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中历史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中历史教学咏史诗歌探究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分必修和选修,必修又分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板块,这是所有高中生必须要学习的,也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必考知识,而选修部分是供文科学生学习的。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教材,都缺少对历史人物的涉及,更谈不上对历史人物情感的描写,很多同学认为历史课堂是枯燥无味的,这是造成高中生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咏史诗歌是区别于正规史学的一种中国古代史学文化形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适当加入咏史诗歌的学习不仅能把“死”的历史讲“活”,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现从“什么是咏史诗歌”“咏史诗歌的发展脉络”和“咏史诗歌的学习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叙述。
一、什么是咏史诗歌
正规史学、通俗史学和咏史诗歌是中国古代史学在文化结构形态上的三种主要形式。正规史学是历史学家的史学,通俗史学是大众的史学,而咏史诗歌是文学家的史学。咏史诗歌一般指以客观的“物”为描写对象,或细致地刻画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情感的诗作。咏史诗歌与正规史学、通俗史学在中国古代长期并存,共同促进了我国古代史学的繁荣。
二、咏史诗歌的发展脉络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全集共305首诗,其中,具有咏史风格的共15篇,《大雅》中11篇,《颂》中4篇,突出特征表现为审美情感和期望情感的二元组合。春秋战国时期,正规史学逐渐走向独立。咏史诗歌主要关注对历史本身的思考而逐渐淡化了具有神学色彩的祈神祭祖,代表作如《成相杂辞》。汉代是正规史学在中国古代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出现了很多史学巨著,如《史记》《汉书》等。而咏史诗歌却出现了萎缩局面,这与当时统治者对官方史学的重视和当时思想文化的偏向不无关系。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正规史学持续发展的时期,但总体成就不及汉代。咏史诗歌却有长足发展并走向成熟,如刘勰的《文心雕龙》、陆机的《文赋》、钟嵘的《诗品》等。而萧统的《文选》中,“咏史”成为一个独立部分,标志着文化界对这种体裁的最终认可。这一时期咏史诗歌多带有悲凉情感,与社会的频繁动乱有很大关系。唐、宋是我国古代文学和史学发展的高度繁荣时期,咏史诗、咏史词在这一时期也呈现非常兴盛的局面,如唐诗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蜀相》、温庭筠的《苏武庙》等;宋词里费衮的《梁溪漫志》、王灼的《碧鸡漫志》、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元朝时诗与词逐渐萎缩,而散曲开始流行。咏史散曲多透露出对现实的失望和对前途的茫然情感,代表作有陈草庵的《山坡羊•叹世》、张养浩的《沽美洒兼太平令》等。明、清时咏史诗歌虽然创新不足,但数量相当大,咏史歌谣在民间广为传播。清代的《白雪遗音》录入了流行于当时的多首咏史民歌。
三、咏史诗歌的学习意义
(一)弥补教材不足、增加历史趣味
高中历史教学史料突破思考
一、运用史料进行教学的优势所在
1.直观生动,增强学生求知欲。
历史教学若照本宣科,很容易就会成为枯燥乏味的一门“背书学科”,而历史本身是一门艺术性与趣味性非常强的人文性学科,高中历史教学者应当善于利用史料,让学生对历史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让学生了解历史发生的始末,其发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从而对历史产生兴趣,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历史素养。史料的真实性、丰富性、直观性都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法宝,通过阅读与分析史料,教学者可以向学生重现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恍若身临其境,充分感悟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鲜活,从而产生求知欲。
2.扑朔迷离,引发学生探究欲。
史料的丰富性又决定了其所展现的历史是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的。高中学生的生活简单,思维也较为直接,往往在历史的学习中缺乏质疑精神与探索精神,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占了大多数,而真正能主动思考的学生则少之又少。在很多时候,历史不仅仅是历史,其中还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若让学生一味的死记硬背,就会使他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对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没有好处。善于运用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索,会大大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成效,事半功倍。
3.丰富多彩,拓展学生知识面。
高中历史教材篇幅有限,因而只是撷取了历史长河中的一瓢水,许多历史知识与背景在教材中都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而史料的丰富性则恰恰弥补了教材的这一不足,运用史料教学,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具有更开阔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其历史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教育实施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历史价值教育的核心目标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关键词】
高中历史;价值教育;唯物史观;核心目标
一、前言
高中历史属于人文社会学,其所具备的教育价值是不能忽视的,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价值教育能提升学生的人格和品质以及社会责任感等。但是,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仍然面临着很多的困境,导致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得不到提升。所以高中历史教学需找出所面临的困境,并以价值教育的核心目标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最为恰当的方法实施价值教育。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境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浅谈(9篇)
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导入策略
摘要:导入、呈现、输出常常被教育界合称为教学三部曲,由此可见,导入在整个教学环节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迫于“非重点”学科的标签与高考的压力,一部分教师并没有把导入环节重视起来,一个好的导入往往能为课堂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所谓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本文将依靠历史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完善课堂导入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
一、引言
于课堂而言,一个导入往往涵盖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因此一堂课的好坏往往受到导入环节的影响。只有教师对导入环节提起重视,才能让学生对45分钟的课堂教学产生兴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但当下的高中历史课堂由于高考压力等因素而无法像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一样,有充裕的教学时间,许多教师的课堂导入都是单一的形式化,如: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接下来,我们上新课……更有甚者,导入环节被直接省略掉,长此以往,学生便对历史课堂产生倦怠,无法将身心投入学习。
二、如何有效地设置导入
课堂上倘若只有平铺直叙的简单导入,那么这不会是一个好的课堂。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在上课时设置精彩的导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变得妙趣横生?笔者经过查阅文献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导入策略进行以下阐述:
高中历史教学公民教育初探
公民概念伴随着西欧国家关于“天赋人权”的启蒙思想逐渐延续至近代,特指社会成员在法律层面上的国家主人翁身份,“公民”权利通过法律文本固定不仅是基于国家政治基础的身份归类,还进一步确立了“公民”作为固定社会成员的责任与义务。当代公民教育的内涵即是促使学生具备与公民身份相适应的公共知识、情感态度,以及群体价值观,促使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觉醒。作为顺应社会发展大局,纠正社会不端行为的趋同性教育体例,公民教育理念与高中历史课程的素养维度、道德维度、情感维度保持着高度一致,奠定了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公民教育理念的基础。
一、高中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的关联性
(一)高中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的素养维度
推明古训,唯有四字:实事求是。求真辨伪是历史学的基本态度,讲究“文直”、“实录”、“不隐恶”,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将历史学的治史精神纳入学生的素质培养领域。纵观高中历史课程,中国的“商鞅变法”,西方的马丁路德“民权运动”,无一不是历史语境中的真知践行,基于历史课程开展公民教育理念不仅是统一两者对真理的追求,还是促使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倚重向全体公民过渡的需要。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普通老百姓没有投身社会改造的权利,现代民主社会则视社会大众而非精英分子为社会革新的主体,主张人人心存对真理的敬畏之心,共同捍卫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二)高中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的道德维度
历史学的道德维度是善的维度,强调“扬善祛恶”,尽管历史时代与社会条件诸多不同,但人类的善恶判断始终一致,忠臣良将的美名千古流传,乱臣贼子的恶行遭万世唾骂,历史始终发挥着它赏善惩恶的终极功能。“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公民教育理念不仅借助历史与历史人物濡染社会大众的存善祛恶之心,还旨在推动古代“刑”观念向现代“法治”转变。高中历史课程“夏作禹刑”,“商作汤刑”,“周作九刑”,善恶赏罚以皇权为本位,公民教育理念推崇法治思想,即遵循在广大公民共同意志上形成的法律文本体系,解决公民生存权与刑罚权的冲突,保障社会扬善祛恶的根本理性,其在社会历史事件中反观法律的尊严与精神,有益于社会道德的真正成长。
(三)高中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的情感维度
高中历史教学发展研讨(10篇)
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展开中,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要让学生对于课本中提到的史料有独立分析的能力。这是学生能够有效展开自主学习的根基,也是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体会历史的一个前提。历史课程的教学在展开中,教师不能让学生一味地、被动地接受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学生要具备独立的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的具备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与分析历史问题,能够更加全面细致的解读文本素材,体会其中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一、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管是遇到问题还是在课本中读到了一些具体的内容,学生都应当首先进行自主的思考与体会。不少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不好,对于教师的依赖性极强。往往是等着教师来讲解课本内容,对于史实、课堂上展示的课外史料,学生并没有充分进行自主解读。学生如果长期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历史课程的学习,很可能会失去思考与判断能力,遇到没有学过的内容,或者是一些新鲜题材,往往就会产生非常明显的理解与认知障碍。由此可以看出,在历史课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教师要有意识地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课堂上鼓励学生对于各类问题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与分析,如果是自己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再来引导大家展开交流探讨,遇到瓶颈时可以适当给予点拨。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也是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一条合理路径。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自主学习中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例如,在读到课本中关于“二战影响”的相关描述时,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内容,这一点学生要了解。另外,要提醒学生阅读时理解重点词的含义,如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是重点词,应理解,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除了这些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要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表达。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首先可以从文本的阅读、分析过程中展开。学生如果具备非常好的文本分析与解读能力,这必然体现了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思维能力形成的一个关键素质。
二、丰富课堂上的材料容量
思维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不断训练与加强的过程,教师想要充分锻炼学生思维,可以尝试丰富课堂上的有效教学材料。课本中的篇幅有限,能够呈现的史料史实并不会太多,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适当进行教学素材的拓宽与延伸就很有必要。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主题引入一些拓宽素材,可以利用史料来丰富教学内容,并且利用这些课本中没有的或者未曾提到的内容来激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一个很值得展开的教学尝试,这样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学生思维的灵敏性也可以在新颖的材料的呈现下得到激发,这也就能够慢慢推动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教学工具,将一些和教学主题相关的素材引入课堂,如使用投影、电视等给学生呈现一些史料,使学生见多识广,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讲美国在二战中修改“中立法”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时,引用了罗斯福的一个比喻:“如果你的邻居家着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当时能讨价还价吗?”从而形象地道出,美国对外政策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出于自身的考虑,使学生很快悟出道理。这种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了起来,这个史料中的比喻也直接给学生揭开了这段事件的实质,多采取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上的知识呈现,学生的思维也很容易受到激发,自己理解与看待问题的角度与视野也会随之拓宽。
三、合理有效地设计训练内容
高中历史教学应用(10篇)
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教学也逐渐趋向于多媒体化,我们不再是单纯地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把教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但是要使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把握好应有的原则,找到突破点,并解决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一、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
(一)把握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应该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让学生做课堂上的主角。要减少教学中不恰当的做法,不要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仅仅打着信息技术的旗号,却忽视了学生的利益,这样并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有效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所以,在整合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按照知识结构从学生实际出发,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二)遵循灵活性的教学原则
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遵循一定的灵活性原则,不能生搬硬套,要按照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方式,也可将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起来运用。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大小、兴趣特长等,灵活选择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现如今的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模式,而是多种模式的组合,甚至是混合模式。因此,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解析(10篇)
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
摘要:
情感教育是高中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乃至发展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情境教学则是推进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文章基于此,首先概述了情感教育、情境教学的内涵以及关系,然后就如何结合情感教育与情境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巧用情境导入、构建历史情境、角色模拟情境、注重总结反思等。
关键词:
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情感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入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认知教育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需要,情感教育的地位与价值大为凸显,如何有效地在高中历史中贯彻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课题,对此,情境教学则能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情境教学契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对于学生历史情感的培养与激发有着相当不错的效果,将之与情感教育结合不仅是历史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文章基于此,就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做了相应的探究。
一、情感教育与情境教学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