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场景的工业建筑遗产外立面传承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商业场景的工业建筑遗产外立面传承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商业场景的工业建筑遗产外立面传承性

摘要:工业建筑遗产的商业化更新对工业建筑遗产传承与城市商业消费发展都具有积极影响。嵌入商业场景工业建筑遗产外立面传承性更新设计手法,有利于实现工业建筑遗产的物质与文脉传承,也可以营造具有工业建筑遗产背景特色的商业场景。文章基于工业建筑遗产特点以及商业外立面设计需求,归纳了原貌维持与重现、特征利用与呼应,以及工业历史转译三种工业建筑遗产商业化更新的外立面传承性设计手法。

关键词:工业建筑遗产;外立面;商业场景;嵌入;传承性设计

引言

工业建筑遗产是城市历史和工业文化的见证,也是一种具有很高的适应性利用价值的空间资源。工业建筑遗产的商业化更新作为一种重要的再利用方向,对工业建筑遗产的延续与城市商业消费的发展都具有积极影响。嵌入商业场景的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项目由工业生产场所转变为商业活动场所,其外立面更新设计需要考虑到商业基本功能的实现,对于原有外立面遗产价值的延续提出一定的挑战。嵌入商业场景的工业建筑遗产外立面的传承性更新设计手法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1 嵌入商业场景的工业建筑遗产外立面传承性更新

实现工业建筑遗产的传承,是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项目的共同目标。嵌入商业场景的工业建筑遗产外立面的传承性更新,在更新中注重工业建筑遗产物质信息的保护与利用,挖掘工业历史文化内涵。对于工业建筑遗产而言,其外立面传承性更新遵循真实性原则与可识别性原则,不破坏或改动能体现原有文化意义的实物,对于工业建筑遗产外立面区别于其他类型遗产或其他的工业建筑遗产的特征要素进行保护与呈现。此外,也对工业建筑遗产进行适应性更新,以用促保,采用可以强化物质特征、延续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的更新策略。对于嵌入的商业场景而言,商业空间外立面的设计对商业形象宣传与空间审美体验的营造有重要影响。具有传承性的工业建筑遗产外立面更新可以保留或挖掘其工业建筑遗产形象特色,营造独特的商业体验,吸引消费者参与并融入场景之中,有利于商业运营。相比于过多拆建的更新手段,在设计中注重工业建筑遗产的传承性,也可以降低更新成本。嵌入商业场景的工业建筑遗产外立面传承性更新,有利于工业建筑遗产的延续与商业场景的激活。为达到传承工业建筑遗产的目的,在更新中应该立足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从工业建筑遗产的身份认定、保护分级、原始功能以及现存风貌等方面着手,选择原貌维持与重现、特征利用与呼应或者工业历史转译等手法,在设计中体现对工业建筑遗产的尊重。

2 原貌维持与重现的外立面传承性更新手法

原貌维持与重现的更新手法旨在完整而真实地展现工业建筑遗产外立面的历史风貌,是工业建筑遗产外立面更新的最小干预策略。对外立面具有较高保留价值,且有条件直接利用的工业建筑遗产,可以基本保留外立面原貌,尽量不做改动。除此之外,部分工业建筑遗产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之后,或是损坏了部分构件,或是因多次改造而破坏了原有外观,在更新设计中,应该基于对遗产信息与价值的评估,对遗产外立面进行还原,重现遗产历史风貌。比如上海 1933 老场坊商业区由建于 1933年的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改造而来,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的建筑以花格窗、交错廊桥以及八角形柱帽的伞形柱无梁楼盖为典型特征,建筑设计与生产流程紧密配合,是建筑艺术与生产工艺完美结合的典范。2008 年的上海 1933 老场坊更新项目采用了修缮性的保护利用策略,保留了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建筑外立面典型特征,按原图纸修缮花格窗,清除了之前改造时涂在外墙上的红色的涂料和杂乱管线,恢复了建筑最初的混凝土原貌(图 1)[1]。上海 1933老场坊承载工业历史记忆的外立面形象,也使嵌入其中的商业空间具有了独特的吸引力。

3 特征利用与呼应的外立面传承性更新手法

特征利用与呼应是对工业建筑遗产外立面的直观物质特征进行直接的保留利用或者间接的呼应。在工业建筑遗产外立面更新中,应该对于工业特征进行一定的考察认定,按例施策,对待工业特征采取保守更新策略或是致敬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创造。

3.1 要素借用。工业建筑遗产外立面中,有一些特征要素是工业生产历史的见证,在外观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对这些特征要素进行保留,可以让它们在更新项目的外立面上发挥实用、审美或纪念作用。部分工业建筑遗产具有较高的建筑质量和建造技术,其中的某些外立面要素在现代仍可发挥实用价值,可以进行保留。比如由国家厂丝储备仓库更新项目杭州运河契弗利酒店,原立面的铁质外窗分为三层:最外层两扇铁皮窗扇可以防晒防雨;中间层是坚硬粗壮的钢筋棍围护层,可以防盗;最里层则是可内开的两片窗扇。外窗的设计兼顾了透气与防盗功能,适合工业时代仓库的实用需求,也同样适用于现代的酒店功能的使用。在更新时这些外窗被完整保留并沿用,让工业时代的建造技术继续发挥价值,也保存了原仓库建筑的历史风貌(图2)。

3.2 特征强化。工业建筑遗产的外立面构图常常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在嵌入商业场景的外立面更新设计中,可以强化外立面特征,让这些工业遗存元素作为设计特色,参与到新的场景营造当中。连续的坡屋顶外立面构图形式是常见的工业建筑遗产特征,可以通过构件或体块的加建加以突出或再设计。西安大华纱厂更新项目西安大华 1935,在原锯齿形厂房屋顶加装了外挑构件,并加建了同样具有锯齿形屋顶轮廓的玻璃体块,让外立面具有连续、规律而又形成一定变化的新的锯齿形轮廓。该项目中还有依据原有屋顶轮廓外挑体块的做法,同样对屋顶轮廓进行了强化。这样的设计用类型化的方法延续原有建筑的单元化特征,保留了原工业建筑特色,也实现了商业外立面的标志性与丰富性(图 3)[2]。

3.3 材料重构。工业建筑遗产外立面材料是其物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对材料进行原状保留之外,也可以用遗产外立面材料的重构方式介入外立面更新中,既适应了现代商业需要,又有利于工业建筑遗产识别性的展现。比如砖是工业建筑遗产原有外立面的常见材料,对于原为砖砌建筑的工业遗产,可以用砖材料的重构方式介入外立面更新中。改变砖的砌筑方式是最常用的手法,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其他砖材料的创新重构方式。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上海 1862 艺术中心,是由原上海船厂厂房更新而成的文化与商业综合体。为呼应原外立面的红砖外墙,更新设计中将不同颜色的 4 种陶砖以不锈钢拉索吊挂,形成砌砖材料的重构形式。新陶砖的颜色参差,模仿了原有旧砖墙的斑驳质感,在显示了现代设计理念与构造技术的感染力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工业遗产的致敬(图 4)[3]。

4 工业历史转译的外立面传承性更新手法

工业历史转译手法是将原工业建筑遗产的生产活动相关事物转译到外立面上,更新后外立面设计理念与原工业建筑遗产有所关联。这种手法是基于工业建筑遗产历史文脉的外立面再创造,兼顾了对工业历史的致敬以及现代商业场景的营造。例如西安大华纱厂建筑群更新而成的西安大华 1935 商业综合体外立面,采用了与原纱厂相关的“丝线”的设计概念,用新置的双层金属格栅表皮采光屋顶模仿纺织纹路元素,让人联想到原纱厂的纺织丝线制品,借此打造了通透而柔美的新界面,并对大华纱厂的工业文脉作出回应(图 5)。

结语嵌

入商业场景的工业建筑遗产的外立面传承性更新手法包括原貌保留与重现、特征利用与呼应及工业历史转译几类,在设计中或是对工业建筑遗产整体风貌或特征元素进行忠实的表现,或是以物质要素与生产意象作为设计理念来源进行再创造。在传承性更新中应基于工业建筑遗产的不同特征与价值采取不同的更新策略,对遗产价值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凸显工业建筑遗产的物质特征,表达工业记忆和情感。

参考文献:

[1] 康思晗 . 历史建筑的商业化再利用设计研究 [D]. 大连理工大学 ,2017.

[2]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生——西安大华纱厂改造 [M].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

[3]Javier V R,Yutaka T,QIU T.船厂1862[J].建筑实践,2019 (07):118-125.

作者:严心曈 王卡 徐雷 单位: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