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教育美学修养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建筑学教育美学修养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建筑学教育美学修养分析

摘要:

建筑学专业教育为行业提供人才资源,其在教育过程中要融合多种学科知识,综合提高专业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建筑专业理论。结合建筑专业教育及美学修养概念,本文探讨了建筑专业教育与美学修养相互融通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建筑学;专业教育;美学修养;教学

当代建筑行业面临着一场革新,传统建筑思维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建筑结构要求,无论是设计或施工行业,都要重新调整原有的建筑构思。相对应的,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模式也要及时调整,才能培养出更具时代性的专业人才。“美学与修养”是人文精神的重要构成,也是建筑学专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将两者融合于建筑学专业教育具有可行性。

1建筑专业教育,融合美学修养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它们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建筑学专业教育内容涉及广泛,主要包括: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另一方面,建筑学专业教育需积极融入“美学与修养”,人类对于美的认识,从原始人开始就有了初级的爱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

2把握建筑符号,引领设计风格

图式与符号是艺术作品的核心要素,不同图式与符号代表着多种多样的美术构思,呈现了创作者们独特的艺术思想领悟。基于当代艺术思潮的优化创新,“空间符号”在建筑创作作品中成为了不可缺少的部分,构建筑了多姿多彩的艺术语境条件,从新角度展现了古代地域美学修养的人文艺术特色[1]。建筑创作是为建筑空间装饰服务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空间符号与艺术语境作为建筑创作的核心要素,可以为当代建筑创作提供更多的素材,从多个角度展现古代本土美学修养的个性特色。如何塑造出更加优越的艺术效果,在建筑创作领域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展现古代图符特色独有的艺术魅力,这些是古代图符创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3引入主流文化,提升美学涵养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离不开历史,传统文化历史对乡土艺术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从创作思想到艺术实践均承载着历史元素。建筑学专业教育中,传统艺术风格是建筑创作改革值得借鉴的,以室内传统风格为例,是指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室内风格。传统风格即一般常说的中式风格,欧式风格,伊斯兰风格,地中海风格等[2]。未来古代建筑创作要考虑“中西并用”模式,立足于古代本土艺术范畴,借鉴于国外先进的艺术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非主流文化认知度提升,建筑在中国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商业领域也开始研究建筑这一新事物。建筑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人们对建筑艺术特征研究更加深入。建筑步入发展时代,基于西方建筑基础上进行艺术改造,形成了符合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形式。

4体会民族思想,拓宽美学教育

“民族性”是现代建筑设计的新思路,倡导从自然生态美学角度出发设计建筑,把人工思想融入到建筑塑造过程中,最终产生的建筑事物才能与人们的审美要求一致,这是建筑民族性设计取得的优异成就。少数民族建筑设计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色,展现了建筑建筑创作者们的勤劳智慧,为其它不同类型建筑设计提供了多方面的指导[3]。少数民族在中国民族体系里占有重要地位,少数发展关系着56个民族发展,这奠定了少数民族人工造景的民族化特性。简单来说,少数民族人工建筑都是围绕着本民族习性设计的,大小建筑都是本民族设计人员进行构思、创造。例如,少数民族地区建筑工程设计中,建筑内外建筑结构布局形式均是按照民族需求开展,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主义色彩,这类人工建筑呈现出了民族团结主义精神的一面,把民族风格带入设计领域。少数民族地区建筑设计流程复杂多样,并且会随着设计方案要求不断地调整思路,时刻改变着建筑方案的原始风貌。必须要求建筑自然化设计做到“协调统一”原则,对土地、建筑、植物等实施一体化改造,可通过人工手绘图进行初步设计[4]。创建最佳的现代建筑组合模式,每块地形的规划既要保持排水及种植要求,又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力求达到自然过渡的效果。建筑美具有多元性,在建筑的地形规划中必须遵循建筑美的法则,符合少数民族审美标准,符合现代建筑自然化标准,这样的建筑设计才符合时代要求。

5联系社会需求,发扬生态美学

在“生态化”思想指导下,我国建筑设计开始走“生态风”,生态建筑工程受到了业界的一直追捧,充分展现了生态建筑特有的艺术文化内涵。总体来说,生态建筑具有自然性、文化性、主观性、地域性等特色。建筑创作者思维是活动的,现代建筑自然化设计也要灵活多变,在不同环境下塑造出不同的建筑效果,最终少数民族建筑设计方案才是成功的,这要靠建筑创作者个人参与建筑编排与优化处理。“自然性”强调了现代建筑地域性特点,尤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这是自然化设计不可缺少的原则。设计人员要根据地区的地域情况,编制符合地理环境的建筑布局方式,尽可能建筑立最原生态的自然建筑,稍微通过人工改造便可形成新的风景。“文化”是无形的,但可以通过有形事物展示出来,现代建筑就是生态文化的实物表现,一切建筑都按照传统生态文化设计出来的。文化理念是现代艺术设计的表现手法,主要利用建筑构造与布局编制工程方案,把艺术思想与文化思想相互融合起来,这是现代建筑文化价值的综合表现[5]。对于当代建筑而言,文化也象征着民族精神,一些典型的生态文化内涵扩大了设计的宽度,“团结、和谐、美好”等思想在建筑设计中均有表现。“地大物博”是我国地理环境的特色,不同民族也有其地域特点,现代建筑设计必须遵循地域环境要求。

6结论

总之,建筑学专业教育是培养行业人才的关键,全面提升建筑专业教育质量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基础。基于“美学与修养”思维指导下,建筑教育要从多个领域展开工作,不断融合民族特色、设计思维、生态美学等先进概念,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代建筑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作者:金景春 单位:延边大学

参考文献:

[1]田勇.基于有效目标的中国建筑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

[2]张舒扬.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馆设计思路探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

[3]于幸泽.建筑造型基础教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

[4]王丽.中国近现代美学课程发生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

[5]唐建.建筑的建筑[D].大连理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