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个人健康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健康医疗大数据中的个人信息安全
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医疗健康产业的运用,智慧健康医疗便民服务发展迅速,但是其应用过程中的个人健康医疗信息安全保护问题也日益严峻。针对我国对个人健康医疗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探讨,并根据国外的信息安全保护的经验,提出可资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健康;大数据;个人信息;安全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与医疗健康产业的关系日益密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为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其市场规模发展迅猛。但是医疗健康服务信息必然会涉及到大量的公民个人的隐私信息,因此大数据运用过程中的个人健康医疗信息的保护问题不容忽视。
1健康医疗大数据存在的信息安全威胁
健康医疗大数据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中的医药服务信息、疾控信息等进行采集、聚合,个人健康医疗信息主要是指在个人健康检查、疾病诊断与控制或治疗、医学研究等过程中涉及到的个人肌体特征、健康状况、人际接触、遗传基因、病史病历等方面的信息。健康医疗大数据通过分析个体医疗信息能够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健康管理服务。但是大数据技术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和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患者数据面临泄露风险,影响患者安全及隐私。健康医疗大数据中的特定个人的姓名、住址、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医疗记录、照片、影像资料等个人信息和隐私数据如果保护不当,都可能存在主动或被动的泄露。大数据具有价值密度低的特征,单一数据可能不存在隐私泄露,多源数据聚合后可能会存在身份识别的风险,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构成严峻挑战。例如2016年7月有媒体报道了我国275位艾滋病感染者个人信息遭泄露的事件,犯罪分子在诈骗电话中通过准确说出病患的隐私信息取得其信任,谎称为病患办理补助以骗取病患钱财。另外,医药信息外泄、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事件等都对公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构成威胁。
2个人健康医疗信息的法律保护
健康医疗大数据是一种信息资产,在现行的法律体系下,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原始信息和数据的保护,即医疗机构或经过授权的大数据相关企业收集到的个人医疗信息没有进行有效的信息脱敏处理,这种情况属于个人信息和隐私,可从隐私权、信息安全维度进行保护;另外一种情况是数据获得者对健康医疗数据进行了合法的信息脱敏处理从而使其具有了智力成果或经济价值属性,那么可以通过知识产权或商业秘密途径予以保护。刑法明确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其他的相关法规也有涉及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但都收效甚微。因此最新的《民法总则》新增了个人信息的保护,首次明确保护个人信息,希望能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方面起到较大作用。该条将个人信息权从隐私权中独立出来,明确了个人信息的归属关系,强调信息是个人所有财产,个人对其具备支配地位。相关企业可以依法获取和利用个人信息,但要承担法律义务,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我国老年人健康教育论文
1、健康管理的概念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及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即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监测、评价和干预的过程,其中干预(解决健康问题)是核心。健康管理循的目的是调动管理对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护和促进健康,达到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疾病负担的目的。
2、对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的意义
健康管理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通过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等方式帮助老年人建立有序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风险状态,远离疾病,并可以节约经费开支,有效降低医疗支出。[1]
3、老年人健康管理实施的步骤
3.1健康体检
健康体检就是对老年人身体状况进行一次健康测评,科学客观地了解个体身体状态,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纳入到健康管理系统中进行动态跟踪管理。体检项目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调整。例如对于体型偏胖的老年人应该侧重于血脂、血糖及血流变的检查。
商业保险多层次定位保障思考
本文作者:朱伟忠 单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
商业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定位
商业保险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提供保障。从当前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空间来看,商业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要立足于以下四个方面:
社会医疗保障的经办人。当前保险业参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模式有管理型和经营型两种。管理型模式是指保险公司提供基本医疗保险相关管理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但不承担基金管理风险和盈亏。它的优点在于利用了保险公司管理具体医疗行为的特长,使政府能够从烦杂的具体事务中脱离出来。但是这种模式市场化程度低,保险公司缺乏足够的经营动力去参与管理。同时,这还需要地方政府必须有足够的财力支持。经营型模式是指社保部门作为投保人代参保人在基本医疗基本保额以上统一向商业保险投保大额补充医疗保险,保险公司以合同形式承保,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它的优点在于市场化程度高,并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但从现实看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从投标来看,保险公司多以低费率作为招标的主要竞标手段。二是从承保来看,医院卫生系统、社会保障系统、保险数据未实现相互联通,医疗数据基础较差,缺乏厘定费率的历史数据。三是从管理来看,目前保险公司参与程度太低,很多地方都无查询病历权、无驻院监督权、无信息系统参与权,只有事后简单核查、支付赔款的权限。四是从政策来看,社保部门经常会进行较为重大的政策调整,比如说起付线的降低、参保人群结构的变化等等,这必然改变保险公司的实际赔付率。由于存在以上问题,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营型模式在我国举步维艰,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
商业健康保险的承保人。商业健康保险是运用市场化手段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路径。近年来,商业健康保险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保障要求。它将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相结合,逐步由简单的费用报销和经济补偿,向疾病前、疾病中、疾病后的综合性健康保障方向发展,改进参保人员健康水平,提升了健康保险服务内涵。尽管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占比只有4.8%,远低于成熟市场30%的水平。这里既有保险行业内部的原因,比如说经营理念落后,重规模轻服务;发展方式不科学,以外延式增长为主;创新能力薄弱,保险产品不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等等。也有保险行业外的原因,与欧美国家奉行的大市场小政府理念相比,我国更加注重以政府主导去构建医疗保障体系,因此使得现实中极少人在基本医疗保险保障限额之上投保商业健康保险。
医疗责任风险的管理人。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在现代医疗保障体系中,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经常发生,医疗责任险作为转嫁医疗风险的必要手段之一,在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北京、上海、福建、云南、青岛、广东等地开展的医疗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在分散医疗机构财务风险,引入第三方机制缓解医疗纠纷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效果。目前医疗责任险发展存在不少问题,对保险公司而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发生的可能性较大、赔付风险高;对投保医院而言,大医院实力较强、投保积极性不高,小医院则认为医疗责任险索赔困难、手续繁琐,不愿投保。当然,这种情况是医疗责任险发展初期面临的普遍问题,需要在下一阶段中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引入第三方调解、完善机制制度等措施,扩大医疗责任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
医疗卫生机构的投资人。2010年,国家颁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保险公司投资医疗机构。从欧美的经验来看,保险机构持有医疗机构的股份,不仅可以在业务领域深入合作,实现保险行业和医疗行业优势互补,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健康保障服务。而且能够有效控制医疗行为,防范道德风险。在保险公司通过参股方式投资医疗卫生机构中,平安保险先行一步,先后投资了慈铭体检、保利祝福你大药房、广州宜康医疗投资管理公司、深圳龙岗中医院等,逐渐形成体检、门诊、线上和线下药房的医疗产业链。此外,人保健康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签署“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项目,在医疗数据分析、预付标准测算、诊疗绿色通道和慢性病预防服务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保险业投资医疗机构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大型公立医院积极性不高,医院参股门槛较高等。这些问题在短期内很难克服,但长远来看,保险业参股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将是发展的趋势。不久的将来,保险投资医疗卫生机构将越来越多,双方的合作也将越来越密切。
居民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
一、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价值和意义
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可有效提升居民健康服务水平。
社区居民健康保障,是一件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涉及民众的基本利益;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是信息化社会中居民各类健康事件所产生相关健康数据的详细历史记录,该项工作的成果直接体现着现代健康信息化建设水平。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多档合一,有效提高了信息应用效果。
社区居民疾病治疗过程中,通过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的应用,可以将医疗、康复、保健记录等信息进行自动归类。居民健康档案种类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何有效提高管理效率显得非常重要,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自动存储相同信息模块内信息,实现多档合一,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3.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可以实现双向转诊以及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践中可以看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不仅可以有效组织和集合居民健康档案信息资料,而且还可以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平台上实现健康信息在社区与医疗机构间的双向传输。通过信息双向传输,不仅可以有效满足社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我预防和保健,而且还可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无法有效诊疗的病人情况及时传送到医院,在上级医院主治医师的指导下诊疗或根据病人患病情况转诊到上级医院治疗。在医院治疗时,社区居民无需重新做重复的体检,只需根据就诊人员的信息从档案系统中调取健康档案资料,了解其以往病史、就诊状况,并且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防疫期间人员健康管理信息系统探析
摘要:通过分析肺炎疫情以来,在进行人员健康信息统计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设计并完成人员健康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B/S架构,采用前后端分离技术开发,结合微信小程序,实现人员健康信息统计无纸化、便捷化和准确化。
关键词:防疫;健康信息;统计;管理信息系统
0前言
自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防止疫情向院校扩散、守护师生健康、维护校园稳定,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个人健康信息需进行统计汇总。数据量过大、接触的人员过于复杂、操作过程非常烦琐,是包括院校在内的企、事业单位员工健康信息统计过程中遇到的几大难题,因此,设计开发一套《防疫期间人员健康管理信息系统》非常必要。
1系统设计
开发《防疫期间人员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初衷就是实现人员健康信息统计无纸化、简单化和准确化。实现无纸化可减少直接或间接的人员接触,降低企、事业单位的办公经费和时间成本,提高个人健康信息管理的效率。实现便捷化即可借助该系统简化工作流程,使每位统计者与被统计者都能轻松、便捷地完成操作。实现准确化可最大程度地避免错填、漏填各类数据,使统计数据更为准确、可靠。系统用户分成系统管理员、单位管理员、个人用户共三类,按各自不同的权限有各自不同的管理功能,分为系统管理模块、单位管理模块以及个人信息的提交与管理模块。
1.1系统管理
医疗卫生信息化应用构建
1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体系架构
1.1省市县三级卫生信息平台架构
省级卫生信息平台以建立1个省级综合平台为核心枢纽,以建立市级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和区县级数据中心为基础支撑,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平台要求功能完备、标准统一、安全可靠。
1.2省级居民健康惠民服务信息系统
省级居民健康惠民服务“一卡通”信息系统覆盖各卫生业务应用,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等信息的共享和共用,重点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层医院就诊服务、村卫生室等应用,以此为基础,构建县区数据交换平台。1.3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众多,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其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业务服务子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监督管理子系统、与其它系统接口。
2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技术架构
可考虑建设省市县三级平台、分级部署的实现方式。省级平台支撑和涵盖全省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等公众服务的应用需求;市、州级平台需建立个案数据与管理中心,实现对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的集中存储、检索、共享、数据交换等;区县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承担县级区域数据中心的作用,主要负责县域内医疗卫生业务和管理数据的存贮与处理。应从基础设施安全、软件安全、数据安全三个方面综合考虑系统安全性。基础数据安全:平台具备性能完善的网络安全基础。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防范、用户识别等信息安全软硬件系统,并设专人进行日常监督管理与更新;软件安全:平台涉及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应具有访问控制功能,并定期进行完全备份;数据安全:采用数据库备份策略;对数据和资料的访问设置权限;关键数据的修改记录必须记录操作日志;关键、敏感的数据的存放需进行加密处理。云技术部署方式。省厅级统一采用集中部署方式,完全可以和云计算方式的集中部署,多点复制,保持系统健壮度的方式进行融合式的部署,并为以后云计算方式的完善部署,提供了基础设施、网络框架、软件体系的必要条件。县(区)级按照省内统一的标准和功能规范,进行部署,同时市级平台可以部署成虚拟平台。
破解医疗卫生信息孤岛难题探究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个性化医疗、远程诊断、远程治疗等逐渐走进百姓生活。而这一切都以体量庞大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信息为基础,健康医疗大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世界各国也深刻认识到健康医疗大数据的重要性,并从国家层面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以抢占创新医学研究、精准诊断、个性化健康管理和移动医疗等前沿阵地。然而,随着健康医疗大数据规模日益庞大,这些数据的权属问题也日益凸显。数据权属不清将直接导致权责不明、数据无法顺畅流通、共享,从而无法进一步挖掘其价值,影响健康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数据权属不清阻碍医疗数据流通和资产化
2020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推进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开放共享、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全国建立了国家数据中心、区域数据中心和应用发展中心。本次肺炎疫情当中,医疗卫生大数据技术在病毒溯源、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然而,随着医疗卫生数据规模和质量的提升,由于医疗卫生数据权属不明导致的数据泄露归责问题以及健康信息的共享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数据权属不明导致数据泄露问题归责难。数据泄露是数据安全最主要的风险之一,根据IBM的《2020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医疗数据泄露平均成本高达713万美元,医疗保健行业在2020年已确认的数据泄露事件同比增加了58%;在过去3年中,超过93%的医疗保健组织出现过数据泄露。如此高的数据安全风险,毫无疑问需要法律法规的有效规制。而制定此类规范,就需要先从底层逻辑上明确数据的权利归属,否则出现数据泄露问题应由谁承担责任,如何保护数据提供者及相关利益方的权益等,都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影响数据相关方的信心,影响医疗卫生数据的流通和资本化。另一方面,数据权属不明阻碍健康信息的互通共享。目前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法律界定、隐私保护、交易规范、知识产权保护等还处于法律空白,使得数据的利益分配没有得到规范性保障,制约了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和民众参与的主动性。个人健康数据在何种程度上属于患者,又在何种程度上属于医疗机构就是其中最显著的问题之一。个人健康数据都存在于各个医疗机构中,而患者却很难看到自己的健康数据档案,更无法从中收益。这种情况下,患者就缺乏提供个人健康数据的积极性,医疗大数据库的有效建立就会受到负面影响,这不利于整个健康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虽然国家出台多个文件支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通共享,但想要做到医院信息互联互通,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资产化的目标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数据权属问题。数据难以确权和授权成为阻碍医疗机构进行数据共享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应加快数据确权及其机制研究,从而更好地探索数据共享、加快构建数据标准体系与交易体系。
二、从法律和技术层面解决医疗数据权属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就要明确医疗数据的权属。医疗数据是关于患者个人的数据,由医疗机构采集和管理,这些数据资源又关系社会和公共健康,因而医疗数据涉及患者(个人)、医疗机构、社会公众三类利益主体。为此,医疗数据的权利配置就是协调保护三类主体的利益,使医疗资源价值得到有效发挥,建议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医疗数据的权属问题:第一,法律层面。首先,应当明确医疗数据的患者权益。从医疗数据有效利用的角度,重要的不是将医疗数据归还于患者,而是要承认患者对其医疗数据享有分享利益的权利。这样患者才有动力提供其健康信息,从而丰富医疗大数据库。其次,应承认医疗机构对各自产生的医疗数据享有财产权,同时明确社会义务(责任)。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采集和形成关于某患者的数据后,该数据即与患者分离,成为一组“纯数据”,并保存于医疗机构的数据库,服务于患者的诊疗活动,这有助于医疗机构改进医疗水平,有利于公共健康。最后,确立医疗数据的公共利益。明确政府相关部门仅有权基于特定目的、在特定情形下从医疗机构处收集、调取其掌握的医疗数据,并以满足社会公共利益为限度。第二,技术层面。数据权属的落实,不仅要有法律的保障,而且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撑。一是公民个人数据权属及公民个人身份的安全保密技术;二是数据传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保密技术;三是数据存储的安全审计和检测技术;四是数据安全分类、分级、分量、分领域的分析技术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五是数据资产的量化分析技术;六是数据权属被侵犯和违规操作的检测和记录技术;七是数据违规违法流出境外的检测和控制技术。总之,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数据不仅仅是新型生产要素,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需要健全数据权属、标准、存储、交易、共享、跨境流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从而明确数据资源生产方、使用方、监管方等主体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还要通过技术的提高对数据确权的落实予以支持。如此这般,才能最大化地释放医疗数据所蕴含的价值。
作者:张丽英 段佳葆 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医院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现状
摘要:针对医院职工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文章提出了对策建议,指出要提升职工健康档案的规范化、信息化动态管理,创新服务模式,为职工健康提供风险评估及预防作用。
关键词:健康档案;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个人健康的意识普遍增强,在不断追求物质、精神生活的同时,对个人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同时,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健康档案为职工健康提供可靠的疾病风险评估、检后健康预防作用。笔者所在的山西省儿童医院职工健康体检工作由单位人事部门管理。笔者从事职工健康档案管理多年,现结合本单位为例,经过认真梳理,对医院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提出对策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医院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的现状
1.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从2008年以来,医院职工的体检工作一直由人事部门负责,医院每年10月份以后到年底要组织安排职工体检一次,从原来的在正式职工群体(在职及离、退休正式职工)逐渐扩大到医院的所有职工,充分体现了院领导对职工健康的重视和关爱。另外,医院在省医保中心备案的正高级保健干部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组织实施,人事部门统一把职工健康体检报告从体检中心取回来并在单位进行备案。由于过去医院对职工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不太重视,没有系统地安排专人管理,把工作管理重点放在了职工健康体检的组织安排实施环节上,而对后期的检查项目内容、检查报告、检验结果、健康建议等等信息未及时和职工进行沟通汇总,致使每次职工健康档案的登记信息存在遗漏。2.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医护工作者既是百姓健康的守护者,同样也是健康的被守护者。作为省级医院三甲医疗机构,现有在职职工2500余人,担负着三晋妇女儿童的健康服务工作,特别是2016年国家实行全面二孩政策以来,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大,相比成人医院的工作量两倍以上,许多医护人员劳累过度、每天休息睡眠不足,身体超负荷运转处于亚健康状态,年轻的女职工过早内分泌失调,大龄女职工的健康也受到了影响。医院每年职工体检总有个别职工检查出一些重大疾病诱因,根据医院考勤系统统计,现在每月职工因病请假人数者达3%左右,这不仅影响到职工本人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到单位的整体经济效能,不得不引起职工健康档案管理者的重视。
二、存在问题
1.医院职工对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缺乏高度认知意识。个人健康档案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过程中,其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所接受的各项卫生服务记录的总和。医护人员把主要精力用在一线医疗工作,忽视了个人健康问题,总认为自己学医懂医,大病远离于自己的错误想法。另外,职工在健康档案信息反馈方面与档案管理者之间缺乏交流平台。医院对此项工作的开展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健康档案管理者对职工健康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没有搭建好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的信息平台,职工健康档案管理者缺乏有效的主动服务意识。2.医院档案管理者对职工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宣传的力度不够。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应该在向服务对象加大宣传力度、说明健康档案涉及的内容、用途并征得职工同意之后建立,因为只有得到服务对象的配合才能得到真实的信息,对健康管理才有实际意义。3.医院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简单化、不规范、档案利用率低。作为医院职工健康档案的管理者,对单位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的意义、作用、原则、内容等基本框架不太熟知,对职工健康档案未进行及时登统计、分类、整理、归档,职工利用健康档案途径少,档案成为一种死档,其使用管理价值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过去医院对职工健康体检档案只是简单地统计、造个花名册,简单地把检查材料、化验单、检查报告登记、汇总一下作为成为职工体检的基本情况,具体健康情况没有进行详细记载,这样每年体检的内容不全面,历年的检查结果没有可比性,一种病多次出现,每年体检都有,有的病情加重了也没引起职工重视,年年体检,年年有病不及时治疗,反而拖得病情因加重。未真正实现对每位职工健康档案的信息进行认真的整理,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种等情况不能进行科学归类,未对出现常见病、慢性病进行跟踪分类,对存在疑问须第二次进行必要项目的检查再化验的结果未及时补录,尤其是医生对职工检查结果评价一栏的建议录入不全面,存在原始的手工录入过于简单化,未对职工健康档案进行系统的现代化规范化管理,未让档案真正活起来。4.职工健康档案管理者缺乏创新意识,未充分发挥职工健康档案效能。管理者未能发掘职工健康档案的功能,现在职工健康档案体检的途径很多,作为医疗机构,一般是由三甲医院承担体检,有专门的职工体检中心,我院结合自身的情况,把一些能自己体检的项目进行内部消化,其他项目放在承担体检任务的体检中心进行,这主要是医院为节约体检成本来考虑的。目前,职工健康检查还存在的问题是检查的项目不够完善。医院一些重要的检查项目没列入职工体检项目之中,原因主要是医院投入的经费不足,职工人数多,医院开支大,平时对一些常规项目内容进行了检查,不是全身检查,从而导致了职工的健康档案信息不全面,对特殊疾病预防方面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建议年龄段在55岁到60岁阶段的在职职工,在临床一线工作了25年以上的CT和核磁共振等纳入职工体检的项目,虽然费用较高,但对职工的健康更应当放在首位。要加强职工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对职工健康档案检查的项目,逐一进行完善,对职工体检进行分类统计、总结,做到一口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