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教育问题及改进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等工程教育问题及改进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等工程教育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教育投入、教育质量等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工程教育理念、学校发展目标与模式、学科专业设置、人才质量评估体系方面仍旧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文章提出应在高等工程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结构、质量评估体系方面进行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问题;策略;中国

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取得的成就

1.教育规模快速扩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8年至2015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由108万人增加至629万人。目前,我国享受高等教育总人数达到3900万人,排名世界第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高校共2560所,仅理工院校就906所。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理科类专业,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15年,我国本科毕业生人数为358万,其中,理工科毕业生人数达144万,占总毕业生人数的40%。

2.教育结构积极变化

目前,我国形成了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多类型、多方位、多层次的工程教育结构,培养出了大批能源、水利、土木等工程领域的人才,大体上满足了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2015年,我国高职工程类专业招生人数占总招生人数的47%,我国本科工程类学生数占总招生人数的44.5%。我国工程类硕士占总硕士人数的45%。目前,我国工程类博士招生人数也在日益加大,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初具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逐步形成。

3.教育投入大幅提高

在教育投资上,我国秉承“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原则,逐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据我国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我国教育类经费投入共计36129.19亿元,同比上年的32806.46亿元增长约了10.1%。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额为29221.45亿元,相比上年的26420.58亿元的投入额增长10.6%,就目前形式看投入比重仍将持续加大。《2016—2021年中国教育行业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85505.8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3%,比上年投入额增加0.16个百分点。

4.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国家通过实施“质量工程”“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双一流”建设,集合一切条件建设和改进一批大学的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平台和团队、重点学科、办学条件,大大提高了我国高等工程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当前,17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建立学历互认制度和教育合作交流平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工程技术类人才约4200万人,居世界首位。据《2011—201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我国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数量在世界排名为43名。《世界竞争力年鉴》显示,我国工程科技类人才的国际影响和竞争力在所调查的60多个国家中处于中上等水平。这些数据显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力和质量在稳步提升。

二、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教育观念存在欠缺

CDIO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是当前国际工程教育改革采用的最新模式。由于我国工程教育在理念上的欠缺,导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协作性。企业需要的是能增加企业效益的优秀人才。企业往往以学生能力和素养为参照,决定用人与否。当前,我国工程类院校重专业轻能力,导致培养的学生出现独立思考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交流合作能力欠佳,工程意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也使得所培养出的学生背离了企业用人的标准,学生就业率低、就业面窄。这些现象均说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理念上存在欠缺,亟待提高。

2.学校理想发展目标与实际实施相背离

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工科人才,把大学变成学术研究的场所,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是高等工程类院校的培养目标。但由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只注重专业,轻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我国现行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出现诸多问题。此外,单一封闭的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交流欠缺等问题,也致使所培养出的学生社会适应性、工作灵活性较差,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科人才的需求,使得学校的理想发展目标和现实目标发生背离。

3.课程设置陈旧

当前,多数高等工程类院校工科生的课程体系设计总体上来看,专业课程设置过重,忽视社会人文、经济、环保等方面知识的培养,且专业知识与其他各类知识缺乏整合。比如,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相互分离,致使培养的学生专业素质硬,综合素养低,缺乏工程观念和绿色观念。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课程存在国际性、本土性和个人差异性缺乏结合,内容过于追求统一的问题。从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上看,学科合理的专业结构并未形成,新兴交叉学科的设置仍存在不少问题,传统的工程教育专业,比如,机械、机电、土木、化工,招生和培养规模一直处于我国各类工程教育的前端,而国家计划优先发展的诸如能源、信息、材料、环境等专业的发展却不容乐观。

4.人才质量评价体系落后

以考试考核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方式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评价方式。我国人才质量评价标准一般以教学过程及其产生的结果为目标进行量化和价值判断。而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目标应是一种具体可量化的标准,是对所培养的工程类人才的质量是否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质量评判。我国现行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将教学评价标准等同于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显然是落后和不合理的。我国现行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符合国际主流的评价趋势,主要表现为学校与企业、行业及用人单位之间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互评机制,致使学校无法依据外部信息调整和改善工程类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三、对高等工程教育现存问题的策略

1.树立高等工程教育的“新理念”

高等工程教育“新理念”秉承立德树人、德学兼备的原则,追求精益求精,力争卓越的目标,呈现创新化、综合化、全周期的特点,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引领、持续改进”导向,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理念。针对我国现行工科专业涉及面窄的现状,工程教育从理念上应树立跨学科教育思维,帮助学生基础修养、工程视野的养成,力求学生遇见工程类问题能从多学科视角出发,融入人文情怀,运用专业素养,分析、解决问题。在思想理念上,工程类院校必须遵循CDIO、OBE、绿色协调发展的理念,推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推进。

2.探索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实现产业紧跟需求、多主体协同、多学科交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要求。高等工程教育“新模式”的构建应注重三个方面。一是高等工程教育应参照国际工程教育成果,融入本土特色,对比分析美国、德国等对工程人才专业能力设定的标准,结合实际分析我国未来工程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人文素质和科学技能。二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应借鉴国际CDIO理念,改善教学环节。工程院校应采取产学研用结合、校企共同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力争形成理论学习、动手实践、探究学习的连锁反应。在教学过程中,工程教育应保证活动贯穿教学始终,理论和实践教学交叉融合,使学生在获得综合设计体验感的同时,逐渐将未来工程师所需的综合品质和工程能力内化于心。三是高等工程教育应构建工程教育理念,培养工程人才创新创业精神。学校应充分利用师资队伍、实践平台、行业协同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培养工科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动专业教育向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发展。

3.构建高等工程教育学科专业的“新结构”

“新”学科专业结构的建构需打破学科界限,整理课程知识点,构建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新课程体系,使能力提升和课程改进相对应。在“新结构”的具体构建上,首先,工程教育要对现有的工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使其符合新工程的教育要求。然后,工程教育必须改造传统学科专业,实现钢铁、石化、机械、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发展。高等工程教育应促进文理融合,学科交叉,以科学观、社会观、工程观的视角推动工程教育的发展,促进具备全球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工程科技人才的形成。最后,在学科专业设置目标上,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专业交叉、人文教育,尽量使教学环境与实际技术环境一致。工程专业课在内容设置层面上要国际化和本地化并重、个别化和综合化并行、差异化和统一化结合,以便为学生提供广博的知识背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学科专业实施形式上,以多科性和多面性为特色,全方位培养学生,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促进校企长期合作关系的形成。

4.架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质量评估“新体系”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顺应国际潮流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的多元评价体系,是改善现行工程教育评价质量体系的有效方法和手段。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新体系”应改变以往仅注重评价工程教育本身的传统,实现将评价重点转向学生发展。评价新体系的构建应基于学生“产品”的质量,实现对工程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思维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的双重评价,旨在让学生面对工程问题时,能自己运用自身知识独立思考,动手解决遇见的问题。在课程质量评价方面,“新体系”应注重对课程的多样性和整合性进行评价。在教学设施质量的评价上,学校应加强对用于工程专业教学软硬件的评价。总之,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新体系体现了国家和地方相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依据社会发展调整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吴启迪.中国工程教育的问题挑战与工程教育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02):4-8.

[2]吴爱华.建设工程教育强国服务产业升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3):17-20.

[3]吴爱华.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9.

[4]朱高峰.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1):1-4+53.

[5]翟振元.推动高等工程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2-16+23.

作者:刘梦媛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