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学制和工程技术教育创新实践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弹性学制和工程技术教育创新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弹性学制和工程技术教育创新实践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与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对于推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因材施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弹性学制是落实的制度保障。本文以弹性学制为制度保障,从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增设创新性课程及课程设计、增设创新类比赛项目、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四个方面,阐述了机械自动化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对机械自动化专业创新实践取得的效果作了进一步说明,为今后工程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发展新思路新方向。

关键词:弹性学制;工程技术;高职教育体系问题;创新实践

党的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推动工程技术教育创新是工程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工程技术事业发展的驱动力。高职院校在工程技术教育中承担了重要作用,为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因材施教必不可少,弹性学制是落实的制度保障。

一、各国弹性学制的异同

弹性学制的前身选课制首创于1779年的美国,时任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第一次把这种起源于十八世纪德国的创新性学制引入美国威廉和玛丽学院。到了1872年,哈佛大学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弹性学制。直到现在,弹性学制仍然是欧美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美国的弹性学制。美国大学的弹性学制发展较早。学生入学时会被明确告知毕业学分要求,同时学校提供咨询建议,学生自主选择学科专业、自主选课、自主规划学习进程,通过课程考核就可以拿到该门课程的学分,修够毕业要求学分就可以申请毕业。得益于完善的教育体系,各类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做得较好。

(二)德国的弹性学制。德国有多种不同的学生培养体系。每一种职业学校都有不同学制,根据合作企业的需求,同一专业的学制从两年到三年半不等。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弹性学制特点主要体现在学习的阶段性上,第一阶段涵盖基础课程学习及阶段考试。通过阶段考试后才可以开始下一阶段的学习,即主修课程学习。只有取得足够学分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阶段考试和毕业考试。

(三)我国的弹性学制。我国早在1910年前后,就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学分制。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很多普通高校都摸索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弹性学习制度,并通过制度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模式、选课排课方法等诸多层面渠道。中国人民大学从2003年开始全面实行弹性学制,新入学本科生在三至六年内修完学分即可申请毕业。近年来全国高职院校陆续实施了弹性学制,但大多实施效果不理想。

二、高职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工程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限于固定学制,某些实践教学环节仅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还未完全达到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等多层次实践教学训练要求。受以往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依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中心、教材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缺乏必要的互动式讨论[2]。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充分调动,导致学生的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方向不明确。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所谓学分制仍然是把毕业总学分分配到各个学期,固定每学期课程,出现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消化不了”的现象。如何因材施教,使学生锻炼出较强的职业竞争力,已成为高职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3]。

三、弹性学制下创新实践具体措施

(一)落实学分制,调整学籍管理制度。要实施弹性学制,前置条件是落实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在遵循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梳理现有学籍管理制度,对选课、考试、补考、重修、学籍、毕业(延迟或提前)等环节必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充分发挥出弹性学制的优势,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二)开展创新思维训练适应社会需求。借鉴《悉尼协议》中强调的专业建议,参照它的认证标准把标准要求转变为行动方案。以机械自动化专业为例,专业培养目标应与实际专业吻合,基于此专业,应该培养学生如何优化某些机械技术,创新开发出高效率、高质量机械技术,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后进入企业工作时更好地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该专业毕业生对应工作岗位涵盖机械制造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类工作,在开展专业相关工作时,应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践与应用,提前了解企业运行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在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同时,挖掘弹性学制与工程技术教育创新实践(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0)陈诚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与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对于推进学生在机械制造方面的潜能,从拿到项目开始设计制造到变成自己设计项目制造,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三)在授课计划中增设创新类科目及创新性课程设计。在本专业的授课计划中增设创新类科目及创新性课程设计,引导学生自觉独立地完成课程设计。例如在“制造综合课程设计”中,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老师主要引导学生思考,指导编程操作。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用“教学以致用”的理念指导教学创新,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四)增设创新性类的比赛项目。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创新性的比赛项目,让大学生在有丰富的课余活动的同时,还能提高创新能力,比如可以开展机械构造创新辩论赛或者限时组装机械比赛等。为了鼓励学生及教师积极参与,很多高职院校制定获奖学生及指导教师奖励办法等文件,例如学校对于获得省级及省级以上奖励的学生除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还可获得拓展学分减免,对指导教师给予工作量补贴。

(五)企业、高校合作创新。企业和高校合作创新收益的不仅仅是企业,还包括大学生。通过合作创新,学生对于如何根据自己专业和感兴趣的方向选择就业有了更清楚的了解[9]。企业、高校、科研所的合作创新能实现“双赢”甚至“多赢”。

四、创新实践效果

(一)开展创新思维训练效果。通过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老师的授课效率得到提高。针对本专业的机械自动化理论,结合企业的实践,学生更能从自己的角度深刻理解所研究的机械装置如何应用到企业当中,以及自己做出的创新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

(二)开展创新性课程及课程设计效果。开展创新性课程及课程设计,是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课程并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办法。“制造综合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习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金属切削机床概论”的基础上,综合“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让学生将电脑辅助计算与传统课程设计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学习该课程时,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工艺,生成刀位轨迹,经计算机模拟仿真一直到编制出数控加工程序,然后自己动手操作机床,加工出所设计的零件。学生的作品思路开阔、各具特色,将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了知识[11]。

(三)增设创新类比赛项目的效果。通过增设创新性课外活动,学生在丰富的课外生活中提高了发挥创新能力的积极性,从被动要求创新,到被激发创新,然后不知不觉在专业中应用创新。不可否认,这种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大大有用的。机械类辩论赛、机械组装比赛,机械PK赛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将理论应用到实践,而且让学生切身体会了本专业的实践性、创新性。

(四)高校、企业、科研所合作创新效果。在与企业进行合作过程中,专业的每个学习领域实施过程,都积极探索构建以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互相交叉、渗透、补充、促进,并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始终[12]。校企合作培养高职人才,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重点,以任务驱动,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高职教育新模式为手段,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端能型人才[13]。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增设创新性课程及课程设计、增设创新类比赛项目、加强校企合作创新这四种途径加强工程技术的创新是迫切的,也是有成效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将创新应用到工程技术教育中,是推动工程技术再发展的又一强大动力,也是当今工程技术工作者应该担负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宋艳飞.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探讨[J].神州,2012(32):68.

[2]黄静.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月刊,2009(8):120-121.

[3]李茜.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现场教学模式探讨———以建筑电气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3(4):35-36.

[4]陈联.基于职业能力需求的校企合作式课程开发观[J].大学教育科学,2006(4):29-32.

[5]邵菲,张元通.工学结合视阈下的中职机电专业课程开发[J].成功(教育),2011(16):17-17.

[6]董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筹资多元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7]王飞,薛亮,尹原森,等.发挥“鲁班工坊”模式优势对接《悉尼协议》[J].经营管理者,2017(32).

[8]韦相贵,刘渊,侯昭武.开展学科竞赛,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机械创新大赛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2,27(7):29-32.

[9]梁燕.论建立高校合作创新的互动机制[J].科技.人才:市场,2002(3):29-32.

[10]赵彦玲,鲍玉冬.培养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C].2016年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2016.

[11]万朝燕,雷蕾,刘彦奎,等.《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13-214.

[12]赵英,岳珊.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技与生活,2010(2):74.

[13]姜晶.校企合作进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才智,2012(13):234.

作者:陈诚 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