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分析(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分析(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分析(3篇)

第一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管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饮水安全;建设;管理;问题;对策;渝西地区

重庆市渝西地区农村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来解决,但长期以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直存在建设难特别是运行管理难的困惑。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渝西永川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运营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设成效

永川区地处重庆西南部,全区农村总人口80.56万人,占全区人口的75.43%。自2000年以来,永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跨越。截至2013年年底,完成供水工程投资15088万元,建成饮水安全工程398处,其中96处为集中供水工程,302处为分散式供水工程,解决了76.97万人的饮水问题。为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切实保障工程长久发挥效益,永川区政府出台了《永川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和《永川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补助基金管理使用办法(试行)》。

2.存在的问题

永川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但一些工程在建设、运营管理中出现了新问题。

(1)已建工程用水安全度指标未达预期

截至2013年年底,永川区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9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12%,其中,饮水水质不达标的为0.35万人(永川区为重庆市少数几个饮水水质不达标的集中地之一);水源保证率低于90%而不达标的为0.75万人;每人每天可获得水量低于35L而不达标的为1.26万人;人力取水水平距离、垂直高差超过不达标的为1.58万人。

(2)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亟待加强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政策着力不实;二是人力、财力缺失,运行保障困难;三是规章制度不全,内部凝聚力差。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2014年12月,永川区水务局成立了“回头看”自查工作小组,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摸底,通过调研,发现引起工程建设、营运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用水安全度指标未达预期的原因分析

(1)水源水质差使得水质保障存在先天不足

一是目前农村饮水水源如水库、山坪塘、石河堰、天然河道等,因资金等原因大都未进行净化处理而直接供水,饮水水质难以得到保障。二是地表水污染造成水源水质保障更是雪上加霜,即使相对受地表水污染影响较小的机井也难以幸免。

(2)水量、用水保证率和用水方便程度难以保障

一是农业人口居住相对分散,要实现供水管网密集覆盖不仅在技术上存在困难,而且在资金投入上也不现实,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网布设只能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客观上难以解决分散居住的村民用水困难。二是永川区位于重庆市的西部丘陵山区,人均拥有水资源量573m3,水资源相对贫乏;加之水资源量年内分布不均,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反差特别大,致使季节性缺水严重。三是水源工程病险多(占水源工程的70%),不能正常蓄水。

2.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重建轻管,政策保障不足

一是近年国家加大了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水利建设管理任务十分繁重,区(县)水利部门客观上无法投入更多精力关注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形成“重建轻管”。二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水利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其内容偏重于理顺管理体制、规范用水秩序等“外部政策”,而有针对性的内部运行管理政策、措施等“内部政策”偏少。三是虽然中央财政通过水价改革试点的方式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在资金上予以了支持,但资金有限,效果不明显,对组织建设的引导激励作用还有待加强。

(2)人力、财力缺失,运行保障困难

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线长面广,供水管网隐蔽埋设,维修、整治耗时费力;同时,随着青壮年大量外流,农村空心化严重,地方公益事业乏人问津,用水合作组织缺乏有力的群众基础,造成饮水安全工程的合格运行维护管理人员缺失。二是永川区农业水价普遍偏低,规划设计未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外流带来的用水人口骤减影响,加之政府补助基本用于工程建设等原因,用水合作组织提留的水费十分有限,甚至无经营性收入。

(3)规章制度不全,内部凝聚力差

一是多数用水合作组织没有到民政部门或工商部门注册,也未制定组织章程,用水合作组织只是名义上的机构。二是大多数用水合作组织不是以水文边界为单元进行组建,而是以村为边界建立,在实际操作中用水合作组织执委会成员也大多是村委会成员,其主席由村委会主任或副主任担任,用水合作组织很难独立运作,也很难实现村民参与管理。三是大多用水合作组织没有制定一套适合当地具体实际的规章制度,日常工作无章可循,随意性强。四是组织内部缺乏沟通协调机制,用水合作组织与成员间缺乏利益关联,成员参与管理的组织形式也不严谨,用水合作组织成员各行其是。

三、对策与建议

农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是制约渝西地区乃至重庆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常运行的瓶颈之一。渝西地区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农村用水负荷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太大,加上通过单纯延伸管网的方式来解决分散村民的用水问题在经济和技术上都不现实,大部分农村水厂只能低收益或亏本运行,如果完全通过市场化方式来解决因运行资金缺位带来的系列问题,在当前情况下是不可行的。因此,除了采用管理和技术手段维护好已建工程外,还要在农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上有所突破。

1.新建工程要集中与分散并举

一方面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修建规模较大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扩网的方式向周边输水并兼顾本地需求;另一方面发展投资小的机井工程,解决用水负荷小且分散村民的用水问题。修建规模较大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对水源地选择、设计、投资和建设的要求相对较高,从而使水质、水量、用水保证率等得到保障;规模大的水厂,提留的水费多,有利于解决因工程规模小带来的管理、维修费用和技术人员无法保证的问题。机井工程则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经济上看,其前期投资低,水源地选择及保护相对容易,运行管理成本低,非常适合分散的村民居住地。从目前的成功实践看,在分散的村民居住地打机井是既经济又现实的选择。

2.引入市场机制和增加国家投入并举

鉴于目前渝西地区农村的实际,完全依靠市场化的健全来解决工程运行资金不足的条件还不成熟,还要依靠国家继续增加无偿投入来解决农村居民的用水问题。但如果不引入社会投资和市场机制,仍无法解决投资主体缺位带来的运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在国家投资有限而广大村民又急需安全用水的情况下,引入社会投资是非常必要的。一是引入企业投资修建大型集中式水厂,既可以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也可以解决当地村民安全用水难的问题。二是引入个体户投资小型水厂,可以有效解决投资和管理问题。三是结合国家扶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鼓励村民自建机井工程。

3.促进人口集中,间接提高通水覆盖率和工程效益

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放到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中统筹考虑。尽管增加饮水安全工程的数量有利于实现覆盖整个地区的目标,但建设的高投入需要国家支持,运行的高成本需要当地消化,单纯依靠增加工程建设数量无法克服客观存在的实际困难。建议从彻底改善村民生活居住条件的角度,结合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工程等措施,加快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这不仅能提高饮水安全工程的覆盖率和工程效益,还可以解决农村的教育、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达到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4.以示范创建为契机,强推用水合作组织创新发展

一是规范组建程序,加强等级管理。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组建应满足会员数量、工作人员、活动场所、经费来源等条件,按照章程选定用水户代表,按照相关规定登记注册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二是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根据自身实际,建立相应的内部组织机构,完善工程维护、水费计收、财务管理和奖惩等相关规章制度,落实管护责任,推进民主管理和监督。三是赋予主体地位,加强培育扶持。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文件精神,赋予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产权、管护主体的地位,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管一体化进程。增加扶持专项资金,增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服务和发展能力。四是推进示范创建,突出工作重点。鉴于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不规范性,安排专项奖励基金,以示范促发展,强力推进农民用水组织的发展。

作者:肖弟康 卢本琼 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山区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问题途径

摘要:

结合“十三五”期间全面解决山区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目标,以安徽省岳西县为例,针对高、偏、远山区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的难题,提出低海拔提水、建设集雨工程或者借水等解决方式,并分析了其适用性。针对一般山区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宣传、技术培训和行业监管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一、高、偏、远山区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的难题

高、偏、远山区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的难题主要为地形条件差、交通不便、水源不足、解决难度大、投资高。以安徽省岳西县为例,岳西县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腹地,为大别山区唯一的纯山区县,全县辖天堂镇等24个乡镇,总人口4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26万人,总面积2398km2,地形以中低山为主体,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最高峰天鹅尖海拔1755m,最低处袁家渡海拔90m,相对高差1650m。“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岳西县共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58处,解决了26万多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约占全县农村总人口36.23万人的72%,仍有10万多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未解决;根据相关调查,这些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人口中,居住在接近山顶部位高、偏、远山区的农村人口约占80%。这些地区由于居住位置较高、人口分散,无溪河水、库塘作为饮用水水源,饮水安全不能采取建设自流引水工程和上规模的供水站集中供水的方式,更无法通过管网延伸的方式来解决。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人均投资标准不超过500元/人,要解决这些地区农村居民饮水问题,资金远远不够,所以未能安排解决。目前,这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大都在半山腰的梯田边,找一处浅层水丰富的地方,人工挖掘一个面积3~4m2、深1m左右的所谓的水井,再人工挑水上坡到住宅饮用。

二、高、偏、远山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解决方式

1.低海拔地区建设提水工程该方式适用于山岳主峰相对高度小于350m的低山区,由于相对高度不大,在需解决饮水问题的居住地向下相对高度不大的低海拔地区,一般有丰富的水资源,可建设取水工程,通过泵站提水到高位蓄水池,配套消毒设备进行消毒,通过配水管网向用户供水。在低海拔处建设的取水工程又分为两种:建设拦河坝取水井取水和打井取水。

(1)拦河坝取水井抽水

选取溪流地质条件较好的位置,建设小型拦河坝蓄水,坝内建设干砌石取水井(容积需通过供水量、水泵抽水流量等参数计算确定),外围分别用石子、粗砂、细砂、粗砂、石子等5层滤料进行初滤(过水面积需通过选取的过滤材料渗流量来确定,每层滤料约30cm,以下拦河坝取水井初滤都采用此种方式),选取合适的岸坡建设泵房,安装水泵,提水到高位蓄水池,通过沉淀、过滤、消毒等水处理工序(各建筑物容积按照日供水量计算确定),再通过配水管道输送到各用水户。该种取水方式的主要优点是水源水量充足,缺点是水质需要经过复杂工艺处理,投资较大。该种方式主要适合于供水人口较多,供水量较大的高、偏、远山区。

(2)打井抽水

在低海拔地表水较丰富的地方,建造一定容积的浅水井(容积同样需通过用户用水量、水泵抽水流量等参数计算确定),建设泵房,安装水泵,提水到高位蓄水池(容积按照日供水量大小计算确定),配套安装消毒设备,通过配水管道输送到各用水户。该种取水方式的主要优点是水源水质较好,不需要经过沉淀、过滤等工艺处理,能节省投资;缺点是如果水源水量不充足,需要建设更深的取水井。该种方式主要适合于供水人口少的高、偏、远山区。

2.建设集雨工程

该方式适用于山岳主峰相对高度大于350m的中、高山区,分为建造集水池等小型集雨工程和建造山塘或拦水坝等蓄水工程两种方式。

(1)建造集水池等小型集雨工程

选择一定面积集流场,建造引水设施引水进集水池,集水池内建简单过滤池,安装出水管,配备消毒设备或投加消毒片(粉)进行消毒,通过配水管道输送到用户。如高程不足,可从过滤池内安装水泵提水到高位蓄水池后再进行消毒,通过配水管道输送到用户。集流场面积大小应根据设计供水量、当地年平均降雨量、单次平均降雨量和不同场地不同的径流深等确定,尽量选取植被好的山场、屋顶(最好是混凝土屋面)、场院等场所,也可将以上几种相结合。收集的雨水利用渗渠、渠道或管道引入集水池。进入集水池前,要设置拦污栅、沉沙池,使泥沙和杂物不能进入集水池(特别是利用山场或场院的集流场要注意)。集水池的容积需根据供水人口、供水量(不低于各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量最低标准)、供水周期(按当地最旱时长确定。例如大别山区岳西县有史记载最旱时长约为两个月,供水周期则确定为两个月)等参数确定(例如,岳西县集水池容积可以按照日供水量60L/人•d,供水周期可按60天计算)。集水池一般为半埋式,采用高标号钢筋混凝土浇筑,单个农户也可以采取灰砂砖砌筑后以高标号水泥砂浆抹面;集水池需密闭,不受外界污染;池盖上需安装2个1m高通气管,通气管出口设弯头向下,池底部需设排污管。过滤池可结合集水池建造,一般在集水池底部建造钢筋混凝土过滤池,采取石英砂过滤。过滤池内接出水管,出水管上配套消毒设备或投加消毒片(粉)进行消毒,通过配水管网输送到各用水户。一般不需另建蓄水池,如直接供水高程不足的,应该在集水池的过滤池内安装水泵,提水到高位蓄水池,通过消毒后,安装配水管网输送到各用水户。以安徽省岳西县高海拔山区农村居民30人采用屋顶结合山场作为集流场为例,其小型集雨工程建设有关参数如下:①计算设计供水量和集水池容积30人(7户)60日设计供水量为60L/(人•d)×30人×60d×1.2系数/1000=130m3。集水池容积则为130m3。②计算集流场面积皖西南大别山区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498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63mm,多年平均单次降雨量为40mm。采用钢筋混凝土屋面作为集流场,损失忽略不计,7户按平均每户屋面面积120m2计,单次降雨屋面集水量为33.6m3;配合植被好的山场进行集水,则需山场集水量为96.4m3,按单次降雨平均径流深约23mm计算,则需山场集流面积4191m2,符合当地地形条件,满足集水要求。小型集雨工程可以几户共同建造,也可以单户建造。该种方法优点是可以适用于任何山区(特别是年降雨量充沛的地区),无论是较多的供水户(一般不超过200人)还是单个家庭都适用。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集水池里的水可能要储备使用两个月,容易造成水质二次污染;二是要建成农村自来水,资金投入较大,所以采用此种方法要做好消毒防污染工作。

(2)建造山塘或拦水坝等蓄水工程

该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具备合适地形地质条件的地区才可以采取该种方式。一般在山场底端较平坦位置挖掘山塘进行蓄水,或在地形较好的位置建造拦水坝进行蓄水,在塘或坝内,建造取水井,安装水泵提水到高位蓄水池,配套消毒设备和配水管网供水到用户。

3.架设引水管道

该方式适合居住在山谷、峡谷旁边独立山头上的住户,其方法为:在山谷、峡谷对岸更高的山头,寻找水质、水量、高程均合适的水源,建造取水工程,架设钢绞线固定引水管道(需进行保护处理),引水横跨山谷、峡谷,建造蓄水池,配套消毒设备和配水管网供水到用户。该方式局限性较强,山谷、峡谷过宽过深均难以实施,同时投资也较大。

三、山区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多次对已建的山区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调查,大部分工程存在不能正常运转、水费难以收缴、运行管护经费严重不足、维修基金无法保证、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工程面临一旦损坏则无法修复的困境,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建设的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问题更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建设存在瑕疵

工程建设存在瑕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资金短缺

一是上级投资标准不高,地理条件较差的地方存在资金不足;二是许多地方要求优先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人口多,当地政府不得已采取“撒胡椒面”的形式,投资计划少。由于资金不足造成工程建设诸多方面不完善,如水源方面存在取水设施过于简易,就近引水的水源或水量不足,或水质较差等问题;水质处理硬件方面存在或缺少沉淀设施,或缺少过滤设施,或缺少消毒设备,或同时缺少多项处理工序等问题;管道方面存在或管道质量较差,或管道经过悬崖、岩基等特殊地段时埋设不达标等问题。

(2)建管不规范

少数地区先期建设的工程,由当地人民政府作为项目法人组织实施,未履行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加上监管未到位,导致极少数工程质量或管材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

2.工程运行管理存在问题

(1)水费难以收取

山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居民沿袭几千年来用水不花钱的习惯,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后,部分居民思想观念仍未改变,缴纳水费不主动、不配合,特别是自流引水工程,部分居民观念上存在误区,认为工程建设是由国家投资,建成后工程运行不要成本,所以不需要安装水表缴纳水费。

(2)维护费用大,水费收入不足

前期建设的部分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工程建设先天不足,运行管护维修费用较高,而用水受益户较少,虽足额缴纳了水费,仍不能满足要求,维护费用存在缺口。

(3)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升

部分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不高,由于报酬低或无报酬,加上无资金购买必要的维修工具和材料,导致责任心不强,管理松懈,甚至有少数管理员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尚不能完全掌握有关操作及维修管护技能。

四、山区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问题对策与建议

先期建设的山区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经过近10年的带病运行,许多工程已难以维持正常运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工程发挥效益,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解决。

1.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结合各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在“十三五”期间,按轻重缓急的原则分年度实施巩固提升工程,对前期已建存在问题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改造提升或联村并网。主要方法为:水源不足的工程应新增水源,沉淀、过滤设施不完善的工程视水质情况确定是否增加沉淀池或过滤池,没有消毒设备的一律配备消毒设备或采用投加消毒片(粉)的方法进行消毒,管道埋设有隐患的进行加固整改,管道损坏的进行更换维修,工程不宜进行改造的可以与其他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联村并网。

2.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宣传、技术培训和行业监管

(1)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电视、网络等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同时采取印制发放宣传页的方式,让每一位用水户了解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关政策,使用水户自觉提高认识水平,缴纳水费。

(2)政策倾斜

县及乡镇两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向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倾斜支持。每年根据检查督查或调研结果,合理分配维修基金,确保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维修经费充足。

(3)加强指导和监管

加大县级主管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员的业务培训或指导力度,每年定期举办培训班,通过培训、参观学习的方式,提高管理员的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质,同时加大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监督力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督查,发现问题,责令立即整改。

作者:黄新宇 胡兴琴 黄飞林 单位:安徽省岳西县水利局

第三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效益影响评价

摘要: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采取有效措施,使农民群众可持续地获得安全饮用水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目的。通过对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兴建,将会有效地控制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使全省的水功能区的水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减少了由于水质污染问题而诱发的各类疾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有利于人与水的和谐相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饮水现状;工程效益;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1基本概况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介于东经118°53'~125°46',北纬38°43'~43°26'之间。土地总面积14.8万km2。南北宽约530km,东西长约574km。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临界,西南与河北省毗邻,北部和东北部与吉林省接壤,东南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相望,南临黄海和渤海。截止到2014年底,辽宁省总计有944个乡镇,11822个村民委员会,703.8万户乡村居民,全省总人口4246.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325.33万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3461.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302.0亿元,第二产业7512.1亿元,第三产业4647.5亿元,各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分别为9.7%、55.8%和34.5%。人均GDP全省平均为31258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392.7元。

2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饮水不安全主要包括水质不安全和水源不安全两大类[1]。截至到2014年底,辽宁省农村总人口2325.33万人,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1738.73万人,饮水安全普及程度为74.77%;饮水不安全人口586.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5.23%,饮水水质不安全人口165.5万人。主要包括:氟超标22万人,苦咸水22.1万人,其它水质问题121.4万人。饮水水源不安全包括水量、用水方便程度、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共涉及总人口421.1万人。饮水不安全人口中,原规划剩余人口260.6万人;新增人口326万人,其中国有农场20.9万人,国有林场7万人。农村涉及饮水不安全学校888所,学校饮水不安全人口31.09万人。我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受益人口1350.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8.09%;供水到户受益人口1300.64万人,自来水普及率为55.93%。

3工程建设内容

农村供水工程主要由水源工程、取水工程、输配水工程、净化消毒设施等几部分组成。本次规划的工程包括水源的选取、工程类型的划分、供水方式的选择、工程规模的确定及水处理措施的布置等内容。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结合辽宁省农村饮水现状存在的实际情况,参考过去已建的农村供水工程的工程规模,在对全省饮水不安全地区自然村屯人口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饮水工程规模划分为:供水人口小于200人、200~500人,500~1000人,1000人以上4种。辽宁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拟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11772处,总受益人口586.6万人,新增供水能力为399669.7t/d。按水源类型分类,利用地表水作为水源建设工程3767处,受益人口110.27万人(其中水库水14处,受益人口2.45万人);利用地下水作为水源建设工程8005处,受益人口476.32万人。全省规划建设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中,利用城镇自来水管网延伸工程242处,受益人口44.73万人;日供水量在1000t或供水人口10000人以上的工程2处,受益人口2.65万人。特殊水质处理工程468处,受益人口88.40万人。工程投资462716.3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77629.82万元,省级投资92543.27万元,地方投资92543.27万元。规划农村学校师生31.09万人,规划投资13832.6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299.60万元,省级投资2766.53万元,地方投资2766.53万元。

4工程效益分析

4.1经济效益分析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后,解放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降低了妇女的劳动强度),可以投入到其它产业务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根据实际调查,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有两种显著的间接效益:一是减少疾病,使农村与水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大幅度降低,特别是降低了因水质问题引发传染病的可能性,相应减少了医药费支出;二是促进了庭院经济及养殖业的发展。饮水问题解决后,农民可以发展蔬菜和果园生产,兴办养鸡场、养猪场等,还可以开办豆腐、豆芽、粉条等作坊[2]。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将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工程经济效益用投资利润法做如下计算:根据《水利经济计算规范》的规定,乡村用水经济分析,报酬采用7%,计算年限为设计使用年限,取n=15a,用动态法计算。经调查,此次规划供水的受益人口为586.6万人。据调查统计,项目区群众在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后,村民可以在打工、经商、养殖、扣大棚和减少就医等方面增收和增效。饮水安全工程按照总效益的20%进行分摊,则饮水安全工程效益为78076.8万元。

4.2社会效益分析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是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要求,它将解决农民吃水难的问题,提高农民用水方便程度以及水源保证率,净化饮用水水质,能够彻底解决氟超标、苦咸水等长期困扰农民生活用水的老大难问题,保证农民身体健康,改善农村卫生和生活条件,社会效益巨大[3]。

4.2.1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提高了饮水质量和安全系数,改变了农村的卫生条件,减少疾病,促进了农民群众健康状况的改善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据统计,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减少了农村就医586.6万人。同时,由于饮水条件的解决,为兴办乡镇企业,发展规模养殖业与加工业创造了条件,对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

4.2.2方便生活用水,节省大量农村劳力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将使那些生活在严重缺水地区群众彻底摆脱吃水难的境遇,告别到村外、甚至更远处拉水、挑水的问题。据统计,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节省了农村劳动力70万人,通过节省农民大量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经营,为搞活经济,提高收入创造有利条件[5]。

4.2.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能够推动解决农村生活贫困、城乡差距加大的问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可以集中精力从事养殖业、种植业以及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据统计,从事大棚和养殖业的人数为63万人,经商人数达55万人。通过工程建设,增加了收入,缩小了城乡差距,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不少地区由于摆脱缺水的困扰,产品数量增长、质量提高,加快了农村城镇化水平。

4.2.4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能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的基础设施之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可以进一步树立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凝聚了人心,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民族团结,农村缺水地区的矛盾解决后,减少了水事纠纷,密切了党群关系,使群众进一步理解党在农村工作的方针、路线、政策。广大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6]。

5环境影响评价

5.1减轻地表水污染,改善水环境

据统计,目前辽河流域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污染物排放量中COD排放量允许量为20.6万t,而水污染物排放量中COD实际排放量为37.8万t,超过水环境容量的0.8倍,辽宁省部分河流水污染较重,浑太河、辽河纳污量占全省排污总量分别为69.4%、10.1%。浑太河受到严重污染。浑河抚顺以下、太子河辽阳以下城市下游河段污染十分严重,90%为Ⅴ、劣Ⅴ类水质,远远超过了水环境容量。通过对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兴建,可以减少大量的自用小井水源,有效地控制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集中统一对农民进行生活供水,提高了水质标准,有效地改善水环境,保证农民身心健康。同时,大大减少了全省水污染物排放量中COD排放量。据分析,通过工程建设可使辽河流域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污染物排放量中COD排放量降低到14.4万t,低于水污染物排放量中COD排放量允许量20.6万t的标准,使全省的水功能区的水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有利于水与人的和谐相处[7]。

5.2增强人民群众对于饮用水的安全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工程建成后,农村供水体系基本形成,达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区内由于水质及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已基本解决。据统计,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减少了农村就医586.6万人。这样就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于饮用水的安全感,减少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减少由于水质污染问题而诱发的各类疾病,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并且节省大量人力资源[8]。

5.3增加生态和消防可用水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不仅解决了群众的生活用水,同时也解决了村镇的部分环境和生态用水。村镇街道两旁,居民房前屋后开始栽植观赏树木、种花种草,改善了生态环境。农村供水工程还为村镇居民、乡镇企业、工商饮食业等服务行业提供了消防用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6结语

总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显著,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是对人权的保护,对农民健康的保护,对于社会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将会解决农民饮水生活之忧,促进和谐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秦山茸 单位: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1]刘立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4(1):45-46.

[2]崔瑞.义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浅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5):24-25,55.

[3]王登群.严按基建程序办事确保饮水工程达标[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3):31-32.

[4]石林,侯荣丽,王琴红.辽宁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的对策与建议[J].水利技术监督,2015(3):39-41.

[5]李玉虎;马文林.银南山区的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形式[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5(1):6-8.

[6]李晶.大连地区农业活动面源污染与水环境状况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5(3):48-49.

[7]张弛.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5):8-10.

[8]黄贻生.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及其发展趋势[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0(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