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校继续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校继续教育探讨
[提要]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在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但在其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论述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促进继续教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继续教育;高职院校;学历教育
在我国,高校继续教育是相对于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言,通常是面向各类技术管理人员及其他社会生源的再教育,目的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素质和从业技能,不断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继续教育体系可分为学历教育体系和非学历教育体系,其中学历教育体系包括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及自考教育;非学历教育体系主要包括技术资格证书培训和各类短期培训等。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工作,既是高职院校优化教育教学资源、提升自身办学能力的客观需求,也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但是,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和社会总体需求仍有极大的差距,发展现状依然令人担忧。
一、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现状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已初步形成了多层级、多形式、多门类的较完善的办学体系,形成了规模大、形式多的继续教育办学格局。具体来说,自学考试报考专业较齐全,合作本科院校选择多,项目如专转本、专接本、小自考等这些自学考试的形式灵活,报考方便,吸引了大批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报考。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生源好,专科层次需求大,网络教育特色专业受青睐,这类学历教育因为学习形式多样,学习时间灵活,受到社会成员因提升学历层次和自身素质需求的欢迎。非学历的教育培训不尽如人意,但市场潜力巨大,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应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方面。一是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收益指标差。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学院会设立学历教育及非学历的教育培训,但两者之间是严重失衡的,培训工作业务量少且收益差,常态项目少,只是作为年底考核用以填充的工作内容而已。目前,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仍以成人学历教育(成人大专、网络教育和自考教育)为主要业务;二是成人学历教育质量呈现下滑趋势。本科院校在做大做强的理念下,重心放在本科、研究生教育上,高职高专放在全日制大专的教育上,成人教育只是作为创收来源,只重视扩大办学规模,不会投入过多资源来开展教学工作,教学内容上依然是普高全日制式的理论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与成教生的实际教育需求有很大差距;三是成人教育的学生到课率极低,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差。参加学历教育的学生来自社会各界,在社会上工作多年,很多抱着混文凭的心态,不遵守课堂纪律,消极对待课堂教育。
师范类高校继续教育论文
一、继续教育发展的背景因素
(一)终身教育理念的传播与政策的指导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与推广,其思想逐渐被人们所接纳。终身教育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既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也包括横向的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受到的教育。在我国,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制定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促进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主张推动各方面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要对普通教育与继续教育进行创新发展,培养各方面高素质的人才。
(二)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麻省理工大学的彼得•圣吉(PeterSenge)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指出,在21世纪,组织之间的国际竞争加剧,最成功的将是学习型组织,并且这种比竞争者更快地学习知识的能力,是组织继续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这种学习型组织的理念随之扩展到社会组织的各个方面。我国从党的十六大以来,也在战略的高度上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并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与任务,要求构建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
(三)师范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以师范类院校为主的师范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师范教育逐步发展为教师教育,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愈来愈受到重视,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体系逐步走向开放、多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的教师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建立。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概念变化的背后是观念的更新与制度的变革。师范教育体制的创新,不仅是要提高职前教育的培养质量,更是要加强在职教师的职业培训与发展。教师的在职进修培训、持续的专业发展将成为教师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推动传统的师范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发展,促进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的革新,加强对教师教育体系的补充与完善。
地方综合性高校继续教育初探
一、继续教育转型是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继续教育转型的时代要求
高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教育的现实结果与理想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反差。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大学毕业生不能按时就业,教育的结果与社会经济结构不匹配,一方面,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有些行业和岗位招不到合适人才;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暂时失业,高校所提供的人才结构不合理,与社会需求不对接,人才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不匹配,学生素质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变革的要求,缺乏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技能。为此,各级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术培训、专业技能培训、资格认证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培训,高校也充分利用优质的办学资源及学科优势开展各类培训及高层次管理人才培训,非学历继续教育逐渐显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另据教育部门权威统计,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逐年减少,预计到2017年可降至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的历史低点,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提高,到2020年将达到40%,高考录取率预计可超过90%。由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新增劳动人口的高等学历教育基本满足需求,成人学历补偿型教育需求将大幅度减少,因而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形成强大的冲击。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成人学历教育招生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呈逐年下降趋势,成人学历教育的准入门槛非常低,经济发达地区成人学生外地生比例逐年提高,成人学生低龄化趋势明显,致使成人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整体结构层次较低,混文凭现象普遍,学生自主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为此,高校继续教育从管理层到办学机构,均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抓紧调整继续教育结构,转变继续教育发展模式,促使高校继续教育加快转型,以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二)继续教育转型的价值取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继续教育的未来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对这一目标论述,权威专家认为,应包括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第一,基本形成终身教育体系。该体系包括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次学习机会、多样的学习途径和多种成才路径。第二,大幅提升继续教育参与率。通过扩大继续教育规模,争取到2020年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第三,健全继续教育保障机制。建立更加有效的继续教育激励机制和质量评价机制,健全成本分担、多渠道筹措经费的继续教育投入方式。第四,继续教育的质量显著提高。建立较为完善的质量检测评价体系,改进继续教育培养模式,建设好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服务发展的能力。预计未来高校的继续教育发展趋势应该是:继续教育产品层次丰富、特色鲜明,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开放式的网络远程教育极为普遍,学习形式灵活多样,教学管理更加变通,办学思路更加灵活,高校的“品牌效应”将更加突出,能够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继续教育将因转型而形成多样化的发展走势。
二、地方综合性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定位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主阵地,承担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充分利用高校优质的办学资源,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全民族公民素质,是造福社会的崇高事业,也是高校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地方综合性高校由于所处地域不同,学科门类设置、学校传统文化和办学资源条件的差异,在继续教育发展的定位和办学模式等方面的选择各不相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以其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以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为办学目标,着力培养高层次的领导干部,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市场运作能力的企业家,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等,而地方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对象是能够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和技能的技术工人、产业工人和技师。那么,地方综合性高校应如何定位?首先,要对接社会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是继续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根据其所处的地域优势以及学科设置门类齐全的特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的理念和形式,在办学目标、类型、层次及培养对象的选择、规划与实施中,实行培养多样性与社会需求多样性的对接,引导和鼓励各办学机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计开发各类继续教育培养项目。其次,合理利用自身资源,科学确定办学方向。选择符合自身特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需要的办学类型、方式及培养对象,以办学质量、特色为核心,整合教育资源,重视创新开发,体现区域特色,探索并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继续教育研究(5篇)
第一篇: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省思
一、当前高校继续教育蓬勃发展,但也面临许多深层次问题
1.规划问题
目前高校普遍缺乏中长期的继续教育发展规划,学校层面统筹考虑、研究谋划继续教育发展的机会极少。对蓬勃发展的种类繁多、标准不一、各自为政的继续教育类型和形式,对继续教育如何管理、如何办学,对学校和院系在继续教育方面的职能分工等,缺乏深入思考,难以做出高屋建瓴式的规划指导,基本上是走一步看一步,一个领导一个思路,工作缺乏先导性前瞻性和延续性,短视行为频出,普教化和行政化色彩浓重,给继续教育事业和高校整体工作造成巨大伤害。
2.队伍问题
传统的高校继续教育存在两支队伍,即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专职的继续教育师资,多数教师都是偶尔兼任继续教育课程,对继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缺少研究,从企业和社会上外聘教师也是极少数,没有师资共享机制,缺少开放意识,大多是“螺蛳壳里做道场”,“自己跟自己玩”。管理队伍的流动性也很大,尤其是领导层变动快,而中低层管理人员大多缺少培训,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
3.分配和财务问题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策略浅探
摘要: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职业院校内涵发展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而教师素质的提高与教师继续教育密切相关。厘清了教师继续教育的定义、内容、方式,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经费不足、观念落后、培训难度大、培训方式不灵活等问题,提出了加大继续教育经费、更新教育观念、制定教育规划、培训形式多元化等策略。
关键词:双高背景;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策略
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教育不应止于校园内,而应延伸到校园外。高职院校教师在平时教学和工作中也应不断学习,不断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紧跟时代潮流,了解自身专业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前沿动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高职院校要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综合素质。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前景和高校未来发展,而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环节。在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时代,高职院校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势在必行。
一、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及其方式
(一)继续教育的内涵。关于继续教育的定义,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术语》中提出,继续教育是指已经脱离了正规教育、已经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1]。还有人认为我国现阶段的继续教育是指面向接受学校教育之后的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2]。教师继续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和在职教师的需要,对已达到职务任职资格的教师所实施促使其专业发展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二)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内容。1.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高职院校教师有的是非师范院校毕业,对于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素养等不甚了解,故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大有裨益。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培训,高职教师可以充分认识到所教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施加有针对性的教育,还可以增加理论深度,提高教师职业素养。2.职业教育实践技能。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二者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尤其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更加重视提高自身的实践经验、打磨自身实践技能、争当双师型教师。3.提升学历层次。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到来,大学本科毕业生数不胜数,但是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学历层次较低,在职称评定、外出培训、校内提拔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这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函授、同等学历考试、在职研究生考试等方式提高自身学历。高职院校积均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鼓励教师再次深造。4.信息素养培训。《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改革。信息化教育改革要求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不是教师将课本知识点简单移植到PPT中、照PPT讲课,而是应该整合课程资源、梳理课程结构,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效果,而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三)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方式。1.校内培训。校内培训主要集中在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新老帮带等活动。通过优秀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其他教师交流课促进教师之间相互观摩、沟通交流,了解自身讲课的优势与不足,促进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深入开展课堂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2.远程培训。远程培训是教师在网上通过观看视频、参加课堂讨论、完成阶段作业、展示培训成果进行继续教育。这种培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大大节约培训成本,方便教师学习,是许多教师比较喜欢的一种培训方式。3.跟岗访学。跟岗访学是教师利用一个月或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深入实践基地,跟随指导教师实地听课、教研、观摩实训基地,研究实践基地好的做法,结合本校实际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教师通过看、听、访、议、思等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众所周知,我们正处于一个万众创新的时代。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有创新思维。那么,在高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培养人才的创新性思维呢?在我看来,继续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我看来,高校应该重视学生的继续教育,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模式,为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社会背景之下,本文就新形势下高校继续教育模式的创新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人要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实力。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要认识到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从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力,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继续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在新的社会形势之下,高校继续教育也面临着挑战。高校应该创新继续教育模式,为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1.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在高校运行的现有成果
1.1高校资源的合理运用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校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高校应该制定详细的学生培养计划。高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高校应该给继续教育分配一定的教学资源,保证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
1.2高校构建了继续教育管理模式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研究
摘要: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变革。本文探讨了目前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调整管理机构、改变用人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今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体制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研究
一、目前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面临的形势
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和科技含量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人们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家在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这就要求普通高校继续肩负起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社会责任,继续教育已经成为了普通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国家出台了普及普通高等教育、限制成人教育脱产招生等政策,对原来的高等教育政策进行了调整,既给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带来了新的挑战。现在许多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还沿袭着原来的老传统、旧观念,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今成人教育市场的需求。所以,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者应尽快认清当今社会的变化,理顺思路,跟紧继续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推进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在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奖惩机制
近些年来,国家虽然针对普通高校中的继续教育制定了很多政策,但是由于在人才市场上对继续教育学历的承认程度、学习成绩的认定、工作岗位的入职要求等方面的制度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完善,和继续教育发达的先进国家相比,还不具有足够高的社会认可度。并且在普通高校的管理体制下,继续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高校只是把继续教育当成了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在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仅仅把继续教育看成高校创收的一种手段,或者是可有可无的存在,缺乏对继续教育的规划,甚至限制继续教育的长远发展。同时,在现有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下,对于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的分配上没有使用合理的调配手段,无法充分调动继续教育各个部门间的办学积极性,缺乏高校内部其它部门与继续教育部门之间的统筹规划。现有的制度对于继续教育部门的各个岗位在工作性质、工作强度上的差异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考量,奖惩机制的缺乏导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思想十分严重,无法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学习型高校继续教育研究
[摘要]
继续教育在各地方普通高校的支持下发展得如火如荼,继续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共同分享教育资源,相得益彰,为应用型人才培育做出了贡献,同时在支持地方创意产业以及扶助社会基层教育方面也发挥了作用。然而,各地方高校的工作重点始终凝聚在普通高等教育上,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继续教育面临着定位不准的问题。面临学习型社会的大环境,我们应给予继续教育事业更为准确的定位,改变社会对继续教育的偏见,呼唤全民支持并尊重继续教育。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地方高校;继续教育
在学习型社会中,对学习的重视并不仅限于在时间上的终身性,对学习行为的有效组织也是重要方面之一。因此,终身教育系统的建立便显得至为重要。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阶段之一,继续教育应当在整体教育体系上得到足够重视。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倡导终身学习理念的重要承担者。正因如此,依托高校的教育平台将成为未来继续教育事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地方高校办好继续教育的优势
地方高校在推进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工作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2008年有关数据,地方高校数量在全国所有高校中占比高达95%以上,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按照现在发展趋势,继续教育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机构之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具有地方高校背景的机构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这些教育机构以在各地高校中成立继续教育学院为主要方式,以高校为发展平台,享有高校各类资源,与普通高等教育实现共赢,为地方输送了更多的优秀人才,同时在支持地方创意产业以及扶助社会基层教育方面也发挥了较大作用。依托高校的继续教育系统包含多种形式,包含成人高考、远程教育、学历进修、技能培训等,这方便了多种具有教育需求的群体。这些不同的教育形式面向不同的社会人群,基本包含了普通在校教育之外的各种情形,接受教育门槛低,在年龄、工作岗位、受教育时间和地点等方面都十分灵活,而且学费不高又能得到国家机构的认可,是社会各类人群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佳选择。这种灵活性使得学习突破了主体、地点和时间的限制,使得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渐形成了风气,为构建学习型社会起到了显著的助推作用。比起重点院校,地方院校在继续教育工作上的成绩更加具有实践意义。地方高校不仅投入了先进的教育设施和雄厚的教师资源,设置了完善的专业体系和与国际接轨的科研模式,还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将继续教育成果投入到地方建设上。由于处于区域的便捷性,他们能够更加灵敏地感知经济走势,并迅速予以反馈,专注培养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人才。尤其是在实践类的技能培训方面,地方继续教育机构直接面向企事业单位等人才需求方,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为社会劳动者提供了丰富的提高技能的便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