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工厂实习心得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大学本科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食品工厂设计”是大学本科院校培养食品类专业人才课程体系中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意义的专业课之一,旨在培养专业知识扎实、技术手段精良的食品专业人才。文章结合大学本科院校食品类专业尤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办学目标,从提升师资队伍、创新教学形式和完善课程考核三个环节来探讨“食品工厂设计”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食品工厂设计;教学改革;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是大学本科院校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和食品产业的发展需求为食品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专业性和实践性强,课程内容复杂繁琐,包括食品工厂的厂址选择与总平面布局、劳动力和物料衡算、设备设计与选型、工艺设计和车间布局、辅助设施建设和其他基本设施建设及概算等内容。除了食品科学外,还涵盖了建筑工程、机械设计、经济管理、环保科学、地理科学、应用气象、市场营销等学科和领域的专业知识[1,2]。因此,该课程需要学生在修完“食品营养与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标准与法规”“工程制图”“食品机械与设备”“项目概算”等专业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后去学习。大学本科院校食品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育从事食品的研发、检测、品控、生产管理和工艺设计的专业人才[3,4],这是当下所有大学本科院校应该努力的方向,也是开设“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初衷。就所开设课程的主体而言,目前开设“食品工厂设计”的大学本科院校多为工、农科类院校,其办学目标多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高级食品专业人才。就所开设专业的招收对象而言,所招收学生基本上以理科生为主,具备基本的理化基础。然而目前现有的教学体系下,多数高校面临教学课时少、任务重、教学安排松散以及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升等普遍问题。大部分院校停留在传统的老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中,即以教师为主体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负责认真而被动地接收新的知识点这种授课方式。仅限于课堂讲解食品工厂设计的各个知识单元比较单调乏味,且师生间欠缺互动交流,以及未能及时配套开设相关实习、实践环节,致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普遍现象。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未能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点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本课程的基本培养目标是不相匹配的。最终,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仅限于一纸文凭,而并不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大学本科院校食品类专业尤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高级食品专业人才的办学目标,作者从师资建设、教学形式和课程考核三个方面来探讨“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1提升师资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首先,引进高层次人才,这是提升师资队伍最快的方法。由于“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涉及面广而且专业性强,对学生的理解和老师的讲授都有很高的要求。其中,任课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讲解方式对于学生理解知识有着深刻的影响。例如,该门课程中工厂平面布局、工艺设计、车间布局等重点内容要求教师必需具备扎实的绘图功底和专业的绘图知识,最好是具备工程背景。其次,形成阶梯式的教师队伍,这是院校的学科建设最有利的方法。院校应保持不断层的人才储备,协调师资队伍年龄,促进良性竞争和发展。青年教师应跟着有资历的老教师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巩固创新再输出。再者,学校或学院应当鼓励教师深造和交流学习,这是保持教师队伍先进性的根本办法。学校或学院可邀请企业人才给师生做专题报告,鼓励校内教师参加研讨会、观摩学习会等。此外,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施行“双师型”教育模式,即聘请一些食品工厂里的能工巧匠直接参与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指导[5]。最后,提升教师队伍师德的水平,这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教师的个人品德深刻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个人魅力的教师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意见》的精神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健全师德培训制度,加强师德教育和考核,促进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通过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意识的先进教师队伍,推动大学本科”食品工厂设计”课程内涵式发展。
2创新教学形式
2.1线上线下多元课堂
管理类制造工业工程论文
一、课程分析
1.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学生自主学习材料缺乏。
“制造工程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传统知识的讲授,一些学生认为该课程缺乏先进性,课程内容在现代制造环境中用处不大,进而在学习的时候产生排斥甚至抵触的思想。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制造工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集成制造系统、虚拟制造、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出现,对课程内容的设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该课程课时有限,内容较多,各章节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而且理论性强,与实际紧密结合,仅仅凭借课堂讲授难以保证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材料又比较缺乏。因此,如何结合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将该课程内容全面、系统地讲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学生理解,启发学生思维就变得非常关键。
2.该课程理论性强,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制造工程基础”是一门与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诸如材料的性能、机械结构、制造加工过程、制造工艺等理论知识,学生只听讲述很难理解,必须结合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很多内容学生只要到现场一看就很容易明白。但是目前的金工实习等实践内容与课程教学相分离,学生先将理论课程学完才会实践,这种缺少制造工程实际的课堂理论教学,往往会导致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就变得很重要。
二、教学实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探索,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过去两年的授课经验,以及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总结得出如下心得:
本科高校生物工程专业企业实结
摘要:以安徽益益乳业顶岗实习为例,对实习过程进行全面介绍和总结,分析实习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就如何提高企业专业实习质量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生物工程;本科高校;顶岗实习;应用型人才
1前言
高校生物工程专业近几年发展可谓迅速,为用人单位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熟知工艺过程,具有实践经历,能够从事新品研发、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要以促学生能力成长为核心,更要重视能够联系理论和实践的纽带——实习环节。下面以淮南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到安徽益益乳业生产顶岗实习为例,对本次企业实习过程进行全面介绍和总结,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实习质量提供参考。
2实习目的
培养实践能力
生产实习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培育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促进角色转变生产实习让学生对工厂的生产组织和生产过程有初步的直观认识,看到专业的应用和发展前景。通过职业实践,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让学生审视自我、融进社会,完成从学生到职员、学校到职场的过渡。
中职学校生活德育的实践
一、生活德育的构想
什么是生活德育?简言之,从德育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德育。即德育的起点和归宿应该是引导人学会生活;德育的素材和场景来自生活,生活又成为德育践行和体现德育成效的场所;将德育根植于鲜活的现实生活,充分激发学生自信,开显学生潜能,在活动中育德,在生活中育人。我们的德育过程就是通过“教学做”的活动,实现行知合一、道德自觉的过程。我们要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确立学生中心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努力创设德育情境,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和行业及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良好道德品质的魅力,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增强落实道德行为的自觉。
二、探寻“三途同归”的生活德育路径
1.学校教育:生活德育主要路径
学校作为生活德育的主阵地,应采取以下措施开展生活德育。一是建设物化环境,发挥环境熏陶作用。校园环境是无声教科书,构建文化品味高、美化绿化好、富于教育的育人环境,使校园内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如向师生广泛征集楼名,精心设计校园内人文景点、格言、警句、植物介绍标牌,设立读报栏,张贴名人字画、陶行知语录,开设各种专题宣传展示的橱窗、黑板报、专栏,全校师生开展“每天四问”……校园处处渗透生活德育理念。二是开展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品德成长。我校每年开展新生军训,矫正新生的不良行为,培养学生坚韧的品质,增强身体素质;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社团活动、艺术节、科技节等,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规范在我心中”、“诚信伴我成长”等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通过行知志愿服务节、行知体育节、文化艺术节、创造节等主题活动,“校园歌手赛”、舞蹈队、礼仪队等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开放、自信、礼仪、诚信的品质。三是实施非常措施,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学校制定了“晨训、军训管理规程”,聘请了6位退役军人作为生活德育教官,将军训纳入课时管理,实现了军训生活德育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学校还实施每节课前站一分钟军姿、每次集合集会站2分钟军姿、每次军训前站5分钟军姿的“125”军姿站立活动,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纪律观念。
2.企业实训:生活德育重要路径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我校以校企合作为契机,让企业文化进校园,发挥德育作用,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力和相融度,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企业对人才的第一要求就是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此,我校除了在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团队精神、敬业态度外,还大力借助企业、实训基地,让学生对企业文化及用人要求有切身的感受。学校请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实习出色的学生及在企业干得比较成功的学生到学校做讲座,做报告,谈心得,举办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给在校学生现身说法;定期派学生到企业和学校的实训基地去见习或实习,让学生明确职业道德在工作岗位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力,提高学生职场生存力。
高等工程教育实习教学现状及改革
摘要:工程教育中的实习教学对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达成人才培养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文章结合当前工科专业传统实习教学中存在的实习安排困难、实习经费不足、学生不重视毕业实习、实习考核松散、实习成效差等突出问题,提出了新时代、新工科背景下加强政产学研协调育人体系、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习内容设计与考核、加大实习经费投入等改革建议,为解决当前工程教育实习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实习教学;现状及问题;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企业逐渐加大生产工艺技术的机械化、智能化、机器人与物联网等升级改造。为了主动对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教育部先后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新工科”等重大教育改革举措,着力培养造就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2018年6月和9月,教育部先后组织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会议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1]。尤其是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以后,“突出学生中心、突出产出导向、突出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越来越得到广大工程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众所周知,工科类专业实习是实现高等院校工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重要教学环节,尤其是在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工程教育与企业生产工艺及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2,3]。然而,在新时代、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的专业实习实践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需要,难以满足工程人才培养毕业要求的需要,工程教育实习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笔者结合自身近年来的教学心得及管理经验,系统梳理目前工程教育实习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新时代新工科背景下实习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当前工程教育实习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主要的工程教育实习教学模式
1.专业实习类别:工程教育专业的实习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认识实习一般安排2周,主要起专业启蒙教育的作用,通过认识实习,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基本生产工艺及专业的前景与发展方向,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具有一定感性认识,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生产实习一般安排4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班一般安排为15周以上),是工科院校本科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及创造性思维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是对理论教学的继续、巩固、深化和检验,是综合训练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4]。毕业实习一般安排4周,是高等院校本科生毕业之前,即在学完全部课程之后到实习现场参与一定实际工作,通过综合运用全部专业知识及有关基础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获取独立工作能力,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锻炼,并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提升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与学生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相联系的一个准备性教学环节[5]。2.专业实习组织形式:对大多数工科高校而言,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一般为教学任务(计划)下达后,由承担实习教学任务的指导教师负责联系确定对口实习企业(或实习基地),并带队组织学生集中或分组集中前往企业(或基地)实习。毕业实多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一般为教学任务(计划)下达后,专业负责人召开实习动员会,安排部署毕业实习任务,并为每位学生配备实习指导教师,一般情况下该指导教师也是该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毕业实习地点一般为学生签订就业协议的单位、自主联系实习企业或指导教师帮助联系安排实习企业,学生分散前往企业实习。3.实习经费:本科实习费用主要用于学生赴企业实习期间的交通费、住宿费、企业收取的实习管理费、企业老师指导费、学生保险费等。由于受区域经济、学校财力、专业特点等因素影响,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实习费用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工科专业按照实习类型、学生人数及生均标准定额支出实习经费,三大实习生均实习费一般不超过1500元。4.实习考核评价方式: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各类实习结束后均撰写《实习报告》。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一般由带队指导教师结合学生实习表现及《实习报告》情况,综合评定学生实习成绩;毕业实习成绩评定,多数高校专业采用实习答辩、实习单位鉴定意见、实习日志及《实习报告》等,综合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二)工程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本文对五年制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并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从企业概况、参与办学、资源投入、参与教学、助推企业发展、服务地方、保障体系和问题及展望等方面进行介绍,提出了一系列五年制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专业人才培养
1企业概况
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职业教育领域根植于产业,发挥既有的产业背景优势针对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的特点,融合了新形态教育形式“互联网+”理念,在聚焦学生个体技能提升的同时,关注院校专业内涵能力建设,为院校提供系统化的专业共建解决方案。方案“以实训设备为基础、以离线编程为手段、以课程体系为核心、以教学就业为导向、以师资培训为保障”,校企协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制订课程标准、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环境建设、师资培养、授权合作院校ABB认证培训考试基地、实习实训及就业,通过共建方案的落地实施,切实解决职业院校在实训设备、课程体系、校本教材、教学就业、师资培养、教学资源、学习平台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1]。该公司是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校企合作伙伴之一;校企双方共同倡导“专业与产业”相结合、“课堂与工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不断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共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公司在努力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影响力。
2参与办学
2.1建设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情况。为适应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提升职业院校服务国家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与应用普及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支持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联合于2016—2019年期间,与职业院校合作,实施“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成功申报“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项目,探索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合作。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赠送价值约300万元人民币的实训设备、教学资源、软件平台以及师资培训服务。其中包括工业机器人实训室设备、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仿真教学软件和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云平台“学徒宝”一套,包括网络授权版用户80个。
2.2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情况。借助该校成为国家级“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安排企业资深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对系部专业教师开展技术讲座与技能培训。通过与企业员工的沟通与交流,使老师们及时了解到行业、企业的最新动态,产业调整、技术发展等前沿信息,拓宽了专业视野和实践经验;针对本专业设备更新速度快、技术提升变化广的特点,公司始终为学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近期教育部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现就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该校积极参与本次“1+X”证书试点工作,已有4名教师考核通过,获得考评员资格。
浅论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结构的调整
1高职类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结构的现状分析
1.1国外艺术设计教育概况
国外没有环境艺术设计这个名词,国外只有建筑、园林等。国外的艺术设计教育有着漫长的历史,在包豪斯教育体系问世之前,国外的艺术设计一直是以实用美术和纯美术区分的,但包豪斯教育体系形成之后,它打破了实用美术与纯美术的界限,在艺术设计教学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到教师教学以至管理方面都奠定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对各国的艺术设计教育都起到了不可否定的影响和作用。德国最著名的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整个办学模式至今仍对当下艺术设计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包豪斯学校实行工厂实习制,强调教学走进社会实践的办学模式。设计是一个服务行业,必须与企业紧密结合,将设计力量转化为生产力量来体现其价值。知识与技术的衔接已经成为欧洲艺术设计的主要课程,成熟的知识转化体系已经形成,设计者可以自由发挥出自己创作的作品。因此,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模式对职业教育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综观当今各国的设计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都或多或少的延续着这样的教学方针和理念。
1.2中外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差异
1.2.1教育观念的差异
由于受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专业学院里存在着设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学生对专业技能和项目实践能力的渴望很少,能在学院得到满足,而学院一味认为技能和实践是毕业以后的事,只传授很少的技能,美其名曰与社会接轨,甚至只讲授理论知识。学生从院校毕业还得重新学习技术技能,而企业却更希望接受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部分院校由于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教学质量严重欠缺,只片面培养学生注重技能的培养,理论基础如纸上谈兵,而毕业生也只能够满足低端市场需求。因此,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何我们每年有几十万的设计毕业生,但是高级设计人才仍然紧缺。单方面的偏理论或是偏技能都不利于我们培养出高水平的设计师。
1.2.2教育环境的差异
独立院校工商管理考核方式改革
作者:廖宇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社会的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校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育人作为学校和教师的首要职责,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把培养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因素,推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倾斜。更加注重教学的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当今世界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而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高分低能的产品,还是像乔布斯那样的创新型人才则直接关系到国运兴衰和个人的一生发展。鉴于此种形势,必须加快对现行考试考核制度的改革。
1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定位
独立学院自1999年开办以来,目前全国已有三百余所,承担了1/3的本科培养任务。独立学院通过利用普通高校优秀教育资源,吸收社会力量办学,有效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在解决教育经费短缺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上起了重要作用。与一二本的高校不同,独立学院培养的应该是“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如何使考试评价制度更好发挥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指引方向,成为当前独立学院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笔者所在的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突出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以管理知识为主,实行多学科交叉渗透,专业知识面涵盖了管理、经济、技术、法学等学科。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学及其他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特别是以工商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为主,掌握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技巧,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金融单位、各类国有及非国有企业从事管理、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独立学院现行考试考核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不再是专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所谓“精英教育”,所以原有的传统考试制度作为衡量国际化和创新型人才的标尺已经不是很精确了。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以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指向,但其现行考试考核制度仍然存在诸多弊病。具体说来现状如下:
2.1分数考评“独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