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封闭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校封闭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校封闭管理

小学教学管理论文(3篇)

第一篇:小学教学管理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小学专职固定科任教师

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专职科任教师,教师身兼数科,教师所学的专业理、化、生或相近科学的都比较少。但由于小学教师缺乏,学校基本上是将小学课作为“副课”“搭秤课”来进行教学安排的。通常情况下,小学课大多由语文或数学教师以及部分即将退休的人员来做兼职。因此,教师普遍都感到精力不足,备课时间很少,课前的准备也不够,上课就较为随意。

2.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小学课程应该得到教师相应的关注和重视。虽然小学监测考试范围不是很广,但我县小学六年级的监测成绩却很差。可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校都普遍存在挤课、占课等现象,这也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3.小学教学设备的落后

阅读全文

应用型高校学生法律素养提升路径

摘要:传统的高校法制教育培养注重课堂教育,在高校分类改革的大背景下,针对不同类型高校针对性地开展法制素养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当前应用型高校法制教育普遍存在课堂内容偏多、课外延伸拓展不足、学生自我教育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提出改进办法,转变应用型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现状,增进应用型高校学生法律信任感,提升应用型高校学生法律素养,从而促进应用型高校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法制教育;高校学生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概念相对。①应用型高校学生与学术型高校学生相比,更加倾向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更加需要面向社会的具体需求,提高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基础法律素养,不仅是维护学生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更是其面对社会应当注重提高的基础本领。因此,必须正视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基础法律素养问题,积极转变应用型高校学生法律教育视角,对于实现应用型高校学生面向社会、服务地方经济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打破“隔绝”环境,培育法律素养

当前大学生一般采用半封闭式管理,学生基本的学习生活在学校范围内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和外界相对复杂的环境隔绝,对学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半封闭管理的另一面是学生可以与社会进行一定的接触,在接触外界社会过程中,往往遇到一些比较基础的法律问题,如在做兼职过程中的协议拟定,班级集体出游过程中的权益保护。这些问题涉及一些法律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是学生的法律素养,培育学生的法律素养,旨在打破“隔绝”环境,培育学生基础法律素养。根据不同高校学生特点进行对应教育,承认教育对象的差别,是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要做到对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因材施教,必须分析应用型高校学生独特的特点。一方面,应用型高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应偏向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学和用。首先,在课堂教学内容上应注重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授课过程中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其次,在教育方法上应当根据应用型高校学生特点,避免理论过度引申,坚持问题导入,采用当前和大学紧密相关的案例,邀请其他社会法律人士进入课堂,分析不同人员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以此增强课堂互动,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最后,考核方式上应当逐步转变以结果考核为主的现状,逐步提高过程考核的比例,设置对应性的社会调研,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结合所学知识,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另一方面,营造校园维权环境,规范学生矛盾解决流程。当前大学生生活条件的普遍提升,家长对于子女普遍“溺爱”,导致新生代的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差。我国普通高级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又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心理失衡的学生在大学生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半封闭管理下的高校,并不能完全杜绝社会中的的不正之风侵入校园,在缺乏理性思维的前提下,一些学生将矛盾的解决方式简单化,诉诸于暴力或者不闻不问的“佛系”回应,使得校园规章制度的公正性有所毁损。应用型高校较之于其他类型高校,更加倾向于实践技能提升,如果无法有效利用仅有的理论学习机会,将会使仅有的法律课程沦为学生拿学分的工具,学生从思想上主观轻视法律的学习,降低应用型高校学生整体法律素养。面对此状态,应在应用型高校范围内营造维权环境,破除权益受到损害时只能通过私下解决的不良状态。建立规范的学生学习生活权益矛盾解决流程,设立生活权益维护站,利用学生管理学生,真正使学生在权益的维护中做到法律素养的培育,转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诉诸于法律很麻烦”等思想。

2延伸法律课堂,增强法律信任

除了课堂的法律教育以外,法制实践活动是将学生法律素养运用的有力补充。只有做好法制实践活动,应用型高校学生才能真正将所知所学运用到实际中。应用型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与所在地区政府部门、企业组织、街道社区和农村相结合,使应用型高校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才基地。首先,利用学生自治组织,延伸学校法律教育。我国学生自治组织一般有学生会和各种社团组织,它们是校园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高校开展特色教育的主阵地。利用好学生社团,将会成为法制实践的重要推动力量。应用型高校学生区别于研究型高校学生,应用型高校学生乐于参加社会实践。建立法制实践的学生专业社团,邀请法学院相关教师指导,并与其他实践为主的学生社团建立沟通联系,在学校的支持指导下,进行进企业、进社区、进群众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其过程中必定会涉及诸多法律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本身就需要学习法律知识,延伸法律课堂,增强学生法律实践的过程。其次,完善应用型高校学生实习体系,将学生实习和实践相结合。实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高校区别就在于学生实习体系。应用型高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直面社会,解决现实权益纠纷问题。一般高校在解决学生实习问题上采取学校出面和实习单位协调,针对具体问题归属,通过更换实习企业或批评教育学生的方式解决,不利于学生的实际权益维护,也错失了法律实践教育的机会。应用型高校应当利用好学校的法务部门这个官方平台和有法律知识背景的专业教师资源,结合做好学生实习过程中的法律实践和教育工作,在进行实习前分段进行基础法律培训,将实习过程中涉及的一般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向学生讲解,使得学生具备一般程度的法律素养,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阅读全文

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探索

【摘要】文章以基于开放导向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在简单介绍了传统实验管理模式的前提下,对基于开放导向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进行了阐述分析,随后分析研究了基于开放导向的实验室运行机制以供参考。

【关键词】开放导向;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运行机制

传统的封闭式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存在诸多缺陷,例如容易造成实验室资源浪费,不利于实验室跨专业院系的统一管理等,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带来的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基于开放导向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展开研究探索,对于促使高校实验室人才培养价值发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基于开放导向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

在传统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下,主要存在以下弊端,1)传统实验室一般在教研室管控之下,由于高校院系之间较为封闭,致使实验室建设时缺乏有效的沟通,很容易出现实验室建设功能重复,造成资源浪费。2)传统实验室管理本身就具有一定封闭特性,再加上受不同院系独立性的影响,很难形成开放统一管理,不利于管理信息的流通,严重影响管理效率。3)严重的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受各院系实验室封闭管理的影响,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很难实现跨院系、跨学科的合作团队组建,不利于学生扩宽视野,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也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有效改善上述问题,基于开放导向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该管理模式主张“集权”与“分权”并重,并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即以高校作为“集权”主体,并适当向所属的各级院系进行“分权”,实现分级统筹协助管理。首先在该模式下主要分为三个管理模块,一是实验室平台,主要负责学校基础实验教学,是整个管理模式的基础所在;二是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主要负责培养大学生动手实践创新能力,是助推实验室管理的关键;三是专业科研实验室,主要负责为专业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是实验室管理模块主要的技术支撑。其次在组织架构方面,实验室内部实施的是以学校领导为主,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其中实验室主任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是大实验室中心主任,一般由学校对外公开招聘,主要负责实验的整体管理与统筹规划;二级是各实验室平台主任,在任用上一般由学校内部提名或者对外招聘,并需要经过大实验室主任同意方能正式聘用,主要负责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协助大实验室主任处理各种事务;三级是各专业实验室主任,在具体聘用上一般直接由校内内部提名,主要负责相应专业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并在实验室平台主任的指挥下,负责跨专业实验团队组建。最后管理上遵循的集权与分权结合的原则。在基于开放导向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下,大实验室中心主任适当放权给实验室平台主任,但自身仍拥有集中的权利,有效发挥实验平台主任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各专业实验室由院系直接提名,从而为实验室中心与院系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有利的通道,促使院系在实验室建设积极性得以有效的发挥,三者之间紧密联系,积极协作,有效提升了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效果。

2基于开放导向的实验室运行机制

在基于开放导向的实验室运行机制下,主要目的是实现实验室资源更加科学合理的配置,避免实验室资源浪费,有效提升实验室管理的效率。而要想确保基于开放导向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平稳运行,应具备三大要素:1)物质要素,该要素又进一步分为物质资源、资金支持,其中物质资源具体指的是实验室开放所必需的物质各种物质资源,主要以实验室基础设施为主,其他还包括实验室所具备的实验材料仪器等,以保证实验室正常开放运行;而资金支持则决定着实验室功能发挥程度,同时也是实验室在高校教育中所处地位的集中体现,当下伴随着市场对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未来实验室资金支持将会逐渐增大;2)制度要素,制度要素由以下三方面组成,一方面是制度支持,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实验室实施管理最根本的依据,因此为确保基于开放导向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得以顺利进行,必须要围绕各种专业实验室,进一步促进相应制度完善,从而保证实验室管理在制度指引下,平稳顺利的运行,同时对于激发实验室人员工作积极性也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意义。另一方面是激励支持,激励支持主要立足于实验室管理人员切身利益方面,通过将绩效评估与薪资分配挂钩,并与实验室管理人员未来职业晋升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激发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在科学研究成果激励方面,通过对实现科研创新,并缺取得相应成果的研究团队或个人予以必要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嘉奖,在具体管理上引入“优胜劣汰”的淘汰制,有效在内部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机制,有效发挥激励支持的作用;第三方面是评估支持,即通过对不容实验室研究人员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差异性评估,从而有效提升实验室人员调动的合理性,实现实验室的动态管理。3)人才要素,人才要素是确保实验室运行机制发挥价值的关键,该要素主要包含两点,一是人力支持,实验室科研团队建设离不开充足的人力支持,这是确保实验室能够开放运行的关键所在,具体人力支持来源可以加强人才内部培养,也可以强化外部人才引起,以确保实验室得以顺利开放运行。二是协调支持,整个实验室管理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架加强不同管理层级的组织协调,才能确保基于开放导向的实验室平稳运行。

阅读全文

高教普及化下教学管理创新探究

摘要:对高教普及化下的教学管理创新进行研究,找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理念更新滞后,教学管理模式僵化单一,教学管理制度因循守旧,教学管理团队参差不齐。部分教学管理工作缺少专业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及时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教学管理行政化的情况普遍存在,在决策、管理、监督、评价及考核等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只有少部分人员参与的封闭管理系统。大部分高校很多管理制度更新慢,创新性和灵活性不足,培养计划在培养周期内基本保持不变。很多高校忽视了对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学术背景的考察,简单的把教学管理工作和一般行政工作等同起来,使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诸多不协调现象。应突出办学特色,以人为本,探索先进的管理机制、管理手段、教学方式及考核办法,优化教学管理模式,遵循可操作性、灵活性、时效性等原则,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把握教学管理工作区别于行政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打造创新意识浓的教学管理团队。

关键词:高教普及化;教学管理;创新

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扩招,实现了量的飞跃[1]。据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各类高等教育在学的总规模为4002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51.6%,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普及化阶段[2-4]。然而,由于连年扩招,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持续有效补充,人才培养理念落后,教学管理模式陈旧,管理团队参差不齐,制度建设跟不上时展等问题普遍存在[5-7],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没有得到同步提升。高等教育普及化单纯扩张在学规模不是最终目的,核心还是要为社会发展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创新人才。面对日益复杂的高校管理对象和日趋发展的经济社会进步,如何保障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03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关键课题[4]。教学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必须针对高教普及化形势下的教学管理进行创新,这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教普及化下教学管理现状

教学管理就是运用管理科学和教学论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对教学过程各要素加以统筹,使之有序运行,提高效能[8]。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高校虽然在不断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改进,但在具体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1.1人才培养理念更新滞后。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性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但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9],以人为本,满足社会需求的价值取向没有落实到位,部分教学管理工作缺少专业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仍按照传统的固有原则和既有规定来进行,没有及时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随着高教的普及化,大众教育消费意识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仍停留在“管”上的教学管理无法适应高教消费市场,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滞后于时展需求的教学管理理念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普遍不足,职业发展缺乏长久性,难以和用人单位直接对接,专业能力和工作岗位出现了脱节的情况。

1.2教学管理模式僵化单一。受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仍有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比较僵化单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教学管理行政化的情况普遍存在,少了一些民主化和人性化[10],在决策、管理、监督、评价及考核等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少部分人员参与的封闭管理系统,没有充分调动全员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内容高度一致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等使高校难以突出自身的培养特色。受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的影响,高校更偏重理论教学,忽略了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11]。即使开设了大量的实践课程,绝大部分也是在校内完成,借助社会的资源较少,没有让学生大量参与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使实践能力培养大打折扣。高校侧重管理,忽视了引导,使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和服从的状态,因材施教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阅读全文

校园外卖问题的高校后勤管理思考探讨

摘要:校园外卖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的“野蛮生长”期,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力度的加大,大部分高校实行封闭管理,校园外卖瞬间跌入寒冬。对于学生而言,点外卖已然成为刚需,要放弃被长期培养的消费行为难度非常大,学生在学校不点外卖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高校食堂餐饮需求大幅降低,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使得部分食堂生产力闲置,运营压力骤增。本文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下的校园外卖和高校后勤管理关系的分析,提出相关应对措施,使得两者之间能够相互形成良性发展关系,共克时艰。

关键词:疫情;校园外卖;高校后勤管理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和物流配送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尤其是在高校,学生点外卖已经成为校园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高校管理者也因为外卖的问题陷入了管理困境。校园物业禁止外卖进校引发学生和社会争议,来自校外的外卖学校无法介入管理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同学之间因外卖放的地方被错拿产生矛盾,同时外卖也给学校卫生清洁带来难处,这些问题环环相扣,让高校管理者处理起来相当棘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防止疫情传播也成为不少大学生点外卖的新理由,学校后勤堵不如疏,如何处理特殊时期的校园外卖与学校后勤的关系,如何摆脱后勤经营和管理困境,对于各高校后勤管理者来说是很大挑战。国内很多学者对于校园外卖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陈祥豪[1]就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对大学校园外卖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其认为校园外卖是一种新型的就餐方式,为学生带来诸多便利和多样化选择,但是校园外卖普遍存在商户外卖品质与食品安全隐患、平台外卖商铺及订单配送信息空缺、骑手缺乏必要培训导致配送服务差及用户因外卖丢失影响就餐体验等问题。因此,他提出要完善考评机制,不定期开展商家监督行动;进一步开发平台功能,实现校园用户服务规范化;组建校园配送组织,强化骑手服务培训;加快外卖自提柜建设,妥善解决时间差问题。金瑞珏[2]认为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高校外卖的出现是必然结果,外卖能够满足学生群体的需求,高校不能为了维护秩序而将校园外卖“一刀切”,高校应在与外卖平台配合的前提下,探析校园外卖和高校安全管理的关系,将校园管理实践与社会现实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对高校外卖进行规范,促进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田苗等人[3]提出在高校建设“云餐厅”的思路,即是校园网上订餐平台,将学校食堂各档口提供的菜品放到学校后勤管理部门指定的网络平台或APP上,师生可通过移动客户端订餐、下单,然后由派送员送到宿舍、教室或者由师生到食堂窗口取餐并带走食用的云端餐厅。校园“云餐厅”可有效缓解人流聚集的情况,缓解食堂就餐压力,提高餐厅营业收入,给餐厅员工备餐提供充足的时间,这对于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就餐安全意义重大。王培露等人[4]认为“O2O外卖”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产物正在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餐饮方式。研究发现,高校周边的实体和虚拟餐饮环境具有耦合性,但后者不健康食物的比例更高。各类餐饮行为中,食堂就餐倾向主要受客观建成环境的影响,而选择校外餐厅和外卖则受可达性等客观因素与餐饮环境主观评价的共同影响,改善实体餐饮环境能够降低大学生选择外卖的倾向。综上不难看出,校园外卖给高校的后勤管理提出了不小的考验和挑战,各位研究学者也给出了不少好的解决方法,但是针对长久化疫情防疫背景下的二者关系的研究还不深入和具体,因此,本文将重点针对疫情背景下的外卖和校园后勤管理的发展出路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校园外卖的“高峰”与“低谷”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疫情开始前全国外卖用户规模达到2.08亿,仍然每年高速增长,大学生成为外卖市场第二大消费主力军。校园外卖的发展离不开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公司的大肆推广。因为这些公司相信总有沙漠会变成绿洲,他们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的几年就已经成功地将高校学生的这部分需求和商户连接在了一起,用户的培育已经做得非常出色。高校天然的集中人口带来的可并单和传播性使得这样的发展变得快速,但烧钱的疯狂和学生平均消费能力的略低端,使得这部分的市场无法成为拉动客单价和短期变现的途径。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几年只不过是为O2O开拓了一个天然易成的战场而已,用快速发展的利好消息先让融资更顺畅把企业做大。外卖企业在前期烧钱做大市场、抢占先机的时候,往往不会过多关注自身服务品质、食品安全等问题,这也带来了外卖卫生无法保证、餐盒垃圾乱放、电瓶车横冲直撞等问题,引发了不少食品安全问题及校园安全事故。大部分学校后勤管理者采取“堵”的方式,将外卖拒之校门之外,这种未充分考虑学生需求“一刀切”的做法,引发较大争议。同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部分学校基本实行封闭管理,外卖更是无法进入学校。这种大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这两年校园外卖从“野蛮生长期”突然跌入“寒冬期”。

二、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后勤管理的困境

高校食堂餐饮需求大幅降低,生产力闲置,这并非一家高校后勤管理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背景下需要面对的新题。

阅读全文

湿地保护区公众参与体制完善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丰富,同时又具有调节大气功能,蓄水防洪功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及休闲娱乐、科研文化等社会经济功能。它的安全与稳定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改善地区生态状况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在东洞庭湖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上,由于受到“重发展轻保护”错误工作思路的影响,东洞庭湖湿地资源的过度攫取使保护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目前,湿地保护区正面临着水域面积缩减、水位下降、水质污染严重、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等多方面问题,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刻不容缓。除了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强有力的保护行为之外,公众参与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公众参与机制的现状   (一)政府及环保NGO开展了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在东洞庭湖湿地开展的保护活动一般都是由政府主导和出资,例如由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的每年12月上旬举行的“观鸟大赛”活动。这项活动已进行多年,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爱鸟人士的参与,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近年来也有为数不少的非政府NGO、环保志愿者等民间环保力量发动组织了一些东洞庭湖湿地保护活动,例如爱鸟周、世界湿地日活动、保护洞庭母亲湖植树、创建“生命源”林、救助洞庭湿地候鸟等等。这些环保宣传教育活动,让公众更多地了解目前东洞庭湖湿地保护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湿地保护,唤起了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更大热情。   (二)各类媒体逐渐加大了对东洞庭湖湿地的关注与报道   近年来,一些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级各类媒体纷纷对湿地进行相关报导,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众参与东洞庭湖湿地保护的意识。目前,关注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区的相关网站有湿地中国、自然之友、中国自然保护区网;保护区管理机构也已建设网站,供公众访问、学习,如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网站、岳阳市林业局和岳阳县东洞庭湖管委会网站。《湖南日报》、《岳阳晚报》、《洞庭之声》、《三湘都市报》等多家报刊都对东洞庭湖湿地作了专门报导。各种媒体对洞庭湖湿地的生态功能作用、保护和利用现状、环境破坏情况的报导,对非法捕捞、围垦湿地、环境污染等行径的曝光,提高了公众自觉参与湿地保护的意识,监督了相关职能部门整治、恢复湿地等行动。   (三)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开始探索“社区共管”模式   “社区共管”是一种很好的民主参与式湿地保护区管理模式,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创建生态文明的一个必然要求。湖南常德市汉寿县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青山垸,在这方面作出的努力尝试已经初显成效。1999年,青山垸划归该保护区后开始实行封闭管理,禁止任何渔业活动。自从青山垸实施社区共管后,这些渔民就从湖区生态的破坏者变成了维护者,前来越冬的候鸟迅速增多,垸内记录的鸟类达60多种,数量达数万只。社区居民还按照有机鱼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并获得有机鱼类认证,无污染、味美价优的有机鱼,受到市场的青睐。青山垸的社区共管探索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式,给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探索社区共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模式。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现已选取了现代农业发展型社区、生态旅游发展型社区、封闭管理型社区和开放管理型社区4个典型的社区开展“和谐社区”工程建设。但目前只有封闭管理型社区的建设落实情况较好,该社区是以大、小西湖为主与岳阳县和君山区政府合作,落实湖南省政府制订的封闭管理措施,寻求多渠道资金解决渔民的生存和生产,安置渔民。经过3年的积极运作,落实了350万元资金用于渔民的替代生计安置,实现了180余户渔民产业转移。大、小西湖及壕沟的生境逐渐在恢复,封闭管理的效果也初步显现出来。而其它社区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建设仍处于提出口号或设想的阶段。因此,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还有待更进一步的探索和建设。   二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   (一)公众对参与环境保护的理解有偏差   当前,保护区的部分居民对公众参与环保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笔者曾在钱粮湖镇采桑湖保护站附近的幸福村、观音村及大桥村走访当地村民,村民对参与环境保护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大多数群众将环境问题等同于环境污染,对环境问题的理解过于狭窄,且只对与个人利益相关的环保负面问题有一定的敏感度和关注度。例如:公众对环境污染、空气质量等方面问题关注度很高,而对濒危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关心程度不够。第二,村民们普遍认为环境保护应是政府行为,是政府的职责、义务。因此在对环保事务上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政府所要求的基本能够配合,但参与的主动性差,参与的渠道和形式单一,自主参与意识不强,从众心里表现突出。而上述种种问题,均反映出保护区民众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意识不高。这也是导致东洞庭湖公众参与水平低下的直接原因。   (二)公众参与东洞庭湖湿地保护的法律依据不足   总体来讲,我国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缺位明显。目前,国家及各省、自治区出台的地方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湿地资源权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资源破坏行为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做了较为具体的规定[1],但是在这些法律中“公众参与”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且仅作了原则性规定。如《自然保护区条例》仅有第七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又如《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第八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遵守国家湿地保护规定,对破坏、侵占湿地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可以看出,以上可适用于东洞庭湖湿地及自然保护区的立法对于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方面缺乏具体的范围、途径、程序的规定,公众参与缺乏可操作性,公众参与湿地保护方面的信息公开机制也得不到规范,无法满足公众对湿地环境信息的获取需求,造成了环境参与权利的行使障碍。而对于湿地可能已遭破坏的事实,既缺乏事前监督的手段,又无事后救济的途径,这也最终导致了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而难以实现。#p#分页标题#e#   (三)公众参与保护的力度和广度不够   第一,公众参与形式单一,参与程度有待提高。目前,从整体来看我国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形式单一,无论政府主导,还是民众自发,主要是通过一些湿地保护主题日来进行宣传教育。例如东洞庭湖每年4月份爱鸟周举行的各类湿地保护的讲座、展览活动。众所周知,公众参与湿地保护宣传教育非常必要,但若民众的参与仅停留在这一层面而不将范围拓展至环境事务决策领域,公众参与的作用就会被极大地限制。现在我国普通民众根本就不可能参与到湿地立法过程中进行建议、监督[2],而公众参与的目的就是让公众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如若不能够达此目的,对我国而言,湿地保护公众参与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表现。第二,NGO参与东洞庭湖湿地保护有限。以东洞庭湖为例,NGO的工作大多仍停留在保护区的宣传教育工作层面,或出版环保读物和杂志,或通过报纸、电视、互连网等媒体进行湿地知识的宣传等,对于东洞庭湖水污染、砂石无序开采及非法捕捞问题的关注、呼吁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非政府环保团体想要参与法律法规的制定、执法监督检查和进行诉讼则仍存在着法律上的障碍,结果便是无法对政府环境管理权的行使进行很好的监督。本土环保NGO普遍比较弱势,除了天生能力不足以外,后天在资源、资金上都存在较大困难[3]。此外,与政府合作机会少,专业性能力有限,且基本上各自为战,仅在重大问题上形成形式上的合作,使NGO在东洞庭湖湿地环境保护上参与有限,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四)公众参与支撑制度的缺乏   第一,公众获取湿地环境信息的机制不畅。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获取环境信息的渠道是否畅通。如果公众不能掌握全面而准确的湿地信息,缺乏判断环境事务的依据,就无法参与东洞庭湖湿地保护。然而,目前在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我国没有专门的环境信息公开立法,只在一些单项法律中有相关规定。有关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规定基本上都是行政机关的内部规章,不具有强制性,且变动性较大。因此即使政府部门提供信息,信息公布的相对方也很难获得实质信息,往往使得信息公布形同虚设[4]。其次,我国一些行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认为信息公开不是法定义务,而是由自己决定的权力,所以往往保密范围过宽,信息自由度太小,随意性较大而形式主义较多,由于缺少责任制造成监督不到位。再次,我国公众获取环境信息渠道有限,最主要渠道是政府主导的宣传教育活动和新闻媒体传播[5]。如报纸和电视这两种途径获取信息的人数比例均在70%以上,过分依赖以上途径而使得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而这些问题在东洞庭湖湿地信息公开制度层面也普遍存在。   第二,生态补偿机制滞后。一是制度缺乏法律保障。我国生态补偿机制起步晚发展较慢,涉及该制度的一些规定分散于各环境保护的单行法律法规中,且主要是针对如何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加以规定,而不是从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角度优先考虑,这显然对湿地生态保护不利。二是我国《环境保护法》中没有涉及生态补偿内容的规定,这使得生态补偿制度缺乏法律上的支持。三是生态补偿制度不够具体,没有对生态补偿的目的、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具体措施及法律责任等做出明确规定,不利于该制度的操作落实。例如:在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采桑湖保护站周边几个村,部分农户田里的农作物被鸟类抢食,鱼塘中鱼类被啄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由于缺乏相应的损失评定标准和补偿标准,相关责任部门不明确,很多农民索赔无法获得补助,这样农民就会失去继续参与湿地保护的动力。因此,生态补偿机制的滞后无疑加剧了当地居民和保护区的矛盾冲突。   三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   (一)加强公众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提高公民的湿地环境意识,必须加强宣传与教育。具体来说,宣传教育的形式应该做到多样化、常态化。首先是在中、小学包括高等院校进行湿地环境保护教育。将关于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教育等内容渗透到各门课程教育之中。形式上要注重趣味性,让孩子们在趣味学习中了解湿地、热爱湿地。而高等院校的学生则可以深入开展社会问卷调查、主题日宣传、湿地保护微博等活动,让大学生通过宣传教育亲身参与湿地保护工作并体验到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另外,在校外实践方面,可考虑在东洞庭湖保护区建立湿地教育基地,或者在高校建立湿地保护网站,加强网络湿地生态教育。总之,通过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政府和社会的通力合作,公众从就学起就树立湿地保护的责任感。其次,可以尝试通过生态旅游来开展东洞庭湖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强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立法   我国现行涉及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立法存在着规定不全面、不具体且分布较为零散等缺陷。笔者建议应在我国尽快出台一部全国性的湿地法,以明确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相关权利,明确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程序和途径,明确规定环境信息公开,鼓励和支持非政府NGO参与湿地保护等。   1.立法明确公众参与途径。第一,健全湿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湿地环境听证制度。例如在面临湿地环境事务的重大决策时,政府举行听证会,让公众就湿地环境决策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政府部门不仅要让公众能够在湿地环境事务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并采纳这些意见,如未采纳也必须作出说明。第二是政治途径,即通过人大和政协代表在湿地环境保护与管理中行使提案权、质询权和表决权等,代表公众表达环境利益的诉求。第三是完善环境信访制度。公众可采取信件、电邮、电话和现场走访等形式,向政府环境部门反映湿地保护情况,提出建议,表达诉求,而政府部门应就公众的意见和诉求进行处理的程序立法。第四,完善司法救济途径,确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湿地污染和破坏的受害者能够利用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允许公民、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环保组织为了维护东洞庭湖的环境公共利益,依法对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p#分页标题#e#   2.立法明确公众参与程序,建立公众意见的回应机制。首先,要真正落实公众参与的一整套细化的程序规定。例如:在对征求公众建议的程序方面,也就是公众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能够向哪个部门提出建议,该部门应该在什么时间给予什么形式的答复上明确立法。其次是落实公众监督程序,即公众监督包括哪些方面,公众应该向哪一部门举报环境污染的行为,由哪一部门负责处理等。此外,对于是否采纳公众的意见也要做出解释和说明。另外,为了让东洞庭湖湿地公众参与环保行为更具成效性,可以尝试加入“回应制度”,以起到敦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对待公众提出的建议、举报、质询的作用。对反馈信息的及时合理处理,增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使公众参与不再流于形式,而起到真正有效的作用。   3.立法明确环保NGO在湿地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政府应该在政策上支持本土非政府组织的成立,降低其注册门槛并简化注册要求。同时,要进一步落实对非政府环保NGO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其次,应该通过立法建立环保NGO参与湿地保护项目的程序机制,以保护其在实施项目中的权利、义务。最后,本土环保NGO应该积极地寻求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湿地国际(WI)等重要国际环保组织合作,宣传介绍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工作以及湿地保护优先项目,争取国际援助和资金支持,全方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与资金,开展湿地保护项目,推动合作进程。   (三)建立健全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公众参与相关制度   1.完善湿地自然保护区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信息公开是公众实现知情权的首要前提,所以公众参与湿地保护制度的建设首先必须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6]。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环境信息公开应该明确以下内容:一是明确保护区环境信息的主体。掌握相关信息的政府、企业与团体有向社会公众提供湿地信息的义务。因为当地政府作为湿地管理的行政机构,其掌握的湿地信息最全面也最充分;企业一般是污染环境和生态破坏的主体,也应该是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主体;任何个人和团体通过合法途径进行的调查、分析测试和科学研究后形成的信息,也应当通过正常渠道,使公众更加充分地获取湿地信息[7]。二是明确东洞庭湖保护区信息公开的方式。即通过政府、企业等义务主体主动公开和依公众的申请公开两种方式实现。三是明确湿地信息公开的内容及范围。政府公布的信息内容应包括湿地资源现状信息、政府对湿地环境保护或改善的措施以及相关湿地立法情况;企业应公布的信息包括排污种类、污染产生量、污染处置状况、污染防治情况及环评结果等。   2.建立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保护区核心区周边都是远离市区的农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与岳阳市城镇居民仍有较大差距。城市在享受东洞庭湖保护区发挥的生态效益,却让生活较为贫困的人为保护牺牲利益或承担保护的代价,这显然有失公平。因此,我们应当针对因环保而对保护区周边居民所造成的利益损害问题,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出合理的补偿措施。首先是财政补贴。应该加大国家财政预算直接拨款的力度,建立分级补偿体制,提高补助标准,明确规定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支出或承担比例。也可以借鉴韩国的做法,以直接减免税的方式补偿保护区内居民的损失;或者采取实物补偿和政策优惠补偿等方法。其次,要明确农户的经济损失评定程序和标准。对农民遭受损失后向哪个部门提出补偿申请、损失由哪一方来评估、评估损失的计算标准、补偿的比例定多少等问题提出细化标准。另外,政府除了对以上环境保护牺牲利益者进行补偿外,还应要求对东洞庭湖湿地开发利用或生态破坏的相关主体、在湿地资源利用过程中获得利益者,实施生态环境反哺,以求湿地环境及生态功能的恢复。在东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工业企业、拍卖砂石开采权而获得高税收的政府、洞庭湖每天过往的运砂船经营者和大面积人工种植芦苇的苇业公司都属于这类补偿主体。   3.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建立环保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动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让社会公众与环境污染作斗争,缓解政府环境管理部门人力、财力有限的工作压力[8]。具体到东洞庭湖保护区来说,可以鼓励公众举报企业排污问题、“电打鱼”和“迷魂阵”等非法捕捞行为、保护区偷猎盗猎毒害国家保护动物行为。如经查实,应根据其贡献程度给与举报者一定数额的奖励。当然,公众向哪个部门举报、由哪个部门核查、所设奖金资金的来源及奖励数额标准等完整细致的规定要在制度中体现。   4.建立并推动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型社区的发展。东洞庭湖区湿地资源丰富,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前景广阔。现阶段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模式可尝试以下内容:观君山岛、赏湖光水色;保护区观鸟;品尝洞庭湖湿地野生果实菱角、茨实、莲藕等。发展这些生态旅游项目,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社区居民的收入,提高社区公众的自觉意识,推动社区主动参与生态保护,减少对湿地资源的直接开发利用,又可以通过生态旅游过程对游客进行湿地保护的教育宣传[9]。但基于目前东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在进行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学规律,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阅读全文

高校安全管理模型构建

摘要:本文基于高校人员密集、社会地位特殊、安全意识薄弱和自由开放等特点,探索从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搭建信息化交互、联控平台,建设校园安全文化,推行反馈、评价、改进的动态完善模式4个方面构建高校安全管理模型。

关键词:制度体系;信息平台;校园文化;动态完善模式

一、绪论

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数据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比上年增加32所,增长1.22%。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10605人,其中,本科院校14896人,高职(专科)院校6837人。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和毛入学率增长趋势见下图。

二、高校安全管理形势

响应国家人才战略,高校办学规模逐年增大,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本文基于高校特有属性及在校学生普遍特征,分析了高校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5点:(1)高校属人员密集型场所,安全事件发生时受影响的学生、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的人数多,同时人员密集奠定了安全事件易发、频发的基础;(2)高校实行校外、校内自由进出的全开放管理模式,或校园师生凭校园证件进出的半封闭管理模式。区别于中小学校,高校具有半社会化属性,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社会安全的冲击[3];(3)高校是人才集中区,社会地位特殊且重要,发生安全事件面临着更大的舆论和社会压力,有必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升级管控;(4)高校倡导自由开放的校风,自由开放式校风中的个性张扬与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往往伴随着未知的安全风险;(5)高校中低年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安全意识薄弱,是事件频发倾向的群体。

三、构建高校安全管理模型

阅读全文

以改革求发展 以创新铸特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民办大学要生存与发展更应办出特色,民办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是建立在准确的办学定位的基础上的,是办学者依据办学定位并充分结合学校自身办学条件而在长时间的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育人模式或发展方式。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地改革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①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教育。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民办高校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与挑战,例如:如何实现从机遇型发展向实力型发展转化;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化;从同质化竞争向以个性特色立校转化。民办高校要突破这些发展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变革创新之路。

    西安翻译学院在2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有无数思想闪光点的支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不断地变革,不断地创新,这就是西译一个具有四万人规模的民办高校成功的秘诀。

    创新之一:锐意变革,独创复合型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是指: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及其相应策略的模式化概括。科学的教育模式有助于规范教育行为,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教育模式上先是学习前苏联,后又学习美国。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创新教育模式已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对自身发展与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的基础上,西安翻译学院创造并成功地实践了,备受全国教育界关注并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的,“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和“专业+英语+现代化技能”、培养“复合实用型双专业涉外人才”的教育模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