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想体系,民办高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标准。本文以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为例,针对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师团队培养、校企合作建设三方面,对应用型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进行系统的阐述,旨在为应用型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

1引言

应用型人才是指在社会上具备一定素质、掌握一定专业技能、能够通过实践,独立完成相关技术的专业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非常重要,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长期目标[1]。建筑学专业作为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对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化需求为最终培养目标。现阶段全国正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大力推进民办高校的转型。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校作为吉林省第一波民办高校转型对象,于2015年,学校全面开展面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工作。以此为契机,建筑学专业全面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力求为社会提供更多高质量、综合型的应用型人才。

2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基于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专业定位狭隘

建筑学专业对近两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以调查表和电话调研的形式对长春三家省内同专业院校、省内10家企事业单位及100多名建筑学专业历届毕业生进行了调研。通过对调研回收的有效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反应出现行课程体系建设存在各年级部分课程与实践类课程脱节的情况,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改革中没有发挥应有的方向和指引作用。直观体现出现行建筑学应用型培养模式的定位存在定位偏狭、定位没有特色、定位过高等问题[2]。改革中单纯注重增加实践类课程学时比例,使专业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衔接稍显不足,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知识衔接断层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的合理化,没有从根本上增强对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不足,能力上无法达到企业入职的基本要求。

2.2产学合作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产业结构提升加快,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建筑学作为应用型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丰富的设计经验和创新思维能力,这就需要大力推动产学合作平台,为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提供契机。当前,产学合作平台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高校与企业对接机制还不完善。由于高校与企业出发立场的不同、观念的差异性,企业对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并不高。同时,作为校方,科研方向鲜少涉及实用型和转化型,导致校企合作协议内容中合作科研立项的部分几乎为零,阻碍了校企间深层次的转化。

2.3“双师”队伍建设滞后

强健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石,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培养出能快速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双师队伍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了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步伐。

2.3.1师资队伍年轻化

目前,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高。青年教师多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专业实践能力有所欠缺,属于学术型人才,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教师队伍的年轻化致使了“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很难培养出能快速适应社会、适应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急需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2.3.2实训锻炼易走形式化

多年来高校一直执行传统的教学体制,教师的知识来源过于局限于书本,较少接触行业设计项目,不能及时的对学生传达行业的新兴知识。高校为弥补教师对社会设计项目接触少的现状,投入财力物力培养教师到设计公司进行实训活动。然而,由于实训环节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加之教师自身的松懈,很容易出现走形式化的问题,使教师没有真正在实训中获得锻炼。

2.3.3教师转型意识不强

部分高校教师多将精力用在学术研究上,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模式。高校转型中教学体制的重点由学术向实践转移,这就要求老师要多参与实际工程,并且在授课的方法、内容、重点都要有所改变。很多老师同一课程已授课多年,对原有授课方式的推翻及工作重点的改变感到不适,对教学体制转型意识不强。

3民办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下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为更好的适应建筑市场,推行建筑学专业向应用型专业的转型,针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建筑学专业特色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3.1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针对社会对建筑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在课程体系的调整中紧扣建筑学专业特点,围绕一专多能人才要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所谓有专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就是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加强通才能力。对于建筑学专业,通才能力就是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设计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现将建筑学专业系列课程建设体系分为设计主干系列、专业学科系列、基础教育系列三个类别。着重将原有的刚性教学向弹性教学转变,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长的学生进行分层、分流、分段、分地的培养制度。并提出“一横多纵”课程体系,将一到五年级分为基础训练、深化、和综合提高三个阶段。在保留原有的年级组传统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以纵向导师组为平台的“专门化特色课程”体系,供学生多样性选择。在四、五年级拟成立三到五个纵向教学组,以教学组作为四、五年级专业设计主干课程的基本教学单位,采用以主持教授为首的“梯队式”组织教学框架,强化知识与实践的链接。同时,作为地方性大学,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方面,要注重与地域文化和地方城市建设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接触当前城市建设实践,拓展知识面,增强实际工程能力[3]。

3.2建立长效产学合作体系

民办高校要深化发展校企合作制度,探索与企业在科研、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长期合作,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作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3.2.1推动校企科研平台

建立以高校为主体、科研为依托、设计公司为基地的校企资源共享模式,合作建立教师工作团队和企业专家团队。建筑学专业在转型中,积极开展创新体系,主动与企业进行对接,共同合作申报课题,探索构建校企一体的科研平台。课题申报尽量做到课题来源于企业,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设备与器材,努力推动校企一体科研平台的发展。同时,也将课题落实为可应用技术,为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平台,更好的满足了企业对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要。

3.2.2成立校企合作学会

以学会为依托定期开展产学研合作研讨会,让企业专家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和实训基地建设中,积极在校开展专家专题讲座、实训、科研工作,为学校和企业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实现真正的零对接。学校可通过学会组织学校师生到企业学习参观,参加企业调研和实践活动,加强在校师生的实践、教学、科研能力,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定向为企业输入毕业生。同时,学校可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尤其在BIM技术、低碳节能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校企双方形成良性循环。

3.2.3订单式培养

高校可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出的优质应用型人才,由企业优先录用,为企业减少人力成本,同时加速高校毕业生输出,有效推动建筑业高速发展。

3.3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高校要想成功向应用型转型,首要任务就是教师转型。这种教师转型主要是指教师在育人授课上由传播性知识向技术研发转变。高校主要通过制定改革、企业实践、提升科研力、考取职业资格证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应用型能力。(1)为了尽快加强中青年教师向“双师双能型”人才转变,根据学校要求,我院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到设计单位进行为期半年的实践锻炼,强化中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训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期满后,由学校组建考核组对教师在实训期内所参与的社会设计工作进行答辩、评分、考核。考核合格后督促教师把实践所学及实践案例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对“双师”的培养将现有的教学课堂同步向应用型课堂推进。(2)邀请设计院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到学校教学,主要承担高年级设计课程或担任毕业班导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完善教师队伍“双师双能”建设。一方面,这些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设计人员,在授课中能够把市场的新理念带入到教学中,结合实际应用教学;另一方面,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弥补了实践类课程教师不足的现状。(3)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科研通常与实际工程息息相关,一方面促进教师掌握前沿的专业发展动态,另一方面促进教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为培养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4)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由权威机构组织的全国统一职业技能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认定,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素养。

4总结

本文基于民办高校转型,从建筑学专业转型的整体视野出发,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围绕专业特色,建立应用型课程体系、推动校企平台深层发展、培养“双师”队伍,促进了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调整。加快民办高校建筑学专业向应用型专业转型的步伐,落实了对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多元化人才的培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岩,孟杰,姜业超.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科学,2018,9(04):72~73.

[2]王金彦,李霞.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工程应用创新人才[J].大学教育,2013(16):76~77.

[3]董黎.应用型专业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建筑学教育为例[J].高教探索,2007(01):96~98.

作者:王乔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