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校感恩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校感恩教育的缺失分析
1、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
上文所述还只是众多实例中的一小部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天之骄子”变成了感恩意识淡薄、感情冷漠的“冷血动物”呢?归其原因,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逃脱不了干系。首先,家庭道德教育的不足。当代中国家庭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众多家长中受到太多的疼爱,以至于不愿意让孩子受到一点点的挫折和磨难。“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被绝大多数中国家长认可,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求任何回报”的付出。孩子的合理和不合理的要求都被慢慢的满足,哪怕在背后是父母的血泪也在所不惜,有人戏称自己的子女是“吸血鬼”,这个词听起来恐怖,但确实如此。父母的无私关怀造就了孩子认为得到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从来不曾想到父母的艰辛。目前,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十分关心,每天花大量时间放在孩子的作业上,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和兴趣爱好漠不关心,用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一个孩子是否听话的标准。这样就造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的功利心态。其次,目前的学校教育模式亟待改进。在当前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和家长关注的是学校的升学率和就业率,成绩成了学校的唯一追求。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招生,关乎学校的发展和生死存亡。在一切向成绩看齐的前提下,学生的道德教育被淡漠了。在当今很多高校中,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供了很多培训的机会,比如各种证书的考取、面试技巧、岗前训练等等,都是为就业做准备。在如今经济不景气的压力下,学校想尽各种办法提高就业率,忽略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很多高校依靠学生学费生存,相当数量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自己是学校的“衣食父母”,老师的关爱和知识的传授被认为是利益驱动下的“理所应当”,而被授予者则少了一份感动和感恩之心。另外,社会上的一些功利思想也起到了消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迎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腾飞,还有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改变。物质丰富了,经济发展了,思想改变了。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容易感动,凡事以个人得失来衡量,常常探究善事“背后的故事”,功利色彩严重。一次以《你为什么而感动》为题的征文,一个学生写道:“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只有学习好,压倒别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社会不需要感动和感恩。”
2、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施建议
到底大学生需不需要感恩之心?答案是毋庸质疑的。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对生我、养我、无时无刻不惦记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对教授自己知识、关心自己生活和学习的老师都不尊敬,对帮助自己的朋友、救助自己的恩人都不感恩,这样的人有怎么能回报社会呢?哪怕他有健康的体魄、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技能,没有一颗感恩的心灵,不能善待师长和朋友,也只能是一个道德残缺的健全人。第一,加强传统教育。常怀感恩之心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故事。“知恩图报”、“知恩不报非君子”、“施恩不图报”等古训无处不在,不论达官贵族,还是黎民黔首,知恩、感恩都是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是中华精神的具体体现。从一个人感恩思想的形成过程来看,以“爱亲、敬亲、养亲”为主要内核的传统孝道思想是一个人学会感恩的起点。只有懂得了对父母、家庭恩情的回馈,才能够懂得如何去感恩他人、社会和大自然。我们以传统教育为视角,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必须对传统思想进行合理的梳理,剔除被封建统治者泛化的部分,挖掘出其中的精华之处,结合时代要求进行重新诠释。第二,重建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和学生的感情交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校老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道德的塑造者。在当前“重学历、轻能力、重成绩,轻教育”的人才评价体系下,老师多扮演的是“授业、解惑”的角色,必须要认清“成才”概念,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育角度。“人才”不能简单地从成绩的好坏、技能的熟练程度来定义,应该是“知”和“行”的统一体,既有丰富的知识又具备良好的修养才能感恩和回报社会。这就要求学校要改变当前僵化的评价模式,在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和输送人才的时候,把“德”提高到和知识技能相同的高度。知识教育多在课堂,而情感教育存在于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教师自身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关爱学生,要有为人师表的职业操守,教师自身的高尚情操和对学生的关爱是最好的感恩教育。在和大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时,要避免空洞的说教、说空话、说大话,应该把教育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真正地放下高姿态和学生平等地交流。第三,在实践中加强感恩教育。高校必须积极以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让大学生从实践中体验恩情,学会感恩。一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团体活动,组织对抗,使团队成员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会关怀、学会感恩。二是以感恩教师、锻炼能力为目的,开展“班务我来管、为校出份力”活动,选拔学生担任本班的编外辅导员,协助老师管理班级事务,体验老师的深切关怀和辛勤付出。三是利用专业特色组织感恩活动。比如护理专业观摩人的生产过程的护理实践,体验母亲在养育自己过程中付出的心血,体验医生、护士在工作中的辛劳。在教育中,情感交流是贯穿整个感恩教育的纽带,只有在情感上激起青少年的感激之情后,才能够使其懂得如何去感恩他人、感恩社会。以专业特色组织感恩,可以使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以后工作的艰辛,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鸣。家庭和社会不能忽视自身的责任。在家庭中,父母要以亲情为纽带,积极灌输尊敬师长、关心他人观念,让孩子懂得自己取得的一切都是在他人劳动的基础上的,培养尊重和感恩意识;社会必须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摒弃一切贪婪、唯利是图、自私自利,发挥报纸、杂志、网络的舆论导向作用,营造一个相互协助、博爱、感恩的和谐社会。感恩是一种道德良性互动的润滑剂,拒绝感恩则是道德的癌细胞,它吞噬着社会善良机体,让人们对善举失去反应,使人们对善良变得麻木。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感恩是家庭、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一种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规范。感受到父母、老师、社会的关怀和呵护,我们的大学生就能以自己积极的努力来回报社会,做祖国的建设者,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作者:王艳娜 周欣悦 单位: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预科生感恩教育
一、对我国高校预科生开展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感恩教育认识不到位,是高校预科生感恩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
通常,我国高校忽视对少数民族预科生开展感恩教育,人们更多地认为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校学习时间仅一两年,这期间,学校的主要职责是对其加强基础课程教学,提高汉语水平和社交能力等,至于感恩教育可有可无,没有把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感恩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尤其是没把感恩教育提升到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培养和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高度来理解、认识。此外,由于高校预科生的感恩教育多以搞活动为主,不注重目的、实效,只强调是否进行过、宣传过,只强调次数而不在乎效果,特别是在一些高校,许多感恩教育由于事前没有讲清楚举办感恩活动的目的,就盲目让学生“活动”,以致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以为意,形式化、仪式化现象严重,无疑,这样的感恩教育活动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举办活动并不是目的,它只不过是感恩教育的手段和形式而已,感恩教育并不是罗列学校搞了哪些感恩教育活动,更主要的是要看这些活动取得的实际效果。缘于此,感恩教育活动的目标一定要明确,目标不明确,无以谈效果。当然,从保障机制来看,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让感恩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没有把握住预科生感恩教育特点,难以深入开展感恩教育
当前,我国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做法几乎雷同,大家共享一种方法、一套模式、一个版本,很少结合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众所周知,我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来自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家庭经济普遍相对困难,受成长环境、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影响,他们来到内地进入预科阶段学习,容易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情况,如因汉语水平低,难与内地同学深入交流;学习基础薄弱,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气候不适应,水土不服等,因而高校在开展感恩教育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实际,从预科生均为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入手,采取与其他普通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不一样的方式方法,效果就会好些。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实践,未能真正落实到位
当前,少数民族预科生感恩教育更多地在学校推行,然而家庭教育作为感恩教育的关键环节,家长们更多地偏重智育而忽视德育,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可以,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行、意志等关心不够,影响了孩子的道德基础、感恩教育及其他综合素质的发展。家庭教育如此,社会作为感恩教育的重要育人阵地,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特别是为社会奉献的人时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这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预科生感恩教育更多的只是学校在倡导,与学生家长及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少数民族预科生感恩教育的项目不多,加之很多高校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感恩教育未能贯穿于学生的整个预科学习生涯,以至于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感恩教育流于形式。
灾区高校感恩教育
一、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将感恩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的动力,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有良好的潜移默化的效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因此,在高校内,感恩教育的实施者不应仅仅是德育教师,而应是全员育人;感恩教育的对象不应仅仅是学生,而应是全员教育。其中,教育者自身的言行举止的表率示范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很容易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绵阳师范学院在加强师德建设过程中,注重把感恩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育广大教师坚持“以人为本”,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特别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体谅和感情投入,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同时,在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大量感恩教育的内容,将感恩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使感恩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注重在教育中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他们感恩社会、感恩祖国和亲人,帮助他们树立感恩意识。此外,学校还把感恩教育尽可能地寓于课堂教学、日常管理和环境创建中,让大学生于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启迪,真正提升感恩教育的实效。
二、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构建感恩教育新体系
载体是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内容的实施、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因此,全面把握感恩教育的载体,并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和感恩教育的发展,选择合适的载体,是加强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感恩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激发人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使之养成相应的品德和行为习惯。高校感恩教育要以实践教育为手段,内化大学生的感恩品质。开展各类感恩教育活动,强化感恩教育实践,化抽象为具体,化说教为行动,要以活动为载体,让大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在现实行动中把感恩意识和个人的情感、意志、知觉等交融在一起,进而在这种交融和行为表现中丰富、发展感恩品质,最终才能在现实中实践感恩。绵阳师范学院在震后开展了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让这些颇具特色的活动成为“隐性课堂”,成为学生接受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感恩氛围。学校组织开展了系列地震纪念活动,深情追忆地震遇难同胞,鼓舞广大师生士气,营造奋发向上和积极进取的校园氛围,在教育教学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提升学校科学发展的水平。学校为以“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为主题,举办大型纪念晚会、“教师情系灾区专场音乐会”、“外籍教师赈灾专场音乐会”和“师生灾区行油画作品展”等,用音乐、舞蹈和画笔寄托哀思,用表彰“5•12”抗震救灾先进、优秀校友和为“震不垮的一代”主题征文获奖者颁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结合“三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利用课堂教学对全体学生深入进行感恩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坚强不屈、镇定理性、团结协作、乐观向上、懂得感恩。学校还开展“我爱我的祖国”系列班团主题活动,利用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班团活动,对广大学生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活动中激励学生的感恩情怀。
三、以社会实践为突破口,拓展感恩教育新渠道
“知道为智,体道为德”,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应重视并加强感恩实践环节。在感恩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把感恩教育与社会和学校公益性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参与的各种活动中感受恩德,感念恩情,履德践行,使其成为知理、通情、达行的高品格的人才。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践行感恩社会实践是磨练个性和锻造人格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大学生感恩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奉献社会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带领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暑假“三下乡活动”、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鼓励和无私帮助,从而懂得理解、尊重和同情他人,将感恩意识转化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绵阳师范学院每年定期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百县千村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学校在灾后积极支持地方基础教育,每年派出优秀毕业生到地震重灾区进行顶岗实习支教,支援灾区基础教育,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学校积极结队建设志愿服务基地,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如关爱留守学生、社区结队帮扶、“清除白色垃圾”、城市环境维护、构建节约型社会义务宣讲、教师节感恩行动、帮残助困募捐、与绵阳市公交公司结队义务反扒等,深受师生和市民好评,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地震发生后,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果充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组织志愿者服务地震灾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咨询、援助活动,用实际行动深化了感恩意识,让感恩教育真正进入了学生的心灵,有效内化为学生的感恩品质。
四、以文化建设为抓手,营造感恩教育和谐氛围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路径
摘要:教育扶贫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重点,实现精准化资助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绝大多数贫困生基本上已经在日益完善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和精准化资助政策下获得了资助,但是资助育人工作还比较滞后,依然存在贫困生感恩意识匮乏、责任感缺失等问题。高校应重视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通过思政教学、政策完善、社会实践和感恩文化塑造等多种形式,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更好地实现资助育人功能,彰显教育价值。
关键词:精准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路径
伴随着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高校贫困生数量逐年增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国家建立健全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层面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十八大以来,更是将教育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实现精准化资助、教育精准扶贫已成为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资助工作虽然使高校贫困生在经济上获得了资助,但精神资助相对滞后,资助育人成效尚未显现,致使部分受助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精心设计感恩教育课程体系,完善资助育人政策,建立校园感恩文化,塑造高校贫困生健全人格,弘扬民族美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全方位完善和加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现状
精准资助政策的开展,确保了每一位大学生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大部分受助贫困生在政府、高校和教师的关爱下,自立自强,学业有成,并能感恩母校、感恩父母、感恩教师和感恩社会。但仍有部分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主要表现为:一些受助贫困生感情淡薄,认为政府的资助和教师、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懂得生活来之不易,对教师和父母缺乏必要的尊重和理解[1];部分贫困生精神懈怠,“等、要、靠”思想严重束缚了其自立自强的能力,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只想等着无偿获得资助而不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一些受助贫困生道德败坏,为了获得资助不择手段,恶意造假,获得资助后肆意挥霍,不知节俭,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还有一些学生争当贫困生,争抢有限的资助名额,一旦获得资助便沾沾自喜,没有评上便怨天尤人,质疑学校和教师,对资助过自己的人漠不关心。当前,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贫困生自身心理不健康和诚信意识缺失
物质的匮乏和经济的窘迫使部分贫困生心理上存在自卑和不平衡,往往认为学校的资助是出于对自己的同情和怜悯,内心很难产生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想法[2]。部分贫困生弄虚作假骗取补助,恶意拖欠学费,不按期偿还助学贷款,挥霍浪费,高档消费品和名牌服装比比皆是,考试作弊,诚信意识缺失。
高校感恩教育传统文化应用
摘要:
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感恩教育中,对于大学生内心积极情感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能帮助大学生树立纯洁的心灵,并帮助大学生构建良好的感恩意识,这对于提高高校感恩教育质量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也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感恩意识,并做出相应的感恩行为。
关键词:
传统文化;高校;感恩教育;应用
前言
对于高校感恩教育,其实效性的提高在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感恩意识的基础上,实现感恩教育的科学化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发展的智慧结晶,将其应用在高校感恩教育中,能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并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因此,注重传统文化与高校感恩教育的融合十分必要。
1.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感恩教育的影响
高校隐性德育及感恩教育研究
1隐性德育对高校感恩教育的指导意义
1.1隐性德育的内涵
隐性德育的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1968年的专著《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通常是指教育者隐藏德育的主题和目的,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按预定的教育计划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育对象所处的学习、工作、生活和环境氛围中,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以实现德育目标的一种教育方式。区别于传统的显性育人方式,隐性德育跳出了单向性、灌输性的近距离课堂教学模式,将教育的手段融入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非正式课程中。多样的育人载体,也可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提升。
1.2隐性德育对高校感恩教育的启示
多元文化和社会思潮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有些学生功利意识严重,追求个人得失的过程中,忽视他人、忽视大众利益;有些学生个性偏执,价值观偏离主流价值思想……面对这些的学生,传统的显性德育形式即是对受教育者讲授旗帜鲜明的理论和直接灌输教育内容,其浓厚的强制色彩在大学生们选择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今社会,极易导致逆反心理,产生厌倦抵制情绪,从而影响德育的效果。而隐性德育的隐蔽性、间接性和渗透持续性刚好弥补说教型教育的劣势。感恩教育应从隐性教育维度,开发利用好高校精神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隐性德育资源包括理论化的隐性教育资源和日常行为的实践隐性教育资源,高校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合力,营造知恩于心、体恩于情、践恩于行的氛围,唤醒大学生们内心的主动情感体验意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恩教育,力争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教而教”。
2隐性德育理念下高校感恩教育的原则
2.1明晰感恩教育内涵,优化整合教育资源
新媒体高校感恩教育环境构建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感恩教育的特点
(一)开放性
新媒体是一个开放性的交流平台,公众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对任何人通过传播媒介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观点。比如,通过发送短信息、网络微信群聊和博客日志等。与此同时,参与者也不可避免地接受来自外界的评价、建议等方面信息的影响。这种交流平台不仅完成了交流互动,而且拓宽了公众的参与度,突破了传统主流媒体发言的局限性。高校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借助新媒体的开放性传播优势,把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重大意义、制度设置、感人事迹等对学生进行公开宣传,使大学生成为积极、热情的参与者。此外,在感恩教育主体方面,只依靠学校单方面作出努力的封闭式教育,不符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重新整合各种教育力量,把家庭、社会和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教育平台。
(二)平等性
新媒体给公众创造了一个信息平等交汇的空间,每一个人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都可以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在触及敏感话题,沟通交流的双方甚至多方同时可以把年龄、性别、身份、地域和种族等基本情况隐藏,在这样虚拟的情境下,没有传统的等级观念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化,实现了精神层面的相对平等。高校感恩教育是在平等的环境中得以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大学生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心理特点更为突出,他们需要被尊重和肯定,在生活细微处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平等、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有利于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而新媒体虚拟的社交环境,为大学生感受爱和传播爱积极、热情、团结地走到一起提供了可能。因此,平等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高校进行感恩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
(三)多样性
新媒体是一个承载着复杂多样信息资源的广阔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网络门户等众多渠道接触各种文化和思想,并深受影响;同时他们运用网络视频直播、文字同步互动、短信即时群发等传播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利益诉求,向外界输出自己的声音。这种多渠道、多方式的信息传播和互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给高校感恩教育带来挑战。高校要抢占新媒体阵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提高感恩意识,必须适应和掌握新媒体的特点,主动开发和整合学校教育资源,丰富感恩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新媒体注重于服务大众,提高用户体验,这个特点要求高校在进行感恩教育时必须考虑学生的感受,不能采取单向强制性灌输的手段,应该采取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形式、显性与隐性有机结合的教育方法,使高校感恩教育生动活泼。
高校开展孝与感恩教育思考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孝与感恩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孝与感恩的传统观念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大学生中感恩之心淡漠、孝道缺失的现象非为个例。文章从大学生行孝道知感恩的调查入手,分析研究了当代大学生行孝道知感恩的现状,给出了进行行孝道知感恩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道德观念;孝文化
传承孝与感恩文化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感恩之心,塑造孝与感恩的灵魂。在多种道德观念激烈碰撞、文化呈现多元化的今天,高校开展感恩与孝道的教育,探索感恩与孝的教育规律尤其重要。本文以大学生行孝道知感恩为问题导向,制作调查问卷,随机调查取样。运用软件对大学生践行孝道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对大学生开展行孝道知感恩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一、大学生行孝道知感恩现状调查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取样
文献阅读法:笔者通过主流查询门户网站和学术检索数据库,阅读收集了大量有关孝道与感恩的文献,并与老师同学开展专题探讨交流,整理了大量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素材。问卷调查法:笔者按照问卷调查的一般程序,先预设问题,然后随机抽取调查对象,再请被调查者使用不记名的方式回答问卷,最后通过数据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样本采自作者1任教的高校在读大学生,调查他们对行孝道知感恩的理解。经评估,选取了300名被试者,他们基本涵盖了全校各个专业、年级,样本典型,代表性强。
(二)设计问卷和研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