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信工程专业建设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信工程专业建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信工程专业建设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制度。以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为目标,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质量监控机制建设等方面推进通信工程一流专业建设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一流专业建设;培养方案

1通信工程专业现状

自2013年至今,贵州省的大数据产业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2020年贵州省仍持续推进“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发展,全省大数据电子信息总产值为1400.07亿元[3],较2019年的1002.82亿元[4]有较大幅度增长。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我院围绕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需求,设置的6个本科专业涵盖大数据产业链的全过程,为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全方位地提供科技人才支撑。通信工程专业始建于1999年,现为国家级一流建设专业,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两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历经20多年的发展,形成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的毕业生绝大部分在贵州省多个行业中从事通信系统研究、技术开发、运营维护、分析与设计、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服务于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分析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1课程设置滞后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原有的课程体系中未开设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方面的课程,对贵州“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服务能力不足。

1.2培养目标不完备

培养目标中没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人文素养和非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如身心健康、职业规范、社会责任、经济决策、法律法规、工程伦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国际视野、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等。

1.3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欠缺

专业课程模块的实验部分主要是验证性实验,缺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无法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等方面的能力。实践环节单一,仍局限于课程知识本身,拓展性不足,疏于与教师科研方向、相关企业需求相关联,无法培养学生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的能力。

1.4教学考核机制单一

教学过程考核和教学质量监控方面不够完善。具体而言,现有的课程考核办法较为单一,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偏高,不利于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再者,具有完善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有待建立。由于存在上述问题,无法实现新形势下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因此,依托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一流学科建设,以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为抓手,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要求,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实践教学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一流专业建设理念与思路

2.1建设理念

坚持“立德树人”与贵州省“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结合,坚持“博学”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结合,坚持人才培养与产业结合,坚持专业发展与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结合。

2.2建设思路

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协同育人;“以学生为本”,关注其成长与发展;加强思想政治、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等方面教育,构建跨学科和专业的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深化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凝练专业特色。《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在凝练专业特色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培养目标、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方法,将通信工程专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融合人文教育理念,与国际接轨。第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完善通信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一流专业建设实践与探索

3.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修订2016版通信工程培养方案,修订后的新培养方案涉及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等内容。12条培养要求除了专业能力的5条要求外,还有7条非技术能力方面的要求。学校开设的通识拓展课程模块包括6个课程归属类,学生至少选修4个课程归属类并达到10学分,其中“生态文明教育”为指定选修课程。另外,新增课程以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其他要求,如工程伦理学、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等。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请企业工程师参与论证,以使培养方案更能体现服务社会、满足产业需求。

3.2优化课程体系

第一,在文献[6]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基础上,结合贵州省“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新增“新技术课程群”,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智能计算等方面的课程。第二,推进课程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建设5门课程的线上线下融合的课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三,积极推进教学研究和改革。近5年贵州省本科工程教学项目和贵州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5项,公开发表教学改革论文近10篇。

3.3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对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的重要途径。第一,大力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如光纤通信、现代交换原理、移动通信等。第二,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目前已与贵州省和广东省的多家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我院作为贵州省通信学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将不定期开展学术前沿、科普讲座等活动。第三,以电子设计大赛为抓手,建设单片机、嵌入式等开发板为主控、各种传感器为数据采集设备的通信系统创新实践平台。第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抓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自2018年我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以来,我院创新训练项目的立项数目:2018,2019,2020年分别为14项、17项和12项,较2016,2017年的4项、3项有显著增加,说明该制度提高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以创新创业类项目为依托,以学科竞赛为辅助,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赛项,均取得较好的成果。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构建青年教师成长机制。通过参加校级和院级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加入课程团队,采用“一对一”的帮扶,以教龄长的教师授予青年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等方式,使青年教师得到帮助并快速成长。第二,引进人才和内部培养结合,依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特色和研究方向,加强“双师型”“科研型”师资建设。第三,与企业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共建创新基地或者创新中心,聘请企业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

3.5质量监控机制建设

目前学校和学院均建设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机制,对课程教学过程、培养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以提升教学质量。后期将逐步建立毕业生跟踪、用人单位反馈等毕业生质量反馈体系,以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

4结语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通信工程专业将积极推进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下一步将继续在凝练专业特色,推进教材建设、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培养“双师型”和“科研型”师资队伍、完善制度保障等方面开展工作。

作者:刘紫燕 王旭 张达敏 单位: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