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校艺术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校艺术教育

高校艺术教育改革探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几经变革,以我国国情和国人的基本素质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为背景,教育体制愈发完善和健全。其中艺术教育后来居上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后起之秀和重点经营对象,赢得了越来越高的社会关注并且逐渐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但是在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良莠不齐的发展趋势和形式化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因此针对高校艺术教育目的以及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存在问题;改革

1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19世纪末,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同时大学教育普及程度随之扩大,但是大学教育却致力于培养专业人才和国外学术交流上,而艺术教育也刚刚摆脱了异类不务正业的帽子,成为学生宣扬个性和观点的重要途径,但是这种教育并不具有统一性和普遍性,更多是小范围的集合和学生自发,学校方面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和关注。到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逐步提高,中国高校的教育体制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对西方艺术课程的借鉴下,以美学出发,优先打开了学生对美以及对艺术整体的认知,让学生对艺术体系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从而优化了对艺术专精门类的选择。新时期,在传统纸媒体和新媒体的带动下,艺术门类百花齐放,是丰富校园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高校举办的迎新晚会、各式音乐节艺术节等都成为扩宽学生艺术道路的有效途径,同时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在新媒体的带动下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现代化。除此之外,随着我国专门艺术类的学校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从事艺术行业,也扩大了艺术类就业行情的情况下,通过“艺考”进入大学成为行之有效的途径。

2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方法

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之路,从借鉴开始走了不少弯路,也遗留了许多问题。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学体系落后、教育形式陈旧等,不单单是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成为制约我国艺术发展的重要屏障。现今高校的艺术课程设置可谓五花八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但是学生在一学期甚至一年的课程中往往一无所获,甚至整节课上只能听到枯燥的理论教学,揭其原因就是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只有让学生真正了解艺术,喜欢艺术,拿出兴趣,才能让艺术课程上师生双方达成沟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艺术学习中去。其次,高校的师资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艺术教学是一种相对主观的学科,存在很强的个人主义色彩,这就对授课教师有十分高的要求。时刻提升专业素质和个人素养是对授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体系上,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从无到有的过程中,以《艺术概论》作为基础教材,其中对于艺术的发展进行了笼统的概括,但是更新的缓慢和知识的笼统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学生对新时代艺术的追求。同时除去极个别专业院校外,大多普通高校都没有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这也成为制约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艺术教育的宽泛性决定了它的无限活力,也是艺术得以传承的根本,而在教学形式方面,各个高校传统的师生课堂教学模式偏向保守和陈旧。从问题本身着手,高校的艺术改革才能更有效率。第一,高校加强艺术资源投入和宣传,建立艺术教育培养体系。高校艺术教育要想发展,首先要校方加大艺术资源的投入,在学校配套设施上,标准的音乐厅、舞蹈室、绘画室等对应的设备都是必要的资源引进,只有硬件条件得到保障才能一定程度上带动艺术教育的进步。同时在宣传方面,学校应该利用校园广播、校内网、校内报纸等多种宣传手段,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艺术门类,拓宽选择途径。在艺术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建立艺术教育体系是学校最重要的落实方向。艺术教育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高校所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相结合,与专业关联相结合,建立属于本高校自身的艺术教育培训体系迫在眉睫。第二,优化师资队伍,提升综合素质。在高校艺术教学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艺术教育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的同时不单单是对学生艺术机能的培养,还有注重艺术审美的培养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的养成,这对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以及以后走向社会都有颇为正面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理论知识要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引导学生对艺术追求的自觉性。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摒弃传统的授课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更应该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定期培训进修,与学生共同进步。第三,高校开设艺术课程,建立健全监管机构。在普通高校的艺术课程教学中,无论是选修还是必修课都是一种良性的引导,不同方式和组织形式能够最大程度上引起学生对艺术的共鸣,因此在高校尤其是普通高校开设艺术选修甚至必修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在课程的开展中,学校应该建立艺术教学教育的监管机构,让艺术不再独立于学术之外,不再是一盘散沙的松乱状态,无论是课程监管还是对教师的监督都是促进当今艺术教育在高校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第四,重视学生个性,鼓励学校艺术社团发展。大学时代是学生个性培养最鲜明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期,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在艺术引导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自我个性的培养,不能随意否定学生的努力,也切忌揠苗助长,在学生的艺术培养上应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与艺术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散发独特的魅力。高校社团现今已经成为学校艺术组织和表达的重要形式,校方应该鼓励支持良性社团以及社团活动,定期开展大学士入内阁艺术节、大学生艺术交流大会等集体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艺术团体中来。

3结语

阅读全文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思考

摘要:

本文以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为研究本体,对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通过健全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机制、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丰富课程设置模式、构建“金字塔式”课程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评估体系这六方面来探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推进策略,以期对高校艺术教育实践进行更好的指导,使其重要性更加凸显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

关键词:

公共艺术教育;普通高校;现状;对策

艺术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行为健全的人格教育,是心理健康的情感教育。然而在我国高校中,公共艺术教育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课程结构缺乏综合性、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课程内容流于形式,师资队伍建设力量不均衡,结构不合理,课程评价机制不健全等,本文拟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去探寻推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策。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公共艺术教育管理问题

阅读全文

高校艺术教育探寻(6篇)

第一篇:高校艺术教育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科技的日益进步,现如今的教学管理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对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的需要。因此,对于高等艺术院校来说,研究艺术教育教学,创新更改教学管理的模式成为院校发展的新要求。

关键词:

艺术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校

近年来,艺术生的数量不断增加,来自各省各地的学生聚在一起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在提升学生的水平之前,应该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素质教育,使他们具有团结合作精神,以集体的利益为重,不搞特殊,这对于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合作都有着很好的基础作用。只有形成良好的素质,同专业的同学在课后练习时才能更好地互相帮助和沟通,有利于同学之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会认真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认真对待对作业,深思老师说的话,老师的教学成果也就能有好的展现。因此,学前的素养教育是很有必要的。通常艺术生的思维比较开放,不会太拘谨。上课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利用一些外向、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容易、快速地学习技巧,还可以进行合奏来带动学习情绪,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也更容易配合。随时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知道问题所在,及时发现并及时更正,以免出现问题积压而影响以后新的教学内容的开展工作。也可以通过了解他们的思想来获得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并进行艺术创作,开创新的教育研究项目。

艺术生大多有很强的表现力,可以多开展表演活动,为他们创造平台,给他们展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带的舞台感染力呈现给观众。也有一些学生是比较腼腆、内向的,他们不善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利用这种教育方式锻炼他们,减少其紧张感,激发他们内心的表现欲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以与同学一同进行汇演,并一同观看学习成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艺术教育在通过实践教学课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与同学进行视频资料的学习,观摩其他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情况,学习怎样完成乐曲讲述,如学习了解每首曲子的作者、创作时期、背景等,这样可以让学生熟悉创作者的风格和生活的特点,也就更容易融入曲子中,从而把乐曲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展现每首曲子的独特魅力。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知识传授,不是死板的知识输入,而是每一样都具有生命的音符跳跃,会随着演奏者的情绪、身体灵活度进行改变,所以老师要在课后留给学生的练习中加入与他们近期学习知识相匹配的基础练习;注重基础音阶的练习,只有有坚实有力的基础作为后盾,才会更快提高演奏水平。艺术教育具有灵活性,要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风格、掌握的能力进行教学,不同的教学风格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实现快速提升,利于每学期教学任务的完成。高校的艺术教育不同于普通学校的教学方式,具有属于学校的独特风格和特色。在每学期开展不同的任务演出活动,让学生在演出活动中实现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双重提升,而且这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是在今后的学习中,还是在未来的工作中都是宝贵的经验。对于学校来说,则是为学校以后的教学工作开展积累了经验,多方面的尝试也可以知道哪些方案适合院校的教学。道一先生认为,现代学术的建设和发展,对实用型和应用型的期待很高,重点的一个方面就是发展的交叉。艺术学本身的建设是有待完善的,在交叉学科的横向发展道路上也是显得困难重重,所以整体规划、有序地进行建设科学是必要的。

阅读全文

高校艺术教育探究(5篇)

第一篇:高校与社会公共艺术教育探究

摘要: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效美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阶段。不过从实际状况来看,高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并没有全面实施,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其中,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需要能解决实际的设计问题,而高校为了满足行业需求,需要在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上做好高校与社会相结合。本文深入分析构建高校与设备结合的公共艺术教育途径,希望能实现高校环境设计的实践教学。

关键词:

高校;社会;结合;公共艺术教育;环境设计

0前言

环境艺术设计被称为“21世纪朝阳产业”,在我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我国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由于专业的环境设计人员紧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较高。从环境设计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反馈来看,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领导反映,学生到工作岗位之后很难跨度进入工作状态,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这也给高校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将高校和社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阅读全文

高校影视艺术教育战略转型

【摘要】全面普及高校影视艺术教育是提升全民艺术修养,培养影视艺术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如今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技术+”背景下,高校影视艺术教育也从传统的课本、讲台转型新兴技术高度融合,互联网思维指导下的全新型教育战略形式。本文阐述了高校在普及影视艺术教育的同时,如何有效运用技术手段,提升专业高度,扩展普及范围,推动影视艺术教育的转型战略。

【关键词】技术+;影视艺术;高校教育;战略转型

电影和电视艺术也被称为人类第七大艺术,这一门综合艺术类别结合了时空艺术和视听艺术。在我国影视艺术发展和传播的时间较晚,高校影视艺术的发展是一直到1985年4月,教育部了“关于开设高校电影课程的意见”的相关文件,要求将电影课程作为教学计划中的重要选修课程加入高校大学生的课程中。影视艺术教育的普及是培养我国行业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全民影视艺术素养和艺术鉴赏水平的重要手段。而在“技术+”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影视艺术在高校的教育中更要凸显专业特色及时代特征,技术创新的教育手段和目标也将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融合了“技术+”基因的影视艺术教育生态也将更加明晰,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影视赏析类内容,它还包括电影和电视剧本创作,电影和电视拍摄,后期制作,营销和发行,传播平台和衍生开发。并逐步构建其与教育系统互相影响和融合的新模式。

一、信息技术与“技术+”

1.新兴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顺应新兴技术交互性、全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优势,研究前沿技术并将其引入到影视艺术教育当中去,伴随技术+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必然承担起“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历史重任。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突破与整合,促进了影视艺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高校的教育领域的拓展和延伸。新媒体技术、人工智能、生物识别、认知计算、数字双胞胎等新兴科技有望在未来与影视艺术教育不断创新和迭代,形成多种技术与艺术的整体演进、群体性突破,必将促使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形成,进而推动数字时代影视艺术在高校中结合技术创新的教育战略转型。

2.“技术+”思维

阅读全文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思考

摘要:在现代高校教育体系中,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水平,引导学生参与到艺术世界中来,提升综合教育效果。随着现代“互联网+”社会的来临,现代学生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教师要创新教育方法,探索多样化的艺术活动组织模式和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参与艺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协调,提升高校公共艺术综合教育效能。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

在开展高校教育过程中,要创新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寻求科学的教育技巧,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寻艺术世界,避免“一刀切”式的教育管理模式,要认识到现代高等艺术教育发展方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升学生参与艺术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在构建现代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既要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觉融入到教育体系中,也要维护教师的权威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艺术教育效率,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让学生通过公共艺术教育修身养性,提升综合人文素养[1]。

一、直面问题,深入分析公共艺术教育形势

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占据着基础性地位,也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内容。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日渐成熟,个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很难用传统的方式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在网络浪潮下,学生接触大量的信息,对于外界事物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对于教师的教育和管理更容易出现抵触情绪,也不愿意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作为艺术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无疑多了很多挑战。在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特点,同时更要维护自己的教育主导地位,提升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性,这样才能保证艺术教育工作的有序推进。此外,随着现代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对于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通过构建科学化、立体化、个性化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培养体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进而提升艺术教育效率,实现公共艺术教育创新目标。可以这样讲,现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面临诸多难点和挑战,作为艺术教师如何化解这些问题,突出自身主导地位,引导学生个性成长,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2]。

二、积极创新,探索利用多样化教育工具

现代社会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提出了要求,传统的古板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种教育软件和教育设备逐步融入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当中,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教育微课、思维导图等软件得到了广泛使用,相比传统的单纯PPT教育,这些教育软件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引导学生学习艺术理论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到各项具体的艺术教育实践中来,提升教育综合效果。作为高校艺术教师,要积极探索,寻求科学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活力,让学生在多种教育模式中碰撞思维,提升思维活跃程度,提高综合学习效果,引领学生融入并参与其中,真正达到提高审美能力、锻炼综合素质的目标。

阅读全文

高校艺术教育精准扶贫现状

摘要:艺术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在艺术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导致艺术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教育方法、课程和内容不合理。此外在落实常态化的帮扶措施中,应提高对高校艺术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精准、科学、多样化的帮扶形式,落实好艺术教育精准扶贫工作。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精准扶贫

一、高校艺术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性

艺术教育扶贫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之一。实施艺术精准扶贫,是贯彻落实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施政思想和要求,让人民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红利,满足贫困地区群众对艺术教育的期盼,提升我国国民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教育公平,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1.落实施政为民理念

脱贫工作包括物质生活方面的脱贫和精神生活方面的脱贫两方面。艺术教育是为了提升全民的艺术文化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艺术教育扶贫能让人们在精神文化上脱贫,是落实“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在以往四十多年时间里,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新思想、新文化、新精神相互交融。但是,贫富差距依然存在,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还有1660万的贫困人口没有脱贫[1],贫困地区人口由于自然条件和文化思想的限制,物质生活水平提升比较缓慢,文化艺术生活相对匮乏。艺术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能够为贫困地区人民带去艺术文化知识,让他们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2.提升群众文化素养

阅读全文

高校艺术教育研究(6篇)

第一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多功能实证研究

摘要:

2014年3月,对河套学院2012级、2013级文、理等不同专业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从4个维度进行设计:艺术教育的本体功能、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艺术教育的智育功能、艺术教育对就业的影响。艺术教育本体功能是本项问卷调查的主线、主题,其他3个方面,是在考察其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关联度。依据单选、多选共12道题48个统计子项数据分析,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我校大学生对于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看法和希望。

关键词:

公共艺术教育;德育;智育;就业能力

一、统计结果

本次问卷的目的,在于对我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的调查,所以,艺术教育是本项问卷调查的主线、主题,而其他3个方面如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学习成就、就业能力,也都是在考察其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关联度。单选第一题:艺术素养与道德修养的关系是,有4个选项:(1)艺术素养对道德修养影响很大;(2)艺术素养对道德修养有一定影响;(3)艺术素养对道德修养影响不大;(4)艺术素养对道德修养没什么影响。回答(1)的占28%;回答(2)的占66%;回答(3)的占4%;回答(4)的占2%。单选第二题:艺术素养与学习成就的关系,有4个选项:(1)艺术素养对学习成就影响很大;(2)艺术素养对学习成就有一定影响;(3)艺术素养对学习成就影响不大;(4)艺术素养对学习成就没什么影响。回答(1)的占25%;回答(2)的占59%;回答(3)占13%;回答(4)的占3%。单选第三题:你对我校现在开展的艺术教育的看法是,有4个选项:(1)很好;(2)一般;(3)需要加强;(4)不好。回答(1)的占33.5%;回答(2)的占28%;回答(3)的占38.3%;回答(4)的占0.2%。单选第四题: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有4个选项:(1)完全吻合;(2)基本吻合;(3)基本不吻合;(4)完全不吻合。回答(1)的占8.9%;回答(2)的占71%;回答(3)的占17%;回答(4)的占3.1%。单选第五题:关于真善美的关系,有4个选项:(1)一致;(2)基本一致;(3)基本不一致;(4)没关系。回答(1)的占51%;回答(2)的占40%;回答(3)的占7.8%;回答(4)的占1.2%。单选第六题:艺术素养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有4个选项:(1)影响很大;(2)有一定影响;(3)影响不大;(4)没什么影响。回答(1)的占31%;回答(2)的占47.5%;回答(3)的占21%;回答(4)的占0.5%。多选并排序(4个选项按顺序统计)第一题:你选择上公共艺术课的原因是:(1)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修养;(2)拿学分;(3)调节心情;(4)其他。排在第1位的:(1)占76.5%;(2)占18.3%;(3)占4%;(4)占1.2%。排在第2位的:(1)占14%;(2)占46%;(3)占38.5%;(4)占1.5%。排在第3位的:(1)占9%;(2)占30%;(3)占53.4%;(4)占7.6%;排在第4位的:(1)0;(2)占9%;(3)占5%;(4)占86%。第二题:影响你的行为的因素有:(1)知识;(2)情感;(3)意志;(4)审美。排在第1位的:(1)占58%;(2)占25%;(3)占13%;(4)占4%。排在第2位的:(1)占10%;(2)占50%;(3)占28%;(4)占12%。排在第3位的:(1)占15.7%;(2)占16.1%;(3)占53.3%;(4)占14.9%排在第4位的:(1)11.4%;(2)占9%;(3)占5.2%;(4)占74.4%。第三题: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措施有:(1)改善并加强“两课”教育;(2)加强艺术审美修养;(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4)加强制度管理。排在第1位的:(1)占46.8%;(2)占25%;(3)占25%;(4)占3.2%。排在第2位的:(1)占13.7%;(2)占42.50%;(3)占34.4%;(4)占9.4%。排在第3位的:(1)占18%;(2)占23%;(3)占41%;(4)占18%。排在第4位的:(1)占15.3%;(2)占11%;(3)占1.7%;(4)占72%。第四题: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下面哪几项为弱项,并须加强?(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排在第1位的:(1)占68.2%;(2)占10.8%;(3)占15.8%;(4)占5.2%。排在第2位的:(1)占7.4%;(2)占36%;(3)占20.2%;(4)占36.4%。排在第3位的:(1)8.6%;(2)占11%;(3)占49%;(4)占31.4%。排在第4位的:(1)占3%;(2)占14%;(3)占20%;(4)占63%。第五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1)对主流思想的认同;(2)言行一致;(3)是非分明;(4)健康的审美观。排在第1位的:(1)占45%;(2)占26%;(3)占13%;(4)占16%。排在第2位的:(1)占13%;(2)占36%;(3)占29%;(4)占22%。排在第3位的:(1)占17.5%;(2)占14.7%;(3)占45.3%;(4)占22.5%。排在第4位的:(1)占22.3%;(2)占10.4%;(3)占14.1%;(4)占53.2%。第六题: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较有效的形式有:(1)“两课”;(2)社会实践;(3)艺术活动;(4)学校教师、工作人员的表率作用。排在第1位的:(1)占24%;(2)占56.2%;(3)占9%;(4)占10.8%。排在第2位的:(1)占12%;(2)占29%;(3)占45%;(4)占14%。排在第3位的:(1)11.3%;(2)占10.3%;(3)占40.2%;(4)占38.2%。排在第4位的:(1)占40.5%;(2)占1%;(3)占9.5%;(4)占4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