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年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一学年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一学年总结

德育工作中班级管理论文

一、创新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发挥职责督导自我管控作用

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建设一支严谨入微、工作负责的学生干部队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很好地实行自我疏导,使学生达到学有所教、有教无类,使科任老师更好地投入到科研立项的教学研究中去。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是确定人选,有意识地使一些优秀学生在班中树立模范,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与理解能力,使其能够胜任班委管理工作。其次是竞职演讲,使其有步骤地充分准备竞选演讲,到自如地发表就职演说,取得大家的认同。再次,拓展聚合两种方法相结合,使其权威与认可度日渐形成。最后,逐步松绑学生压力,使其有效管理,完成角色的完美替换。

二、确定班级宏观与微观建设目标

“倡导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应该树立严格的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理性的德育方法。”这是师生默许的理念与追求。而努力培育的班级成员则应是:具有宏大的理想与坚毅的信念,更具有吃苦耐劳、关心他人等难得的道德情操。这应是高中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在高一学年,完成学生的修养培育与素质提高;在高二学年则完成学生的学业教育与德育提高;在高三学年结合学生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开展德育工作疏导,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与不健康思想情绪。这是高中三年教育的德育工作交替展开,科学规划的微观目标。

三、实现班级宏观及微观建设目标的方法与途径

1.自我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

通过三年的过程管理,即:领着学生走第一年,指导学生走第二年,伴着学生走第三年,毕业时让学生达到自律自理的较高境界,使目标管理发挥最大作用,使得德育工作的中心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律生活能力能够得以实现。班级各项活动的初衷必须与德育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才是缓解当前班级建设与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体制机制障碍的必要措施。

阅读全文

课程结构变革历程审核

作者:赵文平 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

将合科教学的“社会”科改成“历史”、“地理”两科,分开进行教学。对于未实施五年一贯制的小学,其课程按教育部1952年2月5日颁发的《“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工8门课程。1952年3月18日,颁发试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初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外语、中国革命常识、时事政策、体育、音乐、美术等13门课程;高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外语、体育、制图等13门课程。可以看出,建国初期经过改造、吸收和借鉴后的学校课程结构较为单一,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课和分科形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三:一是建国初对有科学文化知识人才的急需直接决定了学校课程以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为主,课程结构必然以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为主。二是对以往的旧课程否定较多,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只继承了以往中小学课程中分科目的部分,丢弃了民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学课程中的选修课制度。三是受到了苏联当时教学计划只有必修科没有选修科的影响。这实际上一方面反映出在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时就已出现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的端倪,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建国初期在改革旧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漠视中国国情、薄待传统的“左”倾情绪,造成了对以往教育过多的否定。

“劳动化”特点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课程结构(1953—1965)

1953年,我国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历史任务,并着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几乎每年都重新颁布中小学计划。具体有1953年7月颁发的《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2月颁发的《小学“四一制”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7月颁发的《1954—1955学年度中学各年级各学科授课时数表》;1955年9月颁发的《小学教学计划》;1956年6月颁发的《1955—1956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6年3月颁发的《1956—1957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7年6月颁发的《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1957年7月公布的《1957—1958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1953年中学课程在1952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变化是初一增设了卫生常识,但由于教材编订跟不上,教育部很快又通知暂不开设。而且,取消时事政策;总课时减少170课时。1954年,鉴于学生学业负担太重,教育部对中学课程作了新的调整,主要是减少课时和削减课程科目:(1)初中取消外语课。(2)削弱政治思想教育,取消共同纲领,改设政治常识。(3)教学时数初中一、二年级由1953年的每周30、32课时降为29课时,初三由每周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一由每周32课时降为30课时。1955年7月教育部专文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所以,1955年教学计划体现这一精神,进一步下调课时,初中一、二年级每周课时降为28课时,高一由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二由30课时降为28课时。1956年是中学课程作出重大调整的一年。首先,开始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国之后,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科技人才,我国的课程改革重心一直放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的改革上,如加大课时,重编教材,增加科技新成果在教学内容上的反映等。一段时间,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技术教育。一方面,缺乏劳动教育,使全面发展教育失于偏颇;另一方面,这也严重脱离了中国教育实际。

当时社会,中学毕业生不升学而就业的是大多数。中学只有升学目标而未兼顾就业,使学生缺乏就业准备。到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到1956年,国家开始关注中学就业问题,并于1956年7月下发《关于1956—1957学年度中、小学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通知》,课程中要求普遍加设实习,初中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其次,改语文为汉语和文学两门学科。这是机械照搬苏联的结果。苏联课程中是俄语和文学分科。学习苏联,我国于1953年起也酝酿分科,1956年下学期起正式分科教学。1957年甚至进一步取消了汉语课。语文分科造成的消极后果是削弱了作文教学,语文课成为纯粹文学课,课文选材只限于纯文学,政论文、应用文等全部被排除在外。整体来看,这五年的学校课程结构变革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仍然具有苏联化倾向。二是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生产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小学增设手工劳动课,中学增设生产技术教育课程。三是重视科学教育,当时学校教育为了向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技术人才,学校课程呈现出一种科学知识中心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增加科学知识使之课程化,另一方面又给予科学课程较多课时。如小学1955年比1954年每周课时减少2节,但自然科却增加了1课时。高中物理1953年高一(修订草案)规定2课时,后调整为3课时,1956年比1955年在二年级每周增加1课时,三年级增加1.5课时。

社会主义改造计划提前完成,我国于1956年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从1958年开始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全国范围开始了工农业生产的“”,社会急需大量劳动技术人才。当时的教育方针确定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贯彻这一方针,培养社会急需的劳动技术人才,学校教育要加强劳动教育,教育部分别于1957年7月和1958年3月,颁发了《1957—1958学年小学教学计划》和《1958—195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2]其中,制定中学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是:第一,初中各年级每周教学总时数最高不超过30小时,高中各年级最高不超过31小时。第二,保证语文和数学两科有充分的教学时数。第三,不减少物理和化学两科的教学时数。第四,适当减少历史和地理两科的教学时数。第五,注意各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配合。

196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批转下发了这两个条例,其中,《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40条(简称《小学40条》),《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50条(简称《中学50条》)。它们系统地总结了建国13年来,特别是1958年后二三年的教育经验与教训,对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生产劳动、教师等都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在课程结构方面,按规定,为更好地适应各类高等学校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志趣和才能,高中阶段在保证学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条件,酌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制图、历史文选、逻辑等选修课程。高中三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志愿和爱好,任选一门或两门。选修课程不进行考试。这一规定在新中国课程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摆脱苏联早期单一课程结构模式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学校课程结构变化的特点是:(1)形成了劳动化课程。中学教学计划规定了参加劳动的时间,并开设了“生产劳动”科和“体力劳动”科。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和规定的14天农忙假。规定学校应有14~28天体力劳动,另规定初中和高一、高二每学年应有6天参观时间,以使各科知识与生产劳动更紧密相结合。在小学,也在农村小学(包括大中城市的郊区和小城市的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每周各1课时,全年68课时。农村小学原则上不设手工劳动课,但有条件的小学也可开设。(2)恢复外语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计划”认为外国语是“吸取各国科学成就的重要工具,在中学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要加强高中外语教学。[3]这具体表现为高一外语由原每周4小时增为5小时,并加强课堂练习机会。另外,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应在初中开设外语科。增加外语科所占用的课时,通过减少语文、历史、生物和生产劳动的课时解决。(3)重视理科课程轻视文科课程。减少历史、地理课时,初中二、三年级和高中由每周3小时减少为2小时;只在高一开设经济地理,每周3小时。增加生物、化学教学时数,初一、初二、高一生物均增为每周3小时,初三化学增为3小时。在初一算术中增加珠算和簿记的教学内容,所需教学时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厅、局研究决定。#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对策

[摘要]高一学年可谓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从初中到高中,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都要有很大的转变,才能实现由中考到高考的转变。文章探讨了影响初中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并从心理引导、教学策略、学习策略和评价方式四方面探索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

[关键词]衔接教学;心理引导;教学策略;学习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探讨外语尤其是英语教学的规律,已成为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顺畅程度直接影响着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高中英语教材起点高,学生对教材、教法的改变不适应,加上课堂参与方式和学习策略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因而有些学生感到高中英语学习乏味、深奥、内容多、无从下手,成绩也一落千丈。如何处理好初高中英语知识的衔接问题,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一年级英语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一、高一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和教材都是全新的。初中英语和高中英语的学习属于两个不同的学段,两者之间有知识的断层,但并非不可逾越,其中还是有衔接的规律可循。现行初高中英语教材的教学要求有明显的梯度,初中侧重于基础知识,强调听说领先;高中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运用及读写能力。初中课文句型较简单,基础知识占一定比例,学生容易接受;高中课文句型较为复杂,词汇量明显增多,出现一些难句、长句,且语法繁杂。教学要求的梯度和侧重点的转移使高一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而高一起步又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成败,因此衔接工作特别重要。学生在高中入学前后的这段时间内,只有复习好初中知识并预学部分高中知识,提前熟悉和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才能扎实地迈好从初中到高中的第一步。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要有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由于初中时英语基础不十分牢固,对高中英语学习有畏惧心理,都导致英语学习中散漫现象的发生。

2.教材跨度大

阅读全文

初高中有效衔接化学教学论文

一、初高中化学学习差异现状

1.化合价概念的讲解

初中阶段对化合价的概念是指各元素相互化合时的原子数目比。但是换句话讲,要是有学生问我“既然是原子数目比为什么要加正负号呢?”我觉得光利用初中阶段的定义就无法解释了。作为一名初中化学老师,个人觉得由于上了高中之后不会再有章节专门讲解化合价的基本知识,我们完全可以把高中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拿到初中课堂上做一个简单介绍,给学生简单地讲解为什么化合价有正负之分。离子化合物是由于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依靠离子键所形成的,得电子元素化合价为负价,失电子元素化合价为正价;而在共价化合物中电子不会得失,不同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对,但电子对会有偏离,偏向哪个原子的那个原子的元素化合价就为负,偏离哪个原子的那个原子的元素化合价就为正。

2.部分离子的鉴别

初中阶段常见离子的鉴别主要是在酸碱盐部分学习的,其中对硫酸根离子、氯离子以及铵根离子的鉴别要求只是了解;而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和离子的鉴别是在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的第二单元中,书中并未对这些离子的鉴别再做详细讲解,只是引出了焰色反应这一知识点。那么初中阶段我们完全就可以按照高中阶段对这些离子的要求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到了高中就不会手忙脚乱。

3氧化还原反应的讲解

初中阶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是指物质得氧与失氧的反应,而高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则是指元素化合价上升的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下降的发生还原反应。为了学生上高中时更容易接受氧化还原的定义,我们在初中阶段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时就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基本反应类型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复分解反应元素化合价一定不变,置换反应元素化合价一定改变,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元素化合价可能改变(当有单质参加或生成时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这样学生很快可以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区别和联系。

阅读全文

学校美术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

一、美术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

1.课程内容上

从2002年起实行多学科综合,在美术教学中将文化课知识作为研究的重点。由于普通高中的学生知识面窄,课外阅读量不够,把美术知识与历史、地理知识结合不但能整合美术资源,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高一美术欣赏课中有民族服饰、民居等内容,把这部分内容整合历史、地理知识,把傣族、苗族、回族等民族的聚居地生活习惯,美术文化特色进行单元学习,学生们不但能将文化课的知识进行拓展,而且寓教于学,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开发课程资源的目的。

2.课程形式上

经过多年的总结与研究,普通高中的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较差,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无法保证多个教学环节的完成,因此寻找一种可行的课堂模式成了课程开发的重中之重。经过近十年的探索,结合学校的教学科研开发“三学一验”的教学模式。“三学一验”教学模式为自学、导学、研学、检验四个环节,其中自学由学生在课前进行,导学、研学、检验在课上完成。这一教学模式在学校的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特点,经过四年的实践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沉闷的课堂变成了主动学习的阵地。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更好地结合学科实际成为研究和运用这一教学模式的关键。

(1)课前自学。在教学进行之前把课程系统单元整合,请学生按单元系统自学。例如雕塑艺术部分,在课前把需要自学的要点制成自学提纲,并下发给学生。请学生在课前自行完成提纲,在完成自学提纲的前提下还布置了若干思考题,布置的思考题不能过多地限制学生的学习思路。

(2)课上的导学。五十八中的学习模式是分组制。班级的各小组已相对完善,组长负责制,并且在班级的座次也安排的很合理,这就解决了课堂的许多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的导学完成得很顺利。再以雕塑艺术部分的“外国雕塑撷英”一课为例,按教材体系把教材内容按时间和区域在自学提纲中分成六部分,小组自由选择,可以多选。

阅读全文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研究

数学在高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数学的教学显得更加重要.在新课标的学习当中,怎样将高中数学的课堂学习效率有效的提高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如何将学生们从题海中解脱出来的一种方法.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还可以从教师的能力方面入手,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由于长时间以来,传统教学方式被广泛地采用,进而一直制约着课堂的学习效率,从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所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是现阶段高中数学必须重视的关键问题.

一、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1.受到以前教学理念的影响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这就使学生承受着高考的压力.数学在高考中所占据的比重比较大,所以会受到学生以及老师的重视.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这种应试教育,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并且,很多老师还会占用放假时间来为学生们进行数学的补习.许多教师秉承多做题会让学生成绩提高的观点,让学生们陷入到题海战术当中,对于重点以及非重点题型都进行大量的练习.没有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练习.这种做法让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让学生对数学以及练习充满着恐惧的心理.

2.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没有进行精心的准备

高中学科中的数学比较难,一些老师在课堂之前没有确立课堂目标.与学生掌握的知识基础不相符合,所以,会产生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节奏的现象.这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很难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除此之外,有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够合理地把握节奏,所以,对学生的学习引导效果极其的差.在课后,教师还不能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一直循环下去,让课堂的学习效果得不到改善.

3.教师在课堂上缺乏及时应变的能力

阅读全文

银行绿色信贷及经营绩效研究

摘要: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及均提出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在绿色发展背景下绿色信贷政策逐步出台并逐渐落实。通过对我国绿色发展背景下上市银行绿色信贷结构及经营绩效现状和原因分析,提出将绿色发展指数作为工具及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绿色再贷款、差别信贷等建议,合理分配绿色信贷资产来提高银行经营绩效。

关键词:绿色发展;绿色信贷结构;经营绩效

一、引言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绿色发展战略在我国许多城市得到积极响应,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也进一步加大。《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省际比较》总结了绿色发展等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中国国情具体提出了绿色发展指数。2019年4月,中国工商银行在第二次一带一路银行家圆桌会上预一带一路绿色金融(投资)指数。2007年我国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随后了《绿色信贷指引》《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引导商业银行资金进入绿色产业。本研究基于前人研究绿色信贷对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基础上,探讨绿色信贷结构(区域、行业、规模、期限)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二、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一)绿色信贷与银行经营绩效

绿色信贷是在传统信贷基础上,要求银行评估贷款企业或项目潜在的环境风险,发挥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的调控作用,对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要求的企业或项目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甚至不提供贷款,而对节能环保企业或项目实施优惠性低利率,利用金融杠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申晓辉(2012)实证得出绿色信贷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陶茜(2016)认为短期来看绿色信贷政策的成本效应对于我国银行绩效有正面影响,但是随着环保政策的推行以及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信贷余额会不断增加,而两高一剩贷款余额会进一步压缩,在某一时点会导致成本效应对银行绩效产生负面影响,此时需要潜在收益与潜在损失效应、声誉效应、激励相容效应及时发挥作用,才会使银行有动力继续推行绿色信贷政策。王晓宁和朱广印(2017)证实短期内商业银行对两高一剩企业进行贷款清退会降低其盈利能力,但从长远来看,开展绿色信贷会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刘立民等(2017)得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能够显著地提升其盈利能力的结论。张琳等(2019)实证得出绿色信贷占总贷款比重上升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对规模较小的银行而言,绿色信贷更能改善银行的财务绩效。傅丽菡等(2019)实证得出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绿色声誉对银行长期绩效有正向影响,绿色声誉能为银行提供竞争优势。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提高银行经营效率。绿色信贷不仅是银行贯彻落实国家金融环保政策的要求,同时也是银行防范自身信贷及声誉风险,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当前我国绿色信贷余额已超过9万亿元。全球可持续债务的近80%以银行贷款的形式发行,而银行资产负债表不太可能容纳相应规模的新增信贷资产,需要合理配置绿色信贷资产的结构。

阅读全文

高中政治始业课教学目标和实施策略

摘要:始业课是指学年初、学期初或新模块教学之初对学生进行的适应性教育。学生首次接触一门课程,都是全新的开始,所以,每门课程都有始业课教学问题。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始业课教学很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始业课质量往往不高,许多教师思想上不重视,仅把它当作一般的常规课来对待;研究投入不多,很少将始业课教学当作研究对象。因此,有必要专门研究始业课教学问题,政治课也一样。

关键词:高中政治;始业课;教学目标;实施策略

一、政治始业课的教学目标

上好始业课,首先要明确它的特殊性,弄清它的独特功能或者期望达到的特殊目标。这是始业课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政治始业课,是每一课程模块教学的第一堂课,它不同于常规课堂,不能承载太多的功能,但又是其他常规课堂无法替代的。正是这一性质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目标有别于一般常规课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政治始业课的主要目标集中指向三个方面。

(一)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激发兴趣是任何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始业课更甚,这是始业课的第一目标。这是因为,学生存在第一印象效应。所谓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是第一印象的影响。这种效应是客观的,它不仅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起作用,在学科教学中也一样。始业课是学生对一门新课的首次接触,能否留下好的第一印象,直接关系到对后续学习的热情。

(二)明确学习方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