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质量的举措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优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质量的举措,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优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质量的举措

一、优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质量的措施

1.结合地区特点,综合规划工程建设方案

在进行工程建设方案的具体规划时,结合农村的供水情况,明确工程的建设目标与核心。将水源不安全的问题列为优先解决部分,缺乏供水设施、季节性严重缺水等问题列为主要解决部分,综合农村中饮用供水的各类问题,对各类问题进行分类,将管网延伸项目、大规模集中连片供水项目、城乡一体化项目等列为首要发展方向。在确定了工程的规模后,以“村村通饮用水”这一国家系统工程作为工程建设的借鉴,对区域的供水设施进行合理布局,走出行政的界限,整合工程项目的各项资源,将发展重点集中于连片供水这个环节,从而使供水设施的共建共享得以实现。并对农村的供水管网以及现有工程充分利用,向外延伸一些技术合理、经济可行的工程,将供水的区域最大化。选择工程项目要采用的供水方式、规模以及类型时,本着因地制宜与先易后难等原则,以农村的本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作为参考因素,防止做出错误投资的决策,充分利用好各项可用资源,不要被行政区划以及城乡分割的局部所制约,将水源作为工程依托,深入挖掘现有的供水设施,遵循管理有效、经济合理与技术可行等原则,对区域的供水进行统一规划,通过集中发展连片供水以及管网延伸这两个项目,提高工程单个项目供水规模程度。

2.重视对管理机制的创新工作,维持良好的工程运行状态

将项目工程认真落实到各个项目的负责人中,在探讨工程建成之后的管理机制时,对群众进行调查,收集群众的宝贵意见,结合群众的意见并本着确保质量、标准要求严格、建成后长期使用等要求明确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在选择技术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管理条件和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在保证供水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技术方案。在工程开工以前,要求明晰所有权、落实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明确水价和收费办法及服务体系,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持久发挥效益。对新型的工艺、材料以及技术等优先采用,同时要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设计方案的实施效率,特别是在选择处理水源的工艺与水源论证方面,要认真做好,确保农村饮用水的质量标准与国家标准相符。工程项目实施时需由县级以上的水行政管理主管部门进行指导,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工程,并实施合同管理、项目法人、建设监理以及招标投标等相关制度,严格做好各个环节的把关工作,例如施工队伍的选择、工程质量的监督、材料设备的采购以及工程完工的验收等工作。在为供水工程的运行建立管理体制时,必须以市场的经济发展规律作为建立前提,使供水工程的管理工作呈良性运行状态。工程竣工后,使用前要明确工程产权,并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重点发展经济,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实施企业化的经营方式以及管理方式。供水企业应推行企业化的经营方式以及管理方式,避免与政府挂钩,转变以往的旧体制,例如集体建、集体管、政府建、政府管等。

3.抓紧水质质量检测,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在饮水工程项目的建设中,不仅仅要确保农村的饮用水供应量与农村水资源的管理要求以及规划要求相符,还要重视饮用水源的质量,确保饮用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比例在安全标准范围内,例如碘、盐、氟等物质的所占比例。在确保当前饮用水供应的正常运行下,还需考虑安全水源供应的长远性。在农村饮水安全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结合水源情况,采用净化设施,对水源进行必要的净化处理,并在规模合适的水厂中设置实验工作室,做好水源质量的常规监测,确保供应给用户的饮用水是符合饮用水的安全标准。

二、农村水源的优化配置研究

研究水源优化配置的主要目标是在控制经济成本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各个区域的饮用水水源,解决区域饮水的安全问题。农村饮用水水源的优化配置具有过程简易、目标单一的特点,因此可采取线性规划的模型,将决策目标的效果最大化。线性规划公式是计算不同的水源地对不同供水对象的供水总量,农村各个水源地的供水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而为了优化供水对象的用水情况,难免会出现有两个或多个水源地给一个供水对象供水的这类情况。从经济角度看,这一种供水方法是十分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不适用于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而对于一些情况特殊的案例,可对供水对象进行再次划分,使水资源配置的优化效果最大化,具体优化措施如下:

(1)首先分析农村现有地表水的各方面因素,例如供水设施、运行状况、工程的布局与安全等,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综合措施。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的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完善饮水安全监测体系。由水利与卫生、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中心。对于集中供水工程,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落实机构、人员、任务、责任、仪器设备和经费,并实现信息畅通、资料数据准确及时,例如加建配套、更新改造、除险加固等,将现有供水系统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解决,改善供水能力,对现有供水系统的潜在能力充分挖掘,提高其供水能力。

(2)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必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材料和一流的设备供应”的“五个一”要求,从施工设计、施工队伍管理,到材料设备购置等具体环节都严格把关,抓工程质量,促工程进度,严格按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施工。组织骨干技术力量做好技术指导工作,搞好质量监督,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期竣工。加强工程建后管理,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树立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的思想,把工程建后管理作为一项大事来抓。根据《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的要求,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按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市场运作,确保农村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三、结束语

水是维持生存的必需品,是生命之源,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国家在农村饮水安全的工程项目中投入了大量心血,因此工程项目的独立法人应做好饮水安全的建设工作,对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以及检测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参考各项标准要求,严格控制好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农村饮用水水源的正常供应并保障饮用水源的质量,使农村群众的日常生活以及农村的各方面发展实现良好的发展状态。

作者:叶大林 单位:毕节市勘测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