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创新创业背景下工程科技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创新创业背景下,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以物联网工程专业为例,阐述了校企“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校企协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采用“2.5+0.5+1”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工程科技人才
1引言
目前,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所需人才实际脱节过大,工科学生存在综合素质与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而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又是计算机、通信工程、电子等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各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不尽相同,而且差异还比较大[1-2]。以考研为主的院校在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物联网导论、物联网安全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以就业为主的院校就在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专业核心课程中进行裁剪和叠加,选择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上两类人才培养模式都没有体现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相关优势,没有对接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3-4]。在当前创新创业背景下,如何提炼物联网的专业共性基础,展现专业特色,使培养的人才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较好岗位适应能力,成为企业“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面临问题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多学科交叉复合的产物,结合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下。
1)如何发挥物联网工程专业优势
无论是“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都预示着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发挥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多学科交叉复合的优势问题。
2)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问题
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新形势下如何制定的问题。重点研究如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符合实际的理论知识导向、市场导向等问题。
3)师资短缺问题
物联网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需要应用型师资,目前师资短缺,教师经验不足问题制约着物联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4)毕业生就业去向问题
从人才市场需求来看,工程科技人才是炙手可热的,但是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当高,不但要求学历还要求相关工作经验,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们要如何培养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才能使得学生顺利就业?
3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专业,培养的都是复合型人才。作为一所地处边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结合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展,系统地掌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工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熟练掌握物联网系统的实际应用工作,熟悉物联网技术的软硬件配置,熟练应用各种感知识别设备。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能够进行与物联网、计算机、自动化相关的应用、开发及工程设计,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较好的岗位适应能力,能够成为企业“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身心健康、品德优良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4校企协同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4.1校企协同“2.5+1+0.5”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黑河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我校工科专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校企协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采用“2.5+0.5+1”人才培养模式。其中“2.5”是指前五个学期在校内进行基础课及专业必修课的学习,“0.5”是指第六学期进入企业实训,由企业资深项目经理进行前沿专业课程的讲授及项目实战训练。“1”是指第七、八学期进入企业带薪实习、就业,实现毕业和就业无缝对接。
4.2校企共建理论教学体系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以落实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坚持“课程精,实验强”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原则。在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上,一方面参照全国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标准,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结果学校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使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同目前社会实践紧密联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计算机与工程学院的教师经过多年研究与探索,将课程教学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基础实训课程、项目实践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一方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全校学生统一上公共课程,另一方面包括工科学生需要开设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2)学科基础课程
括程序设计、离散数学、并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三门课程进行整合开设电工学1和电工学2,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等以上课程组成全院大平台课程。为满足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科交叉共性要求,学校开设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课程。
3)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突出体现物联网工程的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行业应用层等4个层次的核心课程,开设课程为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物联网安全技术,无线定位技术,嵌入式网关系统与应用移植,CC2530与ZigBee应用开发。
4)基础实训课程
为了让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软件编程能力,硬件设计能力、系统开发能力及后续发展潜力。开设了C程序课程设计、C++课程设计、Matlab仿真及其应用、电子技术实训、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
5)项目实训课程
为了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开设了综合布线实训课程、局域网组建实训课程、Linux开发课程设计,、QT程序设计、物联网应用系统智能家居系统实现与开发、物联网应用系统安防监控系统实现与开发
6)素质教育课程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设定,开设军事理论、军训、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素质教育课程。为了让学生早日了解企业文化,第1学期企业完成入学教育;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实习岗位,更早地做好职业规划,在第6学期企业会指导学生如何设计简历、如何面试。同时为了做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毕业设计工作也是在企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4.3校企共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尤其重要,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时,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实施“三环境+三阶段+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5-6]。“三环境”是指学校内实训、企业基地实训和企业实习。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立“互联网+农业”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包括智慧农业系统、物流追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了无线定位实验室、智能家居实验室。学生在第六学期进入中软实习基地进行项目综合实训。第七学期进入中软集团或者下属公司进行企业实习,未就业奠定基础,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三层次”是结合物联网体系结构分别从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第一层次即为“感知层”,作为物联网信息的源头,包括射频识别设备、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无线传感网等,本层次教学在校内实训室完成的。第二层次为“网络层”,本层次是各种信息与物联网的融合、传输和接入,包括设备服务器、交换机等的应用,本层次教学由校内实训室和基地实训室共同完成。第三层次为“应用层”,该层次主要实现物联网与行业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智能化操作,本层次在实习基地完成。“三阶段”是整个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校内教学”阶段,在学校实训室进行基础实践教学活动,完成感知层教学内容和部分网络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基础实践能力;第二阶段为“基地教学”阶段,开展项目实训,完成网络层教学内容和部分应用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第三阶段为“企业实习”阶段,学生真正参与实际项目开发,完成应用层学习,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4.4校企协同开辟就业通道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第三阶段学生去企业实习,获得了实际工作机会,根据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缩短了进入企业的适应期,使得学生能快速适应企业环境和岗位需求,能够成为企业“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有用人才[7-8]。经过多年探索与努力,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与实习基地构建了校企、校地的用人策略。目前,计算机学院共建立十几个就业实习基地,分布在北京、上海、苏州、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地,已有五届学生200多名同学在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大部分同学都在实习单位或者实习单位所在城市就业。
5结束语
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又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实践性、应用性较强,构建校企协同“2.5+1+0.5”人才培养模式,更加亲近业界,使得学生能快速适应企业环境和岗位需求,能够成为企业“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瑜岳,常晋义,许秀兰.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12):58-62.
[2]肖贤建,李晓芳,庄燕滨,等.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计算机教育,2015(5):5-9.
[3]葛崇勋.“校企政协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7):71-75.
[4]孙华峰.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8):31-34.
[5]唐文竹,许艳,王伟,等.基于“卓越计划”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10):22-26.
[6]周洪波.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高教学刊,2018(21):30-34.
[7]董慧.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6(11):38-41.
[8]王力锋,杨华玲,王惠贞.校企协同创新创业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3):62-64.
作者:王丽红 于光华 刘平 单位:黑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