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应用型大学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我国现有建筑学专业培养模式基本上沿袭传统,面对城市文化营造,城市特色挖掘与文化传承的新需求,没有从建筑学人才培养及输出上做出回应。所以,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存在的走文化自信道路上的建设需求对参与者提出的能力需求研究,探索应用型大学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设计。
[关键词]城市文化营造;建筑学培养方案;文化教育
21世纪以来,中国大城市的发展逐渐进入城市更新阶段,此前大规模的拆建活动逐渐被更小尺度的旧城更新所取代,营造具有可识别性的城市空间成为现代城市建设者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大量的乡村振兴问题,其间“文化自信”的概念曾在多个场合被提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明的创造力所在,只有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空间是国家传统文化的承载容器,城市文化便是一张城市的名片,是城市发展软实力的体现。城市文化是城市物质空间与不断发生在该场所上的不同行为活动的共同产物。因此,城市文化既包括了物质层面的城市空间,又包括了非物质层面的人的行为活动、风俗习惯等,而这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文化的发掘与传承离不开相关专业人员的参与,足见建筑学的专业培养对城市文化建设人才输出的重要性。
1建筑学专业培养中与城市文化相关内容现状
通过分别对以研究型为主和以应用型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为目的国内院校的培养方案的深入研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1培养模式基本沿袭传统
两种类型院校的培养目标均以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学学科的专业理论、设计原理和相关技能,获得建筑师的基本训练,基本功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础。相关课程设置也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建筑学专业培养模式。
1.2培养模式中与文化相关的内容
目前课程设置当中与城市文化相关的理论课程只有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城市设计。实习实践课程包括古建筑测绘实习,以单体建筑的测绘为主。多年来,我国大多数院校按照此培养方案进行建筑学专业的培养,输出人才能完成基本的建筑方案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具备较强的从业能力,并且用人单位对于建筑学专业毕业生的技能方面能力的掌握认可度较高。但通过对一些行业内设计单位的调研,对其整体具备的文化素养抱有质疑,并提出现代建筑学专业培养,应该加强文化教育的力度。
2城市文化建设现状
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很多雷同现象足以体现目前城市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丧失活力,缺乏核心竞争力。尽管现状并不能全部归因于建筑学从业者,其与社会,经济,政治以及人的意识形态发展也有一定关系。但城市建设者对建筑文化的理解深度与践行能力,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街区,城市的面貌。因此,从根本上在本科教育中培养建筑学从业者的文化自知,文化自信与文化自显能为城市文化的发掘,传承与延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城市文化建设对建筑从业者的能力要求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大规模的建设中,根据项目差异而对从业者文化素养的培养要求不尽相同。按照项目需求———能力———课程的对应模式来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两大类。
3.1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是城市由快速发展到存量发展模式转变的发展新阶段。在城市建设量基本达到饱和,建成环境基本成熟后,不再需要植入过多新建筑。此时,城市环境的更新与城市空间的盘活是城市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不论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还是旧城区环境整治提升均是这个阶段的重点内容。这就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对城市文化空间的基本调研能力,文化挖掘能力,文化环境营造能力等。例如,北京市东城区启动的“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旨在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品质,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其中“首都风范、古都风韵”就需要通过对传统空间格局与文化的深入挖掘与利用实现。
3.2乡村振兴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我国各地区在加快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其中不乏因大拆大建过程中缺乏对于地域文化影响的充分考虑,而随之出现相似度极高的“新村”。我国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说中国城市的发展应该向农村学习,学习的内容正是农村自然形态下出现的空间格局与适应地域,自然气候,民俗风情的聚落与民居。然而,目前这一学习资源也面临消失殆尽的危险。所以,乡村振兴除实业振兴外,对于乡土建筑的研究,文化的提取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契机。例如依托古村落,民居等旅游资源,整合独具特色,文旅体验形成旅游示范区等形式。“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是中国城镇化的理想,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求参与主体能具备“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开展,不搞一刀切”的基本素质。所以,这也要求专业从业者具备挖掘地方文化特色、进行个性化塑造的基本能力。王澍在拿到了普利兹克奖之后把国内的创作重点放在了广阔的乡村田野,其中最知名的项目便是浙江富阳市文村的民居改造项目。该项目前期勘察,构思,设计和施工耗时四年,再现了传统的夯土,杭灰石,柱架等建材,与村子本身遗留的明清古建筑几乎融合为一体。在建筑史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民居建筑类型、特征及工艺做法,尤其是传统民居的现代再现手法,相关的材料与构造、建筑结构、建筑物理与设备等都内容,这些能力的培养也应当纳入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拓展范围里。
4建筑学培养方案与行业能力需求的对应关系
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更需要以学生未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设置培养方案,培养学生具有时代与行业所需要的适应性。目前国内院校在建筑学专业的培养中所沿袭的传统培养模式,其培养方案在课程结构体系上已经非常成熟,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有可靠保障,但是由于知识更新速度与城市建设需求步调存协调需要一定周期,导致学生在参与实践工作时知识储备相对滞后。这一情况在很多用人单位反馈中也有所体现。针对目前我国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需求,针对对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素质拓展训练提出如下建议:
4.1理论层面
在目前既有的中国、外国建筑史理论课程以外,还可以考虑增加城市更新,民居文化,历史文化遗产相关的理论课程。首先,城市更新中应注重对于城市有机更新方法,制度经验以及城市更新进程中具有借鉴价值的理念与案例,例如英,法,德等国家。其次,民居文化虽然在中国古代建筑史部分有所涉及,但仅限于各地域民居主要特征的简要介绍,而对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本质影响因素与建筑材料选择,构造做法等均未进行详尽讲授。这就要求在课时允许的前提下,适度修订培养方案,增加相关内容的补充。最后,中国作为目前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排名全球第二的国家,史文化遗产部分是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充分利用遗产资源之于城市空间具有积极效用,对城市空间文化营造至关重要。
4.2实践层面
传统建筑学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仅有古建筑测绘实习是与建筑文化相关的内容,旨在通过测绘实习加强对古建筑的形式,技术,艺术的认识和了解。但单体的认知能力在范围扩大到历史街区,聚落,城市的规模时与理解能力匹配度不足。因此,建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增加历史文化街区认知实习,典型村落或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格局的认知实习,从更宏观层面理解传统文化在城市空间中的运用。
4.3素质拓展层面
作为建筑设计,城乡设计从业者,其文化素养的提升除了从大学本科几年的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培养与训练之外,还应注重其他文化方面的综合建设。城市的识别性主要源于自然资源,气候,文化和设计等方面。在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中,适当增加人文地理,社会经济,人类行为与心理学等课程,能够实现通过各种选修课或专业拓展课进行文化素养的全面培养和提升。
5结语
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植入文化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将来进入工作岗位从事有关城市文化塑造的设计类工作大有裨益。而基于城市建设过程当中项目的变化丰富多样性,在培养方案能够及时根据行业市场需求进行及时调整的同时,培养学生掌握文化元素的基本设计应用手法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关键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娇妮.院校建筑教育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以新疆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10):229-230.
[2]李翔宁,张晓春.王澍访谈[J].时代建筑,2012,(04):94-99.
作者:刘晓曦 马静 徐振华 吴垠 单位:北京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