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校双创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应用型民办高校双创教育实施分析
摘要:为破解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中双创教育面临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不清晰、短期规模和长期效益无法兼顾、双创课程与专创课程形式大于内容等困境,文章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为例,探索实践了建立“三三制”双创教育模式,完善双创育人工作机制,培育“双师双能双创”师资队伍,优化双创文化氛围等工作,有效推动了双创教育提质升级,对促进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应用型;民办高校;双创教育;实施策略
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随着西京学院、吉林外国语大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等十余所民办高校先后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民办高校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变,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路线图,双创教育成为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1]。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自2015年获得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以来,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号召,全方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从双创教育模式、工作机制、师资队伍、文化氛围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以期为同类高校推动双创教育提质升级提供有益借鉴。
一、民办高校开展双创教育的优势
2015年开始,国家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和全国普及推广的双创教育改革为民办高校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国家不但出台了《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等利好政策,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还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高校的发展,使民办高校能够得到相应机会和待遇,这些政策红利客观上推动了民办高校得以在“应用型”这个跑道上快速发展[2];民办高校机制体制灵活,能够集中资源办大事,充分利用醒得早、起得早的优势,得以在双创教育上做出特色,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民办高校双创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虽然具有管理灵活的优势,但是由于办学时间较短,面向社会营运的机制优势发挥不充分,双创工作中争取财政支持和社会项目投入的集聚效应不显著;运用市场经营理念与机制优势充分挖掘和调动学校教育教学各类双创资源要素的潜能和效能还不够,资源优化配置不平衡,在双创教育中资源使用效益还没有实现最大化。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普遍采用专兼结合方式,专任教师数量普遍较少,青年教师占比较大,且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行业企业生产经历,对企业运营和行业标准认识不够清晰,对双创教育认识不到位;与企业合作停留在学生实习就业层面,企业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还远远不能支撑双创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形成学校主导、政府帮扶、企业结对、社会关爱的开放式、全程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工作格局[2]。
高校双创型成人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双创型”成人教育是一种面向成人学习者的教育,其目标在于培养成人学习者的创新意识,提升成人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双创型”成人教育已经成为提升民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校内的“双创型”成人教育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办学力量薄弱、办学热情不高以及效益与责任不相匹配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对成人教育的定位认识不清,体制、机制建设滞后甚至僵化,不能依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以及对成人教育整体认识的不科学等。有鉴于此,高校在发展“双创型”成人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科学定位其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等提升我国高校“双创型”成人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双创型”;成人教育;现状;原因;对策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是当前我国国家以及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是坚持“创新”的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这一发展理念为“双创型”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此同时,自高考扩招以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加。为了缓解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国家积极倡导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毕业生自主创业成败的关键则在于其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鉴于此,高校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人才(即“双创型”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高校“双创型”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展开研究,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我国高校“双创型”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到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还有助于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推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我国实施“双创型”成人教育的背景
(一)国家“双创型”的实践活动为“双创型”成人教育发展提供可能
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取得较快、较大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发展大多采取外延式的发展模式,注重规模建设,致使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严重、能源消耗过度等。而造成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缺乏创新,具体表现在:人们的创新意识不够、创新能力不强,在核心技术领域没能真正地占据主控地位。为了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持续发展,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然而,要实现真正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标,就必须培养大量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双创型”人才。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应该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国家的发展战略,尽早地开展“双创型”成人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和实现“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推进社会的科学发展。
(二)我国成人教育未来的持续和科学发展需要依据“双创型”成人教育来实现
高校党建在大学生双创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教育的新模式,有助于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当前高校“双创教育”存在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认识不足、创新创业指导体系未形成等问题。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发挥党建的组织、教育、服务等职能,树立“大党建”的工作理念,强化党员服务意识,对指导和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作用和意义重大。鉴于此,本文探究如何依托党建工作平台带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党建;创新创业;实施路径
当前,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我党相关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大学生肩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同时又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基层党组织的优势是覆盖面广,熟知学生相关情况,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的作用中不容小觑。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将学生党建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更新创业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更能切实让“双创”教育普及广大学生群体。
一、高校开展“双创”教育的意义
(一)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增强我国总体竞争力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更需要创新型企业家和创新型人才来适应劳动力市场。“双创”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能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特长和专业技术创办中小型企业和研发新产品,大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强我国的总体竞争力。
(二)推动高校教育模式改革,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民办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尤其是民办应用技术大学,在双创教育、课程设置、产教融合等领域给予更多的关注。笔者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双创教育的实践探索,在全面剖析民办应用技术大学双创教育的短板的基础上,探索双创教育路径,为新时代民办应用技术大学双创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课程;应用;人才培养
一、研究综述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与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各高校纷纷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以期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1]。笔者在知网搜索“创新创业、高校”等,获得相关搜索结果20387篇,多成文与2016-2018年,着眼点在校企合作、创业导师等某个方面或领域,研究育人的效果和双创教育的可行性,双创教育体系的研究资料较少。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有差别的,笼统的以某一个学校的双创教育模式推而广之的做法不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实际。
二、研究背景
双创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体制机制构建尚不完善
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在人才。高校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既是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也是社会对农学类专业大学生能力的要求。目前,国内涉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涉农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基于农学类专业特点和发展实际,健全创新创业管理机制,构建一套由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育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农学类专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我国是农业大国,目前正处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过渡期。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乡村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2019年9月5日,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以及专家代表回信中指出,全国涉农高校牢记办学使命,精心培育英才,加强科研创新,为“三农”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涉农高校是培养我国农业人才的摇篮,加强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涉农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
一、构建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意义
(一)提升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3],涉农高校应积极完成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及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培养农业人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靠知农爱农的高科技人才,农学类专业大学生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需要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涉农高校农学类专业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全面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让大学生更系统地学习“双创”教育理论、教育内容及实践操作,能够提升农学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促进农学类各专业学科协同发展
高等数学教育创新研究
摘要: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时代的不断进步让人们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作为我国现阶段教育体制中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高校也逐渐加大了对双创教育的投入,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为了促进高校双创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双创教育背景下的高等数学教育创新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双创教育的基本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专业知识与思维能力提升两个方面论述了双创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育创新的必要性,最后从教育目标转变、教学内容改革与双创教育和高等数学教育融合三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双创教育;高等教育;创新;教育策略
双创教育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简称,是我国高校现阶段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技术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创新创业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高校以创新创业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数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部分理工科专业的学习都必须建立在高等数学的基础之上。因此,创新创业背景下的高等数学教育创新是推动双创教育与高等数学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双创教育现状分析
在上个世纪末期,国际教育认为创新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了“创新教育”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在传入到我国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现阶段双创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最近今年当中我国逐渐意识到双创教育的重要性,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中我国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为高校学生提供国家级的创新创业训练,具体内容包括创新实训项目、创业训练项目以及创业实践项目[3]。在“十三五”中这一战略决策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同时各种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大赛也已经在社会中形成了一定规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针对于国家对双创教育给予的大力支持以及双创教育所取得的成果,现阶段高校对于双创教育也已经给予了高度的关注。2016年全国超过1256家高校率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同时大赛的成果也得到了有效的转化。此外,高校内部也逐渐加大了对双创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力度,许多高校都已经着手建立双创教育体系。但是从现阶段高校双创教育的具体内容来看,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首先,部分高校的双创教育是自成体系,与现阶段已有的高校教育体系之间并不存在紧密的联系,参与双创教育的高校学生数量相对较少,双创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普及程度不高[4]。其次,大部分创新创业教育都立足于专业课,对于公共基础课的涉及相对较少。例如,几乎没有高校将高等数学纳入到双创教育体系当中。这种教育体系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较为薄弱,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创新创业的开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双创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一)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双创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论述了高校双创教育课程改进的重要意义。进而分别从优化双创教育课程体制建设、科学规划双创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双创课程的创新实践性、强化各个环节间的紧密联系几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课程体制;有效措施
引言
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急需转变过去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及经营观念,以顺应国内外经济飞速发展的趋势,对此,我国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想要从根本上实现创新创业,就需要借助各大高校大力发展双创教育事业,开设专业特色的双创教育,以此来提高广大学生双创意识、双创素养及双创能力。这其中课程体系的构建将会直接关系到高校双创教育的实效性,对此,各大高校应高度重视双创教育课程的完善和优化,从而保障双创教育的效果与质量。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缺少针对性
当前各大高校相继开展双创教育有关的课程,网络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微课程,但双创教育课程教材整体质量高低不等,某些院校选择省内创编的统一教材,虽然这类教材内容全面,但却缺少针对性以及实践性。某些院校选择自主创编的校本教材,具备自身院校的特征和有关企业的特点,但由于受到创编教师个人水平的影响,教材质量并不高。
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情况,并重点对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从明确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建设师资队伍、优化教育环境等方面,探索了将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双创;服装设计;人才培养
1中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概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联合国多次组织会议,对创业教育进行探讨,并在相关会议中指出,政府和高校均应采取措施,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欧盟也曾多次发布创业报告,强调高等教育应通过创业教育和实践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并对学生应具备的创业能力进行了说明。很多国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重视,如英国政府推出了知识转移合作伙伴计划(KTP),进一步从政府层面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了高校成果向企业的转移,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很多国外高校在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进行多学科跨界合作、开展校企合作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育模式。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也多次出台文件,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指导,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如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就要求各有关部门从提升能力、优化环境、加强平台建设、推动落实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入手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教育部近年来更是多次出台文件和通知,对于如何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在激励措施方面,教育部通过举办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方式,更好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截至2021年,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就有2533万大学生参赛。教育部还通过评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等方式,建设了19所高校双创示范基地,200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开设了众多“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选课人数达3400万人次[1],充分发挥了先进高校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时间尚短,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于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结合我国高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促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深化,实现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2国外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情况
从已掌握的情况看,国外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受政策因素、环境因素、自身优势等影响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是在以下几方面开展探索与实践:一是高度重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培养思路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前提和依据。从调研情况看,国外很多高校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并要求学生具备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前瞻性的眼光。如英国中央圣马丁学院在学生培养中,强调要有专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并认为要让学生掌握好研究方法。学院通过调整和更新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创意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深度融合。同时,通过开展各类校园创新活动,建立和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伦敦时装学院则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并将培养重点放在学生创意思维的发展上,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发挥学生的创造性[2]。其他很多院校在培养思路上也均有着较为明确的职业性导向,强调对学生创造力以及国际视野的培养,以奠定学生的职业方面的优势。这种对于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使得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之间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密切结合的关系,促进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不断提升。二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多学科跨界,综合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如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以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之一,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都体现了其跨学科的特色。学院设有“时装设计与社会硕士”专业,该专业基于全球化背景,采用独特的方式培养国际化的时尚工作者。通过跨学科的培养,实现资源共享和跨界合作,促进了设计概念和设计实践的创新[3]。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时尚学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力求为时尚行业培养同时具备创新和务实能力的专业人才”,学院强调学生除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具备各种综合能力。在课程中,通过设置若干综合课题,打通设计与企划、设计与商业等相关领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4-5]。三是强调产学研一体化,覆盖行业全链条。欧美部分服装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视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参与企业工作的同时,学校也会邀请企业人员为学生授课,让学生实际体验企业运作过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企业资源和创新创业平台。一些院校除设有就业中心外,还设立创新与商业部,负责与企业所需人才的对接工作,并为学生提供相关培训。此外,各学校还积极支持学生创立自己的品牌,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3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