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运河工业建筑遗产现状调查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工业建筑遗存折射出城市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由于当前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量工业建筑遗存面临可能被拆除或被废弃的命运。准确掌握大运河镇江段现存工业建筑遗产的真实情况,保护利用具有重要价值的工业建筑遗产成为当前紧迫的研究任务。本文通过调查考证文献和实地走访,拟整理大运河镇江段工业建筑遗产的基本现状、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和质量状况,为镇江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活化和再利用提供基础性参考。
关键词:大运河;镇江;工业建筑遗产;现状;调查与分析
1大运河镇江段近代工业的发展形成
1.1镇江近代工业与城市发展。镇江始于1861年开埠通商,1861年至20世纪初,镇江基本形成“老城区—商埠区—租界区”的分布格局;20世纪初,城市中心向西转移,当时镇江城可分成四个区,一区城内,二区河北日新街一带,三区西门大街一带,四区小码头街一带(主要是新河、金山河区域),小码头区域后因其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交通优势成了工业集中地带。
1.2镇江近代主要工业及形成。镇江城市的演变发展与大运河水运交通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即1861年,镇江成为长江沿岸第一个开放的通商口岸,英国、美国领事馆等建筑随之建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工业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建筑结构以及形态的变化,可以说镇江工业建筑的发展历史就是镇江的城市发展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镇江开始出现近代工业,1894年西津坊先后建立的四经丝厂和大纶丝厂,是镇江近代工业的起点。1895年,镇江开始创办剿丝厂、面粉厂、榨油厂、火柴厂等工业厂坊。此后,清政府又出于“自强”、“求富”的需要,兴办近代工业和新式企业,电厂应运而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镇江民族工商业逐渐兴起,初期成立的工厂多达45家,主要包括贻成面粉厂、荧昌火柴厂、大纶丝厂、织袜毛巾厂等,初步形成了镇江早期工业实业的新局面。①
2大运河镇江段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现状调查
西津渡位于镇江市长江与古运河的交汇处,古代及近代的交通地理位置十分显著。该区域工业建筑兴起于镇江设立外贸口岸的时期,早期的工业建筑大多属于殖民性质,中后期民族工业建筑逐渐发展,形成了当前独具特色的西津渡工业建筑遗存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体现出镇江典型的大运河工业文化特征。当前大运河西津渡工业建筑遗存区,通过相关部门近20年的不断探索与尝试,先后对印刷厂、农药厂、滤清器厂进行了可行性的保护与更新。例如,原印刷厂内的单层工业厂房与临街的二层厂房建筑遗产,结合其自身建筑风格经整修后形成现在的“西津画院”和“清水湾温泉中心”;原农药厂办公楼遗产经设计改造后,形成具有传统历史建筑风貌的“镇江菜馆”和“八分饱·西津会”;另外一处五跨度厂房结构类型的原滤清器厂经更新改造后,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餐饮、住宿、酒吧综合场所,即当前的“滤清厂·1966”和“蓝色海洋西餐厅”。总之,更新改造后的大运河西津渡建筑遗产区,逐渐成为集公共旅游参观、休闲娱乐、场馆展示、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创旅游历史街区。②特别是位于长江路的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是一座砖木结构两层西式建筑风格的房屋,融合了西方建筑形式与中式传统建筑形式的精髓,于1982年被列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被改造为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另外,美孚洋行旧址被改造为镇江市工人养老院,镇江市自来水厂在原址上重新修缮,镇江解放前的火车站(镇江西站)在拆除重建时,保留并恢复了独特外廊式建筑风格的工务段用房。20世纪80年代,镇江税务司公馆临时作为前进印刷厂的办公用房,其主体建筑是二层砖木结构,仿西式楼房,这个建筑见证了帝国主义进行经济侵略与掠夺的历史。20世纪初,民族工业得到发展,海外引进的机械和电力设备使工业建筑在房屋高度和空间结构上往高大方向发展,逐渐形成近现代工业建筑的特征。经调查统计,现在镇江大运河沿线历史工业建筑遗存区共有8处,其中近代轻纺工业制造企业有15家,近代轻工业企业有10家,近代主要重工业企业有9家,近代工业相关企业或单位有8家(表1)。
3大运河镇江段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分布及问题
3.1分布现状。近代以来,镇江段大运河沿线已成为轻工业厂房的聚集区,依托传统的商市码头和手工作坊区在运河沿线兴建大型工业区,将近代工业企业和传统城市肌理相融合,进而展现出港口城市独特的工业景象。镇江主城区工业建筑遗产类型主要包括租界建筑、近代工业建筑、近代办公建筑3大类型,主要以民国之前建立的工商服务、市政,名人居所,工业企业办公楼等非生产性建筑为主,并形成以相同行业类型集聚的分布特征。租界建筑主要分布在现今的伯先路周边,也是近代工业相关的政府机关集聚基地;以家庭手工作坊和小型民营企业为主的纺织类工业建筑主要分布在镇江的老城区内;另有一批以大运河西津渡为中心,至今仍然完好保留着英美领事馆、美孚石油公司、海关邮局、内地会教堂、镇江商会等主要的建筑遗产资源。基于解放前镇江传统经济演变并受到帝国主义的强烈影响,镇江工业建筑遗存风貌呈现出独特的历史景观形式。现存的工业建筑遗存多为外资建立的办公楼,以西方古典主义、中西折衷主义为主,目前均保存良好。伴随着近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镇江工业生产区逐渐从老城区中脱离而出,在沿江口岸和运河沿线建立了大型工业生产聚集区,从而演变成港口工业景观,此类大型工业生产厂房在建造过程中深受西方建筑的影响,在建造规模上均以单体建筑为主,并开始采用新结构形式。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镇江工业建筑遗存主要以企业及相关的办公建筑类型为主,并且多数工业建筑遗产的分布与其历史年代的时代特征相契合,但也有少量建筑在近代战争中,由于民众不满侵略者的暴行对租界内建筑进行毁坏,例如英领事馆旁的郭怀义、马礼德寓所均为后期重新修建。
3.2共性问题。镇江工业建筑遗产目前已经有明确的法理保护,但信息化管理相对滞后,政府投入改造与保护的资金依旧不足,对于更多的工业建筑遗存该如何保护规划还缺乏明确的政策推动。当前镇江工业建筑遗存的改造利用多是从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将工业遗产视为一种经济资源来利用,却轻视了工业遗产中的文化价值与社会认同之间的联系。对工业建筑遗存仍然停留在再利用层面,在引导公众参与、确立保护目的、设置保护方法方面仍有欠缺。工业建筑保护的前期研究和准备工作并不到位,尚未构建完善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数据库,不能及时掌控遗产的信息数量和修缮使用情况,部分次要工业建筑遗存由于没有及时被录入监管,已经荡然无存。③镇江具有深厚历史价值的工业建筑本应全址保留,但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被过度改造或挤压,本该保留的结构强行拆除,再进行“仿古”、“造假”,失去了原有的建筑风貌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近年来,大量工业遗存改造成为文化创意园区的建设热潮,导致了工业遗产改造后同质化的问题凸出,受到此热潮影响,镇江市也面临着“千城一面”的危机,传统工业区遗留下的自然景象和建筑景观共同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貌。④工业遗产在改造中一味追求文化创意,缺乏对经济产值跟城市发展是否同步的研究,容易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与城市发展方向相悖[10]。工业遗存是城市发展的一部分,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是城市产业发展的时代印记,展现着当代城市产业类遗产的文化特质。⑤镇江现有多处老旧历史工业厂区、建筑群缺乏政策支持,在城市建设中面临拆除或正遭受人为破坏,久而久之,这些历史遗迹将成为再也找不回的记忆。而那些相对保存完好的工业遗产在改造中也存在着缺乏地域性文化元素的融合,工业文化难以贯穿于活化过程,工业遗产区域文化链的断裂等问题都需要重视和研究[11]。工业建筑遗产活化更新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挖掘提炼历史遗产背后的文化价值,从而推动老旧工业建筑遗存能够重新焕发二次生命,社会价值经久不衰。
4大运河镇江段工业建筑遗产的特征分析
4.1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建筑风格。镇江现存的工业建筑遗产体现了帝国主义对这座开放口岸城市所造成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始于租界建立之初,并一直持续到民国以后。在已统计的工业建筑遗产中,西式风格与中西合壁风格的建筑占八成,受近代工业生产工艺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中式建筑已无法满足工业生产操作的空间需要,建筑主体结构采用西式建筑的形式,以常见的拱券结构立面形式为代表,而局部结合中式装饰,形成中西合璧的折衷主义风格(图1)。少部分的民营企业家故居、公所、会馆采取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例如郭礼征故居、光肇公所都体现了传统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近代镇江工业建筑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碰撞的产物,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建筑新型功能材料,如水泥、机制砖瓦、钢筋混凝土、玻璃、金属等,以及兼具承重功能和装饰作用的西式拱券结构,都是近代镇江工业建筑的典型风格特征。
4.2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结构类型。大运河镇江段工业建筑遗产中常见的建筑结构类型有两种: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近代工业发展初期,砖混结构多出现在民营企业建造的工业建筑中,以近代民族资本工业为主,建筑体量较小,单层厂房外部墙体主要由砖墩承重,砖墙填充,内部屋面结构以三角形木桁架承重,两面为砖墙。例如,位于镇江长江路28号的镇江江边自来水厂(图2),以及位于长江路上的镇江农药厂等历史建筑,其为砖木混合,外墙为墙砖砌筑承重,建筑正面采用水泥抹面,局部用脚线装饰点缀。⑦由于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的相对限制,砖木混合结构成为近代小型民营工业建筑较为普遍采用的结构类型。这种砖木混合建筑结构,虽然具有建造成本低、建筑周期短的特点,但建筑空间不足、抗震性能差等缺点比较突出,因此随后出现了砖结构墙体和钢结构屋架相结合的混合体结构类型,例如位于镇江迎春路上的前进印刷厂等。近代工业后期逐渐出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类型,例如位于镇江长江路上,1966年建立的市滤清器厂等,采用预先埋入钢筋后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建造,大幅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并得以大量保存(图3)。
作者:刘畅 朱彦榕 李晓 单位:江苏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