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课程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中德育课程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中德育课程

高中德育建设研究(3篇)

第一篇:高中数学渗透德育教学分析

一、渗透德育教学,提高学生数学问题分析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与分析问题,才能让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发挥价值。在未来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用自己的分析能力去处理问题,会让学习效率快速提高。在教学中,教师积极进行德育教学内容的渗透,让学生端正数学学习态度,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积极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讲解《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德育教学渗透,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发现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生活现象与问题,促进学生从数学角度去思考每一个生活现象。这样的德育渗透,不仅能让学生喜欢数学,更能让学生热爱生活。

二、渗透德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社会的快速进步,让社会对当代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德育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学生的心理会逐渐成熟起来,更能够认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探究,多利用一题多解性的题目,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得到创新与表现自己的机会。像在讲解《集合》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想象集合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让课堂想法更加丰富,用积极的鼓励渗透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事业的进步,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培养目标。德育教育内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融入,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学科的理论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认可德育教育的价值,才能让高中数学教学前景大好。

阅读全文

德育教师队伍衔接问题浅析

一、大中小学德育教师队伍衔接现状

1.超前问题,即将本应在下一学段的教学内容提前到本学段完成

当前,许多不同学段的德育教师往往忽略了本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不自觉地提高了本学段的教学深度和难度,这样做不仅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序融入,还会造成学生的理解障碍和厌学情绪。又如,部分高中德育教师片面追求理论的深度,将本应在大学阶段讲授的内容提前至高中阶段讲授,导致学生接受的德育理论相对饱和。这些做法影响了德育应有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反而削弱了德育的功能。

2.重复问题,即简单重复前一学段的教学内容

实践中,由于部分德育教师不完全了解前一学段的教学情况,教学存在简单重复的现象。例如,由于高中德育教材中的哲学、经济学部分与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前两部分存在重复,政治学部分与大学的《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部分存在重复,部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了解相邻学段的教学侧重点、教学方式,简单地重复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不仅使学生感到乏味,也降低了德育课的吸引力,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3.脱节问题,即前一学段和后一学段德育内容不相衔接

由于不同学段德育教师缺乏交流和沟通,部分德育教师不了解其他学段的情况,容易留下德育“空隙”。例如,在学生从高三步入大学一年级的特殊时期,由于中学教师没有深入大学课堂,了解大学在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而大学德育教师也没有深入中学,提前做好大一新生入学前的思想、心理、意识等方面的调查,导致德育内容在这一阶段无法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实际,不少大学新生不适应新环境,难以度过“过渡期”,造成德育脱节的问题。

阅读全文

政治课课名界定反思

作者:车广吉 陈红岩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在我国从夏、商延续下来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其中“礼教”(道德教育)为首,至西周,已开始以礼教为重心,其余各育均“饰以礼乐”。汉代的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统治者要兴学校,抓教化。他说:“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名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2]清末时期,中国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引进并推动了新式学堂制的建立。其称谓和教学内容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光绪年间,中学堂就设有“修身”科,即原有的“道德教育”课。1907年,中学堂还编用了《修身教科书》。

近现代时期,虽民国年间推翻了帝制,但若干年间,“修身”科依然沿用。终于在1923年至1928年间,才将其改称为“公民”、“人生哲学”和“社会问题”等科目。1928年至1932年间,为实施反动统治,又将其改称为“党义”科。1932年以后,初、高中均改称“党义”科。1932年至1949年间,“公民”科的称谓虽未改变,但其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随其形势的变化却做过多次调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将其统称为“政治课”。1942年《陕甘宁边区暂行草案决定》,初中教学科目设“公民知识”课,高中教学科目设“社会科学概论”和“哲学”课。全国解放以后,分别称“政治课”和“思想政治课”等名称。但其课程内容将根据不同形势的要求进行了不断的调整。1951年至1954年确定了《中国革命常识》、《社会科学基本常识》和《共同纲领》等课程内容。1954年至1955年增设了《政治常识》内容。1955年至1956年增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1957年至1959年增设了《社会主义教育》内容。1959年至1960年增设了《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简史》等内容。1963年至1964年增设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和《经济常识》等内容。1964年至1966年增设了《做革命接班人》的内容。1966年至1967年改定了《语录课》、《批判课》和《运动课》等内容。1978年至1981年,设定了《社会发展简史》、《科学社会主义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和《政治经济常识》等内容。1981年至1985年增设了《青少年修养》的内容。1985年至1992年增设了《公民》和《共产主义人生观》等内容。1992年至2000年改称为“思想政治课”。1997年以后又增加了《心理品质教育》方面的内容。2001年至今,小学称之为《品德与生活》(一、二年级)和《品德与社会》(三至六年级),初中改称为《思想品德课》,高中称之为《思想政治课》,大学称之为《政治理论课》,且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如:高中的三门必修课改为四门必修课和六门选修课,大学政治理论课缩减为四门课。

“政治课”的本质隶属于教育,是教育学的下属分支学科。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教育是指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3]100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3]100既然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作为教育的分支学科“政治教育”也自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治教育”即社会的“政治教育”,而狭义的“政治教育”是指学校的“政治教育”。从顺延的推理角度去审视,彼此关系的存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然而,从理性思维的深层次角度去审视,不能不发现其中的问题。

(一)从时展的角度透视,“政治课”的称谓,已不符合我国的社会现实“政治课”,旨在突出以“政治”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把“政治”作为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阶级斗争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相适应的。自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作为无产阶级的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已不复存在,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特别是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强调开放条件下的合作发展,为适应国内外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理应改“政治课”为“德育课”。这样既符合我国现实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实际,又便于与国际该学科称谓的接轨。

(二)从学科研究对象的角度透视,“政治课”的称谓,不太符合现有学科的研究对象“政治课”的研究对象是人,但并不是人的全部,而是人的某些具体要素。因为人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具有多重属性,如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等等。研究人的自然属性,是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科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的意识属性,是哲学、逻辑学、思维科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作为“政治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仅能研究人的思想和政治因素,而无法涵盖人的道德和心理等因素,然而,将“政治课”改称“德育课”(即思想道德教育课),可涵盖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四大因素,且完全符合学科构筑的全部研究对象。

阅读全文

德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高中的政治教学意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马列毛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力理论的相关教育。因此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同学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社会的进步,更多的思想开始渗透进我们的校园中。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状态还没有完全成型,因此在价值观方面极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干扰而发生扭曲。因此作为高中政治老师要努力通过政治课堂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本文将针对德育在思政课堂中的渗透进行探究。

关键词:德育;高中政治;教学渗透

现代的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自我价值。而高中的政治课堂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所以作为高中政治老师要找准方法,将德育工作渗透进我们的高中政治课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1高中政治教学现状

1.1高中德育教育现状

当前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而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的教学目标都是以升学为主,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在高中生中普及德育教育。对学生缺少正确的思想引导,也缺少相关的法治教育,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学生违反规定的情况下才进行教育工作。这样使得学生缺少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意识,“高分低德”的学生不在少数。

1.2高中政治课堂中渗透德育的现状

阅读全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强化策略

【内容摘要】现阶段,我国素质教育目标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初中班主任应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据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其次提出了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提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强化策略

初中阶段,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道德素质养成的重要阶段。在初中教育中,如果德育工作实效性得到提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当前在我国初中德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进行探讨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

1.初中班主任德育观念落后。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老师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没有根据具体实践进行指导,例如学生犯错了,老师只是进行简单的教育,学生在意识上没有完全更正,下次可能也会犯同样的错,学生只是在表面上承认了错误。需要注意的是,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大部分学生比较叛逆,如果老师每次都用同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批评,学生就会比较厌烦,只会适得其反。初中德育工作有三方面,即道德意志、行为以及情感,所以只是对学生进行思想说教,学生在心理并没有产生认同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道德行为。2.班主任道德水平有限。部分初中老师德育理论知识储备有限,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没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来了解学生,无法掌握学生的情感需求,导致不能对症下药,缺乏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是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3.一般情况下初中德育教育都是利用周会的时间,对本周班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大概的总结与概括,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对于犯错的同学进行点名批评教育,基本上都是利用一节课对本周的德育教育进行概括,并没有深入到德育工作的研究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没有体现出来。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差异性

阅读全文

中职德育课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摘要】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其中德语课程发挥着关键的引导作用,德育课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同样非常关键,但是当前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德语课程存在着许多问题,没有很好的结合当下环境和需求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帮助,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借助德育课平台,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发挥中职德育课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教育;德育课;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在制定教学大纲及计划时应充分的考虑到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但是当前的情况却是中职学生往往就业率偏低,工资待遇低,不能适应企业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面对这些中职学生毕业时遇到的困难,学校应该从根源出发,帮助学生合理的规划今后的职业生涯。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依托德育课教学平台,从德育课改革入手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一、重视德育课平台,提高学生职业规划意识

之所以需要重视德育课平台,是因为德育课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要求,是学校帮助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手段,中职院校应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开展德育课程教育,但是现在很多中职院校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许多学校由于德育课程的不受重视,导致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流于形式,学生缺乏意识,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生涯设计,这就直接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受到阻碍,所以加强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从德育课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二、合理制定教学方法,找准教育方向

在教育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德育课的教育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素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还规定了学校要通过多方面的教育来达到目标,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

阅读全文

影响工作效率班主任德育论文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低下的影响因素

1.德育内容影响因素。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中大多以学校教务处制定的教学大纲、计划进行德育工作,德育课程所运用的教材也是来自上级部门统一发送。而这些存有普遍特性的德育内容并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全国各地的不同高中学生展开有效教学。再加上各地高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应用一致的德育内容对拥有不同教学目的的高中学生进行教育,从而使得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低下。

2.德育方法影响因素。

当前大多数院校的德育工作方式缺乏妥善完整的规划,没有满足时展的需求,也没有依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为基础,仅仅只是进行形式上的德育教育,采用高压政策,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将学生作为管教对象进行统一说教,学生的排斥心理十分严重。德育教育方式的局限性是导致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往往只会采用一味的说教,进行德育的方式主要依靠批评、训斥、榜样、惩罚等,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传统死板的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基于以上德育工作方式的影响导致德育教育无法有效的贯彻,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无法提高。

3.德育师资影响因素。

高中德育工作效率受德育师资综合素质重要影响。现阶段,高中德育工作大多由班主任开展,然而班主任本身就有繁重的教学任务,这一因素就使得班主任无法有效分配教学时间,使得德育工作存在时间局限;再加上高中班主任多为语文、数学或者英语等相关专业出身,而不是德育教学的专业人才,这一因素就使得班主任无法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使得其无法科学合理的展开德育工作,从而使得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低下。

阅读全文

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研究

内容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分支,在发展过程中既存在思想教育的普遍规律,同时又具有自身独特的育人理念。新课改实施以来,在思政理念引导下我国德育课堂教学中更关注合作学习,更关注学生素养的提升,成为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大学生正处于青春过渡时期,学习有激情,精神饱满,在合作讨论高校习研究,可以更好的互动。深化高校德育实效性教学改革,切实贴近新常态下的德育实效性教学理论保障,推动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实效性;德育;素养

德育实效性理念彰显新课改的深厚的时代意义,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与发展,德育实效性更贴近学生发展的实际,德育实效性的本质依然是关注人的发展的问题,是对人的质的规定。因此,德育实效性从本质上应当具有多维性。依据教育目的论上的说法,德育实效性更切合学生发展实际,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即是人的社会性、生物性、的本质,同时又引导学生开放语言和思维的能力,完善自我、自由的本质,探究创造的本质,从而实现学生发展的全面之维。

一.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研究综述

(一)关于大学生德育实效性内涵的研究

对于大学生这个概念的研究,学界有从生理发展上进行探寻,还有从心理方面、社会适应方面的客观规律上展开探索。臧全强在其研究中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了相关阐述,认为生活在信息多元化、庞大的网络信息渗透的时代,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思维活跃但又不够成熟和稳定,具有很强的逆反性,对新生的事物敏感好奇,却没有足够的定力抵抗外界的诱惑和判断是非的能力,易造成思想的动荡,受不良信息和社会的伤害,在同龄中开始出现从众攀比的心理,追求新奇时尚,师长的话对他们的制约效率也逐渐减弱,学生开始出现不主动和师长交流的现象,导致出现心理逐渐呈现急躁、性格变化无常等特征,那么学校和德育老师需要给出相应的拯救措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1]。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是一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期,思想具有不安定性,心理特征呈现动态化,新课程改革又极大地解放了学生思想,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不断强化,给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只有实现学校德育工作转型,实施与新课改接轨的德育管理策略,才能为学校德育管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2]。关于德育实效性内涵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孙夕辉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到了高校德育生活化,认为德育生活化理论是学校德育在传统德育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它摒弃了传统德育中知识化、成人化等不合理成分,倡导学校德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更加关注大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性,主张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避免德育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问题,促使德育落实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去,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让学生过有道德的、更好的生活[3]。天津商业大学张甜在其研究成果中对大学生家庭德育实效进行了对策研究,从德育要素、德育过程、德育结果三个方面出发对家庭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认识到德育实效性的内涵要切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4]。沈阳师范大学秦爽在《普通高中的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以沈阳市五所普通高中为例》一文中谈到了普通高中德育教学不受重视,德育效果不理想,德育内容比重偏差大,德育活动较少,效率较低,进而从德育动作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学生主体、育人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较为充实的对策[5]。

(二)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大学生德育培养的研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