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采矿工程教学论文(共2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
一、实践教学的不足
(一)实践教学内容滞后
由于煤矿企业的部分资料是保密的,收集原始地质资料比较困难。原本人手一题进行的设计,只能改为几人一组共同完成;也有简化设计的难度,随意更改地质资料,使得学生设计资料与现场实际出入较大,学生很难从设计中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真本领。在现场实习时,只是简单的收集一下采煤、掘进规程,下几次井就草草了事,而没有使学生真正了解现场问题怎么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场实习质量得不到保证,使得实践与课本理论的严重脱节,达不到培养目标要求,不能适应新时期煤矿企业的需求。
(二)经费不足和实验室、基地建设不完善
目前,矿业院校采矿专业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给高校的财政拨款和学生学费。经费有限,再加上外在消费高,使得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经费不足,学生在煤矿企业的实习时间偏短、内容少、实习过程简单,实习效果不佳。采矿专业的实验仪器和模型数量有限,加上一些仪器设备长期被科研任务占用,采矿专业学生的专业实验得不到很好地保证。专业实验师资队伍缺乏,实验开出率较低,常规实验项目多,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项目少。另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也不完善,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和实践教学的质量。
(三)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扩招导致教师不足,许多院校普遍采取减少实习教师,保证正常教学,并且专业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缺乏矿山现场工作经历和挂职锻炼环节,实践能力不强,在入职的前几年普遍不能很好地胜任实践教学指导工作。学生实习成绩评定过于简化,带队老师只是简单看一下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随意给出实习成绩,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或实习考核过于宽松,部分学生在实践中不能认真对待,自觉性不强,实习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实践教学的优化
(一)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适应当前煤炭工业发展的需求,应改变以往的实践教学方法,使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匹配。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例如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煤矿企业背景,提出相应的生产、运输等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剖析,分组讨论。根据专业课程学习的进度,在不同的学期安排相应的实习,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培养和锻炼。
(二)构建新的实践教学方式
改变以往实习方式,采用教师带队负责制,把学生分成若干实习小组,每组由一名教师带队实习。在实习之前明确实习任务、目的、考核方式、实习报告编写等。在实习过程中聘请矿里相关人员进行临时性实践教学指导,并邀请矿里资深工程师举办矿山地质、采矿方法、运输提升等专题讲座。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提交实习企业生产情况、实习心得体会等内容的实习报告,从而提高了实习质量。
(三)加大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
实践教学是采矿工程专业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学校需要在实习环节上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加大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专款专用。实习基地建设需要矿方和学校的努力合作,高校提供技术对现场进行指导,矿方提供实习平台,确实把实习基地建设落实到位。例如我校与淮南矿业集团共建实验室,为采矿专业学生开展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
(四)加强教师实践能力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师资队伍是提高学生实践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我校实行了青年教师到煤矿企业挂职锻炼,通过挂职锻炼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现场实际情况,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参与科研,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实践做好铺垫。
三、结束语
当前煤碳经济形势下,只有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式,加大实践经费的投入,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加强教师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更符合当前煤炭经济形势和社会需求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
作者:孙建 赵光明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二)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包括:《采煤概论》、《矿山地质》、《矿山测量》、《采矿CAD绘图》、《井巷工程》、《采矿学》、《煤矿开采设计》和《矿井通风与安全》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以学生的采矿工程空间三维立体概念为基础,即便是在教学过程中以二维图形作为教学依据,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要形成三维的空间立体概念,在教学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利用二维图形却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麻烦,上课教师在使用二维平面图形讲授立体矿井的设计与施工时,较为吃力,而相关的三维图形教学素材却少之又少。
二、三维图形库构建模式
1、知识储备模式研究
三维图形库的建立是相对较长的过程,涉及教师知识的完善,学生的筛选,学生知识的培养,相关软件的学习等诸多环节。通常情况下的本科教学是从大二下学期开始接触专业课,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专业培养,例如学生在学习基础课时不知道所学为何用,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当明白所学为何用时却为时以晚,所以进行教学培养思维模式的转变尤为重要。
(1)介入学习、素描锻炼
首先,在专业教师“介入”大一学生的学习,开展“专业概论”相关课程,着重讲述课程的相关性,专业课的分类、用途和所需课程储备,以让学生明白学为何用为最终目的,从而建立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其次,引入“素描”锻炼,首先对巷道实体模型进行素描,再对开拓系统、通风系统和运输系统进行素描,以了解巷道的布局和空间结构为培养重点,以此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三维空间概念,使学生学习不再枯燥,进一步建立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2)分组对抗、激励式竞争
开学初选拔优秀学生,着重培养学生AutoCAD绘图能力与三维建模能力,优先培养优秀学生,优秀学生起带动作用,扩大影响面,鼓励其他学生,形成研究团队,以分组“对抗”的模式形成激励竞争体制,经过大一与大二的实践锻炼,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而且能够为以后的三维图形库构建储备优秀人才,在该模式的开展过程中不断引进新人,形成良好的后续人才的锻炼与储备,形成固定的模式与良好的学习氛围。
2、三维图形库构建模式研究
(1)课程设计阶段
在采矿工程本科教学阶段有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在课程设计阶段,根据设计工作量的不同形成分组,为学生划分具体设计任务,例如:井底车场设计、巷道断面设计、采区下部车场设计、采区中部车场设计、采区上部车场设计、通风系统三维建模设计和运输系统三维建模设计等,结合具体任务形成三维图形库。
(2)毕业设计阶段
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最后一个本科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主要任务是完成矿井的初步设计,包括设计说明书、配套图纸等内容,《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井田开拓方式剖面图》、《采区平面图》、《采区剖面图》与《工作面布置图》,共5张二维平面设计图纸,图形结构形式单一,二维图形能够充分表现出巷道的长度与断面尺寸,而在刻画巷道间的系统关系时,只能通过标注在巷道上的标高来完成,缺乏直观性(董长吉)。由于前期的准备工作及在教学与课程设计中形成的一系列成果,已经初步三维图形库,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对图形库进行资源整合,形成更为系统的三维图形,便于在设计中指导学生,更便于学生进行设计,毕业设计与三维图形绘制同步完成,毕业设计完成后,能够形成完整的更为系统的三维图形库。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优秀学生选拔、知识储备、分组对抗、相互激励、问题研究会、实践应用和资源整合一系列过程,对于学生的培养、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①通过知识储备模式,能够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为培养优秀的采矿工程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②实践证明,在教学阶段以研讨会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形成良好的传、帮、带学习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③三维图形库的建立为其它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教学素材,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对于采矿工程专业的理解更加深入,是为生产一线培养与输送综合素质高的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④对该模式下的三维图形库的建立,其中人才选拔与知识储备环节尤为重要,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更加深入。
作者:董长吉 秦涛 刘永立 张俊文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