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解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解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解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植树造林对于生态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林业工程以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将各种工程技术应用于森林资源培育、开发利用及林产品加工,是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做好苗木培育工作,提升移植造林技术来共同促进我国林业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

森林不仅可以绿化环境,还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吸收二氧化碳,减轻环境污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近年来我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绿化是实现生态工程目标的行动之一,开展植树造林,创建绿色家园,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做好目苗的培育工作,提升目苗的存活率和生长质量,提高植树造林工作效率。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中的相关技术和内容展开探讨,进一步提升绿化进度。

1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

近年来,我国愈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植树造林更是被提上日程,政府加大了对林业工程的资金投入,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促进林业工程快速发展,在这项工程中苗木培育工作与移植造林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加强苗木培育管理工作,提高苗木成活率,节约成本和时间,提高移植造林技术更是加快了植树造林的进度,更好地实现绿色生态建设。本文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详细论述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的技术要点。

1.1选择育苗地

做好苗木培育工作,选择合适的育苗地是首要工作。开展苗木培育工作前,应调查当地的地质、气候条件,针对想要培育的苗木种类特性,做出针对性方案,育苗场应选择地势开阔平坦、背风向阳、有洁净水源、远离村庄、空气无污染、无大量扬尘的地方。选择育苗地,必须保证地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力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选择土壤松软、排水好的地块,并且不宜在一块地块连续播种,否则随着播种地浇水次数的增多,土壤易出现板结状态,对苗木生长不利,不宜选择黏土、易积水的地块。

1.2对育苗土壤进行整理

在做苗床之前,做好土地的规划和整理,在整理育苗土壤时,首先要清除田间石块、根茎、杂草和树枝等,保证地平、土碎,为保证土壤的肥力,选择好地块后,可在苗木培育前施足底肥,保证育苗期间有足够的营养,可选用经过充分发酵的堆肥,均匀的撒在耕作层土壤中;为了防止土壤病虫危害,应在播种前5~7天进行土壤处理,可选用洒1%~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灭菌,每平方米喷洒3~3.5kg,将硫酸亚铁粉剂均匀撒人床面或播种沟内进行灭菌;土壤的酸碱性对苗木的生长影响也很大,初步判断土壤酸碱性后,若不适合苗木生长,应对土壤酸碱性进行调节,如果土壤偏碱性,可以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细硫磺粉、亚酸亚铁、硫酸铁,施用有机肥等,降低土壤的pH值,如果土壤偏酸性,可以在土壤中加入细石灰、碳酸钙等降低土壤的pH值,在调节土壤的酸碱度的方法中,施用腐熟有机肥料是调节土壤pH值的好方法,不会破坏土壤结构,且经济环保,材料易得,属于废物的二次利用;土壤温度对苗木生长影响也很大,合理的进行水分管理,适时灌水,以提高土壤热容量,夏季可以降温,冬季可以保温以减少冻害。低洼地应及时排水,以减少地面蒸发、降低热容量和导热性,为苗木的培育提供适宜的温度。

1.3苗木种子处理技术

在苗木培育过程中,如果种子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苗木的发芽率,生根差,直接影响后续的苗木生长,导致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在挑选和处理种子时应该尤其注意,选择优良品种,对种子来源进行调查,对种子的生存条件进行分析,是否能够适合在已经选好的育苗地培育,为提高苗木成活率提供保障。种子的前处理即催芽,可选用温水浸种,既可以起到消毒灭菌作用,也可以使种子吸收足够的水分,播种后及早的出芽,对于休眠期长、出芽慢的种子,可采用层积催芽法,按照种子的不同特点,还有去蜡去油法,机械破皮法等等,都可促进种子的发芽,缩短生长周期。

1.4播种技术

催芽工作完成之后,便要进行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一般情况下,播种苗木种子的最佳时间为春季,因为在春季无论是温度还是气候以及空气湿度比较适宜种子的生长,播种之后要保证水分的充足,若雨量不够充足,要做好灌溉工作,防止因为气候干旱影响种子生长。有时遇到天气温度变化频繁,温度太低不适宜种子生长,必要情况下要对种子开展覆膜处理,能锁住土壤的水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光照强度,有效地提高了种子生长速度,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控制虫害的出现。

2林业工程移植造林技术

2.1把握好移植时机

我国的植树节为每年的3月12日,春季是苗木移植造林的关键时机,在这个季节温度逐渐上升,在早春时节树液开始流动并开始生长、发芽,挖掘时损伤的根系容易愈合和再生,移植后,经过从早春到晚秋的正常生长,树木移植时受伤的部分已复原,给树木顺利越冬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这个环节开展苗木移植提高成活率,也能够提高造林施工的效果。

2.2确定合理的造林规格

国有林场造林、集体造林、合作造林、重点工程造林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其他形式的造林,应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造林规划设计和施工设计。不同的苗种对种植的疏密程度要求不同,例如矮紫杉、紫荆、小叶黄杨、猬实、太平花、紫叶小檗、圆锥绣球、珍珠梅等适宜在较疏的林下或全日照条件下生长,选择合适的造林规格,有助于移植后的成活率和苗木的生长速率、质量,因此在移植前做好待移植苗木的资料调查,通过对造林规格和造林图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合以往经验确定种植密度和行距,保证林木的种植合理,种植之后定期观察造林成活率,及时进行补种或者重新造林(成活率在41%以下,不含41%),选择相应的同龄大苗作为补植苗木,根据林种和树木的需求特点,可适当的进行修枝、整形工作,新造林之后,要及时进行封禁保护,禁止人们进入树林放牧、砍柴等等,对于易受冻的树林,造林后的当年冬季应做好林木的保暖工作,可采用覆土、盖草等保暖措施。

2.3苗木移植造林的技术细节分析

在林业工育苗培育植树造林过程中,苗木的移植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待移植的苗木必须保证根茎是完好无损的,在包装及运输的过程中要避免对苗木造成破坏,选择合适的季节进行移植,更好地适应苗木生长,提高存活率,移植后做好保温、灌溉工作,确保温度、光照、肥力、水分适应苗木的生长,对苗木的存活情况实地调查分析,是否需要补种、重造等,若存活率小于95%,则应该立即进行补种,确保成活株数达到设计的密度,若存活率成活率在41%以下(不含41%),应考虑重造,否则将失去此次造林的意义。

3林业工程病虫害的防治

3.1依据差异实现病虫害防治

首先要了解害的症状和类型,分析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原因,找出解决病虫害的方法,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我国病虫害种类繁多且复杂,可结合生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对病虫害进行差异性的防治。病虫害的出现主要问题在于管理不当,土壤、水分、温度等没有控制好,导致细菌繁殖,出现很多虫害。及时发现病虫害,尽早治理,防治方法可分为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物理方法即剪掉有病虫害的枝干、病根、病叶,集中进行焚烧,对土壤做消毒处理,清理附着在植物上的虫卵,直接捕杀大一些的害虫,确保树木不受病虫害的威胁;化学方法即喷洒化学试剂,农药锄草除虫剂等,选用合适的化学药剂,避免造成空气、土壤的二次污染,过量的药剂也会对树木的生长产生影响。加强病虫监测,及早发现病虫害,尽早治理,当病虫害十分严重时,及时处理掉病虫害,此时树木也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修复才能继续生长。

3.2优化技术强化病虫害防治

合理的轮作或间作,可有效防治病虫害,而且能使土壤肥力被充分利用。发生病虫害后,将病虫的残体和落叶枯枝,用火烧毁或者进行深埋可有效减少第二年病虫害发生率。合理的对土壤施肥,可以提高植株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来减少病虫害发生。选择优良品种,在选择成活率高的品种时也要考虑抗虫害能力,选择抗虫害能力强的优质品种能够更好地预防病虫害,技术人员也应该加强对病虫害知识的了解,及时发现虫害,也可做出虫害防治方案,借鉴以往虫害防治经验,更好地应对病虫害。

4结束语

林业工程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植树造林不仅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也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贡献,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做好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工作,提升移植技术是林业工程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以此来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振亚.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应用[J].植物医生,2018(10):15.

[2]吕文郑.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农家参谋,2018(9):120.

[3]孙巧玉,刘勇.控释肥和灌溉方式对栓皮栎容器苗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8,31(5):140-147.

[4]高海蓉.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解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4):231,238.

[5]叶彩虹,唐丽辉.简析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10):189.

[6]陈世雄.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应用探讨[J].绿色科技,2019(03):122-123.

作者:辛保东 单位: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