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前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实践课程缺乏系统性,教师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为此,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更新现有理论课程的教材内容,编制实践课程的教材;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大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的培训投入;深化校企合作,做好实质性的工作衔接;改变现有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课堂教学;学生考核体系的跟进。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程造价;教学;教改
引言
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启动并实施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就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工程造价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了切实提高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诸多学者对当前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传统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合现在的行业需求;很多用人单位认为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差[1]。针对这些问题,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对策和思路,如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以能力为主,丰富实践能力才是应用型专业的发展趋势[2];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充分利用学校的专业优势和企业的生产优势,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具有竞争性和发展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和改造社会的高素质专门人才[3],与这些研究所取得的一个基本共识是,对于工程造价专业这一实践性极强专业来说,校企合作培养是最具实践价值的改革方式。当前校企合作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无疑值得深入的探讨。本文总结并分析了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生缺乏就业竞争力、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并给出了对策。
1校企合作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随着工程科学技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人才的素质,特别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一般情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以培养一线施工、设计和检测人才为第一要务,这就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该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效,当前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单一的专业方向,适应不了现在社会的行业发展需求;企业对院校的支持不够;在实践中,企业更多的是将学生实习变相当作廉价的劳动力,而实际并未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因此,学生实践锻炼效果不是很明显[4]。这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地讲,主要包括:第一,实践课程缺乏整体性。实际上,工程造价专业是个交叉性学科,涉及到很多领域,包括经济领域、工程技术领域,甚至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总体来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理论课程已经非常完善。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工程造价专业的特殊性,因此没有把实践课的比重加大,这就使得实践课程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体现在缺乏统一的实践课程教材,这就造成了实践课程缺乏系统性,随意性比较大。第二,整体上来说,地方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师资不够雄厚,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工程造价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很多学生本科毕业之后就会从事相关的工作,继续深造的学生不是特别多。更重要的是,由于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需求比较大,很多学生一毕业就能得到比较理想的工资待遇,因此更多优秀的人才选择去企业,而不愿意在高校教书,从而导致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师资力量不够雄厚,特别是地方院校,工程造价方面的人才甚是匮乏。第三,地方院校对工程造价专业投入力度不够。工程造价专业有别于其他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投入经费往往比较大,周期更短。但是,很多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在学科建设的时候,不会考虑工程造价的特殊性,采取和其他专业一视同仁的做法,这种一视同仁的做法,往往会让工程造价的老师显得很被动。例如,为了和国际接轨,工程造价的老师很有必要走出去,参加培训,获得最新的知识,但经费的短缺,往往会让这些老师望而止步。第四,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工程造价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一般情况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践课程应该不少于理论课程。但目前来看,绝大多数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理论课程远远多于实践课程。这就导致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此外,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高校没有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校企合作仅仅是一纸合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衔接。第五,专业教师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一般情况下,很多高校教师在学校上理论课的时间比较多,走进企业的时间比较少。而且,由于薪酬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不愿意进课堂上课。这也是高校工程造价专业老师缺乏必要实践经验的间接原因。虽然有的高校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在聘请校外工程师进课堂方面做了非常大的努力,但真正走上讲台的工程师几乎没有。第六,教学手段单一。目前,很多高校都是采用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就算有实践课,也是老师先讲理论,然后告诉学生怎么操作。这种教学方式有一定的优势,理论先于实践确实有必要。但是,由于老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这导致这种教学方式出现有一定的缺陷。因此,聘请校外工程师在实践课堂上进行讲解,显得非常有必要。
2有效推进工程造价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的策略
教学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特别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程造价专业,涉及到的领域更广泛。这里,主要从教材和师资方面等出发,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更新现有理论课程的教材内容,编制实践课程的教材。众所周知,工程造价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非常惊人的成绩,理论成果更是层出不穷,但不得不承认,现有的理论课程教材内容严重滞后[5],早已跟不上时展的需要。因此,更新现有教材内容,融入新时代元素,更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此外,作为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实践课程教材不可或缺,很有必要编制专门的实践课程教材,将学生的实践课真正纳入到教学范围,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整体实力。作为学生的指导者,老师需要拥有足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老师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因此,高校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引导,激励老师向双师型发展,引进有经验的工程师进课堂。高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应适当地向双师型教师倾斜。第三,加大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的培训投入。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工程造价信息更新也非常快,这促使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掌握更先进的知识和理念,才能在职场游刃有余,才能为社会培养符合时展的专业人才。高校作为老师的主管单位,有必要加大培训投入,鼓励老师到国内外参加相关的培训,激励更多的年青老师继续深造,让这些专业老师掌握行业最新动态,为培养更为优秀的人才做好准备。第四,做好校企之间的工作衔接。众所周知,校企合作不再是一个新的名词。实践也证明,校企合作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不得不承认,目前很多高校,由于条件的限制,校企合作仅仅是一纸合同,实质性的工作根本没有展开。很多高校由于教学评估等原因,迫于上级检查的压力,与企业签订了合同,但并没有派学生到企业实习。要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必须深化校企合作,相关部门必须做好规划,包括学生安全和实习薪酬等方面的协调。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的部门,与企业进行沟通、洽谈校企合作的相关事宜,使得校企合作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校企合作是高校和企业双赢的人才培养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战略意义,对高校人力资源开发效益的提高、对企业的快速发展都非常重要[6],社会各界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第五,强化实践教学,实现学用结合。理论先于实践,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工程造价专业,多数高校理论课程远远多于实践课,甚至一些地方院校根本没有开实践课程。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理论知识学得很好,但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发现所学知识不会用。企业不得不花高额的成本对他们进行培训,大大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一般情况下,工程造价专业,实践课程不应该少于理论课程。这就要求专业老师做好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实践课的质量。此外,由于现阶段,很多高校缺乏双师型教师,工程造价专业老师的理论知识一般很强,但实践操作能力很弱。因此,如何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教学,成为高校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时,考虑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安全问题,实践课堂教学,一个老师所带学生人数不宜过多,3~5人最为合适。第六,实行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传统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无非就是一份试卷,这种考核方式其实不太适合工程造价专业。作为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工程造价的考核方式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有必要更新现有的考核方式,激励学生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我们可以探索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例如,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让学生参与到边坡坡顶、平台、坡脚各测点沉降和水平位移等观测过程中,并让学生学会编制相关的报告以及科研论文的撰写,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能力。探索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建筑结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共同提高。
3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密集型人才将会越来越受到重用。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必须改变现有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像工程造价这样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充分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文分析了目前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实践课程缺乏系统性,教师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同时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更新现有理论课程的教材内容,编制实践课程的教材;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大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的培训投入;深化校企合作,做好实质性的工作衔接;改变现有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课堂教学;学生考核体系的跟进。校企合作是实现高校与企业共赢的不二选择,是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今后一段时间内,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让校企合作落地生根,为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红林.“多方向、小微订单”工程造价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8,(12):32.
[2]翟博文,陈燕菲,车玉君.基于BIM的工程造价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索[J].施工技术,2017,(4):46.
[3]邹群峰.浅论政府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作用[J].成人教育,2008,(3):254.
[4]杨博.校企合作“互换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35.
[5]张细淼.江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7.
[6]金凌燕.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SX高职院校为例[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7.
作者:李良松 谭林利 何晗 李琪 单位:萍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