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校劳动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校劳动教育

高校劳动教育价值内涵和实现途径

摘要:高校通过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观更彰显时代性,劳动教育的内容要更加丰富,培养途径要突出全面性。而作为劳动教育其中之一的服务性劳动教育,在育人方面占据了重要地位。高校通过重塑服务性劳动教育观、挖掘育人价值,落实服务性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丰富育人体系,细化顶层设计、加强制度保证、多措并举,丰富服务性劳动育人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等途径,进一步发挥劳动育人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育人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级各类院校应高度重视并落实劳动教育相关内容。

1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

马克思曾说:“劳动不再是谋生的一种手段,更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1]劳动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是意义生活和人类本质复归的主要形式。[2]劳动是锻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基本途径,通过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激发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1.1劳动教育价值观要彰显时代性

新时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教育价值观时,要注重时代需求,彰显时代特征。劳动教育经历过从“劳动兴盛”到“劳动失宠”再到“劳动复兴”的漫长发展历程,其重要性日益凸显。[3]高校要培养经得起实践磨砺和检验、能够担当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势必要发挥劳动育人的重要作用。新时代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不仅仅是体力劳动、简单劳动等,高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在劳动过程中磨炼学生的意志,帮助他们增长知识和技能、强身健体。

阅读全文

高校劳动教育路径

摘要:在大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既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弱化和偏差,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出现一定程度淡化。要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必须重视劳动教育;完善劳动教育体系;推动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拓宽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完善劳动教育平台和载体,提升劳动教育效果。

关键词:劳动教育;大学生;劳动观;立德树人;高等院校

一、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是立身之本,劳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我国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肩负着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神圣使命[2]。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渊博的学识,又需要学生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这就需要学生在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专业本领的同时,还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深厚的劳动感情、真挚的人民情怀。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即将步入社会,成就个人事业,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创新精神,继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塑造坚强的心理素质,磨练顽强的意志品格。在劳动教育中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就业观和创业观,从容面对社会的选择,在国家、社会需要与个人价值实现、专业技术的学习与岗位的需求匹配之间找到平衡点,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获得受益终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1.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的题中之义。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艰辛的努力。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必须通过加强劳动教育,深刻领会劳动创造价值的科学内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把实现自身价值、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建构个人与集体、个人梦与中国梦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的同频共振。

2.劳动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观需要。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劳动教育作为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学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念,培养学生以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理念,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重要路径。通过加强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其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创造。通过劳动塑造正确的人生观,理解劳动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懂得诚实劳动的价值,意识到诚实劳动是劳动者的义务与使命,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培养学生体验和理解生活的能力,破除逃避劳动、轻视劳动甚至鄙视劳动的思想。

阅读全文

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分析

一、朝阳科技大学“劳作教育”概述

朝阳科技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创立于1994年的私立科技大学,它是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连续多年获得政府补助,其中2012年获得公私立最高额补助款。朝阳科技大学在二十多年里取得好的成绩,连续多年蝉联全台私立科技大学第一,这与其人才培养方式有着较大的关系。笔者曾以“朝阳科技大学”为关键词在知网查了从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关于它的研究文论20篇,能深刻感受到朝阳科技大学务实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它那作为“零学分必修课”的劳作教育课程,使我印象深刻,反思再三。大概是这样的:朝阳科技大学为了培养学生爱惜环境和“弯腰”服务的意识,践行手脑并用的理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特别实施“零学分必修课”的劳作教育。

1.将劳作教育纳入必修课

朝阳科技大学将劳作教育固化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并规定为必修课,但不做学分计算,这就是“零学分必修课”,不是考试课,不发试卷,只做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的“劳作”精神。学校始终认为劳作教育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通过劳作教育,比如与同学一起弯腰扫地、一起清扫卫生间、拖地板,学会与人合作。

2.劳作教育目标明确

通过劳作教育培养学生劳动均等及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学习基本劳动技能,通过亲身劳作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从校园劳作扩展到“小区服务”,增加学习生活体验;通过不同院系之间的混合编组来增加互作协作、交流沟通的机会;通过劳作教育课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弯腰做事、亲身参与的态度;通过劳作教育形成爱校及整洁的校园文化。

3.劳作教育的类型

阅读全文

高校专业社团劳动教育现状探讨

摘要:当前我国的劳动教育存在“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问题,新时代的高校育人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认识到高校劳动教育在高校学生全面发展、高校专业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利用高校专业社团在劳动技能的培训、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工匠精神的培育等方面的优势,针对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形式单一、成效不显著等问题,从“教劳融合”“劳技结合”“劳有所为”和“劳有所获”四个方面,构建“四位一体”的专业社团劳动育人模式。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专业社团

我国一贯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颁布多项劳动教育政策,随着劳动教育的开展,学术界对劳动教育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当前,我国的劳动教育尚存在“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问题,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观念功利化、劳动技能缺失。2018年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面阐述教育方针中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1高校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

劳动教育指的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劳动实践,不仅仅是局限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而且更加强调精神层次上的劳动。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随着国家对高校劳育、美育等方面的重视,高校育人工作要充分把握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1.1劳动教育是高校学生端正劳动观的现实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在弱化,学生从小受到的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劳动教育越来越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娱乐综艺等传媒行业的飞速发展,学生受到“一夜成名”“流量经济”等现象影响,劳动价值观呈现出一种急功近利、不踏实、不成熟的倾向。高校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加强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是端正劳动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阅读全文

高校党建引领劳动教育探索

[摘要]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工匠精神、强化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尤为重要,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对劳动的价值认知还不够、劳动能力还不足,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需要从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劳动技能的提升、劳动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努力,才能使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劳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价值观;劳动技能;党建引领;劳动实践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中无论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的全面发展还是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都与劳动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职教育面向生产一线的特点,也决定着劳动教育对高职院校具有特别重要的特殊地位。

一、劳动教育对高职教育的时代价值

(一)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必然具有政治属性。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高校课堂、教育教学、实践教育各环节,明确把“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一起纳入“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中,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重要论述表明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教育,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感,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劳动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强化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核要义,劳动教育是铸就工匠精神、强化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中的职业平等、劳动平等等观念的教育,劳动理论与劳动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认同,有助于学生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培养。

二、高职学生对劳动的认知与分析

阅读全文

劳动教育在高校就业中价值和实施探讨

[摘要]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就业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就业观,增加就业知识技能储备,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然而当前高校在劳动教育方面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课程体系不完善,以及实践教育平台不健全、政策保障不足等问题。因此,高校应坚持以劳动教育重要论述为指导,着力开发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搭建实习实践平台、落实制度保障、制定评价标准等,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劳动教育体系。

[关键词]劳动教育;就业;高校;创新创业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深刻回答了新时期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将劳动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应对新发展需要,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出一支知识性、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2020.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1]。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担负着民族发展、国家复兴的重任,其就业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据统计,2021.年高校毕业生数再创新高,预计达到.909.万人,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使得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想要破解时局,需要大学生端正就业观念,充实就业知识,提升就业技能,增强创业创业能力。本文通过研究劳动教育在就业工作中的时代价值,提出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试图构建破解就业困境的劳动教育体系。

一、高校劳动教育开展现状

近年来,劳动教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关于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教育体系构建、历史演变、时代价值、实施方式等研究成果不断[2]。随着《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施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有了明确的依据,当前高校的劳动教育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够

不少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忽视劳动习惯和劳动价值观培养;只注重劳动结果考核,轻视劳动过程开展;只注重劳动实施形式,无视劳动育人内涵。例如,很多实践类课程的最终考核,都是以上交的纸质总结材料为依据,完全不考虑学生在此过程付出的辛苦劳动。不少高校将劳动教育简单视为体力劳作,只让学生做些打扫卫生等没有技术含量的劳动,忽视脑力劳动活动开展。这容易使得劳动教育形式化和边缘化,被贴上了“固化”“一刀切”的标签[3],导致大学生不尊重劳动,甚至讨厌劳动、逃避劳动,更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不愿承担繁重工作,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

阅读全文

谈数字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摘要】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迅速渗透到教育领域,劳动教育在与之结合中呈现一种新趋势,给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带来新挑战。在此环境下,为进一步了解数字时代高校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通过线下分发问卷和线上填写问卷展开调查,本文依据数据探讨现阶段如何切实提升劳动教育实效性,从而把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劳动素养落到实处,培育新一代数字科技型劳动人才。

【关键词】数字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效性

一、数字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科技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迅速渗透到教育领域,打破了传统教学限制,给劳动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数字时代带来的劳动教育形式多样,劳动能力的高要求,给作为人才培育主阵地的高校带来重大挑战。

(一)数字时代创造劳动实践新形式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数字媒体、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等新兴产业崛起,衍生了许多新颖的劳动实践方式,如脑力劳动、创意劳动等。这种通过创新、知识与劳动相结合带来劳动成果的方式,有趣且富有创造力,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就感。而现行高校劳动实践最普遍的途径就是打扫校园卫生、参与家庭劳动、社区服务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劳动观念就停留在了劳动就是脏活、累活上,以致出现大学生对于劳动兴趣不浓,不爱劳动,甚至轻视劳动、抵触接受劳动教育的现象[1]。数字时代学生对于劳动的新要求与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形式的滞后性不相匹配,加剧了学生对于高校传统劳动教育的抗拒。如何根据时代新要求创新劳动教育实践方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数字时代呼吁劳动教育新模式

阅读全文

劳动教育和高校党建协同育人新模式

摘 要: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学生劳动精神的培养,发挥劳育树德、增智、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对高校劳动教育与基层党建工作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进行概述,阐明“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劳动教育与党建协同育人策略。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高校党建; 协同育人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面貌和劳动价值取向。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要求各学校把握学生成长的实际规律,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号召大中小学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1]。高校基层党组织是育人重地,应将劳动教育和基层党建工作结合起来,采取劳动教育与党建协同育人新模式,领航职业教育发展,为培养更多技能型、创造型人才奠定基础,这既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劳动教育与高校党建密不可分

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提高学生劳动素养,是现阶段符合实际的教育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百年奋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结合基本国情和教育实际,在发展历程中创造性地赋予劳动教育新的时代意义。

( 一) 劳动教育在党建中的重要功能

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善于劳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发展为中心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用双手创造财富,用勤劳、智慧开创美好未来。在我国各个时期的教育发展历程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要义始终没有变,它紧紧围绕时代发展需要,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服务。劳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在“五育”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是现代高校需要采取的教育方式。创新党建形式、引领劳动育人是“五育并举”的发展要求,也是教育发展所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