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专业实习实训模式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工业工程专业实习实训模式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工业工程专业实习实训模式研究

摘要:实习实训环节在培养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养、专业技能、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对国内工业工程专业实习实训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主体协同渐进阶梯式”实习实训模式,并在南昌航空大学工业工程专业进行了实际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有利于提高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工业工程;实习实训;模式

0引言

工业工程专业是国际上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专业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兼具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双重属性,要求学生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应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实习实训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教学环节,是培养造就实用型工业工程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前,我国工业工程实习实训还存在“课程设计简化、生产实习形式化、毕业设计软化”等诸多问题,并得到了高校、学者的关注与重视:虞先玉等从教学内容设计、师资队伍培养、教材与教学软件开发、科研教学互动、实践实习环节建设、专业竞赛及推广等六个方面介绍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实施校企协同的措施和方法[1]。张洪亮等通过“目标—手段—检验”为主线的实践教学闭环管理模式来解决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结构性矛盾[2]。贾利梅认为专业集群大类培养模式下的工业工程需要完善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高效的实习实训平台和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设计考核体系[3]。乐承毅等在校内实验室实验技能强化、到其他知名学校的参观合作、企业实训基地的阶段性实训等三个层次设计了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进行了应用实践[4]。李萍等构建了工业工程专业“四位一体”的实习实训体系[5]。朱小勇等结合当前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现状,提出了以团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新的生产实习方式[6]。虽然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各高校也开展了大量实习实训工作,但还缺乏一套系统科学的实习实训教学模式,极大制约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此,本文以学生实践及创新创业能力的渐进提升规律为主线,以资源共享、多主体协同为核心,通过构建渐进阶梯式实习实训模式,提高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1国内工业工程专业实习实训问题分析

截至2016年底,国内近200所高校开设了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目前国内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在实习实训教学环节都设置了大量课程,但各高校在专业方向及专业侧重点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本文选取了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分析。在实习实训课程体系结构方面,重庆大学和华东交通大学比较注重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类课程数量约占实习实训课程总量的50%左右;重庆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和南昌航空大学对实习环节较为重视,设置了较多的实习课程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天津大学、重庆大学以及华东交通大学比较注重机械学科基础知识的应用,三所高校都设置了机械类基础课程设计;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比较注重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设置了相关的课程设计。除了传统的实习实训环节,天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还设置了科研创新等课程,旨在通过在校大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以及发表学术论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实习实训的形式方面,现有实习实训环节主要采取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两种典型形式,其中集中实践是主要形式。在实习实训的考核机制方面,现有高校主要以全过程式导师考核为主,企业导师为辅的形式,但不同的实习实训环节具有差异,如毕业论文(设计)、工业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环节多采用“答辩式”考核机制。尽管国内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和人才定位开展了大量实习实训教学工作,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1)实习实训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实习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未有效衔接、实习实训课程之间冲突或重复、实习实训课程设置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不完全匹配等。2)部分高校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没有与社会需求、行业或产业背景紧密结合,使得实习实训课程设置及内容设计方面同质化现象严重,培养出的人才缺乏个性和特色。3)部分高校的实习实训进度安排过于集中,实习实训课程及内容设计未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没有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各个阶段密切匹配,极大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4)传统工业工程的实习实训过程还存在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和形式单一、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课程设计简化、生产实习形式化、毕业设计软化等现象也很普遍。5)尽管现有高校在校企合作、校际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践教学工作,但大多还处于协作而不协同的阶段。此外,在实习实训资源建设方面,尽管各高校都建设了一定数量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创新创业基地,但实习实训资源不足和资源浪费现象同时存在,如何突破资源壁垒,构建高校间实习实训资源共享机制,提升资源利用率等问题也亟需解决。

2工业工程专业实习实训模式设计

针对国内现有工业工程专业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综合考虑本校办学特色、办学条件以及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等因素,构建了工业工程专业“多主体协同渐进阶梯式”实习实训模式。该模式可以归纳为“21411”模式,即“以2个核心思想为指导,遵循1个基本规律,通过4个具体实践阶段和1个过程化质量保障机制,实现1个综合育人目标”。具体特点如下:1)以“实习实训资源共享、多主体协同”核心思想为指导。尽管各高校都拥有一定的实习实训资源,但存在资源浪费、资源不足、资源重叠以及资源重复建设等现象,通过资源共享可解决现有实习实训资源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多主体协同是指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校内交叉学科之间、各校工业工程专业之间以及校企之间协同互动,自组织为开放的协同实践创新网络,协同开展实习实训教学工作。2)遵循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渐进形成及提升规律。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过程细化分解为“基本工程素养—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四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设置不同的实习实训课程,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3)开展“4个实践阶段”的实习实训教学工作。针对“基本工程素养—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四个能力形成及提升阶段,设置了与之相对应的四个实践教学阶段,具体包括基本工程实训、工业工程专业实训、科研与创新创业拓展实训、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方面。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目标和协同主体,随着实习实训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强化,主体的协同范围、深度也阶梯地扩大和增强。4)建立“1个过程化质量保障机制”,即通过设计分级评价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方法,科学制定实习实训规范制度,构建实习实训支撑环境等机制,为实习实训质量提升提供根本保障。5)实现“1个综合育人目标”。通过上述实习实训指导思想、方法、手段和机制的设计与实施,实现培养“综合素养好、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实用型工业工程创新创业人才”这一育人目标。

3“多主体协同渐进阶梯式”实习实训模式的实践

南昌航空大学工业工程专业自2006年获批,2009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一直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1)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及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打造工业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教师近4年来主持了10余项关于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省级、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对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体系、考核机制、质量保障机制等进行了系统、科学地规划与设计。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契机,全面培育工业工程专业必修课程的创新创业课程。《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质量管理工程》《工业工程》《生产与运作管理》《项目管理》等专业课均获得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培育项目立项。2)积极开展科研与创新创业拓展实训,组建了一批校内跨专业、跨学科科技创新及创业团队。本专业老师多年来坚持联合外学院的教师与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本专业学生参与教师的各类科研项目数20余项,有100余名学生参加了教师的科研项目,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独立发明或合作发明专利共有1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此外,本专业教师还积极指导学生申请学校“三小”创新创业项目,省级及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学生参与全国各类学科竞赛。近4年,本专业学生参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88人次,获各类大赛奖励45人次。其中: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获国家级奖励8人次(1项全国特等奖,7项全国一等奖、4项全国二等奖,4项三等奖),“创青春”“互联网+”等各项比赛获得了全国铜奖、江西省金奖及江西省银奖等荣誉。3)深入推进实习实训资源共享,积极开展校企—校校协同实习工作。本专业与富士康科技集团、中航工业洪都、江西蓝海物流、江西三鑫医疗器械、江西合力照明等10余家省内外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基地与科技孵化平台建设。与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省内高校共享了部分省内实习基地,并协同开展了生产实习的教学工作。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实习基地开展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工作,针对企业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改善方案。此外,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展了企业经营决策模拟训练,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了工业工程专业暑假联合实习模式,本专业学生与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学生组队参与的富士康生产现场改进提案《T产品人因化成体设计》获一等奖,《自动化手机装配线体改善案》获优胜奖。

4结束语

本文在对国内工业工程专业实习实训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工业工程专业“多主体协同渐进阶梯式”实习实训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有利于提高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虞先玉,谢乃明.基于“6A-4S”校企协同方法的工业工程专业改革研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192-193.

[2]张洪亮,陈彬.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7,33(3):57-60.

[3]贾利梅.专业集群大类培养模式下工业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轻工科技,2016(12):150-151.

[4]乐承毅,王军,冯良清.工业工程专业“三层协同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6):120-123.

[5]李萍,祝欣荣,鞠金艳.工业工程“四位一体”实习实训体系的构建[J].价值工程,2014(22):241-242.

[6]朱小勇,胡鸿,刘爱群,等.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基于团队解决问题导向[J].价值工程,2016(28):181-183.

作者:李文川 单位: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