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及措施,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地质灾害指的是地质环境异常变化而引起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的发生危及人类的生命健康,财产,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土地溶洞、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一旦发生即会对生产和生活产生极大的危害。而且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地质灾害的类型,防治工程及措施进行详细分析,以期能够对我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起到推进作用。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1地质灾害类型
1.1滑坡
滑坡是指由于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或者雨水浸泡以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斜坡上的土体或者是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斜面整体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的形成条件如下,第一地形,滑坡多发区通常都是坡度较大,高差较大。第二岩性,滑坡面的力学强度越低滑坡体的滑速也越高。第三地质构造,滑坡规模越大通常与切割分离坡体的地质构造离不开。第四人为因素,如开挖坡脚,蓄水,排水。对于农村而言,一旦发生滑坡,就会摧毁农田和民房,伤及人畜,甚至有时会给一个乡村带来毁灭性的灾害。对于城镇而言滑坡通常会造成停电停产,摧毁工厂学校机关单位等,如果发生在工矿区,极有可能导致塌方,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发生在山区的滑坡通常会毁坏交通道路。对于滑坡而言,观测和分析各种滑坡的前兆现象,记录滑坡形成活动过程被称为滑坡监测,滑坡监测有利于及时地发现滑坡,减少损失。不同类型的滑坡所采用的监测技术和方法各不相同,根据监测的内容可以分为,位移检测,应力应变检测,地下水监测,地表水监测,放射性元素检测,环境因素监测,宏观现象监测等
1.2地震
地震又称为地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所造成的震动,其能量主要是以地震波形式表现出来的。通常来说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造成板块边缘或者内部产生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目前地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构造地震,这种地震是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引起的。②火山地震,这种地震是由于火山活动造成。③塌陷地震主要是指固岩层特别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这主要是根据发生原因不同将对地震作出的类型划分,另外根据地震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和脉动。此外还可以根据地震的深度地震的远近地震集的大小破坏程度进行分类。尽管当前科技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但是仍然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甚至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地震相对于其他地质灾害而言破坏力更大,地震一旦发生直接就能造成房屋倒塌,甚至是山崩地裂,另外地震的危害还在于它能够引起次生灾害,如地震发生后还会引起火灾爆炸毒气蔓延,洪水爆发,泥石流滑坡,更严重的是震后由于处理不当还会引起瘟疫的发生。
1.3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因为暴雨暴雪或者其他自然灾害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势险峻的地区引起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及石块的特殊洪流。突发性刘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这是泥石流所具有的特点。大型的泥石流通常能够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严重的损害生产生活,给人类生活造成重大的损失。泥石流虽然与洪水相类似但是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主要是,泥石流中含有大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相对于洪水来说更具有破坏力对人类生活更具有威胁性。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半干旱的山区或者是高原冰川区。首先这里地势陡峭,堆积物如泥沙,石块等较多,植物覆盖率较低,当雨季发生或者是冰川解冻时,大量的地表水携带石块顺着滑坡活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根据物质成分或者流域形态不同可以将泥石流分成不同的类型。泥石流形成的条件主要有:①地势陡峭,坡度高差较大。②植被覆盖率低,堆积物松散且丰富。③降水集中,有突发性降水或者大量冰融水。
2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1对于滑坡的防治措施
对于滑坡其防治措施主要有:①相关的单位部门要加强预测,向群众们做好预报,在滑坡发生时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②及时将地表水或地下水引离滑坡区,可以开挖排水和截水沟,对于滑坡中后部裂缝及时的进行回填或者是封堵处理避免地表水进入滑坡中,引起滑坡的再次发生。③采用抗滑桩挡土墙等工程对滑坡进行阻挡。
2.2对于地震的防治措施
地震是最不可预测的一类地质灾害,因此在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s,又被称为黄金12s,因此对于地震来说防治措施主要是指后期的防治。虽然地震不可预测,作为地震部门和地震的研究单位,根据地震的性质活动性地震的前兆异常和环境等因素,以及现在所有的科学技术手段,尽力的做好地震预报工作。其他相关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预案,并且在平时多加演练。社会学校也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向公民普及地震知识强化抗震救灾。从工程建设或者是管理监测部门来说,建筑工程师应当注重防震抗震设计工作,并且严格监测管理。就个人而言应当多加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如地震前发生的异常现象,地震中的逃生,以及地震后的自救和互救等。
2.3对于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对于泥石流这类地质灾害,应当以防为主。①相关的监测部门应当开展预防监测,同时普及宣传泥石流的自救知识,当泥石流发生时能够正确行动从而提高生存率。②各单位部门都应当重视制止诱发泥石流的人为活动,对于违反了自然规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导致泥石流的应当及时制止,保护山地环境。③退耕还林,植树种林,提高植被覆盖率。④开展坡面治理,搞好水土保持,减少坡面松散物质的堆积。对于泥石流多发区,应当重在预防,在雨季来临时,做好实地考察,对于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地区,及时疏散人群。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3.1生物防治工程技术
生物防治措施他是更加环保贴近自然的一种防治措施,他在解决地质灾害的同时更多的可以改善自然环境。如退耕还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合理规划农牧区等方式都可以祈祷地质灾害防治的作用。但生物措施相对于其他其它两种方式来讲花费的时间更长,见效更慢。但是对环境来而言生物防治措施是更加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另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宏观战略的研究,保持生态建设的科技水平,科学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推行捷冠技术,调整农民结构等因素都可以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植被覆盖率,从而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3.2工程防治技术
工程防治是地质灾害防治中的重要手段,工程防治措施技术它的主要特点主要是治理直接并且效果显着,但是该措施也要具体情况具体研究,不同的情况应当适用不同的工程防治措施。比如工程防治措施主要适用于小型房后切坡造成的滑坡,此时应当采用支护挡板或者对滑坡后缘进行排水。如果出现了大型的滑坡,问题十分严重,那么这种方式就不再适用,此时就应该对具体的工程进行实地的勘测,获得第一手资料后再进行工程防治。
3.3避让工程技术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必要措施也是一种重要手段,它主要包括两种:①搬迁避让;②雨天避让。顾名思义雨天避让措施就是指,在雨季多发期,对于容易受到雨水影响而带来地质灾害的地区,相关的部门单位应当帮助当地的居民避开这段一发生地质灾害的时期,及时转移居民到其他安全地区。这种手段需要相关部门做好监测预报,即使在雨季来临时转移群众,躲避雨水而带来的地质灾害。而搬迁避让是雨天避让已经不能够解决雨水带来地质灾害的影响而采用的手段,搬迁避让相对于雨天避让来说花费资金和人力也更多,因此应当慎重使用。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人类活动都会将继续对自然界产生许多或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从现在来看由于我国还未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的地质环境较差,地质灾害也将频繁发生,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措施及技术的探讨有利于人们及时的躲避地质灾害,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李辉.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分析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00007.
[2]姜磊,丁飞.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1):00017.
[3]刘立权,张建杰.浅谈防治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相关技术和措施[J].科技风,2012(2):102.
[4]王磊.浅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1):00277.
作者:谢健全 单位:广西第四地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