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中地理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中地理教学现状研究
在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立足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态势,抓住地理教学重点、要点进行突破,以此增强地理教学成效。
一、高中地理教学应当始终洋溢浓厚情感
情感是推动教学开展最直接、最有效、最明显的内在促进因素。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这一难度较大的工作而言,让学生保持强烈的情感可以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从而有利于教学各个环节的有序开展。我在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教学研究,既研究教材教法也研究教学对象,学生的一举一动能够尽在我的有效掌控之中,教学工作也始终紧贴学生身心特点,有利于增强学生强烈的情感。在教学工作中应重点抓住三个方面:首先,注重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对不同基础与能力的学生而言,只有设置量身定制的教学目标,才能使学生缓解畏难情绪,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可以通过分层设置教学目标的路径,让学生找准定位、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有效投入到地理学习的活动之中。其次,在地理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正面评价为主,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回答问题角度的新颖、作业完成的高质量,以及检测考评中取得的进步都予以表扬激励。这样的正面评价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获得更加明显的积极情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活动的快乐,乐于参加学习,主动开展学习。最后,在地理教学中还应该注重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通过外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情感。营造良好氛围,既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包括和谐的学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上,既注重自身态度的和蔼、语气的亲切,又要积极关心、帮助学生,指导学生学习技巧、弥补薄弱环节;在学生关系上倡导团结友爱、互助共进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相互帮助,让班级形成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
二、高中地理教学应当注重教学信息完善
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兴趣不高、参与度不深,导致课堂效率较低。实际上,教师如果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认真反思,就可以发现一些端倪,如果教师的教学工作信息量少得出奇,教材中有多少,教学中就运用多少,这种机械的固守教材的理念,会直接导致地理教学工作受到严重限制,整个教学不能够展示地理学科丰富多彩的魅力,使教学工作走进死胡同。所以在教学中应始终将教学信息的丰富完善作为有力抓手。例如,我在《全球气候变化》一课教学中,除了对教材中的信息进行阐述之外,还通过视频手段向学生演示了全球气候变暖之后带来的各种影响,并借用了目前社会上热议的《穹顶之下》纪录片,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及影响。这样补充完善的信息有效增强了地理教学课堂的生动性和吸引力,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由此可以看出,丰富的教学信息对提高地理教学成效具有帮助,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教学信息的完善。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就应进行充分的研究,要从各种与地理知识相关的报刊中搜集信息,从互联网中下载所需的内容。无论是数据文本资料还是相关的视频资料,都可以通过多渠道的搜集来完成。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自主创新,可以运用成品的课件,但是决不可完全依赖于成品课件,要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地理教学工作实际需要,将自己认为恰当的、科学的、生动的、有趣的信息融合进来,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演示,可以取得更加丰富的效果。
三、高中地理教学应当体现互动促进效应
高中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愿望,教师要重视这一思想趋势,要能够在教学中与时俱进设计出贴近高中生地理学习要求、符合地理学科特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中有平台、有载体、有空间,既能够相互探讨研究,又可以集中集体智慧,将灌输的模式转变为探究的模式,使地理教学工作能够向着更加自主和素质化的方向发展。这对学生而言,也是提升自身素质的一次良好契机。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师生互动的促进效果,首先对学生的学习载体进行全面优化,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教师讲解、学生接受,而是通过设置合作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形成学习的集体,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衡编排,为接下来的地理教学探究奠定组织基础。其次,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充分引导,将教学重点、难点体现在思考题的设计上。以《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为例,我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具有思维引领效果的提纲,要求学生分析交通运输的布局变化具有哪些方面的影响,造成这些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扬长优势避免消极影响,怎样科学进行交通运输布局的调整和规划等。这样的思考题既紧密结合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又体现了对学生思维的引领效果。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还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实例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理解分析,从而达到巩固的效果。最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不再简单评价,而是继续引导他们学会自我完善纠正、总结和提炼。对每一个小组的研究成果,教师发挥点拨作用,给予他们展示的平台,让学生相互辩论研究,进一步总结完善学习成果,这也是增强高中地理教学中师生互动效应的重要手段。无论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基础与能力,教师都应当在课堂教学环节为他们量身定制相应的角色、相应的位置,提供相应的载体与线索,让他们在地理学习中踊跃发言、积极思考。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点掌握的效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地理学习的思维能力,对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中地理教学论述(9篇)
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参与式设计取点
摘要:高中地理教学引入参与式,符合学生地理学习认知成长的现实需要。教师要对教学设计切点展开全面筛选,从学习主题、合作方式、训练设计等方面给出更多考量,找到更多适宜的教学设计切点,势必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参与式;取点
根据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固有特点,引入参与式教学设计具有较高适合度,能为学生深入学习创造良好条件。高中学生具有较为完善的独立思维,具备参与教学活动建设的实践能力,如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探究机会,势必能够给学生带来更丰富认知体验。参与式教学设计需要严谨筛选切入视角,确定教学“取点”至关重要,以“取点”为引导,为学生参与规划清晰路线,为课堂教学组织设计提供主题线索。
一、取点主题,创设参与环境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有鲜明的教育目标和学习方向,目标和方向就是课堂教学的主题。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对教学制约因素有充分研究。首先,要深度研究教材学习内容,探寻学生参与学习的契机,为顺利启动学生参与计划做好充分准备;其次,教师要进行细致的学情调查,掌握学生的学习诉求,并根据学生学习接受特点,给出互动性设计;最后,还要对教学辅助手段进行整合优化,为课堂参与式教学展开提供优质服务。围绕教学主题展开参与式教学,为学生创设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激活地理课堂教学的氛围,形成良好参与学习的环境。如笔者设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①)》,这个章节的教学目标为:了解太阳能量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掌握分析表达地理现象三维空间分布图,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研究时,利用教材相关插图进行针对性讲解,并发动学生展开质疑活动。学生通过接受讲解,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解读,纷纷给出质疑问题———太阳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太阳辐射对地球造成了哪些影响?太阳辐射分布有什么样的规律?热带雨林和亚寒带森林生物量有什么差异?对学生的质疑进行筛选整合,形成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展开重点讨论,经过师生共同研究分析,最终达成课堂教学目的。教师发动学生展开质疑活动是非常自然的参与教学设计。学生自己学习研究列出质疑问题,要比教师给出思考问题设计更有针对性。学生围绕学习主题材料展开质疑,这本身就是一种参与学习活动,从中获得的学习认知也是非常丰富的。
二、取点合作,丰富参与形式
高中地理教学读图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高中地理是一门兼顾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在文科高考科目分数中占据一定的比例,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中地理所含的内容知识较为丰富,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复杂。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还要求学生提升地理读图能力,分析图中洋流流向、气温、山河分布、季节性气候等地理知识,并在实际中学会运用,提高综合素养。但目前在高中地理中,学生读图能力还有待提升,且教学上缺乏一套完整、科学的教学策略。为此,本本则主要阐述高中地理读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在高中地理中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读图能力;策略
一、前言
随着我国新课标的改革深入,高中地理教学发生了较大转变,对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转变以往学生的被动式学习,推动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高中地理学科能够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转变能力,对学生视野及理解能力具有显著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存在许多需要学生进行解读的地理图像,而地理图像是一种形象、直观的地理语言,是区分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只有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地图,汲取有效的信息才能提升地理的理解能力并掌握相关知识。为此,在高中地理中对学生进行读图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
二、高中地理读图现状
地图是高中地理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地理知识的参考材料,教材内容中主要包括季风带、热量带及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势与地形。因此,在高中地理的考核上主要通过读图来评价学生地理知识掌握情况。但在实施高中地理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学生难以掌握读图技巧及提升学习成绩。因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学生积极性难以提升。而部分教师则不注重学生的读图能力,只要求学生牢记固定答案,认为只要通过大量的试题来帮助学生增强某一内容的记忆,便可掌握相应的知识,但实际上,却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灵活运用性。
三、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有效策略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10篇)
第一篇: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地理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它囊括的知识与大千世界紧密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恰当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身边的环境、日常生活融合起来,进而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本文就目前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及具体实施的策略和方法。学生通过学习丰富的地理知识,可以打开视野,认识世界,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从地理这门学科本身所具备的特性来说,其蕴含的科学和知识,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其知识点的涵盖面能细致到我们的住行吃穿,甚至是国家的政治和军事问题。所以,高中的地理教学要让学生懂得走出课本,走入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进而真正实现地理这一学科的功能和用处,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反观如今的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教师一般采用的还是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学生在课堂的参与中只是作为接受知识的客体。在这种单一枯燥的课堂模式下,原本在实际的生活中具有灵活性的知识点,变得固定和死板。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了解和观察,只注重自己对知识点的讲解,导致地理这门学科在学生的印象中变成了一门理论化的科目。教师没有将知识的运用引导到生活中来,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就的得不到突破和提升,只会死记知识点。而机械的记忆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灵活地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合到地理教学中来,让学生深化自身的学习。
二、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时代要求和具体策略
(一)生活化教学是顺应时代的需求
这个时代需要的是视野开阔、知识与理论结合能力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良好的地理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地理这门科目的实用性也渐渐在大众的视野里变得显著和清晰。社会的变化在改变着地理教育的要求和规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教材内容的形式从原先的以文字论述为主发展到如今的图文并茂。教学方式上则是教师要能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模式,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将教学内容和生活相结合,并且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地理问题。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有真正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懂得实践操练。这也是这个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和需要
高中地理教学构建(7篇)
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探析
摘要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新模式的构建,是当前高中副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地理教学传统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了针对性的新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为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与综合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新模式;构建
随着我国素质综合教育理念的推出,高中副科教育实践研究成为了当前高中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作为主要副科课程的地理教学研究,成为了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但是在研究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其教学模式依然采用较为落后,造成了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降低。因此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本着创新与务实理念,根据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特点,开展了新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为地理教学以及副科教育整体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作用。
1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高中地理教学课内外融合思考
摘要: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 教师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 也要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作用,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分析、 探究能力, 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故此, 教师可以立足教材内容、 社会热点以及社会发展形势, 将课内外紧密融合, 以进一步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课内外; 融合
为了提高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加强课内外融合,通过课程外延来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为此,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制定详细的计划,为顺利实现课内外融合创造条件。在进行课内外融合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能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 地理教学中课内外融合的作用
1.1 大大拓展了教学空间。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利用课上的时间,那学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充分掌握地理知识,更不用说提升地理综合能力了。因此,教师要加强课内外的融合,使地理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样,不仅能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也拓宽了学习的空间,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参与地理知识的实践探索,亲历知识的产生过程,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2 最大限度地整合教学资源。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在地理教学内外融合的基础上,汇聚更多的资源为学生所用,也可以让学生自行搜索资料,尤其是无法在地理课堂展示的资源,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对于一些人文景观自然资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参观,将课堂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地理、学习地理,最大化的整合利用教学资源。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而课外活动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因此,要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能力,实现地理课程的育人功能。
高中地理教学浅论(10篇)
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探讨
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其中对教育事业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效地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内容陈旧、以教师讲授为主体以及缺乏个性化等问题,如果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互联网中大量的信息当作教学的案例,创新合理地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全新的地理教学过程,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互动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实现教学的个性化,真正达到精准教学的目的。“互联网+”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优化教学资源、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更优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地理;教学
互联网已经快速地席卷各行各业,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也呈现出一种新生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教师与学生应当紧随时代的步伐,在大胆的尝试中实现创新教学。
一、“互联网+”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将中国各行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是一个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对于教育行业,将教育的内容和样式进行持续不断地更新,对于教育的评价也逐渐多元化,总而言之,就是中国的教育事业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进行了一场伟大的变革。
(一)革新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简析(3篇)
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学生读图能力培养
高中生课业多、压力大,对于各门学科,很多时候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慢慢探索、研究。而地理作为一门知识点繁杂的学科,如果仅靠死记硬背,无疑学习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将图片化为简单的文字,使知识点连接起来,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高中地理学习现状分析
(一)高中生读图能力低下。地理与物理、数学、生物科学等密切相关,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就拿生物科学来说,生物中常常要研究某一地区的生物特性,而生物特性又受到当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学习当地地理很有必要。但由于许多高中生缺乏读图能力,大部分学生觉得地理太难了,很难学好。因此在努力几天之后就彻底放弃了。或者学生一直在坚持学习地理,但仅仅只是机械性学习,不能灵活应用,很难将习得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或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二)高中生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不够。高中生压力大,学习紧,对一门学科不会花太多时间去研究,因此就形成了高中生快速学习知识的习惯。而读图能力的培养则需要慢慢体会,深入思考,最终才能深深印刻在心中。因此,许多高中生就忽略了读图能力的培养。事实上,高中生只要静下心来好好培养这种能力,刚开始时会比较难,但慢慢掌握了它,在后来地理学习过程中,就会事半功倍。(三)读图能力太抽象。很多高中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完全依靠教师课上的讲解,照抄照搬地从教师那里学习知识。但地理学习中的读图能力太抽象,不像地理知识那样具有实物性,教师很难教授给学生,只能靠学生自己领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读图能力很难传授下去。
二、为什么要培养高中生读图能力
(一)培养科学抽象思维,从而化繁为简。在地理学习中,培养过读图能力的人的科学思维更强。地理有许多不连接的知识点,要想背下来,把一个个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这样就简单多了。例如高中生总逃不过背各省会的简称、全称等,以往这是学生的一个难点,而如果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出中国地图的画面,对照上面的各个地区,这样背起来就不容易遗漏,而且记忆会更加深刻。(二)引起好奇心,增强学习乐趣。实际生活中,比起阅读枯燥的文字,人们更加喜欢看图片。尤其是地理学习,图片比枯燥的文字更加有趣。由图片逐渐进入学习,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自主地去学习地理,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就如同幼儿园教学时,使用的是大量的图片而不是文字,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说,在地理学习中,有了读图能力,就等同于学习有了乐趣。
三、怎样培养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