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述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业化建设逐渐推进,为了充分满足人们出行和经济运输的需要,我国公路工程获得了显著的进步,加上人们日渐增长的对行车安全以及舒适程度的要求,现如今的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就一定要增强控制。文中具体分析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当中常见的问题,为提高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0前言

现今,我国公路的各项技术指标开始不断提高,对公路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综合工程现实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控制系统,将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分析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当中存在的问题十分必要。

1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存在的问题

1.1路面不平

公路工程当中,路面平整度作为决定行车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一旦控制不好,将极大的降低平整度。如果公路路面平整度不高,行车速度会下降,加大行车的颠簸程度,加大冲击力之后,车辆容易受到损坏,车辆行驶的安全系数以及舒适程度都会下降,从而导致社会和经济效益减少。造成路面不平整的主要原因为:①并未严格对基层平整度进行控制,路面会产生波浪式起伏现象;②不到位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施工过程中压路机以及摊铺机没有产生规范的行为;③滑靴或者基准线失去控制,尽管当前大多数工程当中已经利用滑靴将基准线取代,可是还是依然存在约束。所以,公路路面具体施工过程,要加强对路面平整度以及高程的严格掌控,确保压实度满足标准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对路面面层的外观结构以及微观结构的平整度进行控制。

1.2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

竣工之后的工程,在短时间里可能产生大范围的裂缝以及破损。出现的原因就是施工控制不到位,并未关注压实度的标准。沥青到达施工现场之后,终压的温度不高,甚至可能在较低温的情况下过分进行碾压;沥青配合比不科学,沥青质量不符合标准;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够。而且正是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导致沥青路面产生了反射裂缝,而且导致沥青的早期破损。碾压过程中出现的细微裂纹和反射裂缝在初期不会对行车产生影响,可是经过水分的侵蚀以及阳光照射的作用之下,变成了形成沥青路面开裂的因素。

1.3桥头跳车现象

选择公路线形一定要避开河流,在公路桥梁的连接处,因为桥台和路基沉降不一致,加上桥头附属设施和伸缩缝出现了漏洞,桥台容易形成台阶,车辆通行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桥头跳车的情况,给车辆行驶安全性以及舒适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控制措施

2.1控制平整度

作为基层是水灰稳定土的公路工程,控制平整度质量较简单,利用平地机刮平到合格的平整度就可以,因为石灰土作为基层时,平整度标准与要求非常低。可是水泥稳定碎石不一样,平整度质量控制难度要较石灰土高,而且对面层平整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平整度的优劣直接对行车的舒适安全水平产生了影响。水泥稳定材料与石灰土、石灰等不同,稳定材料施工对压实时间的要求并不严格,受终压时间影响较高,如果不能控制好就会给强度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水泥稳定材料通常接头多,对平整度产生了影响。为了将初凝时间延长,利用缓凝减水剂。利用现场试验初凝时间可以达到平均270min,以此设计摊铺长度以及压实程序。基层应用摊铺机摊铺要关注摊铺宽度。

2.2预防沥青早期破坏的措施

一定要确保科学的设计强度、安全水平、耐久性。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沥青进入现场进行摊铺的质量,对摊铺以及初终压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好,严格根据碾压操作流程进行施工工作,预防裂缝出现;对沥青混合料的延度进行控制,利用改性沥青;材料拌合过程中,预防过度加入,防止将沥青烧焦。较为特殊的环境中,比如高温、高寒地区应用新型的混合沥青材料。

2.3控制桥头跳车的措施

桥台回填过程中选择压实性高、透水性良好的土料,有助于将土壤压实度提升上去,降低了路堤填土的沉降。此外,桥台在完成填土沉降之后再修建,防止出现沉降不同步的问题。而且,提高伸缩缝的施工质量水平,保证桥面伸缩缝平整度,利用土工格栅技术对桥台过渡。总而言之,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会给工程总体施工质量带来巨大影响,决定着公路交通与行车的安全与舒适度,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增强对此方面的关注度。面对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对多种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将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做到位,有效保障公路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汤英楠.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7,24(17):74-75.

[2]彭军康.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探讨[J].科技视界,2014,4(29):305.

[3]闫文俊,郑亮.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的探讨[J].城市建筑,2014,11(6):292,305.

作者:刘甲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