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中工程技术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实践活动中工程技术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实践活动中工程技术论文

一、工程技术方法是工程技术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首先,工程技术方法是工程技术实践活动赖以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古代社会中,由于科学发展水平低下,工程技术方法与科学尚无直接关系,主要体现并包含在人们的生产技术和经验技能之中。古代的工程技术活动及其伟大成就因此总是与某些杰出的能工巧匠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宝贵技术往往因个别人的去世而失传,古代不少构思巧妙、设计宏伟、技艺精湛的工程因此也成为千古不解之谜。近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工程技术方法越来越多地成为科学知识转化而来的一套可操作性的工程规则、技术、工艺、模式和程序。正是这些实践操作规则和模式直接导致了工程技术产品的诞生。很明显,对于工程技术活动来说,无论是在古代还是近代以后,方法始终是创造性劳动的精髓,是工程技术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没有相应的方法,则任何工程活动都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如同过河一样,如果没有桥和船,过河的目的是达不到的。其次,工程技术方法也是工程实践活动发展的条件。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近代工程出现以后,工程实践对工程方法的要求更高了,依赖性程度增强了,工程技术方法出现了系统化、层次化和社会化的新特点、新趋势。一方面,工程技术方法由狭义向广义拓展,工程方法出现了软、硬兼备的系统化特征。现代工程研究,重要的方法之一是装置、设备、仪器等硬件工具,作为方法,它们是科学知识和工程经验的物化和对象化。任何工程实践都离不开这些硬件工具,这是显而易见的。在现代条件下,工程活动对硬件工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工程实践更离不开软件工具,即狭义上的工程技术方法。由于软方法不像仪器设备那样有形,所以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然而,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工程技术方法这种无形的软件工具却起着关键和灵魂的作用,是工程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工程技术日益系统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的现代,工程技术方法这种软件工具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已经构成工程活动成功的关键和向导。另一方面,随着工程实践不断科学化、社会化,工程技术方法已经超出了工程活动的本来范围,拓宽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工程技术方法也不再限于开发、设计、研制、试验、鉴定、施工等纯技术领域,而是建立和发展起来了一系列基于科学技术而又兼顾社会、经济、环境、生态、人口、资源等诸多因素的适应时展要求的新方法,例如工程技术预测方法、工程技术规划方法、工程技术评估方法、工程技术监督与调控方法等。这些方法虽然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工程方法,对工程实践不起技术作用,但是,它们在现代却是工程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正常运行、顺利运转的不可缺少的社会条件,对工程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定向、调节、规范和选择作用,是其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

二、工程技术方法是联系科学认识与工程实践以及工程主体与工程客体的桥梁和中介

首先,工程技术方法是科学认识应用于工程实践的中介环节。科学认识特别是工程科学认识的成果本身并不是工程方法,把它拿来应用才会转化为方法。科学认识也只有先转化为方法,才能实际地应用于工程实践过程中,才能实际指导工程实践活动。可见,工程方法是科学认识应用于工程实践的桥梁和中介。一般地,科学认识转化为工程方法,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在整体上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思路;二是在细节上为工程实践提供具体方法和实践要求。例如,对工程活动提供具体的技术原理、构思理念和方法、设计方法和规则、研制方法和步骤、材料性能和标准、能源选择和要求,等等。通过上述转化过程,科学认识实际地指导和促进工程技术活动的进行并将其引向成功。其次,工程技术方法也是工程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中间环节。一方面,通过工程技术方法,工程主体实际地变革对象、探索对象、改造对象,即通过工程方法,在与对象的相互作用中物质地和观念地把握对象,改变对象,规模化、工程化地实现客观对象的人工化,实现主体的客体化,变“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另一方面,通过工程技术方法,工程客体也反作用于主体,主体因此发现了更多的客体属性,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揭示了更多的本质和规律,形成了更系统、更深刻、更全面、更有效的认识和方法,变以自然状态“在我之前”存在着的客观规律和运动形式为以人为状态“在我之中”存在着的正确认识和有效方法,实现了客体的主体化。完全可以说,工程技术方法是工程实践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桥梁和通道。

三、工程技术方法是认识和改造复杂事物的有效工具

工程技术方法是应用于工程实践活动中认识和改造工程对象的有效手段和工具。而工程对象既不同于科学研究对象,不是纯粹状态下的理想客体或模型;也不同于一般技术活动的研究对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客体,而是现实状态下的人工系统,一般说来,总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复合系统。适应于工程对象的性质和工程实践的需要,工程技术方法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层次性和综合性。因此,工程技术方法也是认识和改造复杂事物的有效手段和工具。与在工程实践中的作用相类似,工程技术方法一方面可以综合地延伸人的感官,放大人的智力,使人获得更真实、更全面的信息,丰富和综合人的知识,扩大认识范围,深化认识层次,创生和整合出适合复杂对象的新方法、新手段,改变智力运作的形式甚至人的思维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另一方面,工程技术方法还可以有效地把多种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地运用到实践中,实际地变革和改造复杂事物,变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变“本然之物”为“应然之物”。在现代,“工程”一词有明显的泛化趋势,很多活动都被冠以工程二字,例如“扶贫工程”、“创新工程”、“五个一工程”、“再就业工程”等等。这表明:一方面,我们已经走到了认识和处理复杂事物的时代;另一方面,工程技术方法确已成为认识和改造复杂事物的有效手段了。

四、工程技术方法是改变人类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的牵引阀

工程技术方法作为人们认识和改造复杂事物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改变人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现实引擎。长期以来,受科学认识方法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把客观事物分解开来、孤立起来思考问题,真实的和有机的客观对象被肢解开来,转化成为理想的和单一的物质微粒,然后再用它来解释和说明整个世界。最初认为原子就是不可再分的构筑宇宙万物的最小的物质砖石。后来,当原子和原子核被认识之后,发现原子是由许多粒子构成的时候,人们又把这些粒子看成是最基本的粒子,称它们为基本粒子。沿着这种分析的模式,自然科学无限地追求世界的简单性。我们并不否认这种思维方式的科学意义,正是它给科学带来了独立和繁荣。问题在于,不能把这种方式作为思维和实践发展的唯一方式。因为事实上,对于现实的复杂事物和系统,比如生命现象,决不是归结为分子、原子的运动就可以认识的,人体的功能也不是可以归结为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机械加合。因此,这种分析的、还原论式的科学方法容易使人形成以局部解释整体、以个别代替一般的见木不见林的思维方式。与此同时,受一般技术方法的影响,人们把实践活动的经济效益和有利结果看成是唯一目标,一味追求实践活动的功利性、高效性和回报率。结果形成了只顾当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顾局部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近代以来严重存在的只污染不治理、只破坏不建设、只牺牲不拯救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就是典型例证。与此相对照,工程思维和工程技术则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一切对象都是一个复合体,是一个复杂系统。从这种系统中心论出发,工程思维和实践不仅注意到对象的外在特征和时空变化,而且注意到系统的结构、功能、层次、要素、环境等多方面的关系,把它置于处在普遍联系中的现实状态下加以综合认识和全面把握。很显然,工程思维和工程技术方法能够更有效地适应复杂的现实世界。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整体与部分、当前与长远、分析与综合辩证统一的综合性的思维和实践方式。在当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面临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动态多变的复杂问题面前,工程思维和工程技术方法无疑是引起人们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产生革命性变革的牵引阀。完全可以说,工程思维和工程技术方法既是现代系统思维方式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基础,也是系统思维方式的具体化和现实化。

作者:巨乃岐 王志远 欧仕金 田华丽 单位: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