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劳动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中劳动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中劳动教育

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和劳动教育融合路径

[摘要]加强对高中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精神、劳动观念、劳动技能的培育,可以更好地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开发、教学方法的创新尝试、教学评价的创新设计三种路径,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劳动教育密切融合起来。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劳动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成长成才。

[关键词]思想政治;劳动教育;融合路径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开发路径

1.挖掘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

教材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依据,将思想政治课与劳动教育相融合,首先要深挖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以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为例,这一课着重介绍了新时代的劳动者风貌,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专题活动,通过探讨新时代各行各业劳动者在劳动岗位上的常态来理解劳动之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工匠精神”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譬如各种基础建设,教师可以中国的高铁建设为例。高铁的快速、安全、平稳,不仅是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体现,同时也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谨认真、耐心专注的劳动精神的体现。通过锁定和提取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劳动元素,水到渠成地实现了该课的教学目标。

2.将政治教材内容投射实践中

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巧妙地将教材中的内容投射到实践中,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劳动教育与政治学科相结合的现象。以人教版必修2政治生活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第二框为例,该框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选择“脱贫攻坚战”的素材。在脱贫攻坚战中,基层干部,尤其是中共党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基层干部不仅能立足于贫困地区的具体情况,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如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还能以身作则,实打实地投入到田间去劳作……这背后的驱动力,有作为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也有中共党员的悟性和纪律要求,还有我国政治制度的约束与鞭策。通过将政治教材中的内容投射到实践中,不仅可以体现政治学科的社会属性,还可以让劳动教育变得更加具体和生动。

阅读全文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劳动教育策略探析

摘要:劳动教育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关键,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高中历史学科中采用有效策略把劳动教育的内容融入到课程之中,无疑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劳动教育;素质教育;有效策略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劳动教育是通过劳动培养全面人格的教育活动。历史课程作为高中重要课程之一,具有温厚的人文色彩。历史课程通过讲述过去的人与事,指引今天的人与社会发展。因此,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实施劳动教育是时代赋予的使命。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科学有效的实施策略能够使历史课程既具有历史味道,又能够落实劳动教育,还能够推动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

一、坚持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理论保障,是学习高中历史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客观基础及其发展趋势。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才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创造了多样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务,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进步。唯物史观从历史的高度极大赞扬了人民群众的劳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把唯物史观科学理论通过具体史实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群体,所蕴含的巨大力量,关注劳动群体,肯定劳动人民对于社会发展做出的奉献与努力。教师要主动去阅读唯物史观的相关著作,搜集资料,通过研读与分析,自觉地内化理论,结合具体史实加深理解。当教师本人能够真正地消化和理解唯物史观时,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开展活动,组织教学,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然后在备课阶段,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准备新课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选择有利于培养唯物史观素养和劳动教育的连接点,选择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的史料,有针对性地撰写教学设计。接下来,在上课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理解唯物史观中有关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结论,使学生明白劳动的重要性,热爱劳动人民,通过观念上的转变实现自觉劳动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劳动光荣。比如,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五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程标准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脉络,隋唐时期社会繁荣昌盛,认识这一长达几百年历史时期的制度改变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新发展。其中,认识区域开发是指理解这一时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阅读教材后发现,教材旗帜鲜明地肯定了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和劳动资金。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使江南地区成为了经济富饶之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具体的主干知识充分展现了劳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教师在分析与解读教材内容时要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进行唯物史观素养培养和劳动教育,把劳动素养巧妙地结合进日常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正向影响学生。

二、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情境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利用丰富多样的史料创建历史环境,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环境中去,让学生“神入”历史,能够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感同身受地思考历史问题,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得到客观公正的历史解释。劳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根据檀传宝老师的观点,劳动素养是个人后天形成的品质,包括正确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劳动知识与技能、有能力开展创造性劳动。从中可以发现,劳动素养比较抽象模糊,它完全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进行感知,然后从个人感受中理解劳动的价值,进而认同劳动的重要性,自觉地把个人感受升华为日常表现,改变学生以前的行为习惯。依据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工具来进行,创设生动立体的历史情境无疑是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创设历史情境包括合理选择教学资源和设置情境问题两个重要环节。在历史学科中选择教学资源也就是选择史料,包括搜集、整理、辨伪、解读、甄选。问题是历史情境创设的关键。教师要从假设学生是历史亲历者的角度去设计关键问题,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心境,同情性地认识历史。并且问题难度应该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有启发性和思辨性。劳动教育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在知识经济全球化下,劳动形态已经发生深刻变革,脑力与思维的投入显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劳动者需要投入脑力与体力,特别是运用高阶思维能力。通过劳动教育,推动人脑思维的发展,实现培养正确价值观和优秀思维能力的“立德树人”目标。教师在创设历史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历史思维,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获得必备能力的关键问题,这样的历史情境,才是符合高中课程标准要求,使劳动教育回归“育人”。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四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发挥劳动教育积极作用的优质教学资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通过了解抗日战争时期重要抗战事迹,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选择阆中战士何文元家书作为史料,围绕这一位普通人物设计问题。设置的问题是:(一)何文元写下家书的背景是什么。(二)何文元奔赴战场的原因是什么。(三)在当时,还有无数个像何文元一样的人物,他们在当时发挥的作用是什么。假如没有他们,可能会发生什么。(四)假如你是何文元,你会选择北上抗日还是暂时返乡,请说明理由。通过一个接一个递进问题,使学生在思考与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启发思维与情感,知道正是因为举国上下加入到这场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的正义战争中,做出许多牺牲与奉献,才会有今天的中国。

阅读全文

劳动教育融入高中和大学思政课一体化

摘要:当下,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热点,高中与大学阶段是推动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有关联性,通过探讨劳动教育融入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育一体化存在的问题,认为通过推动劳动教育融入两学段思政课课程体系、搭建两学段劳动实践教育平台、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劳动教育教学一体化保障体系等举措,推动劳动教育高效融合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中。

关键词: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

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有效实施[2]。高中与大学时期是统筹推进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劳动品质形成和塑造的关键阶段。劳动教育不仅是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助推器和融合剂,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营养液。通过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劳动教育融入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意义

1.1是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有力举措。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热点,如何更好地将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部署落地落实,需要以推进一体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建设为统领,以思政共性内容建设为融合点和着力点,有效搭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平台,才能破解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存在的难点。当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价值逐渐被广泛认同。然而,我们要看到,各大中小学普遍存在没有开设独立劳动教育课程及缺乏专业劳动教育教师等现象,这些滞后现象阻碍着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因此,以劳动教育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动主线,通过坚持将劳动教育和思政课改革创新有机结合,创新思政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推动劳动教育高效融入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实现两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上的衔接,促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

1.2是增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渠道。长期以来,大学和高中思政课对实践性教学重视不够以及劳动教育逐渐被边缘化,导致两学段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高。同时,两学段思政课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对各自授课对象的身心特点和规律等并不熟悉,这些因素影响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效。实践检验证明,劳动教育是增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渠道,能促使学生将课堂所授的劳动实践理论转化为内在自我标准,提升自我劳动品质和素养,进而转变为外在自觉行为习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开展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有力举措,各级各类学校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改进劳动实践教育形式,引导和帮助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热爱劳动习惯,提升整体育人效果。通过劳动教育连接纽带,实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的突破,打通两课程教学一体化建设的难点,切实增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1.3是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学校对学生培养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教育方针,劳动教育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按照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大中小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者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多措并举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学校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培育学生的正确劳动观念。当前,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积极探索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在学科融合上下功夫,打通大中小学学校劳动教育的“任督二脉”,创新新时代劳动教育方法,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内涵,推动劳动实践教育创新升级。只有让劳育筑牢学生思想之魂,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才能追求其它方面素质发展。纵观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会经历一个从小学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初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高中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到大学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3]。不同学习阶段有各自不同的性质与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准确把握两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能力,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解掌握劳动教育知识。

阅读全文

谈数字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摘要】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迅速渗透到教育领域,劳动教育在与之结合中呈现一种新趋势,给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带来新挑战。在此环境下,为进一步了解数字时代高校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通过线下分发问卷和线上填写问卷展开调查,本文依据数据探讨现阶段如何切实提升劳动教育实效性,从而把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劳动素养落到实处,培育新一代数字科技型劳动人才。

【关键词】数字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效性

一、数字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科技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迅速渗透到教育领域,打破了传统教学限制,给劳动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数字时代带来的劳动教育形式多样,劳动能力的高要求,给作为人才培育主阵地的高校带来重大挑战。

(一)数字时代创造劳动实践新形式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数字媒体、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等新兴产业崛起,衍生了许多新颖的劳动实践方式,如脑力劳动、创意劳动等。这种通过创新、知识与劳动相结合带来劳动成果的方式,有趣且富有创造力,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就感。而现行高校劳动实践最普遍的途径就是打扫校园卫生、参与家庭劳动、社区服务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劳动观念就停留在了劳动就是脏活、累活上,以致出现大学生对于劳动兴趣不浓,不爱劳动,甚至轻视劳动、抵触接受劳动教育的现象[1]。数字时代学生对于劳动的新要求与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形式的滞后性不相匹配,加剧了学生对于高校传统劳动教育的抗拒。如何根据时代新要求创新劳动教育实践方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数字时代呼吁劳动教育新模式

阅读全文

社会实践中的劳动教育思考

摘要:通过对目前社会实践课程内容的梳理,发现存在简单地将务农务工等同于劳动教育,从而产生有劳无育的问题。社会实践活动要通过与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从活动体验导向信念塑造等方面来纠正有劳无育的问题。学校应在确保社会实践课程设置话语权的前提下,延展劳动教育的时空,使社会实践真正体现以劳育人的价值。

关键词:劳动教育;社会实践;课程设置;话语权

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弱化多年的劳动教育又重回教育者的视野中。劳动教育被弱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应试教育挤占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劳动教育的理念滞后于时展,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潜在地轻视劳动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探索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路径,具有天然优势:首先,社会实践活动离开学校走出课堂,从物理空间上远离了应试教育的场域,客观上保障了实施劳动教育需要的时间与空间;其次,社会实践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带入真实的学习情境,直面企业、工厂和田间等多种劳动形态,直观地呈现丰富的劳动方式,有利于通过“行”来完成劳动价值观升级、内化,有利于劳动观念的与时俱进。站在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新期待这一高度,审视目前的社会实践的课程设置,在社会实践的劳动价值观、课程设置的参与度、课程内容的丰富性等方面,学校教育均有应为且可为的空间。

一、在社会实践中树立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在于确立劳动价值观,让青少年充分认识到劳动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生进步的重要意义”。[1]从“社会发展和人生进步的重要意义”来说,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暗合了核心素养的理念——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成长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社会实践中的劳动教育,首先要提升到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的高度来重新认识。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是“以热爱劳动为荣,以不劳而获为耻,尊重努力劳动、贡献社会的不同阶层的劳动者,愿意以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建设祖国、贡献社会、服务人民”。抽象的教育理念需要具体的教育内容来支撑,否则就是一句空言。“以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是指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既包括传统的对劳动的认识(即体力劳动),还包括了智力劳动、创意劳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后两者在新时代中国崛起的道路上,发挥的作用更大,产出的效益更高。相应地,社会实践也应该把智力劳动实践和创意劳动实践纳入实践课程。劳动教育的内涵也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割裂走向五育融合发展。

(一)将活动从体验导向信念的塑造

目前相当多的学校,社会实践的课程内容为收割水稻、打谷晒谷、挖花生务农体验,学习藤铁工艺,采茶、制茶、品茶文化传承等。这就是典型地将以往的务农务工等同于劳动的单一形态,将劳动的内涵窄化、矮化为体力劳动。例如,收割水稻、打谷晒谷的社会实践,具体内容包括:①学生到农田边听活动组织者(或者当地农户)讲解握镰刀的姿势和动作要领;②学生分组轮流下田,每人收割十束稻谷,集中摆在田埂上;③学生围着打谷机听活动组织者(或者当地农户)讲解使用打谷机动作要领;④学生每人抱一把稻谷,轮流用打谷机打谷。此项活动结束,学生又去下一项活动地点,而下一项活动与此完全无关。梳理活动流程,我们发现,课程内容没有与树立劳动价值观建立起一种关键连接。实际上前者是后者的载体与手段,后者的实现才是目标。活动确实是让学生体验了稼穑艰辛,但是,仅仅体验了艰辛,还不足以“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2]更大的可能是,这种单薄的体验因为与真实的社会发展水平脱节太多,反而变成城里学生对乡土生活的猎奇、谈资,没有参与到受教育者的劳动价值观的建构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浅表化的问题呢?因为,从认识形成角度来说,学生会判断活动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内容,如果这一印象与其表征的信念是脱节的,他们就会悬置这一印象,将其视为孤立的一个印象,而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充分表述。如果印象内容能够参与到学习者原有的价值体系的建构,学生就会表示“认可”这一活动,进而主动采取后续的行动,进行自我教育,这时候活动就能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他们才开始拥有正确的劳动信念。

阅读全文

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思考

[摘要]笔者通过对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梳理了劳动教育的概念,总结并分析了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和中职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优势,提出了劳动教育实施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劳动教育;中职;职业精神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在讲话中提到,“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重申了劳动教育的意义,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点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在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劳动教育的概念

劳动教育,顾名思义是“关于劳动的教育”,从组成要素来看,主要包括对劳动认识、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情感、劳动品质培养等的教育;从内容的性质来看,可分为对生产技术劳动的教育、对社会公益劳动的教育以及对生活服务劳动的教育;从地位上看,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一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水平不高,认识层次还停留在“体力教育”“劳动改造教育”这些陈旧的观念上面,缺乏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自媒体被广泛运用,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追求财富、追求享乐的人越来越多,享乐主义、丧文化横行,人们对于劳动越来越不重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召唤劳动教育的回归。

2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实施的教育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后续劳动力的质量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的稳定,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国务院在2019年2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劳动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当下,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阅读全文

建设劳动教育课程推进育人方式思考

摘要:以“和合”办学理念引领,以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学校育人方式变革,从劳动文化内生、课程目标重塑、课程资源重构、教学样态创生、教学空间再造、教学评价激励六个方面着力,建立富有特色的劳动育人实践体系,彰显劳动育人价值。

关键词:劳动教育课程;劳动育人体系;劳动育人价值

劳动教育是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和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起点和重要支撑。我校根据党和国家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精神与“和合”办学理念,以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推进育人方式变革,通过“劳动文化内生、课程目标重塑、课程资源重构、教学样态创生、教学空间再造、教学评价激励”,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提升劳动技能、感悟劳动之美、改变劳动观念、增强劳动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有温度、会学习、能创新”的未来型人才。

一、问题与思考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课程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直接关乎劳动教育的成效和质量。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从未停止,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形成了亮点和特色,但劳动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还处于相对边缘状态,主要表现为:劳动特色校园文化尚未形成,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淡化、弱化;劳动教育目标泛化,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年龄特点,缺乏校本表达;劳动教育课程存在无序性,各学段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脱节;对“劳动”概念理解窄化,劳动教育并未真正进入学生生活;家庭劳动教育弱化;劳动教育育人实效评价被弱化。针对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我校从劳动教育课程系统建构与实践入手,推进育人方式变革,提升全面育人质量。

二、学校特色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劳动文化内生

阅读全文

中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原则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这是对2018年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进一步落实,也是针对我国学校劳动教育失位问题的有力举措,更是顺应新时代劳动要求、提升国民劳动素养、保障中国走在实干兴邦大路上的深谋远见。在《意见》这把量尺下,学校劳动教育欠缺的短板显露无疑,由此可能引发的潜在社会问题也让人虚惊。可以说,《意见》的出台时机刚好,为物质丰富时代青少年逃避劳动的思想倾向亮起了红灯。《意见》也引发了教研界的广泛响应和积极探讨。如何将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如何充分发掘劳动育人价值成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在《意见》的催化下,劳动课程的开发、劳动教材的编写也进入实践阶段。课程是学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规划的总体呈现,深刻影响每个学生的培养。为了保证学生成长在正确的道路上,课程必须要反映国家的教育方针。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开发尤需警醒。课程开发的成果往往体现为教材,中职学校没有义务教育那样严格的地方教材审核机制,教材编写队伍的组成也较为多样。劳动教育刚刚被赋予了丰富的时代内涵,而社会对劳动的老旧态度尚未根除,难以确保课程开发团队完全剔除了陈旧认知。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在把握几个大原则的前提下,打造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百花齐放而百花向阳的劳动教育新局面。

1以劳动观教育为核心

劳动教育不是技能训练,更不是体育锻炼,而是要通过劳动培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理解并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其学生毕业后往往从事流水线工人、酒店服务员、司机、厨师、园丁等职业,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层力量,承担的体力劳动也远远多于大学毕业生。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以工作在劳动第一线为荣,对中职毕业生来说至关重要。劳动教育不但能够增加学生的职业荣誉感,提高其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还有利于中职生正视客观环境,做好人生规划,达成幸福人生。一线劳动者的稳定和自豪是整个社会稳步向前的动力。中职学校本身已有大量的实训课堂,课程实施者容易把实训课和劳动课混为一谈。实际上,实训课和劳动课在教学目标、情感体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最根本区别是劳动观是否占据核心地位。实训课更注重工作技能的养成,力图丰富职业体验,是帮助学生走向岗位做的技能准备;中职劳动课可以看作实训课的补充和升华,侧重帮助学生感悟劳动体会,发现劳动之美,培养职业荣誉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劳动课是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做的精神准备。区分实训课和劳动课是落实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一大难点。针对此难点,课程开发者需要站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高度审视劳动教育,以创造人本身的情怀编写教材。课程设计理念要为培养中国未来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超越仅仅为企业输送员工的狭隘。只有提高立足点,劳动教育课程才能肩负起培养新型劳动者的重任。

2以劳动体验为基础

在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而非单纯的技能培训后,中职学校很容易矫枉过正,陷入另一个误区,即把劳动教育看作纯粹的思想教育,进而以思政课堂代替劳动课堂,劳动课也会演变为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宣讲劳动意义。这就违悖了劳动教育知行合一、亲历过程的初衷。在亲力亲为中的“切肤之感”是劳动课堂的独特价值所在,是劳动课堂区别于其他课堂的特性,劳动教育必须以亲身劳动的情感体验为基础。传统的思政课堂大多以课本为本,思想意识的建构基于文字描述和教师讲述,往往缺少切肤体会。而劳动课堂恰能弥补这缺失的一环。劳动中的辛劳流汗、通力合作,劳动后的收获快感、呼吸畅快,都将生动鲜活地留存在学生的记忆中。而这些切肤之感正是劳动观教育开展的最好药引。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若要充分把握这些切肤之感并由此出发给予积极引导,最终达成热爱劳动的教育目标,并非易事。劳动课是苦的累的,但也是快乐而舒畅的。如何超越“苦”“累”的感受,而享受“光荣”“崇高”的获得感,将极大地考验教学实施者。一但方法错误,学生很可能因怕苦怕累而厌恶劳动,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在课程设计中,对劳动感观的引导要与劳动进度紧密结合,把握好情感干预的时机。在劳动之前,帮助学生做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劳动中的艰辛和快乐;在劳动进行到坚苦阶段,要激发学生的豪情,以坚韧和愉快的态度挺过难关;在劳动结束后,组织学生一边回顾劳动过程,一边分享劳动成果,体验收获的快乐。在疲劳感和收获感的互映下,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理解“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3以时展为方向

《意见》指出,劳动课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意见》对劳动教育的时代性要求放眼于未来发展,提倡为社会发展服务,契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中职劳动课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时代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