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需求的工程教育教学流程管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基于社会需求的工程教育教学流程管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基于社会需求的工程教育教学流程管窥

一、高校工程教育教学流程存在的问题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工程教育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我国高校,对师资的要求基本上都是博士以上,甚至要求海外教育的背景,但是学历反应了个人的教育经历,在较大程度上体现的是教师的理论知识素养,特别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缺少实际工作经验的磨炼,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相对欠缺,难以胜任开展工程教育的能力素质要求。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随着高等教育有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根据近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我国在校学生数量已经达到二千多万人,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环境还难以满足工程教育需求的急剧增长,导致学生参与工程教育实践的时间不能满足工程能力培养的要求。同时学生对工程教育的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工作过程中,一开始不少学生对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有抵触情绪,认为含金量没有学术性研究生高,这与我国精英教育阶段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思想观念有一定关系,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工程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有所提高,但是国家和高校都需要在政策和宣传方面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改善这种情况。

从教学环节来看:传统理论教学更关注课堂知识传授,而工程能力仅仅依靠课堂的讲授是很难达到培养效果的,所以不少高校建设各类专业实验室和工程实训中心,或者加强与企业合作,开展现场教学实习活动。工程教育要实现由动口讲授变为动手操作,由教室到工程现场,由主观臆想到现场直观感知的转变,必须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工程教育教学流程再造对策

(一)科学设计制定工程教育教学体系。

首先课程的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并重,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变革传统课程设置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技能,从基础到应用的单向思维方式,在实践现场可以学理论,在教室可以讲工程,不能将两者人为割裂,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闭环系统,实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教学相长。在学时总量一定的条件下,要梳理不同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实验、设计、实习环节,以提高工程能力为目标,加强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安排的系统性。

(二)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形成工程教育合力。

政府在推进工程教育工作方面发挥主要作用,教育部在高校实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工作,相关配套政策对促进高校深入开展工程教育实践活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工程师人才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江苏省政府推进高校在企业设置研究生工作站,鼓励老师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以所学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适应工程教育的需要,培养高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江苏省还开展了“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活动,这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借智行动也缓解了企业的人才渴求,受到高校和企业的欢迎。

政产学研合作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政府的政策扶持,对教师而言,通过产学研合作,能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在企业转化,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使得教师的研究选题因结合企业的需求而更有生命力,依托于企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样可以得到锻炼和提升;对学生而言,产学研合作为他们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结合提供了可靠的载体,有效拉近了高校和企业的距离,使得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时间大大提前,不少学生就选择了在有产学研合作基础的企业就业,从而可以继续自己的专业研究,开始自己的事业。高校也主动出击,如南京工业大学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载体,与企业合作共建研发平台,以“研发在学校、转化在企业”思路,与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局面,有效了提升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实习实践平台,为工程教育取得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推进专业认证和注册工程师制度。

1989年,美、英等6国的工程专业团体发起成立《华盛顿协议》,该协议是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互认协议,其宗旨是通过双边或多边工程教育资格及工程师执业资格互认,从而促进工程师跨国执业,加入《华盛顿协议》意味着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可以在相关的国家或地区按照职业工程师的要求,取得工程师执业资格。

我国在今年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成为该协议组织预备成员国,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如果通过成员国的最终考察,成为成员国,将为我国通过认证的工程类专业学生走向世界提供有效通行证,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认知度。按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注册工程师制度建设,扎实推进专业认证工作,保障工程教育的软硬件条件,切实保证我国工程教育的培养质量,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

作者:喻源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