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工程教育软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将工程教育理念引入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从重构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改进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基于工程理念的项目驱动等教学法,实施“做中学”、“学中做”,注重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
工程教育;教学改革;软件;做中学
《Java程序设计》课程是高职院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也是学生毕业后能否满足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深入实施,互联网正在与更多的传统行业进一步融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的结合,对软件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以及职业技能,笔者以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江苏信息学院的实际情况,从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重组、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改进等四个方面探讨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一、工程教育模式
工程教育模式作为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以培养学生具备在现代工程环境下生存和成长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为主要目标。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获得KnutandAliceWallenberg基金会近2000万美元的巨额资助,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相应的国际合作组织。工程教育改革是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它从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教与学、实践场所、教师能力提高、学生能力评估和改革质量评估等全方位进行,倡导的是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工程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工程教育理念,与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主动学习、做中学、产学研合作等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它以工程项目实现为教育的组织原则,将企业的需求与工程教育紧密结合,在技术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工作知识,成为在社会与外部工程环境中,新产品、新流程或新系统创造和执行过程的劳动者,符合产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
二、课程现状分析
《Java程序设计》作为我院物联网系软件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几年来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任课老师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基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项目驱动法等,还采用了机考加笔试的多种考核方式,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学生不知用人单位对软件人才的要求,也不知相应岗位的需求和职责,对自己职业生涯没有进行很好的规划或设计,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比较模糊,甚至于产生学习此类知识有何用的想法,故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内容以课堂讲解为主,理论教学的内容太过繁杂,抽象概念与语法讲解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严重挫伤原本有兴趣学生的积极性。
3.实践教学的比重太少,动手机会受到限制,而且受课时的限制,各知识点分散讲解后间隔时间较长,没有及时地有机地联系,影响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影响了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系统工程能力的培养。
4.考核方式主要以笔试为主,概念和语法等为主要考核内容,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就会死记硬背,不能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综合评价。
三、用工程教育理念改革该课程的教学
(一)重构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目标注重对知识点的讲授,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加以灵活应用,但现在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除了知识与技能之外,更看重应聘者是否具有良好沟通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系统工程能力,所以在教学目标的重构过程中,除了构建好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外,还要增加其他目标,如:素质教育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根据工程教育理念,将知识目标与工程项目基础知识相对应,将技能目标与工程教育的个人能力相对应,将素质教育目标与工程教育的人际团队能力相对应,将职业技能素养目标与工程教育的工程系统能力相对应。
(二)重组教学内容
在制定课程标准时,积极听取行业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见,根据课程与市场需求以及技术岗位的关系,考虑该课程与本专业前后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采取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同步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在“做中学、学中做”。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优化组织(简称重组),融入工程教育理念,把该课程的全部内容设置场景并精心设计为6个项目,每个项目又由若干子任务组成,这些项目与子任务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学生在完成它们的同时来构建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并能逐步加深理解,发展自己的职业技能,在实施这些项目前,事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的原则是好坏搭配、男女搭配,这样就可以让组员之间相互协作、互相配合、互相学习。通过项目的一一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能力,锤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人际团队能力。最后再通过一周综合实训,通过再实践再学习,让每一位学生熟练掌握与理解该课程的所有知识点的程度。
(三)创新教学方法
为了在教学模式中融入工程教育理念,促使传统教学模式改进创新,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及以课本为中心到以项目为中心的转变,笔者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将工程教育理念引入本课程的教学中,以项目和任务实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进行培养作为目标,以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与运作的全过程作为载体,结合软件开发岗位需求,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事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团队协作来完成每一个项目与任务;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各小组的同学通过讨论、自学、查阅技术资料或操作手册等方式来完成项目,老师除了以予指导和启发式提示外,最后还对各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做法进行点评,指出需完善之处。同时尝试让学生在课余完成相关章节知识点的学习,采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把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四)改进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考核方式是通过卷面考试,课程成绩由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卷面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这样会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学生的实践技能并没有得到有效训练。运用工程教育理念,改进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并注重过程考核,逐步建立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方式过程化、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新型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形式多样化。工程教育模式主张不同的能力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采用不同的有效方法来考核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主要考核形式有项目测试验收、报告或论文、笔试、机考、答辩、成果展示等。
2.考核方式过程化。传统的过程化考核主要有出勤、作业、实验报告、期中考试等,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如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工程素质、创新能力等。这就需要对过程考核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如小组讨论、态度与责任感、项目分解合理性、使用工具的熟练程度、沟通表达能力、任务完成情况、小组凝聚力、项目答辩、开放式思维与创新等。对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对任务书、需求分析报告、概要设计报告、详细设计报告、测试报告和总结报告的撰写质量、系统运行情况、配置文件规范化、答辩时讲解和回答问题的情况都要进行详实记录和打分。基于过程化的考核方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很高;对老师而言,它要求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言行及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并详实地进行记录和评价;对学生而言,平时不仅要面对老师的考核,还有小组成员的考核,从而打消投机取巧的念头,只能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按项目要求去做,来不得半点含糊,直到熟练掌握为止,从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
3.评价主体多元化。传统课程考核评价的主体主要是任课教师,随着工程教育理念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课程考核评价的主体也应该多元化,除了任课教师考评外,还可以采取个人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等方法,并结合企业软件技术人员考评的方法,这样就可以更全面、更客观地评价学生核心能力的掌握情况。
四、结语
运用工程教育理念,对江苏信息学院软件技术创新班《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试点,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协同政、校、企、学等各方力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年来的实践证明,将实际软件工程项目引入课堂,结合企业对此类人才的岗位需求与职业技能要求,重构教学目标、重组课程内容为一个个工程项目,并创新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较好地融入了工程教育的理念,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正权 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钟金明,李苑玲.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6):67-69.
[2]刘道广,史玲华.基于CDIO理念下的高职教学改革[J].教学与职业,2013,(35):106-107.
[3]齐灿,邓维.CDIO模式下《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2-53.
[4]胡局新,鲍蓉,等.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软件服务外包人才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3,(12):22-25.
[5]沈建国.高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实践[J].职教论坛,2013,(5):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