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建筑学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建筑学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1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密切高校和企业的教育合作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建筑教育面临着挑战。为了适应国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010年教育部推出人才培养重大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该计划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不断完善培养方案,整体优化教学计划,力争在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之间找好结合点;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把实践环节作为知识传授、训练技能和培养创新的载体,同时可以强化建筑学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搭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平台

2.1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联合培养机制

由我校建筑学院和北京数家设计院联合搭建起教学科研公共平台——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它同时拥有高校教学资源和设计院工程设计资源,是未来的“卓越工程师”的最佳孵化器。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是在这个平台上建立的联合培养学生的机制。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具体内容:a我校与在北京的十余家建筑设计院签署了联合培养协议《实践实习教学基地合作协议》。签署协议的设计院接纳我校学生进行工程设计实习。其中有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美国BDCL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等。b学校聘请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为学校的客座教授,指导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c学校与设计院开展项目深度合作,进行联合设计,同时为学生的实践设计提供课题来源,形成双方互利互益的合作关系。

2.2学校重组实践教学模块

为了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我校将5年学制教学时间划分为“3+2”结构,即前三年为基础训练,重点培养建筑学专业基础知识和设计技能;后两年为工程实践训练,通过校企业联合培养教学模式强化实习实训教学,重点培养实际工程设计能力。

3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阶段组成

将实践教学阶段即四年级和五年级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大学四年级进行“模拟设计院教学模式”的实践;第二阶段是大学五年级学生在设计院进行建筑师业务实习;第三个阶段是校企联合教学模式的毕业设计。此三个阶段呈“渐进式”上升趋势。由此三个阶段构成高年级实习实践教学,可以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的衔接。

3.1第一阶段:大学四年级的“模拟设计院”情境教学模式

“模拟设计院”教学模式是将学校教学过程设置为模拟建筑设计院运行方式的情景教学模式。在模拟设计院中学生可以全面体验设计院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管理方式和工作氛围,用来作为进入设计院实习和工作的前期准备环节。

(1)四年级设计教学内容特点:技术复杂性

建筑学专业高年级设计课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建筑设计系列课实践训练阶段,是学生由三年级之前的基础学习过渡到实习、实践的第一阶段。学习内容的特点是工程技术复杂性。从全国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的课题安排来看,大学四年级设计课主要课题安排包括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两部分。训练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建筑结构技术、建筑防火、安全与疏散、建筑节能、建筑设备、人民防空以及建筑造型等。这些教学内容完全适合用模拟设计院的方式进行。

(2)“情境教学”方式的“模拟设计院教学模式”

“模拟设计院”是参照建筑设计院工作模式来设置的建筑设计“情境教学”模式。学生在“模拟设计院”进行设计学习,可以体验设计院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管理方式和工作氛围,进行多专业合作设计的训练。模拟设计院教学模式强化机制和执行模式,通过可操作的这行模式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主动或被动地进入角色,在课程进程中以行为校正的方式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模拟设计院”教学运作模式如下:①设计院组织结构模拟;②设计院工作程序模拟;③设计项目模拟;④设计院管理制度模拟;⑤设计院工作环境模拟。•设计院组织结构模拟——情境人物转换“模拟设计院”建立了完整的组织机构来营造真实的“情境”。从设计院聘请各工种工程师进课堂,扮演相应的角色。•设计院工作模式模拟——工作过程与情境创建工作过程阶段的模拟:从甲方布置设工作、现场调查、拟定任务书、方案设计与研讨、结构选型、设备系统概念设计、到方案审定与审核等全过程进行模拟。下面我们选取三个节点来说明。a模拟甲方给“模拟设计院”布置任务并验收成果。这种模式变以往教师评价学生为甲方评价师生的共同成果,这种接近设计院的真实情况,会给学生一种推动力。师生的关系从灌输式的教与学变为启发性的相互讨论。b学生参与结构设计:主动获取结构知识,学生在知识体系中建构意义。当高层建筑方案设计过程进行到结构选型阶段,推敲结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时,聘请设计院结构工程师与学生进行结构专业讨论。c学生参与设备设计:学生与设备工程师进行“会话”主动获取设备知识,在知识体系中建构意义。当高层建筑方案设计过程进行到后期阶段需要推敲设备方案的可行性时,我们聘请设计院设备专业高级工程师进入设计课堂与学生讨论设备系统概念设计。•设计项目模拟——实际工程项目设计与情境营造从校企合作的设计院找到真实工程项目作为设计课题。进行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能够营造真实的设计院“情境”。这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设计院管理制度模拟——情景行为的约束“模拟设计院”颁布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模拟设计院”管理细则,用来规范学生设计院行为。其中包含考勤、工资与奖金发放、以及奖励与惩罚制度,最终在期末转化为课程分数。•设计院工作环境模拟——“情境场所”的配置“模拟设计院”营造一个独立封闭的、完整的设计院情境空间,其中有走廊展厅,设计室,会议室,所长办公室等。

(3)模拟设计院教学模式的特点

a“模拟设计院”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在“情景教学”的环境中学生不是靠老师的灌输来获取知识,而是靠观察和体验获取知识,其效果是学生会从被动的、无目的学习变成主动的、自觉的、目标明确地去投入到“工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强化了学习的动机。b在“模拟设计院”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①引进真实工程项目进入课堂;②聘请设计院工程师进课堂、加强工程实践环节教学;③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只有处理好实际工程设计进度与教学周期之间相对同步协调关系,才能真正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4)小结

“模拟设计院”教学方法、教学探索实践了四年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不断摸索和总结,使其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目前,这种教学方法在国内属于首创。国内有关专家经考察后对我们的思路和尝试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3.2第二阶段:依托基地的建筑师业务实习

在大学五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在设计院进行建筑师业务实习,参加实际工程设计,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技术工作情况,加深对工程实践的感性认识,了解设计图纸与实际工程的关系。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主题思想指导下,我校放弃以往的学生自主联系单位的“放羊式”实习形式,将本年级全部学生指定派往合作设计院中进行实习,落实到人,严格管理,强化了实习管理环节,提升了教学效果。

(1)强化实习组织管理环节与入职培训

在开始实习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以保证教学秩序和质量。①学校将学生指定派往与我校签署校外实习合作协议的十几家设计院中进行实习,平均每家设计院分配2~8名实习生,同时要求设计院为实习生指定辅导建筑师。②召开动员培训会,由老师讲授学校的教学目的、实习内容以及考核要求。③聘请建筑师讲座,聘请设计院的资深建筑师为我校的客座教授,做题为《建筑施工图入门解析》的学术讲座。从设计院角度详细讲授关于建筑师业务实习的内容和要求。④召开入职仪式大会:在设计院正式接收我校实习生第一天,设计院各个职能部门、学校建筑教师和学生举行校企合作座谈会。设计院出席会议的有设计院领导、所长、设计大师、建筑师以及人力资源部门干部。设计院对实习生提出指导意见,以及关于转变观念、融入企业文化的要求。⑤入职培训:入职后的第一件事是设计院安排统一的岗前业务培训。⑥委托设计院为每个实习生指定建筑师作为实习导师。

(2)实习过程监控与教学质量管理

①妥善处理好学校和设计院的互利关系,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因为学生实习是全程在设计院进行的,所以首先要理解生产是设计院工作重心的特征以及设计院希望在实习生中选拔优秀人才的需求。要在充分尊重设计院需求的基础上,学校向设计院明确提出实习的教学要求。找到学校和设计院双方互利共赢的结合点,以实现教学和生产双赢的最佳效果。这样才能保证校企合作的长期健康稳固的发展。②强化教师远程监控机制,加强过程监控与目标考核相结合。a建立高校教师与设计院建筑师的一一对应的直通联系,实现教师对学生的远程即时监控;b加强过程控制,利用互联网对实习中的每阶段过程成果进行查阅评定;c严格执行最终成果的答辩考核,保证教学质量。③筛选适合的设计院、优化设计院平台。以学校的实习教学目标作为第一原则,在北京丰富的设计院资源中优先选择最适合我校实习的多家企业,经过几轮实习和淘汰,逐步与几家设计院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以保证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和质量。

3.3第三阶段:校企联合教学的毕业设计

在大学五年级的第二学期进行本科毕业设计。这是建筑学本科教学中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技能来分析解决工程技术、经济、社会等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调研、检索、分析、设计、表达等多方面能力得到提高,综合培养学生实践设计和创新能力。

(1)公共平台整合优势资源

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为联合毕业设计打造了最佳平台。设计可以在设计院和学校穿插进行。通过在“模拟设计院”和“建筑师业务实习”的训练,学生对设计院环境资源有了深入的了解,为在设计院做好毕业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毕业设计前期工作多为调查研究、草图设计、方案研讨和咨询,宜多在设计院进行,便于与设计院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各种工程信息资源、及时向设计院工程师学习工程设计经验。后期方案深化和设计表达可以在学校完成,便于后期设计成果图绘制,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平台的信息资源优势。

(2)课题来源:校企合作的设计院真实工程项目

真实的题目所涵盖的信息量比假题目丰富,其中包含实际工程设计、项目招投标、科研课题以及结合真题所做探索性设计等。真实选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目前设计市场上对建筑的功能、空间、形体等方面的具体需求,为今后的就业工作打下一定的实践基础。避免了做假题目让学生感觉缺乏特色、兴趣不足的弊端,可以给学生带来挑战性,增加对毕业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设计潜能。

(3)双导师制辅导——学校教师和设计院的建筑师

请设计院参与相关设计项目的建筑师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与学校的专业辅导老师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这是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中的“双导师制”。“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教学,弥补了学校教师对经济、技术等实践经验掌握不足的缺点,可以使学生工程设计经验得到全面的提升。

(4)处理好工程项目设计与毕业设计的关系

真实工程项目设计与毕业设计相比在客观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明显体现在规模、进度和设计深度等方面。前者题目过大、过散、进度过快或过慢,二者不容易同步。妥善处理好设计院实际项目与毕业设计教学之间的关系是联合毕业设计的难点之一。在联合毕业设计教学中应该坚持以正常教学为主线,以设计院工程设计为辅助的原则,一定要坚持学校的正常教学周期和教学要点不变。无论工程进度快或慢,教学进度不可强求与工程保持同步。设计院工程设计为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借鉴、信息补充和工程经验。这样既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又能充分利用设计院丰富的信息资源。

4结语

①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思想框架指导下,我校建立了由“渐进式”的三个实习实践阶段构成的建筑学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此机制可以较好地解决大学教学与设计院人才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的弊端,实现高校教育与设计院实践之间的顺利衔接。②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整合了高校和设计院的优良资源、将学校的基础知识教育与设计院工程设计资源有机结合,为设计教学提供了信息全面的最佳的教学环境;真实环境和真实工程设计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兴趣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双导师制”培养有利于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得到提高。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为设计实践教学打造了最佳实践平台。校企之间协作管理使实习更有效,实习效果得到大幅度优化。③我校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设计院和学生的好评。来自设计院反馈评价:这种模式为设计院提供了可靠的且稳定的人才来源,避免了在招聘时设计院漫天撒网所造成的资源浪费;让设计院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学生的真实能力,便于因材施“岗”。来自学生的反馈评价:规范的实践教学内容更符合教学大纲,实习收获更多;单位加强管理使学生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和融入企业文化;实践教学对就业帮助很大。

作者:卜德清 张勃 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