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建筑业财务管理创新简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数据下建筑业财务管理创新简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数据下建筑业财务管理创新简析

摘要:在大数据技术的影响下,建筑业模式创新使建筑业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新的建筑业模式逐步形成,其主要特点为价值边界变得模糊、关键业务流程逐步整合、关键性业务资源无形化、客户的价值主张精准化。可以说,建筑业模式创新深入推动了财务管理方方面面的变革。本文从大数据视角出发,注重从大数据视角下建筑业模式及其对财务管理变革的影响进行分析,目的是探索更加有效的建筑业模式,更好带动财务管理变革。

关键词:大数据;建筑业模式创新;财务管理变革

引言

大数据时代下,建筑业务商业模式发生巨大变革,信息化技术的渗透使行业模式发生巨变,行业变革更加频繁。在信息创新和商业模式变化背景的共同作用下,财务会计也面临巨大挑战。文章着眼于财务管理工具、主体、内容、目标的变化,对大数据视角下商业模式及财务管理变化情况进行论述,构建出新的核算流程。

一、财务管理工具:技术突破管理藩篱

大数据时代下各类新技术在财务管理中广泛应用带动了建筑业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为价值网络边界变得模糊、主要的业务程序进行整合、核心业务资源虚无化、客户的价值选择精准化,建筑业模式的创新在财务管理方面产生重大变革。信息传递变得更加便捷,使价值网络边界化不再明显:在企业内部,信息的快速流通使财务管理框架朝着“去中心化”趋势发展,同时对公司总体控制力不产生影响,企业的组织机构向着扁平化方向演变,信息在企业中反馈更加快速。在企业之外的领域,信息资源能够进行共享,从技术手段对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节点企业资源实现了整合,使得有些虚拟化的公司将非核心业务产业剥离或者外包,借助信息网络强有力的信息传播能力及灵活性提升信息资源的使用率,企业价值的界限不再清晰,同时使财务管理主体的横向与纵向边界也变得模糊。网络数据获取和信息流动的高效性增加了生产要素整合的经济效益,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加速了关键业务流程的整合,进而企业的关键业务资源虚拟化,财务管理的主体边界在业务和财务部门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这些特点都拓展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涵[1]。

二、财务管理主体:价值创造的边界模糊化

网络技术建立的建筑业平台突破了以往建筑业模式下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建筑业壁垒,企业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上的相关方紧密相连,企业的竞争对象由传统的商品之间的竞争转为以企业运营效率为目标的价值链条上各方资源协同作用的竞争。这种情况下,由于企业的价值边界变得模糊,传统财务核算“会计主体”进行的基本假设受到影响,以具体企业为边界的财务管理难以满足价值创造的要求,价值链上任何一个企业管理效率的下降对行业领域的企业价值创造能力都会产生影响,也就是说,财务管理的范围不仅仅是对财务数据的分析,更主要的是将管理领域向外延伸。将对企业价值创造产生影响的因素及信息纳入财务分析范围,并对产业链条各个节点开展财务管理。价值创造边界的不清晰带来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的虚拟性,新制度下的经济学从交易费用方面阐明了企业的经营本质,市场与企业实质上是交易行为的两种形式,市场在价格机制指导下进行交易,企业在行政手段指导下开展市场活动。传统的财务管理主体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与独立财政权利的稳定主体,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减少了信息使用成本,方便进行外部合作,企业的效率边界不断缩小,产生了一些基于知识资源的虚拟化的企业。出于对效率边界的重视,虚拟化企业仅仅保留最能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业务部分,企业发挥信息技术潜能,那些虚拟化企业的资源通过整合达到特定项目的预期目标,企业所有权和归属权不再重要[2]。形成的虚拟化企业具有柔性生产能力,成为企业生产的组织基础,满足企业买卖双方价值传到的相关要求,也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的经营权、财务管理权和企业经济效益相分隔,也让财务管理在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模式如何确保虚拟财务主体实现利润最大化变得日益重要。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使得价值创造边界变得模糊,传统财务管理方式下存在的边界都被突破,财务管理更加虚拟化,带来了财务管理组织机构的扁平化,部门的减少使财务管理成本降低,财务管理的内容不断增加,业财融合使企业从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成本都有所下降。在企业外部看,业财融合消除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阻力,从价值链运行角度看降低了财务管理的主体,能源损耗也降低。企业外部交易费用的下降使企业的效率边界变窄,虚拟化企业的产生使财务管理更加灵活、便捷,也使经济运行更加高效。

三、财务管理内容:关键流程资源整合

财务管理内容上,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关键业务流程和资源进行了整合,企业从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为应用出发点,通过对业务流程开展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主要业务流程重塑和改造,产生了基于信息技术的两种经营模式:OPM战略模式及轻资产运营模式。OPM战略模式的主要特点为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引入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对企业经营环节有效监控,供货商能够随时了解所购商品的动态信息并根据动态信息及时送货,企业库存风险向供应商端转移,企业降低了存货风险。由于能够对库存做到实时监控,供应商能够根据上游需求进行供货,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了价值链上企业的运行效率,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价值创造为中心,将企业不是核心的业务分解后外包,留下对企业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重点培育,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快速流通降低了企业外部交易成本,缩小了企业的边界效率,提高了企业重塑业务结构、重点发展核心业务的动力[3]。并且,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能够将业务便捷地整合在一起,为轻资产奠定了基础。轻资产运营模式促使企业更加关注企业的核心业务,更好地实现价值创造,可以更好地通过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提高市场占有率。将价值创造低、投入高的业务剥离出来,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促使资产更快流通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结构组成。同时,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大数据时代这种趋势更加鲜明。企业对有形资产的关注度降低,如何发挥知识资本的作用,借助智力资源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及标志等无形资产,最终在产业链上起到主导作用,取得产品的高附加值成为企业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企业充分激励员工的创造性,可以通过股权、股票等激励措施发挥技术人才的价值创造潜力,这也成为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

四、财务管理目标:客户价值定位精准

进入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不仅仅为价值创造,还需要将对客户进行精准定位、实现客户的价值提升作为财务管理的新目标。信息技术下形成了具有相同价值观的社会单元——“社群”,社群单元的出现改变了生产厂商向消费者进行价值传递的传统模式,信息流通过程中潜在的价值在产品流通中双向作用,在价值双向导向下为顾客价值创造提供了良好便利条件。社群单元的出现创新了建筑业模式[4]:消费者参与到企业生产和价值创造环节,和消费者共同创造价值,并共享价值创造的成果,满足消费者的末端需求成为企业效益提高的有效手段。社群模式下,企业的组织方式灵活多样,由此产生的柔性生产能力突破了传统产业形势下以某一种产品生产为主的限制,使得大规模产品生产成为可能,使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客户通过产品的反馈创造出新的价值。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需要向客户粘性转变,在为客户带来价值创造后,也产生了更强的用户粘性,不断扩大收入规模,逐步实现企业的价值[5]。结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消灭“信息孤岛”提供了有力手段,价值链上各个信息单元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变得快捷和低成本。同时,竞争程度白热化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的效率提高与效益改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企业以高效率的数据传输与信息应用为基础,对企业内外发展过程中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收集,全面发掘大数据的内在价值使价值链上各企业能够协同发展,以企业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的发展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规模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离精细化管理程度差距较大,虽然这些企业加大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和推广范围,但是因为没有对财务信息系统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各个板块的业务数据被人为地割裂在独立系统中。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该根据时代技术发展,努力建成涉及企业各个部门、各个业务领域的财务信息系统,并在建成的统一的信息系统中融合企业财务、企业业务、企业战略决策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公开透明,然后进行统一的财务管理,确保企业的各个部门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所辖范围内的全部信息。既为大数据的准确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从中寻找到有章可循的规律,能够有效增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时效性、精准性、高效性,可以较好的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新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张继德,胡月.新常态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动因、初始条件与策略研究[J].会计研究,2016(08):58–63+97.

[2]刘月田,张惠萍.信息时代的财务管理变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249+258.

[3]邓家姝,刘建青.基于法商管理的新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大变革[J].财会研究,2014(03):58–61.

[4]朱学义,朱亮锋.管理会计价值增值目标的实践——以淮海控股集团民营企业为例[J].管理评论,2017(09):262–272.

[5]赵栓文,屈晓丹.财务共享服务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策略探讨[J].财会月刊,2018(06):40–45.

作者:杨亚芳 单位:绍兴市第一园林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