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测绘工程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测绘工程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摘要]本文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角度,从教学计划与内容的改革与调整、实践能力提高与锻炼、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设和教师培训等四个方面着手,探讨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完善,希望能为高校测绘行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专业认证;测绘专业;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都非常重视专业认证。从1992年原住建部组织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土木工程等6个专业的评估算起,中国的专业认证工作已经开展了26年。之后,我国分别于2013年6月19日韩国首尔国际工程联盟(InternationalEngineeringAlliance)大会上成为《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Accord)预备会员和2016年6月2日吉隆坡大会上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这两件大事是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专业认证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推动国内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具有划时代意义。在众多参与教育认证的专业中,测绘工程是一个起步较晚的专业,但是其发展速度却相对较快。从2012年3月14日经教育部批准后被纳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起,2013年武汉大学和同济大学、2014年中国矿业大学等4所、2015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5所、2016年北京建筑大学等4所、2017年中南大学等7所,共计22所大学的测绘工程专业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专业认证。未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必将影响和指引测绘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指导高等院校为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主要包括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两大类,其中通用标准包括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而补充标准主要是针对不同专业制定的具体标准,包括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3个方面。各种标准制定的最终目的是要指导和规范高等院校教师工作标准和学生培养目标,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评价学生的表现;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加强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的建设,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强调持续改进,通过学生的实际表现对常规教学活动进行常态性评估与评价。

2学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现有的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强调专业教育的完整性,但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存在明显的轻视现象。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少量的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内容严重脱离生产实践,流于形式。这导致学生出现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能力不突出和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等问题。借助学院搭建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平台,以专业认证标准为基础,对原有的培养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计划与内容的改革与调整、实践能力提高与锻炼、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设和教师培训。

2.1教学计划与内容的改革与调整

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能力提高为主旨,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产教融合和校企共建的教育理念,将传统的4年制本科教学计划分解为3个阶段(“2+1+1”),分别为理论与实践学习阶段、实践与理论融合阶段和再充实与再提高阶段。具体措施包括:(1)加大第一和第二学年的学习任务。除了完成专业认证标注规定的基础课(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类)外,适当提前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的授课学期,如表1所示。同时,新增专业实训课,使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地位等同。(2)开设教学实践年。第三学年中没有任何理论课程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将前两年的理论知识应用至生产实践中,并在实践中补充必要的理论教学。主要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校企合作实习和学院项目3种形式。(3)最后一年为再充实与再提高阶段。补充开设专业性强而实践稍弱且不受天气条件影响的专业课,同时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此外,加大毕业设计比例,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完成毕业设计或者论文任务。按照专业认证标准和“2+1+1”培养模式的要求,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和调整,主要包括理论课时的减少、实践课时的增加和技能竞赛与创新创业的参与等3个方面。具体内容为:(1)大幅减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同时删除或者调整与实践能力提高无关的课程。此外,在具体授课内容中,加大生产实践教学相关内容,鼓励结合案例讲授理论知识,并新增专业讲座和校内外专家交流等内容。(2)新增实训实践课程和开放性实验课程,地位与理论课相同,由专职教师指导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并以个人考核为主、团队考核为辅,严格考核和评价学生实践能力。(3)鼓励学生参加校、省和全国三级测量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4)将“控制测量实习”“空间定位技术实习”“地图制图实习”“遥感实习”和“工程测量实习”等内容合并至教学实践年中,将学生派遣到生产单位或使其参与到学院的生产实践项目中,保证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接触实际生产的机会。(5)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专业兴趣小组和专家讲座等内容,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6)除了保留一定比例的研究性毕业论文外,加大实践性毕业设计的比例,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2.2实践能力提高与锻炼

专业认证标准对测绘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有明确的规定,强调实践教学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以此标准为基础,我们从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角度出发,对现有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具体内容包括:(1)从第一学期开始,连续开设4个学期的综合实训和开放性实验两门实践课程,分解测绘学科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内容,做到分段讲解、分段布置、分段完成和分段考核,为第三学年的生产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2)将原有的分散实习连接到一起,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实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3)将学生派遣至测绘行业的生产单位,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4)由学院负责牵头,任课教师亲自带队,共同完成实际生产项目。(5)增加毕业设计中的实践项目内容,整合实践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知识和经验,为踏入社会参加工作积累经验。

2.3评价和反馈机制的构建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强调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健全的反馈机制,强调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持续改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建立良好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摒弃“一卷定成绩”的评价反馈模式,实行分段讲授、分段考核、分段评价和分段反馈,通过知识点案例分析、阶段测评、文献报告、专家讲解和期末考试等几个内容评价与反馈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按照理论教学进度将实践内容分解成不同的环节,做到“布置一个实践内容,考核一个实践内容,评价和反馈一个实践成绩”。每个学生的实践考核以个人考核为主,辅以团队考核,既要考核个人的实践能力,又要考核团队的协作配合能力。此外,在实践教学年中,主要通过教师和单位的评定与反馈综合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要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有效的回访机制,以获取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改进培养模式,以便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2.4教师培训

一方面,鼓励教师成为“工程师+专业教师”的复合型人才,将理论教学应用于实践生产中,提高理论知识讲解能力,丰富课堂内容;另一方面,鼓励教师通过注册测绘师考试,从工程理论和实践能力两方面提高自身素质。此外,鼓励教师参加由科技企业或者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开拓专业技术视野,提高教师对行业发展和技术更新的掌握能力。

3结语

测绘工程专业认证工作已经开展了6年有余,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正在指引着测绘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的转型发展。本文在吉林建筑大学测绘与勘查工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认证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专业认证标准对原有的学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和实践,并逐渐显现出良好的效果,希望能够为普通本科院校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赵国忱,纪学忠,米志强.测绘类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540-542.

[2]于胜文,刘智敏,韩晓冬.从注册测绘师制度和专业认证谈测绘工程专业综合改革[J].测绘科学,2014(4):169-172.

[3]王永志,潘红伟,刘小生,等.卓越测绘工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改革与优化[J].测绘通报,2015(11):122-124.

[4]李秀海,曹先革,张为成,等.结合专业认证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J].测绘通报,2015(S1):241-243,24.

[5]王岩,刘茂华,由迎春.应用型转型试点下的测绘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探讨[J].测绘通报,2016(11):144-147.

作者:马明 张文春 刘祥 杨倩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测绘与勘查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