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类型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北部湾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类型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北部湾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类型思考

摘要:广西北部湾地区依托沿海、沿边的地理环境及多民族、民系交融的人文环境,形成了“壮族干栏式民居”“京族滨海式民居”“汉族广府式民居”“汉族客家式民居”等多种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有极强的研究价值。该文通过资料梳理、实地调研及归纳总结,欲厘清广西北部湾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类型和特征,为该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北部湾;传统民居类型;平面形制;类型探析

1广西北部湾地区概况

1.1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广西北部湾地区为今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市管辖范围。该地区北靠广西内陆,东邻广东,西接越南,南濒北部湾,与海南隔海相望,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海陆相连的地区,也是中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久远,从贝丘文化遗址考古推测,该地区早在1万年前已有人类繁衍生息。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1],可证实合浦港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而北部湾沿岸无疑成为当时对外往来的交通枢纽。特殊的地理位置往往成为统治者重点关注的对象,北部湾地区历史上曾反复归属于广西与广东,唐朝咸通三年至明朝洪武二年隶属广西,属岭南西道;明朝洪武二年后划归广东,属廉州府;1965年重归广西管辖至今[2]。

1.2多元文化交融发展,传统民居类型丰富

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影响,从秦朝开疆设三郡到唐宋的一千多年间,大批中原移民向北部湾地区迁徙。据宋代《岭外代答》记载,“钦民有五种,一曰土人,自昔骆越种类也。居于村落,容貌鄙野,以唇舌杂为音声,殊不可晓,谓之蒌语。二曰北人,语言平易,而杂以南音”[3],可推测宋朝时北部湾地区已经形成了多元移民杂居的格局,具备了文化交融的客观条件。明朝划归广东管辖以后,北部湾地区粤商云集,对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建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广州府”为核心的区域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与当地文化碰撞、交融,形成了广府、客家、少数民族等多元文化共生繁荣的景象。除此之外,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北海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英、德、法等七国先后在北海建立海关、领事馆、洋行、教会、学校等西式建筑,随后钦州、合浦等北部湾沿海地区也逐渐出现西式建筑。传统民居建筑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等信息,是有形的物质遗产[4]。广西北部湾地区在本土少数民族文化、海洋文化、中原汉文化、外来文化等多重影响下,呈现出“壮族干栏式民居”“京族滨海式民居”“汉族广府式民居”“汉族客家式民居”等建筑类型。该文通过对该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实地调研,从历史溯源、平面形制、建筑构架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归纳其类型特征。

2广西北部湾地区传统民居类型

2.1壮族干栏式民居

壮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东起广东连山,西至云南文山,北达贵州从江,南临北部湾沿海,均有壮族人口分布。明清之后,大批汉族移民进入北部湾地区,导致壮族土著居民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大部分被迫向西部和北部山区迁移,逐渐形成了北部湾地区以汉人居多的局面。据调研,北部湾地区的壮族人口主要集中在防城港市上思县,钦州市大直、贵台、大寺、那蒙等镇,北海市也有零星分布。留守的壮族原住民,无论是生活方式,或是教育方式都受到汉族的影响,民居建筑形式也趋于汉化,壮族传统干栏式民居也逐渐融合了汉族的地居式民居特点[5]。清代《钦州志•风俗》有记载:“钦昔土著,屋多茅茨,高不过眉睫。”人居楼上,猪牛畜居其下,这种底层圈养牲畜,二层为人居住,阁楼储物的建筑形式,是壮族传统干栏民居的典型式样[6]。壮族聚落大多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存在,干栏式建筑形式有着比较明显的地域差别。其中,桂北壮族聚落多位于崇山峻岭的龙胜、三江、融水等地,民居顺应山势,平行等高线排布。由于坡陡高差大,民居布置密集,建筑平面多采用“前堂后室”的布局,建筑结构多采用穿斗式构架,榫卯工艺精良,营建技术较为成熟。桂西壮族聚落多分布在石山密布的大石山区,包括崇左、大新、靖西、那坡等地,聚落位于高山盆地与平峒之中,建筑结构大多采用穿斗架结合斜梁形式,榫卯工艺相对粗糙,营建技术也比较粗犷[7]。与桂北和桂西地区建于山地和平峒不同,北部湾地区的壮族聚落大多建于平原河谷地带,聚落地形相对平缓,民居建筑的材料与技术更为汉化,以砖木混合材料为主,山墙承重、硬山搁檩结构,建筑平面采用“前堂后室”的布局。一方面,该地区建筑木材稀少,传统木干栏结构难以实现;另一方面,该区域经济状况较好,受汉族文化影响大,传统干栏式民居跨越发展为砖木混合式干栏式民居,建筑结构也更为经济实用;再者,由于该区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日照时间长,全年气温偏高,所以建筑进深大于面宽,平面呈竖方形,整体格局与前两者有明显差异。

2.2京族滨海式民居

京族是我国唯一一个从事海洋渔业生产的少数民族,也是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约为2.25万人,主要聚居在北部湾沿海边境地区的万尾、巫头、山心三座近海岛屿,俗称“京族三岛”。另有少部分与汉族杂居于潭吉、江平、红坎、恒望、竹山等滨海村落。据《万尾京族史歌》和《山心史歌》记载,京族起源于越南涂山,因追踪鱼群、躲避风浪,于明朝武宗年间来到“京族三岛”,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京族传统民居建筑先后经历了早期的栏栅屋、中期的石条房和近现代的法式民居三种类型,例如:东兴市江平镇万尾村,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材料、不同文化属性的民居建筑演化存在。早期的栏栅屋是京族海洋文化的体现,民居建筑建于荒滩丛林之中,以木为柱,竹、泥为墙,茅草、树叶为屋盖,并用石块压制屋顶防止大风吹塌;建筑体量较为矮小,房屋四角和中部立柱,柱底用石块垫高;屋内以竹片或木皮分隔成三间房,长辈居其中,晚辈住左右侧间;地板用竹条或木板密铺,其上覆盖草席,入屋脱鞋,坐卧饮食均在席上;地板架空既可防潮,底部又可成为鸡鸭的栖居之地,与干栏建筑功能相仿。随着建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以当地“红石”层岩作为主要材料的石条房。“红石”质地硬中带软易加工,又增强了抗风能力。石条房沿袭了栏栅屋单座三开间的平面布局形式,室内分隔成左、中、右三间,正中一间是正厅,俗称“堂屋”。正厅除用于祭神外,可兼作接待客人以及吃饭、饮茶、聊天的客厅;左右两间为卧室,卧室前留出较宽的过道,可堆放农具、杂物等。厨房大多另建成间,紧靠正屋的外墙,并与屋内的过道相通。从1876年北海开埠之后,北部湾沿海地区与海外的交往日趋密切,特别是京族聚落地处中越边境,而越南曾属法国殖民地,民居建筑带有浓厚的法式风格,故京族聚落深受其影响。目前,京族三岛上随处可见仿法式别墅民居,3~5层独立成栋,建筑外观颜色以淡黄、粉红为主。这些民居多为砖混结构,正立面有圆形拱顶、精致光滑的廊柱和半圆形开放式阳台,门窗装饰多为法式浮雕纹样,窗形有方形、圆形、拱形等,甚至还装饰有欧式廊柱、三角形山花结构等建筑特点。与栏栅屋、石条屋相比,法式洋房可利用空间大大增加,建筑技术呈现跨越式发展。

2.3汉族广府式民居

自秦汉开发岭南以来,从中原各地和东部沿海迁入北部湾地区的汉人逐渐增多,带来了先进的汉文化和建筑营造技术,特别是北部湾地区划归广东管辖后,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更是深受广府汉文化影响。民居建筑单体以“三间两廊”式的三合天井为基本模式,厅堂居中两侧为房,厅堂前为天井,天井两旁分别为厨房和杂物间。聚落形态采用较为严谨的梳式布局,以“三间两廊”为民居单元,水塘、宗祠、民居三者有机结合,强调村落形态意义上的聚族而居。还有一些大户人家在“三间两廊”的基础上,升级为多进多开间的大型宅院府第,形成风格鲜明的广府院落式民居建筑,例如钦州大卢村、北海乾江村、防城港那厚村等明清古建筑群。截至2019年6月,广西北部湾地区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的有11个,入选省级传统村落名录的有31个,且全部为汉族传统村落。据调研发现,北部湾地区的汉族广府式民居与粤中地区的广府式民居虽然一脉相连,但两者也存在明显差异。首先,从聚落布局来看,北部湾地区的广府式聚落格局仍然传承了广府特色的梳式布局,但整体不像粤中地区那样严整规矩。其次,从建筑平面形制看,建筑单体同样以“三间两廊”式为主,但北部湾地区的建筑体量较粤中地区的大,空间处理和组织形式也更加灵活多变。有些民居在“三间两廊”的基础上加建前屋,构成四合天井,空间形式更加适合农具、杂物较多的农村地区;有些在四合天井的基础上加建横屋,能满足更多生产、储藏和居住等方面的功能需求。两个地区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北部湾地区人口密度较小,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较粤中地区多,聚落形态相对松弛,建筑单体的形制也更为灵活多变;另一方面,该地区远离广府文化核心区,经济较粤中地区弱,文化继承性和民居建造规格也不高。除此之外,因为广西北部湾地区濒临东南亚,受南洋文化影响较深,出现了大量的“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形式。通常是在广府多进院落的前排加拱券式连廊,一方面,可以遮挡太阳光直射,营造凉爽的空间;另一方面,增强了建筑外立面的时尚感,具有西洋气息,体现当时的审美取向。例如:钦州灵山县檀圩镇龙窟塘、防城港茅岭乡凤池堂等传统民居建筑。

2.4汉族客家式民居

北部湾地区的客家人来自于中原地区及东南沿海的汉民系迁徙,相对于广府人而言,客家人进入北部湾的时间较晚。明清时期,客家人在广西形成了几条主要迁徙路线:一是沿南岭山地迁徙,途经湖南沿湘桂走廊入广西;二是自福建经广东,溯西江西上,从梧州进入广西;三是从福建和广东沿海进入广西。形成了桂东(贺州市)、桂中(贵港、来宾市)、桂东南(玉林市)、桂南(北海、钦州、防城港市)四大客家聚居区。从整体来看,客家人在广西的分布总体呈东南密、西北疏,高集中、大分散的格局。据调研,目前广西汉族客家式民居建筑主要分布于玉林市的博白县和陆川县,以及贺州市八步区和柳州市柳江区、来宾市武宣县等地区,在北部湾沿海地区只有少量分布。客家人强调聚族而居,整个宗族几十人甚至几百人共同居住于同一门户之内,共享厅堂和“同一个屋顶”。客家人注重礼制的传承,认为“敬神不如敬祖”,对祖先的崇拜比其他民系更为强烈,大部分的客家民居都将宗祠设于居住区域的核心内部,形成“祠宅合一”的建筑空间构建模式。客家建筑分为门楼屋、堂横屋、杠屋、围垅屋、围屋、城堡式围屋等多种类型,广西现存的客家式建筑主要以堂横屋式为主,另有少量围垅屋和围堡式围屋。经调研发现,北部湾地区的客家人没有形成较为集中的客家聚落群,围屋建筑大多零星散布于广府聚落和少数民族聚落之中,如合浦县曲木陈氏土围屋、社边坡赖氏围屋、福禄刘氏围屋、大书坊围屋等。这些围屋主要以土墙、石墙、砖木结构为主,面积6000~20000m2不等,有较强的防御功能。通过对合浦县曲樟乡的陈氏土围屋的具体调研,得知该围屋是客家人陈瑞甫从福建迁至此地,并带领陈氏族人所建。建筑外观呈不规则方形,由“老城”和“新城”组成,“老城”建于光绪八年(1883年),“新城”建于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总占地面积约6000m2。围屋外墙全部由三合土夯筑而成,厚约1m,高约7m,墙内侧有高空过道,外侧开有防卫射击孔,围墙各转角处皆设置碉楼,有较强的防御功能;围屋内部为“三横二堂”布局,以宗祠为核心,周围分布横屋、粮库、晒场、水井等建筑物,内部装饰清淡朴实。广西北部湾地区的客家民居与中国东南部典型的客家民居相比,建筑规模普遍偏小,平面形制也不够规整。但部分广西北部湾地区的客家民居建筑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地域特点,主要体现在装饰上混杂了着西式风格,例如:合浦县圆山墩张氏土围屋,是客家人张氏先祖在南洋创业成功后返乡建造的,带有一定的南洋风格。

3结语

传统民居的形成是自然环境、社会制度、人口迁徙、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广西北部湾地区在百越文化、京族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海外文化等多重文化交融下,其民居建筑平面形制、梁架结构、材料种类等呈现多样化特点。同时,各个文化背景下的民居建筑相互借鉴,形成了“互通互用”的格局。其中,壮族干栏式民居借鉴了汉族地居式特点,材料和技术更为经济和实用;京族早期的“栏栅屋”与壮族干栏式建筑相类似,随之又借鉴了海外文化,演变成法式洋房;汉族广府式和客家式民居同样借鉴了西式风格,形成更为适应当地环境和审美取向的民居建筑类型。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民居建筑,都是该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以融合变通的生存智慧和开放务实的胸怀,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不断丰富自身内涵的结晶,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作者:李丰延 陈斯 单位: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