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析

摘要:为了培养符合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文章从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预期效益四个方面研究了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住建部《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已经将BIM技术列为建筑业的新技术,伴随着各地区行业标准的相继出台,BIM人才将是未来建设领域最紧缺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学校应该走在人才培养的最前列,而人才培养方案则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依据和指导性文件,所以为了保证能培养出符合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学校必须有符合时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此,本文立足于BIM,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应用型和创新型进行了研究。

一、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笔者根据建筑业未来BIM技术和信息化管理人才需求的定位,结合BIM技术的特点和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提炼出新时代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工程管理专业要培养具有以BIM为基础的土木工程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经济和法律基应用型和创新型的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适应于新时代要求下具有新技术、新知识、新思想的创新型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该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一般授予管理学位或工学学位,培养规格一般要求满足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相关要求,具体如下。第一,知识要求,即掌握工程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BIM软件及技术与工程的相关信息化管理专业知识,了解自然、社会、人文科学等基础知识。第二,能力要求,即符合新时代工程管理BIM咨询人才的要求,具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BIM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力和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力;符合信息化工程建设的BIM项目经理的要求,具备利用BIM管理协调及法律法规和技术能力,具备BIM项目管理和BIM应用能力;符合BIM专业分析工程师的要求,具备能利用BIM模型对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等指标进行分析、模拟仿真优化,从而训练对模型项目全过程的应用能力;符合BIM信息应用工程师的要求,具有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维等应用能力,具备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技术指标、工程算量和运维控制能力。第三,素质要求,即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高度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创新和创业意识,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养。

三、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主要分为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两部分,针对基于BIM技术的课程体系建设符合国家对于本科教学质量的要求,本文主要通过在该课程体系中植入BIM技术达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同时达到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一)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

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课程体系设置方式有所不同。1.第一学习阶段。针对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课程体系设置,以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主要设置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建筑工程识图、建设工程经济、建筑结构、工程管理概论、土木工程测量、AutoCAD计算机制图、BIM概论、BIM建筑结构建模软件、BIM机电模型软件、BIM技术讲座等课程作为主线,主要训练学生对BIM建模能力和BIM思想的学习,提升对BIM认识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每个院校可以根据自身专业发展特点和周学时的要求,设置课时和具体的授课学期,同时按照课程的先后衔接设置开课的次序,做到课程设置合理科学。2.第二学习阶段。对于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课程体系设置,可采用“以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三个阶段: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及运营阶段,按照这三个阶段的次序分三学期安排相应的课程,课时数按照课程性质和专业特点合理安排,具体如下。决策阶段,设置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的评价等课程;实施阶段,设置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安装工程施工与组织、建筑工程概预算等课程,同时增设BIM图形算量软件、BIM钢筋算量软件、BIM计价软件、BIM现场布置软件等选修课程;运营阶段,设置工程BIM模型综合应用、物业管理等综合应用等课程。学校通过以“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为主线”设置课程体系,可以实现课程设置与工程项目的结合,同时将BIM技术植入整个课程,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与BIM技术的合理结合,达到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同时提升学生对BIM技术的应用能力[1]。

(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主要分为课程设计类和实习实训类,具体如下。第一,课程设计类,利用BIM软件和BIM平台完成以下课程设置,即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课程设计、建筑制图课程设计、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与组织设计、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第二,实习实训类,可利用BIM虚拟仿真训练完成以下课程设置,即认识实习、土木工程测量综合实习、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实习、BIM施工综合技能与实务实习、毕业实习。对于实践课程,学校应按照理论课程的开课次序开设相对应的实践环节,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利用同一项目结合BIM技术,训练学生对专业知识和BIM技术的应用,达到培养基于BIM技术的应用性人才的目的。

四、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预期效益

(一)就业效益

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的建设和改革步伐的加快,建筑行业也利用BIM技术进行全行业的变革,从而使BIM人才的岗位需求越来越多,而BIM人才相对比较欠缺,同时现阶段企业对BIM人才的工作经验要求不高且工资起点高,适合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需要和发展需求[2]。

(二)人才质量

通过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培养出既精通专业技术又精通BIM技术的信息化管理高质量BIM工程师,将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毕业生将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创业能力,符合国家“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导思想,为工程管理专业毕业人才打开了创业之门。

(三)衔接企业和就业

由于当前企业对BIM人才需求量大,所以许多企业愿意与学校搭建BIM技术实践平台,学生、教师、企业能有效地将理论、实践及创新相结合,促使教师、学生及企业三方受益。同时,可以加强对校企合作企业的人才输出,企业亦会得到适用于企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达到校企双赢[3]。

五、结语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迫在眉睫,高校应结合自身改革需要,合理修正培养目标,调配理论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具有BIM技术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行.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16(10):220-222.

[2]章锦艳.浅谈BIM技术及教学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18(4):212.

[3]孙盛楠.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中的教学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7(3):413.

作者:叶国仁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工程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