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浅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态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浅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生态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浅析

[摘要]我国传统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破坏了生态环境,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生态化农田水利工程刻不容缓。对生态化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工程建设的要点和思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化;农田水利工程;环境

1农田水利工程概述

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灌溉、排水以及防洪等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农业生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传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农业发展,甚至还会对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改变传统农田水利建设模式已经成为当下农业生产系统发展的趋势。

1.1现状分析

在我国传统农业生产中,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且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进步,同时对我国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投入使用,保障了农田生产水资源的条件,使提高产量成为了可能。首先,水利工程建设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具体表现在农业经济发展、粮食作物产量提高、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对当地水利工程建设十分重视;其次,为了进一步加大当下生态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各级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生态化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特别对工程建设者给予了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以保障生态化水利工程系统的圆满完成;最后,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受众较多,同时涉及到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对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不同地区的经济、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建设者利益追求目标等不同,导致各地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甚至部分地区的建设者为了最大限度的谋求经济效益,全然不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也没有从根本上起到监督作用,导致自然资源浪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与当下我国节约型农业、生态化农业建设目标不一致,同时也不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趋势,因此应当及时纠正,避免对环境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杜绝引起更大的经济损失。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2.1农田灌溉与生态环境关系分析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灌溉的目的是补偿农田水量不足,提高农田土地含水量。它的实施有效地维持了正常的农田水循环状态,但是不符合科学依据的农田灌溉会对田间作物生长、土质及水质情况等造成不利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而符合农田实际情况的灌溉,一方面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水环境,另一方面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因此制定科学可行的灌溉工程方案是十分必要的。灌溉工程方案在建设过程中应当以实现基本农田需求为基础,同时还应当对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方面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此设计规划技术人员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规划设计阶段,应当对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作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一旦发现其中存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地方,立即给予纠正,使两者之间和谐发展。对农田实施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有机化合物溶解的速度,提高农作物的吸收率,但是一旦灌溉过度,水会将土壤中的无机物离子、细菌病毒、农药、化肥成分等排入到河流、湖泊,甚至地下水中,导致严重的水污染,为周围人们的生活埋下安全隐患。例如化肥中的氮磷等元素过量排入到水中,会提高水的富养化速度,导致湖泊出现“藻华”、“赤潮”等现象。因此农田灌溉系统应当朝节水灌溉的方向发展,例如实施旱作喷灌、微喷灌、滴灌等生态浇灌方式,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两者的可持续发展。

2.2排水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分析

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水稻等农作物生产中,它的主要作用是排除多余的地面水。首先,排水沟对农田而言是一道“生物廊道”,这一点主要表现在排水沟利用沟底以及内部多孔式的结构在排水中起到吸附和过滤作用,同时生长在排水沟中的水生植物以及沟周边的杂草会对灌溉中流失的氮磷等进行有效的吸收,起到一个“人工湿地”的作用,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为周围地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其次,部分地区充分利用排水沟与小型河湖结合的优势,将非点控制源头控制在其源头区,通过利用“生物廊道”吸附、过滤等功能,对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堵截和转化,降低了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今后水污染治理的难度。

3生态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思路

3.1做好初期准备工作

第一,对政府部门相关的精神文件进行深入学习,为今后工程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思想指导。在具体的工作执行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相关的政策,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工程设计、建设等,为今后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第二,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农民利益,并通过调查,对农民需要的水利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分析,在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符合建设要求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保障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对项目进行预算过程中,应当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例如施工地区各种原材料的市场价格、相关机械设备购买及租赁的费用、人工费用以及当地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切实保障建设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避免浪费。

3.2做好水利工程建设

第一,高效原则。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建立一系列的措施调动建设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在该工程建设初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实现人员、机械设备等最佳化配置。第二,对工程建设中各项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同时建设过程中还应当对施工地区的气候状况等进行综合性考虑,应当避开农事较忙的时节,避免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保证工程建设不会对农作物造成影响,进而降低由此带来的农业经济损失。第三,拒绝“面子工程”,保证实用性。生态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对施工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建设出农民满意的水利工程,坚决不搞“面子工程”,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一些可以进行二次使用的材料进行循环使用。第四,结合工作经验,加大创新力度。不同地区的水利工程要求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因此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个性化建设方案,切不可照搬其它地区的工程建设方案,影响今后水利工程项目的应用性能。另外还应当加大创新力度,从防渗出水口防护装置的使用到机电井工程的建设,根据当下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利用新型的工程材料,加大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为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性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做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

对一项工程建设而言,建设质量高、实用性能强是基础,而管理水平的好坏才是整个项目工程的关键部分。对于生态化农田水利工程而言,做好工程管理工作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水利设备的使用周期,避免农业资产闲置现象的出现。其次,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措施是体现节约工程建设的一种外在表现,切实保证了节约理念贯穿工程建设的全周期。最后,水利工程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应当最大限度地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以节约为原则,满足农业生产基本用水要求,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创造出最大的经济价值。总的来说,生态化农田水利工程在后期建设管理中,应当充分协调农业与生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形成以地区为主的小型农田生态圈。

4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不仅是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水利生产条件,同时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尤其在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的今天,生态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既是自然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未来方向。因此,各级地方有关部门应当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对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研究和重视的力度,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作者:任娟 单位: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