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工程博士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广告学研究成果研讨
作者:黄硕 初广志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研究缘起
任何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积累数量庞杂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的价值都值得探究。为此,整理学术发展脉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既有学术史方面的价值,又可以对当前的研究提供借鉴。走过三十年历程的我国广告学正处于这一阶段。部分学者已经从新闻传播类、广告类期刊上的学术文章以及硕士论文入手,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梳理了国内广告学术研究的发展轨迹。归纳起来,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梳理广告学术发展轨迹以定量研究手法进行历时分析,描绘广告学术研究文章在数量与分布、研究主题、论文著者、原载刊物及其他方面所体现出的特点,并对中国广告学术研究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加以阐释,揭示出我国广告事业的阶段性发展历程。例如,何佳讯、王智颖分析了《中国广告学研究20年主题分布与阶段演进》[1];姚曦、李名亮选取了1979-2002年《全国报刊索引》收录的共计2375篇广告学文献,统计了广告学论文的发表时间、著者、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研究主题及刊载情况,对中国大陆广告学论文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评析[2];于静对广告学期刊论文的数量及主题分布、著者及机构、期刊类别及核心期刊进行了定量分析[3];郑欢在分类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广告三大学术期刊在2008年所发表的学术研究文章的研究方法[4]。
(二)对广告学术研究的反思和规范李彪通过对1995-2007年我国四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考察,发现大量的文章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尤其是思辨论证法,而定量方法很少运用[5];丁俊杰等对1979-2008年我国五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梳理,指出广告学术论文研究方法简单陈旧、论证深度不强、缺乏实质性理论突破等问题[6];杨柳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的统计和分析,认为我国广告业存在“重术轻学”、研究领域不平衡、广告专业学术期刊缺失等问题[7]。此外,彭子玄基于对1998到2006年九年间美国《广告杂志》杂志的内容分析,从研究主题的变化预测了西方广告理论研究的发展[8];郑欢等基于传播类博士论文选题的实证研究,对传播学“5W”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述[9]。可是,目前关于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仍是空白。在正常的学术环境下,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方法和结论应代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和最高水平。
研究思路
本研究试图以历年的广告学博士论文为对象,从研究主题分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参考文献的专业性、学科之间的交融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所提到的广告学博士论文,包括研究者所能搜集到的不同学科以广告为研究对象的论文。
管理类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
提要:管理类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同,造成其培养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为提升管理类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针对目前培养模式的不足,本文提出构建“放管服导”四位一体+“两平台”的管理类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管理类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科研以及实践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双一流”;管理类博士;培养模式
一、引言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各个学校学科建设平台改善了,学科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了,学科发展的要求更高了。管理学科相比其他理工医等学科,其学科建设与发展基础相对较弱。管理类博士研究生作为每个管理学术、科研重要力量之一,其培养质量会影响管理学科的发展。通过改进管理类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高其业务素质及研究水平、提升其培养质量及实践能力,为促进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其应有贡献。
二、国内外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从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定义、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于若凡、郭建斌分别对中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国外不同国家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国外不同国家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和中国与外国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展望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在中国的研究。刘劲松、徐明生研究贯通式培养模式是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于对知识学习及科学研究有很强连续性要求及成果产出需要较长知识积累周期的基础学科、实践性强的医学和艺术学科、实验周期长的农学、生命学、工学等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常淑贞研究了当前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现状,探讨了制约博士生培养模式创新的因素,提出了改进博士生教育培养模式的策略。贾晓红、刘向锋、王人成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生教育为背景,对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与方式、培养内容与基本要求、博士生资格考试与开题、科研工作与论文答辩等诸多培养环节的分析和研究,为提高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提出了建议:应取消对学习年限的规定或延长学习年限;建立博士生和导师之间的双向选择与淘汰机制等。包水梅研究认为,我国博士生教育亟待转向内涵式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借鉴“美国模式”改革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魏玉梅、刘先春研究了人文社科类博士研究的培养具有自身的规律性与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评价等三个方面。借鉴英国一流大学文科博士生培养的成功经验,比如学术自由理念下的探究性学习方式、跨学科的培养制度、注重科研与学术训练的课程设计、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淘汰率、多元化的导师制度等对我国文科博士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谭金祥、石远、任国胜通过对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科学博士研究生与中国高校科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中法博士研究生入学条件、奖学金制度、理论课程学习、课题开题、汇报、答辩及毕业的差异,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二)国外研究现状。英国博士的培养模式为复合型博士培养模式。法国博士生的培养模式为:招生“零考试”,申请人须过“三道关”、“两段式”过程培养,以“研究”突出培养、指定负责导师,采用导师小组联合指导、重视博士论文撰写的指导,严把“出口关”。日本的博士培养模式适合企业对高层次人才以及个人成长的需要,博士生培养机构不断做出改善,呈现出培养目标体系化、培养过程针对性强、教育机构及其职能多样化、保障体制健全等特点。德国博士生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传统的“师徒制”和小规模的“研究生院”,其中尤以前者为主,而这种缺乏系统管理、散兵游勇式的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科学发展的需要。德国的两种博士生培养模式,认为“师徒制”模式重视博士生尽早融入导师的教席工作,旨在为未来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积累经验,而“结构化”模式为博士生设立了跨学科、跨机构和跨国界的研究平台,目的是增进师生交流,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培养博士生毕业后应对更广阔就业市场需求的综合技能,传统“师徒制”模式和“结构化”模式相互补充,构成德国多元的博士生培养模式。澳大利亚的博士生培养模式经历了学术主导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模式、职业导向的“P/W/U三维协作”模式以及职业性与研究性并重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导向”模式,共三代各具特色的发展阶段。瑞典的博士生培养模式,认为从入学到最后博士论文撰写、评审阶段,导师介入的力度大,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大,首先导师负责严格控制入学生源质量,中期对学生指导力度大,对博士论文质量严格把关,导师的直接指导在学生的科研成果中占重要比重;学生在学习和科研阶段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拥有很好的学术氛围和条件保障,并具有较多合作和交流机会;博士论文的撰写形式灵活,但评审严格,对答辩组织高度重视,这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大多数研究集中在理工科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较少涉及管理类博士研究培养的研究。
基于文献分析的国民经济论文
一、国民经济动员文献分析
(一)文献数量和趋势
通过检索数据分析,从1988年陈维民等在《军事经济研究》期刊发表文章《战争准备的国民经济动员计划》开始,截至2013年9月份,国民经济动员领域共有556篇学术论文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明显低于其他领域研究成果。556篇学术刊物中包括期刊文章512篇,博士和硕士论文44篇。内部发行的《中国国防经济》2002—2012年11年间共发表国民经济动员相关文章242篇,占所有公开发表文献数量的近一半,反映了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领域的特殊性。根据发文数量可以大致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萌芽期(1988—1993年)、起步期(1994—2000年)和迅速发展期(2001年以后)。国民经济动员起源于战争动员,我国学者对国民经济动员的认识和研究是在和平时期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将战争动员转变为国防动员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故而,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此外,由于国民经济动员涵盖较多国防、军事、政治领域涉密信息和内容,许多实践指导性的应用性研究不能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公开成果较少的原因之一。但总体上,从理论研究的视角,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基本代表的和反映了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研究进展。国民经济动员领域文章数量从2001年以后开始迅速增加,到2005年最高值82篇,整体上呈波动增长的趋势。硕士、博士论文能够体现一个领域全面系统的研究状况,国民经济动员领域44篇硕士、博士论文都在2003年以后,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7篇,博士学位论文为7篇,说明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逐步系统性和深度化。
(二)载文期刊统计分析
除硕士、博士论文外,1988—2013年间所统计到的754篇文献分布在115种学术期刊中,这些期刊涵盖经济、军事、法学、科技、流通等多个领域。通过分析发现,文献分布期刊虽然面较广,但却高度集中于《中国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研究》《国防》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文章数量分别为242篇,186篇、96篇和58篇,占期刊文献总数的77.2%,占据了国民经济动员研究发文数量的一多半。由此可见,《中国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研究》《国防》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主要学术阵地。另外,《国防技术基础》《商业时代》《中国政府采购》《中国军转民》等期刊上发文数量也较多。除了国防、军事等领域的期刊外,一些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文章主要发表于国民经济动员具体结合和交叉领域的期刊中,如期刊《中国政府采购》中刊载了8篇关于军用物资采购方面的文章,《中国物流与采购》刊载有2篇后勤物资动员的文章,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模拟研究的文章则多发表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等计算机类专业期刊。
(三)对论文作者研究单位统计分析
对国民经济动员文献作者单位分布的研究,可以掌握有关专业人才的聚集及所在机构的状况,从而把握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的建设情况。1988—2013年公开发表的556篇文献作者来自于218家单位。这些研究单位可以分为军队系统、政府经济动员系统、地方科研院所和高校、其他(企业等)4种类型,军队系统发表的文章数量最多,为253篇,占总数的45%,其次为地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共发表233篇。以各级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为主的政府部门发表67篇。具体到单位,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国民经济动员文章数量最多的是军事经济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均为85篇,占文献总数的15.3%。其次是华中科技大学和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数量分别为40篇和28篇,分别占文献总数的7.2%和5%。另外,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国防大学等单位文章发表数量也较多,如表1所示。其中,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17家院校,博士学位论文最为集中,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主。同时,通过不同单位发表文章的时间和数量可以看出,从1989年5月原国家计委国防司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这一启动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系统研究的标志性事件开始,国民经济动员的研究逐渐由传统的军事院校和军工部门扩散到地方高校和研究机构,研究主体逐渐多元化,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在非公开出版物《中国国防经济》发表的242篇国民经济动员文章中,来自军队系统的作者仍是主体,占作者总数的56%。与公开发表文章作者组成不同的是,《中国国防经济》中来自各级经济动员管理机构的作者比例较大,仅次于军队系统,占作者总数的35%,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仅占6%。
学术期刊专栏建设思考
2002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综合性学报要提升办刊水平,必须走特色化办刊之路,用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的话说,就是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1]。2003年,教育部在正式实施名刊工程的同时,也在次年启动了名栏建设工程。由此,在全国高校学术期刊中争办特色栏目形成了高潮。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创办名刊,必须精心打造名牌专栏。办好特色专栏,是提高刊物学术水平、扩大其学术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唐都学刊》“汉唐研究”专栏开办已有二十余年,发文六百多篇,推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论作,其以在该领域研究方面所形成的鲜明特色,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赢得了学人的赞赏。关于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汉唐研究”,提高这一专栏的学术水平,大家已经发表了很多宝贵意见,在此,我仅从栏目编辑工作角度谈一点个人的浅见。
一、关于栏目策划设计,可在已有基础上,再加细分、深化
汉唐研究,从时代之长及涵括的内容之丰富,都是一个十分宏大的课题。汉、唐作为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两个盛世,可以研究的问题非常广泛,从大的方面说,汉和唐可以分开研究,也可以放在一起作综合研究。而两朝既有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又有科技、教育、文艺、宗教等等广阔领域都可纳入研究的范围。因此,作为专栏的汉唐研究有点显大,它既不像问题、专题,也不是典型的学科专栏,很有必要根据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结合本刊实际,对专栏加以细分和深化,以选择若干方向、专题作为重点,持久、深入地开展研究。关于栏目的深化、细化,我在编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期间曾作过尝试。主要是采用“栏目+专题或问题”形式:如“西部研究”曾根据稿源情况,细分为“西部经济”“西部文化”“西部教育”“西部文学”等分话题开展研究。“学术前沿”是一个以反映在我校召开的高层学术会议新成果的栏目。该栏目主要采用“栏目+会议主题”形式:如“学术前沿: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前沿:文学经典的承传与重构”“学术前沿: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学术前沿:价值哲学的哲学反思”“学术前沿: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的治理与防范”“学术前沿:当代视野下的教育与幸福”,等等。关于“汉唐研究”专栏的细化、深化,似乎也应该更加重视薄弱环节问题、前沿问题,选择相关专题作深入研究。目前,在陕西的期刊中,涉及汉唐研究内容的栏目有《西北大学学报》的“秦汉史研究”,《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的“秦汉文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的“周秦汉唐文化研究”“唐史”“唐诗研究”,《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等。细化、深化“汉唐研究”栏目、选择重点研究方向时,应尽量避免与上述陕西已有栏目过多地交叉重合,以体现“人无我有”的鲜明特色。在栏目策划设计上,还可考虑从某一领域某一问题点上的突破向某一专题系列的研究扩展,从零散研究向形成系统成果深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历史地理”专栏,曾连续发表马正林先生有关古都西安历史的研究文章,如《长安城的兴起》《汉都长安》《隋唐长安》等文章,其后作者以这些文章为基础,撰著形成了论述西安历史的系统专著《丰镐—长安—西安》。另外,史念海先生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专著《中国古都和文化》也是以其发表于“历史地理研究”专栏里的多篇论文为基础构筑而成的。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汉唐研究”专栏可否与之相联系,在“丝路文明”等相关课题的研究上作文章,选准方向,有计划地组发系列文章,推进丝绸之路研究取得某些成系统的大成果。凤凰卫视近年连续播发“丝路文明”节目,看后深受启发,关于这一课题似乎大有文章可作。
二、在栏目的编辑上,应再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主动组织开展学术问题的讨论与争鸣
学术研究必须从问题出发,研究、解决学术发展中的难题。在这方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曾先后开设过不少问题栏目,如“哲学体系问题讨论”“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学术期刊影响力及其评价”“高校办学自主权及其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文学经典的承传与重构”“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等,其中办得最理想的问题栏目则是“历史地理研究”中的“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该专栏组发表葛剑雄等专家、学者的论文8篇,分别质疑、探讨了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农耕活动与湖泊的消亡、西北干旱区河流水量的古今变化、人类活动与毛乌素沙漠南扩、人类社会需求与动物的减少和灭绝等重要问题,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2]。《唐都学刊》应考虑与相关专家尤其是栏目主持人,共同策划设计汉唐研究领域里类似前沿问题、薄弱环节以及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对学术问题的讨论与争鸣,始终是推动学术研究深化和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观点的分歧、结论的不同是不可避免的。学术期刊及其专栏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组织开展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形成大胆创新、百家争鸣的氛围。在学术期刊史上,不少期刊都因为组织重要学术问题讨论与争鸣而成为名刊。如20世纪50年代山东大学校长华岗主持的《文史哲》因长期深入讨论中国封建社会分期问题,发表李希凡等批评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有关观点的论文等,在我国学术界享有盛誉;笔者主持编辑过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之所以在文史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其中就与其所开展过的学术讨论与争鸣有很大关系。如著名历史学家黄永年先生与柳存年先生关于《西游记》《封神演义》成书先后问题、牛致功先生关于西安建都朝代问题的讨论等,都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扩大影响力起到了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有鉴于此,《唐都学刊》如何在汉唐研究等领域里挑起话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及其分歧看法,组织讨论,这对于扩大专栏及整个刊物的学术影响,都不失为十分有效的举措。
三、在作者队伍上,应在重视专家名人的同时,注意把眼光投向有潜力的中青年学者
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办刊、办专栏,竞争都十分激烈,其焦点集中在优质稿源上。优质稿件的匮乏,成了当前普通院校一般学术期刊栏目建设和办刊的最大困难。笔者的建议是,一方面编辑部仍要积极主动地工作,加强与专家等高水平作者的联系,包括登门组稿,挖掘高水平论文;尤其要重视在高层次学术研讨会上面对面地向专家学者组约稿件,这也是提高组稿效率的好方式。另一方面,根据笔者多年编辑工作和指导研究生的体会,博士研究生的博士论文、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大都是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完成的,不少都有真知灼见,有较大学术价值和较高水平。编辑部可以加强与相关学科专业博士生导师等专家的联系,发掘有水平有价值的学位论文,选用其中出彩章节。《唐都学刊》以往在这方面已经做得不错,专门开设有“博士论坛”,我认为还应进一步加大这方面工作的力度,更多地把眼光投向有实力的年轻学者。如此,努力建设形成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的骨干作者队伍。
文献计量法网络教育学习探析
【摘要】有效监测与研判国内网络教育学习的基本概况,能及时掌握网络教育发展动态,分析网络学习的发展路径与规律。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通过搜索关键词“网络教育”和“学习”,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网络教育学习研究文献的分析,探讨国内网络教育学的年发文量、研究机构、热点和发文机构情况。研究发现,针对网络教育学习的研究日趋成熟,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缺少对该领域的深刻挖掘的学者。
【关键词】网络教育;学习;计量分析;综述
引言
网络教育(NetworkEducation)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介质的教学模式,通过电视及互联网,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基于文献计量法,通过对网络教育学习特点研究的回顾,探讨网络教育学习的特征,对于加强学习者行为的检测和管理、改进网络教育的管理工作,提高网络教育的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据来源和方法
1.数据来源。本文选取CNKI收录的全文数据作为样本来源,以“网络教育”和“学习”为篇名,采取“并含”的逻辑关系进行准确检索。时间设定为CNKI的起始时间至2020年3月5日(检索日),共检索到2000-2020年间的所发表的会议论文、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四大类相关文献376篇,通过二次筛选,剔除会议公告等不相关文献,最后应用于统计分析的有效文献共计359篇。2.研究方法。采用科学文献计量法,通过EXCEL、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检索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年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热点和发文机构等五个方面探讨国内网络教育学习的现状与特点。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型媒体形态,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以其快捷方便、信息海量等优势迅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但新媒体不具备传统媒体苦心经营多年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尤其在学术传播领域,学术期刊的权威性不可替代。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作为学术领域主要传媒的学术期刊不能置之度外,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在国家战略层面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媒体融合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浦尔教授提出的,是指各种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作为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内容是期刊的立脚之本,学术期刊一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而且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使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国内期刊从业者对媒体融合理论进行了相关研究:吉海涛等探讨了学术期刊新媒体产业联盟的组建方式、运行模式、风险防范及保障制度;傅晓琴认为学术期刊应坚持内容为主、技术为辅的原则,促进期刊内容资源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指出,科技期刊在与新媒体融合中要有发展战略,因刊制宜,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融合之路;徐亟等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部要开拓除传统的科技信息出版功能之外的市场空间,不能原地观望,要有探索的勇气,抓住一切机会,才能让科技期刊重拾市场主体地位。《机械工程学报》作为国内机械工程领域的学术期刊,承载着报道和传播机械工程领域及其交叉学科具有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工程技术应用的优秀科研成果的使命;但是截至目前,国内机械类学术刊物尚没有新媒体发展的经验可借鉴。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本文拟以《机械工程学报》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实践探索为例,探讨适应自身特点的发展对策,迎接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
1.1学术期刊的传播劣势
学术期刊是传播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期刊的传播方式始终比较单一,不管是通过大型的数据库出版商,还是建立期刊自身网站,其最普遍的做法是纸刊内容原封不动地数字化,而且在传播方式上与纸刊大同小异,主要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出版商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大,呈现出海量化的特点,学术期刊经历着从以纸版出版向网络出版再到知识出版为主的转变,科研工作者在搜索学术文章时,不再关心出自哪一本期刊,而是在哪一家数据库出版商可以查询到更多的相关知识点。这种传播的转变也使得学术期刊的品牌在削弱,内容特点很难有效地凸显出来。
1.2学术期刊的内容优势
“内容为王”是办刊人追求的目标和采取一切办法、措施与行动所得到的结果,尤其学术期刊的内容是经过多层把关才进入发行渠道的,其优势主要依托3个方面:一是投稿文章具有较好的学术质量。目前,高等院校的师生及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是学术期刊的主要作者群,他们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确保了文章的高学术质量。二是强大的评审专家队伍。学术期刊在选用文章时,通常采用同行评价的办法,只有通过同行评价的文章才能刊登,这就从评价体系上确保了刊登文章的学术质量。三是编辑部选题策划及“三审制”。优质的文章是基础,优秀的编辑是主体,良好的选题策划和出版制度是保障。这3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学术期刊不同于其他期刊的优势所在。
1.3新媒体对学术期刊的影响
高校期刊需求可视化分析方法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专业期刊越来越多,价格也不断升高,高校不可能通过购买全部期刊资料满足所有读者的文献需求。即使将高校所有相关学科的文献全部购买,也存在因学科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相当部分文献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高校在购买期刊时能够做到有针对性,用有限的经费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对期刊的需求,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点在于准确地掌握师生的需求。高校图书馆主要是通过深入院系访谈师生收集信息,或是通过问卷调查法,或是通过调查学校学科设置等方法来确定读者的期刊需求。但这些调查方法不能很好地发挥资源建设人员的主动积极性,调查结果很容易受到调查对象主观性和随意性的影响,很难做到全面精准地掌握读者期刊需求情况,导致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存在较大的偏差。如何为高校对期刊种类需求分析以及期刊订阅提供量化依据,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所高校所有学科团队时所引用的文献,可以反映该高校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情况。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采用引文计量分析方法定量评估读者对期刊的需求。隋桂玲等通过引入期刊使用率和保障质量的概念,将吉林大学哲学专业教师所选期刊和论文中引用期刊排序,定量描述期刊在该专业中的被需求程度和学术价值,以指导图书馆的期刊资源建设。李海霞等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教师发表的论文引文为统计源,采用引文分析法,从引文数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引文年代以及高引期刊等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期刊馆藏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配置期刊资源、优化馆藏期刊结构、改进传统服务方式等措施有助于提高馆藏期刊资源保障率,满足教师对期刊资源的需求。王兆勇等对南京陆军指挥学院2004—2011年内容为公开的43篇博士学位论文的引文数量、引文年代、引文语种、引文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出参考建议。焦坤等以相关学科科研人员发表的SCI收录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引文分析法从资源性质、期刊数量、被引频次三方面分析外文资源对SCI收录期刊论文的引文资源保障情况。李东升以福建工程学院发表的外文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引文分析法对引文及其载文期刊分布、学科分布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对馆藏外文期刊资源保障能力进行评估,有效地反映了高校的外文期刊需求情况。Alves等对巴西圣卡塔琳娜联邦大学2012年提交的博士论文中文献的出版年份和引用模式进行研究,研究方法被应用到改善图书馆的工作流程,不断优化该图书馆的馆藏发展政策。Riahinia分析了2003—2008年伊朗5所大学的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学位论文的引文行为,以指导高校图书馆对图书和电子资源购买的决策。上述研究表明虽然通过引文计量分析可以为图书馆的期刊需求进行定量化研究,但很难做到实时、动态化分析与研究,很难实现特定期刊实现高校学科建设的精确评价。近年来,美国德雷赛尔大学计算机与情报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专门针对文献的共引进行分析,挖掘文本空间的知识聚类和分布,并可以显现文献的动态应用情况,为期刊资源在学科建设中的实际贡献提供更为精确的定量化分析。本文利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V对某高校2006—2016年所发表的外文核心期刊论文的引文进行可视化分析,获得该高校学者所引用期刊的来源分布及年度变化趋势等科学数据,为高校图书馆调查了解读者期刊需求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改革提供新思路。
2数据来源和处理
在WebofScience核心合集的SCI-E数据库中,以某高校的英文名为检索词,使用“地址”与“机构扩展名”两个限制字段,检索2006—2016年内出版的学术论文。选取检索结果中文献类型为Article和Review的记录导出,形成该高校SCI收录学术论文数据集。利用CiteSpaceV软件对所检索到的学术论文数据集进行可视化处理。相关功能参数设置如下:时间区间为2006年—2016年,时间切片为1年;阈值选择TOPN,N=100,即每个时间切片内提取前100条数据;节点选择引用期刊(CiteJournal)。
3基于被引频次的期刊需求分析
作者引用文献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最主要的因素为该文献对作者的研究起到支撑作用。期刊的被引频次可用来反映作者对期刊的需求程度。某高校发文作者对期刊引用次数越大,说明其对该期刊需求程度越高。使用CiteSpaceV对数据进行期刊引用分析,结果以知识图谱的方式呈现,如图1所示。图1中节点的大小表示期刊被引频次,节点越大被引频次越高,节点越小被引频次越低;标识的节点为被引频次前5%的期刊节点。表1列出被引频次前5%的23种期刊信息。图1中其他期刊被引频次信息可以通过“Export”菜单中的“NetSummaryTable”命令导出查看。经统计,被该校SCI收录论文所引用2次以上(含2次)的期刊有457种,总被引频次为12785次。每种刊的平均被引频次约28次,被引频次在28次以上(含28次)的期刊共有121种。被引频次在400次以上的期刊仅1种,被引频次在300—399次之间的有3种期刊,被引频次在200—299次之间的有4种期刊,被引频次在100—199次之间的有23种期刊,被引频次在50—99次之间的有53种期刊,被引频次为3次的有60种期刊,被引频次为2次的有104种期刊。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经费是有限的。在订购期刊时,期刊的性价比分析至关重要。图2显示了某高校被引频次与被引期刊数量的变化曲线图,被引频次越多的期刊,其数量越少,大多数期刊的被引频次比较少。在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时,购买被引频次高的期刊,性价比相对较高。原因有二,一是期刊利用率高,二是期刊数量少,购买所需的经费也较少。相反地,由于被引期刊大多数都集中在低被引的部分,期刊被引次数较低,利用率不高,而期刊数量相对较多,购买时需要花更多的经费,性价比偏低。性价比高的期刊应该优先订购。高校在遴选订购期刊时,阈值选择非常关键。一般地,被引频次-被引期刊数量曲线存在着拐点,这个拐点可以作为该高校的订购期刊时阈值选择的依据。图2所显示的某高校被引频次-被引期刊曲线的拐点在10—20之间,该高校可以依据自身的经费情况选择阈值。被引频次大于阈值的期刊在该高校的性价比较高,应该积极建设,而被引频次低于该阈值的期刊在该高校的性价比较低,在经费不充裕的情况下可以暂时不订购。
4基于被引频次年度变化的期刊需求分析
国内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高峰1,孙升2 单位: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2.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工业遗产主要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对文献内容的分析发现,目前大部分对工业遗产的研究是基于建筑科学与工程和旅游服务领域的。论文引用频率最高的是2002年深圳大学传播系李蕾蕾发表在《世界地理研究》的《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4],它同时是国内第一篇关注工业遗产的文章。之后比较有影响力的文章有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俞孔坚发表在《建筑学报》的《中国工业遗产初探》[5],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李林的《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述评》[6],国家文物局前任局长单霁翔的《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7],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伯英的《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法》[8],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卢永毅、杨燕的《化腐朽为神奇———德国鲁尔区产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9],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徐逸的《都市工业遗产的再利用》[10],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李小波的《古盐业遗址与三峡旅游———兼论工业遗产旅游的特点与开发》[11],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邢怀滨的《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初探》[12],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谢红彬、高玲的《国外工业遗产再利用对福州马尾区工业旅游开发的启示》[13],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阙维民的《国际工业遗产的保护与管理》[14]。国家文物局前任局长单霁翔先生2006年在中国文物报发表了《关于保护工业遗产的思考》[15],文章对包括“工业遗产保护的国际共识”、“工业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探索”、“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实践”、“关于保护工业遗产的思考”几部分,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工业遗产保护的科学内涵。此后,单霁翔先生又就工业遗产保护问题陆续发表近11篇文章,对工业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工业遗产保护的探索、工业遗产的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这显示出我国官方机构对工业遗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有关工业遗产的3篇博士论文,也尽可能多地采用多学科理论视角试图去解释并试图构建新的研究框架,现有研究文献的研究内容和所提出的关键词,绝大部分涉及几个方面:工业遗产旅游、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改造、工业景观和旅游开发及模式等方面。 “IndustrialHeritage”的另一个翻译是“产业遗产”。以“产业遗产”为名进行检索,共有22篇文献目录。虽然翻译不同,但研究内容并无多大差别,其中主要是建筑学科与工程类文章。国家图书馆馆藏关于中国工业遗产的书籍有10本。2007年出版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文集》[16],其开篇即为《无锡建议》,这对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同年,刘会远,李蕾蕾的《德国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保护》[17]建立在以往工作基础之上,做了进一步扩展与深化,主要介绍了德国遗产型工业旅游地发展的经验。刘伯英,冯钟平的《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18]从规划角度考虑,主要对工业用地如何进行利用与更新进行了探讨,其次对国外一些相关的土地再利用进行了介绍。聂武钢,孟佳的《工业遗产与法律保护》[19]对我国工业遗产现阶段的保护和开发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的问题及进展进行了探讨。岳宏的《工业遗产保护初探:从世界到天津》[20]主要是对相关国家以及天津市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的介绍。此外,建筑文化考察组、潍坊市规划局、潍坊市坊子区政府编著的《山东坊子近代建筑与工业遗产》,白青锋等人的《锈迹:寻访中国工业遗产》,陈燮君主编、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汇编的《上海工业遗产实录》和《上海工业遗产新探》,姜平、张廷栖的《唐家闸:工业遗产的瑰宝》均为对工业遗产进行简要介绍性质图书。 讨论 总结近十年来中国工业遗产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到的是:工业遗产吸引着各方面的注意,其往往会形成景点从而造就旅游业。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其面对经济转型与文化建设的矛盾更为突出。一方面要加强对国外理论和实践的跟踪研究;另一方面,要结合国情发展和实际需要,在工业遗产保护理论构建以及价值传承方面开展深入的探讨。 工业遗产概念和内涵 从国外对工业技术品的兴趣开始,再到最终TICCIH形成工业遗产的定义,可以发现,“工业遗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并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空间,也同样适用于早期工业和手工业技术、工艺过程以及各种技术产品。只有建立在对工业遗产概念和内涵的正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才能促进工业遗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研究机构(组织)及人员 不少发达国家已组建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在国际上,也有TICCIH、国际技术史委员会(ICOHTEC)与国际联合劳动博物馆协会(WORKLAB)等组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协调下不断进行探索。工业遗产作为后工业时代的研究对象,自然处在多学科交叉点之上,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与技术史以及旅游科学等不同背景研究者的融合,是提高工业遗产研究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遗产研究需要融合人文学科理论和自然学科理论和实践,以获取更多的研究支持。 研究方法 国际上,研究者在对工业遗产核心概念的把握上,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工业遗产进行研究、实践和探索,如社会文化、技术发展、区域和环境问题等。其具体研究方法,从最初重视技术发展研究而缺乏对城市化的关注,再到深刻认识工业化的主题不完全与技术和消费的变化有关。国内的研究重点在于建筑、规划和景观,以及其所带来的资本变化。 #p#分页标题#e# 只有植根于详尽的资料调查以及对技术工业发展的深入研究,再结合工业化带来的生产消费和城市化的过程这个基本研究方法的思想,才能积极地突破时空限制,通过建立学科交叉体系进行更恰当的研究。而非仅仅着眼于建筑、规划和景观,以及其所带来的资本变化。 结语 中国的工业遗产研究起步较晚,从开始到现在只有短短10年的时间,但是,目前工业遗产研究引起了不同学科学者的注意,试图从学科自身视角出发,去进行相关的解读和研究。在可借鉴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的发展特点,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在充分对工业遗产的定义、研究方法、研究特点和研究目的加以明确的同时,需要扩展视野,了解国际上对于工业遗产领域有关学科交叉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关心如何发展适于中国发展现状的工业遗产研究理论,并对其加以改进,促使其能够解决社会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之间的实际问题。在重视理论和实践改造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如何充分研究工业遗产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历史和技术价值,并积极地利用其潜在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