥的建筑史学习变得有趣,同时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了隼与牟的搭接,梁与脊的错落,物与景的关系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所以在老师带领的课程知识主线外,还要让学生在多元的教学情境中去了解其扩展和发散的内容,为创造性带来更多的可能。
2.摆脱固定思维,开展启发式教学。这里所说的固定思维,有两方面,一是学生的习惯性思维,二是教师授课中提及的案例方法。面对这两方面,传统的应试化教育显然不适用,要改变为以学生思路为主导,教师起到引导发散作用,使其思路更加正确完善,不将思路归于统一,反而激发出更大灵感才是建筑学所倡导的。不仅如此,学生也要做出变化,多尝试自己主动思考,摆脱对教师的依赖,面对范例不再是单纯的复制,而是经过思考的加工和延展,才会带来更多思维上的突破。
3.重视个性化培养,使学生各展其能。我们发现,在许多大师设计的作品中,都存在着强烈的个人特征,而他们的共性都是对美的事物具有高敏感度,他们个性鲜明,思维广阔,具有创造性和自信心。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创新,有求异思维,让每个学生都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自己特有的创造性潜能,百花齐放才是最需要的景象。于此同时,在个性化培养中鼓励学生探讨研究,接受不同观点,避免在个性化教学时学生陷入过度自信的误区。
四、结语
总的来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是培养一项独立的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基础知识的传授,发散性思维的引导,社会实践活动,手脑实践活动等等,将这些不同教学部分与建筑学的专业教学相结合,进行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才会让学生成长为社会真正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作者:邹一宁 刁艳 庞舒月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丽华,白学军.创造性思维研究概述[J].教育科学,2006(5).
[2]赵卿梅.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由辽宁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编号20151014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