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测绘工程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核心,以课程教学为重点,依托实习基地,形成具有应用型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测绘工程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是贵州省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试点学校,进行了面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学院测绘工程专业,立足贵州,面向西南,服务全国,基于涉及测绘的各行业对测绘技术的需求,既培养面向行业生产的工程测量员、控制测量员、地籍测量员、数字测图员、GIS作员、测绘管理员和摄影测量员,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后期的专业水平提升及继续深造夯实基础。要达到该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创新。
1总体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以服务地方经济的建设为目标,[2]按测绘生产技术岗位应用与能力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培养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好、胜任测绘行业的高级技术人才。[3]按照国家测绘技术标准和行业测绘技术规范的要求,建成融教学、培训、技术鉴定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把测绘工程建设成为省内行业领先的专业。
2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途径
2.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贵州神马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千景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毕节城乡规划测绘院、等多家测绘企业的调查结果进行梳理,企业对测绘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概括起来有:能够熟练操作测绘仪器、能够进行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能够测绘地形图、具备工程施工测量及矿山测量能力、具备GIS数据处理能力、能够监测矿区沉陷及建筑物变形、具备地籍测量与土地调查能力、熟悉GPS测绘及数据的处理、具备摄影测量遥感能力,能够学习测绘新技术并进行应用。由于行业的特点,在素质方面也有较高要求,主要需要的品质是: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职业素养过硬;具备一定组织管理能力、学习能力良好。因此,专业能力培养是目标,实践能力培养是切入点,职业素养是核心,理论培养是基础,实现对学生全方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建立“课程与任务相结合、课堂与技术相结合、教学与情境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从仪器操作、方案设计、作业过程和考核评价方式诸多方面体现应用型的特征,基于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
2.2基于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实践训练
在教学中,测绘工程模块是导向,典型工作任务是抓手,基础知识抓牢,依托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技术训练,基于校内地形测量实习实训基地、控制测量实习实训基地、工程测量实习实训基地和数字成图实验室对不同项目和技术以测绘生产标准作为实施依据,通过边学边练的教学方法达成基本能力的训练,通过“学中做,做中学”,使知识从操作过程自然呈现,操作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积累一定技术经验。[4]在校内3个实习实训基地上布设GPS测量控制点、导线点和水准点,按照测绘工程项目标准,进行各个测绘模块的实践学习。
2.3基于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生产实践
在贵州天地通科技有限公司、毕节城乡规划测绘院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于校企合作,将测绘生产的过程分解得到很多的模块,比如有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测量、数字地形图测绘等等项目。依托企业专业的管理模式与生产模式,对“工程方案设计”、“项目管理实施”、“外业观测及数据采集”等各个作业环节严格的按照“国家测绘技术标准及行业测绘规程”和“测绘质量检验标准”对学生实习成果进行指导和验收,提升实践水平,进一步累积经验。
3对应课程体系及教学改革
3.1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要在人才培养这一过程中,重点突出培养适应行业需要的专业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其后续学习的能力。基于人才培养“既达到测绘行业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又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要求,通过市场调研、测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结合各类开发与建设对测绘行业的要求,确定了“工程测量员”、“数字地形图测量员”、“GIS操作员”等共7个岗位群。然后根据岗位群归纳分析各岗位所需要的道德素质、能力要求,形成系统的基础知识教学和专业能力培养模式。[5]以贵州省为主兼顾周边区域行业的测绘技术岗位能力要求,参照国家的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测绘各个岗位工作任务,依据各工作任务复杂难易整合为综合的工程项目,以此构建基于项目的课程体系,确定支撑测绘工程项目的核心课程,并制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依托工程项目组织设计,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建设,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网络课程以供自主学习,满足测绘核心专业能力培养的需求。根据岗位群,按能力培养符合岗位必需、就业必备的原则,展现各行业专家不同意见,并归纳分析整合,形成典型测绘工程项目。根据“工程测量员”、“数字地形图测量员”、“GIS操作员”等7个职业岗位的专业能力要求,按各岗位群所面向的测绘工作任务,重构基于测绘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将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整个教学过程系统化设计并实施,同时让企业参与进来,共同开发相应的实习实训,实现动手能力的系统化培养。将基础课程改革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充分研究其在各门专业课中的应用范围和程度,基于测绘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发展和后续学习能力的需要设计基础课程,强化“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工程数学”、“CAD”等课程的教学。专业课程必须以确保测绘任务及项目顺利实施为宗旨来开展教学,并根据测绘新技术和新标准,对课程设置及时调整,增加相应课程涉及到的新技术新标准,使得教学与工程项目实际紧密灵活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课程体系。[6]根据各课程的任务,依照从简单容易到复杂较难的过程,进行模块化、项目化的学习情境设计。以“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设计为例,设计围绕“土地确权”建设,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基于农业宗地空间数据处理的过程,以课程标准为基准,进行课程设计的实施。使用具体项目为导向进行教学,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学生就完成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再结合项目任务书进行学生的考核与评价。
3.2实施“递进式”教学模式
课程建设中,依托专业现有仪器设备条件,开展测绘仪器操作训练和模块化的测绘能力训练,建设“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并按照职业能力从“基本能力”→“模块能力”→“综合能力”→“行业能力”的递进式积累、能力逐步提升的路径,项目与教学任务相结合,重组教学内容,按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中结合项目教学,真正实现“边学边练、边做边学”,实现“基本能力”的训练。课程建设中,依托专业现有仪器设备条件,开展模块化的测绘实践训练,培养测绘实践能力,践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在教学体系中得作用。职业能力按照逐步递进,从基本能力到模块能力,到综合能力,再到行业能力慢慢积累,在这个过程中,项目与教学任务紧密融合,教学内容得到模块化的重组,真正做到“边学边练、边做边学”,实现“专业基本能力”的训练。“地形测量实训”、“控制测量实训”等综合实习实训,按照模块化实施的要求,按生产项目要求编制任务书。教师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完成“生产任务”,而且必须扮演“甲方”,对项目测量队的“生产成果”按照国家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查和验收。经过检查和验收评定的成绩作为学生综合实训的成绩,“生产”成果不合格者则按照规范的要求重测,强化学生的模块能力训练。
4结论
综上所述,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测绘工程专业建设,要体现应用型的特色,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采取合理的课程体系,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应用型人才目标,也是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与补充。
参考文献
[1]燕平,周文辉.转型背景下对现代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7(34):88-90.
[2]田利红.地方高校应用型秘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六盘水师范学院秘书学专业为例[J/OL].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04):111-116.
[3]周秋生,马俊海.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5(03):90-93.
[4]王延霞,郑平建,李鹏.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测绘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讨[J].矿山测量,2010(05):86-87.
[5]何颖.地方高校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探讨[J/OL].铜仁学院学报:1-2[2018-09-13.
[6]姚晓东,相兴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测绘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山西能源学院测绘工程专业为例[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30(02):127-129.
作者:王志红 雷勇 任传建 汪李辉 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