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研究2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1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
1.1自动化的火力、水力发电厂
大坝监控维护、水库调度和电站的运行是自动化水力发电厂项目实施的三个主要方面。经过系统自动地监控水库的水文信息,自动收集水文信息的雨量等,就能为水库调度计划、拦蓄洪水方案的制订提供了数据依据。在大坝监督控制中,根据大坝的监控系统得到相关数据,分析研究这些数据,从而采取相应的维护服务和及时的预警措施。电站里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监视和控制整个站设备的运作情况以及检测发电组的运行是否安全等,进而确保电站能安全和更好地运行。自动化火力发电厂运行的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检测厂内机、炉、电设备的运行是否安全,对计算机进行及时的控制、对有功负荷进行分配和增减自动化、对无功功率自动化的增减和控制母线的电压以及实现稳定安全的监视和合理的控制等。
1.2自动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信息的自动传输
电力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信息传输功能的实现是通过调度中心与变电站、发电站之间进行信息的积极传输。远动通道及远动装置两部分构成了自动传输系统。远动通道形式多种多样如:微波、载波、高频、光导以及声频通信等,遥测、遥信和遥控三类是远动装置按功能的分类。
2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
电力自动化技术运用现代化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等把电网用户的数据、在线和离线的数据以及电网的构成结构等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建立一套完备的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达到在相关设备正常运作的情况下进行维护、控制、监测和管理。
2.1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的含义是指在电力工程中把自动化的装置以及仪表监控的设备进行衔接,构成多站多方向的信息网络,并且实现对智能控制、计算机的设备以及数字通信等,从而达到一体化的综合性技术。现在几种典型的主要的现场总线有CAN、LONWORKS、HART、PROFIBUS等等。此类技术是借助相关的设备以及传感器,把电阻以及电流等信息参数传输到主机上,工作人员就可以利用这些数学模型实现对数据的研究分析以及整理,并且最终能够把指令传输到控制设备上去。这些年来经过对级变电站等自动化系统的一系列改造,现场总线技术的优点突出地表现在能够节约硬件的数量和投资、维修保护以及安装等,它的另一个好处还表现在能够给用户高度的系统集成的主动权,能够给用户提供自动选择品牌的权利,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2.2自动化的电力补偿技术
以前传统的无功和低压补偿技术是利用单一的信号以及三相电容器相互补充。通常这种补偿的方式对于那些主要采用电线负荷的用户,可能会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的情况,甚至会出现欠补或过补的情况,并且这种补偿技术并没有分析和考虑电压的平衡问题,甚者通常没有配电检测的功能。而智能无功补偿技术是采用动态补偿和固定补偿相结合、三相共同补偿和分相补偿相结合、稳态的补偿和迅速的补偿相互配合的方式,它克服了传统技术单一固定补偿的不足,能够很好地适应负载的变化。而且运用先进的投切的开关、对电压进行科学的限制等技术模式,进而达到对电容器的智能控制,提高补偿的精确度,并且具有缺相保护的作用。
2.3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产生,促进软件工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给软件的开发、设计以及封装等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现在的电力工程中,自动化的监控电力系统已经广泛地采用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此类技术在对象技术和功能的主动支持方面,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引入了触发机制以及对象技术,实现了数据库自动监测控制,并且数据处理后准确率得到了提高,利用价值也得到了提高、可以为相关的操作提供一些可信赖的数据参考。伴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同时对监控系统中对象函数的功能和触发子功能的深入研究,有希望达到对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和自动监视的更为复杂的功能。通过借鉴国际上比较领先优秀的技术和国内专家的完善和研发,使得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很大程度地满足了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需要。
3电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电力企业每个部门的资源管理不统一,各个体系之间的信息不共享,致使在供电过程中的马虎情况不断出现。所以,在电力自动化进程中,要对电力各部门的资源进行整理,逐渐改变这种情况。将原来分散、成果单一的电力自动化系统转变为信息共享体系,使数据和配电体系、监测控制体系、办理体系、高级的应用软件包、通信体系的集合和馈线自动化整合成一个体系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开放、方便和高效的信息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电力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伴随着电力工程的进一步发展,电力自动化程度将得到不断提高,新的电力自动化技术,也就是智能电力自动化技术得到应用。下一步的配电自动化体系增加了智能配电的成果,实现了对电路网络的科学管理。智能配电体系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在出现妨碍时继续工作,而且还能在配电网正常工作时,给电企业带去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结束语
根据上述电力工程的发展趋势不难发现,电力自动化的发展一定会带动电力工程的发展,随着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来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将会朝着供电的安全和稳定提高、供电设备得到更好地利用、促进运营成本大大降低的方向发展和推进,此技术的运用对促进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刘雷 单位: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榆林电力分公司
第二篇
一、电力调度远动系统的技术特征
电力调度远动系统技术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可实时的对系统中各处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监控、处理、报警等。2.可以实时显示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和参数,为调度人员进行最优化的调度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3.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的正常运行,并用尽可能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尽可能优质的用电。4.可以提高电网调度的工作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避免恶性事故,特别是一些可能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瘫痪和大规模停电事故的发生。
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
1.电力系统的监视与控制功能。电力调度远动系统可以对运行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并向调度员反映出电力系统实时的运行状态和各种参数,为发电、调度、运行等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另外,还可以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自动识别和自动控制。电力调度远动系统的控制主要是指通过远程控制设备,对电网中的线路、变电所、发电机组等进行远程的控制。2.电力系统的安全保护与监控功能。电力调度远动系统可以对整个电网运行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监控和分析,它通过系统中收集到的实时数据信息对电力系统中一些容易发生事故的变电所、变压器、发电机组等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是否有超负荷或电流过大、电压超出允许范围等不安全情况。3.电力系统的最优化调度的功能。电力系统的最优化调度功能是指在保证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电能质量情况下,同时留有合理的备用电力容量,在此基础上用最低的运行成本,使发电负荷经济分配,达到效益的最大化,使整体调度最优化。在调度过程中,远动系统可以根据监控的数据,按照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约束条件,将系统的用电负荷自动分配给各可控的发电机组,实现经济调度。
三、常用的远动调度系统开发设计方案
一般常用的电力调度远动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1.SPECTRUM系统。此系统是由德国的西门子公司设计开发的,它的硬件平台是基于32比特SuN点的SPACE和IBMMRS6000工作站,通过总线,使服务器间和内部系统间信息的交换,是可基于此进行标准化开发的系统。该系统应用比较广泛,主要使用于工业和城市供电中。2.CAE系统。本系统主要是由64比特ALPHAI工作站、服务器和以太网组成的硬件平台等构成,功能比较强大。同时,该系统分布在各站点,能够减少网络数据流量,防止信息堵塞或延迟。3.VALMET系统。此系统主要通过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应用程序等服务器与SuN、IBM、PHI等工作站连接构成,并适用于多种硬件平台。4.SPIDER系统。此系统由ABB公司设计开发,它主要是由分布式数据库和模块化结构组成,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扩展配置。因它有双位的遥控信息处理功能,所以信号比较稳定。
四、电力调度远动系统设计开发的发展趋势
如今,随着计算机、信息、通讯、控制等技术的快速提高,电力调度远动系统正越来越呈现出向自动化、模块化、智能化等方面发展的趋势,未来远动系统设计开发的方向大致如下。1.电力远动系统的模块化与分布式发展趋势。远动系统的模块化和分布式是远动系统设计开发的主要思路和发展方向。它可以实现分布式体系结构,并基于平台层解决了数据交换的异构问题。2.电力系统调度综合自动化。未来需要实现通过建立电力调度远动系统的综合自动化,来提升电力调度的管理水平,使电力系统的运行可以更好的优化。同时,还能够避免产生系统崩溃和大规模停电等事故,使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获得更好的保证。另外,还可以通过调度综合自动化的事故即时处理系统,将停电时间减少到最短,最大限度减少停电带来的影响。3.实现无人值守的管理模式。实现无人值班管理是远动系统未来设计开发的趋势之一,它可以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并进行状况评估,对用电负荷进行自动分配,对故障进行自动控制处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减少值班人员数量,使工作效率获得提高。4.智能化发展趋势。智能化是未来电力远动系统设计开发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智能化,可以准确、实时的获取运行信息,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同时优化电力配置,对故障及时报警,并对故障进行智能判断与分析,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行。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电力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远动系统的重要性也会越来越重要。电力系统研究人员,要及时了解电力调度的先进技术,将通信技术、监视技术和远程控制技术等进行更好的结合,使远动技术能够更好地为电力生产和运行管理服务。
作者:卫梦斯 单位: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