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校德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校德育

高校德育治理分析

【摘要】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必然意涵高校德育要从严治理。由此高校德育从严治理,就是要立足新时代中国不断崛起面临的国内外复杂因素,更加紧密围绕立德树人中心任务,做到始终以高校德育鲜明的“政治性”为统领,严把人才“灵魂”方向;以德育队伍特有的“先进性”为抓手,严抓德育“供给”质效;以德性养成的“日常性”为途径,严格德性“养成”监管,为实现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永续发展,提供思想政治素质素质过硬的人才培养保障。

【关键词】高校德育;全面从严治党;先进性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首要工作和育人的中心环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国高校德育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性质与基本范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其核心任务是“学习研究宣扬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这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新时代高校德育能否确保始终做好这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键还在于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而特殊的意义。首先从长远意义上讲,高校德育实际就是党的永续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我国高校德育本属党完全领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根本内容是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其根本任务就是始终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培养合格人才。其次从具体要求看,由于高校德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专任教师一般要求是党员,因而不仅全面从严治党的范围和对象当然的包含了高校不同层级的党组织和党员,而且对党员在政治、思想、作风等先进性上的要求和我国社会主义高校对德育教师在政治、思想、作风等职业素养上的要求有着高度一致和深度契合。再次从主体人格看,德育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职业要求;因其传道信道、知行合一的健全人格要求;以及所传之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先进性思想特质等,决定了高校德育教师比一般党员更具先进性。上述三点,说明两者的全面从严要求,从长远意义、具体要求和主体人格上都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甚至同一性,而且高校德育在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视域下,理应结合现实更加从严治理。下面从党的政治性建设、先进性建设和制度性建设三个方面,结合高校德育工作实际特点,探讨新时代高校德育治理工作。

一、以高校德育鲜明的“政治性”为统领,始终严把人才“灵魂”方向

党的政治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任务、根本统领和新时代党建的关键特征和内容,其实质就在于维护中央权威、保持政令贯通、思想言行一致,这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讲“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也是我们大学的鲜亮底色”。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思想灵魂和人才灵魂方向。由此高校德育工作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确保人才培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灵魂这一方向,绝不偏离,任何高校教职员工的言行都要与这个方向一致,与高校德育政策精神一致。然而现实中这一根本方向,面临不容忽视的问题、干扰和挑战。其一、落实保障,不打折扣;实际上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高校德育工作。但少数高校尤其不少高职院校落实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不够。如并未作为二级机构设置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未落实生均专项思政教学经费、思政理论课教学任务和学时低于规定最低标准、实践教学虚化形式化,教师未按规定参加社会实践考察学习;也如一些高校领导并未带头履行意识形态领域主管或分管之责、所谓人才培养德育为先的理念,说起来重视、动起来忽视现象大有存在。这些问题的实质,在于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高校领导、德育教师和其它教职员工等各方并真正落实德育为先及其基本保障政策和精神。高校德育工作的政治建设,必须在这些方面从严治理,不打折扣。其二、先进思想,真懂真教;“实践也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2]。实际高校德育工作中,不少教师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或其先进性并不认同或不真懂,因而课堂上理论说服力不够,信心底气不足,因而教学泛泛而谈,不愿或难于深入下功夫传授理论或解惑释疑。这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绝不允许的,它影响的是党培养未来人才的先进思想方向和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中国和高校人才培养的最新的先进思想理论,高校德育教师务必要真学真教。其三、不良思潮,敢抓敢管;随着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和网络媒体技术升级普及,诸如意识形态多元化、…“去意识形态化”,西方的民主宪政、“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等等西方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思潮随时在影响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然而,现实中少数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高校领导、思想政治教师和相关新旧媒体机构负责人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迷信西方理论等意识,造成不少德育教师和工作者对网络不良言论思潮不敏感、不真管、不敢管。高校德育教师应当针对随时出现的有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言行思想,随时亮剑,大胆斗争,这是从严治理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举。

二、以德育队伍特有的“先进性”为抓手,始终严抓德育“供给”质效

党的先进性建设,在高校德育队伍建设上,其实就表现为高校德育教师作为党员、教师、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传授践行者三身份合一的更高先进性上。这是其它一般从业者在思想人格上所不能比拟的。这可成为推动德育工作创新增效的力量之源。然而,现实中少数德育老师并未达到这个先进性要求,一些高校德育还不能适应青年大学生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更高要求,这些都更需要德育工作进一步发挥先进性创造性,提供高质效的德育“供给”。其一、服务学生…提升自己;可以说始终服务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是高校德育根本目标指向,也是高校德育工作者作为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性先进性体现,也是德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增强本领的的根本努力方向。然而、现实中一些德育教师或严重脱离学生、或不愿多接触学生关注学生问题、或不愿在教学方法手段上下功夫以提升教育实效。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然表现在青年大学生对更加优质高效的高等教育及其德育的需要上。新时代高校德育必须“转型升级”,要不断提升自身马克思主义思想水平和教学能力以适应新时代不断满足学生全面成长答疑解惑、满足指引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其二、紧扣教材…严谨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其教材浓缩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历时背景和中国化的不断发展的时代内容、及其对人的全面修养发展的指导,体现了党中央和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教师们的集体智慧,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集中要求和行动指南。然而,现实中仍有不少思政理论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肆意偏离教材内容基本精神,任由不健康、或不成熟、甚或不科学的思想观念展示课堂;有的懒于专研教材不愿做足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工作致使教学不深入不系统低效乏味;有的教师不愿在教学环节设计和方法手段上下功夫;有的教学设计脱离学生抽象无味或随意不成体系全无规划等等。总体上,要提供高质效的德育供给,必须治理其主渠道教学,要紧扣教材、严谨教学,同时,又以学生问题为导向,采取灵活务实的教学方法手段。其三、激励情志…管控课堂;德育课堂不仅主要的通过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理论和精神来达到育人目的,更有和其它专业知识技能教学想通的课堂育人的功能。青年学生共享课堂教学,他们总体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但也存在不良习性和品质,譬如心志不定、抗挫不强、自我管控能力不足等。然而,这些也正是德育老教学集教学内容和课堂育人于一体发挥独特作用、体现特有先进性的意义所在。然而现实中,不少教师课堂上,对学生无心听课甚至屡屡违纪、学生情绪低落思想困惑甚至抵触教学等等现象,不管不顾、熟视无睹,实际上这是德育教师失职失范的表现,更何况原因很可能是来自教师教学内容方法的不足。高校德育要体现其队伍的先进性的深度治理,就得真爱学生、为学生德育课堂负责,要结合青年学生心智特点,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及时激励引导和管理学生课堂不良情绪和行为,履行全时空育人责任。

阅读全文

高校德育探析(5篇)

第一篇:人本主义咨访关系对高校德育启示探析

一、人本主义咨访关系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1.人本主义咨访关系有利于提升高校德育的效果。

人本主义咨访关系强调“人”在心理咨询中的地位。首先,人本主义咨访关系相信“人”(来访者)是具有内部的力量的,这种力量不仅可以引导人格的健全,而且可以促进人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人本主义咨访关系中不把寻求帮助的人称为“病人”,而称之为“来访者”。其次,“人”(咨询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一致、同理心和无条件积极关注引导来访者自我接纳。再次,“人”的改变的目标的达成,不是孤立的,要在一定的环境中完成,咨访关系的创设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这个关系的达成依靠“人”的努力,目的是促进“人”的成长。可见,“人”在人本主义咨访关系中处于关键的地位,“人”的因素的处理,对心理咨询的效果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当今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来说,注重“人”的存在和发展,注重“人”性情和道德品质,不仅可以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话语和道德的和谐一致,而且可以促进受教者行为方式的改变。“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是密切关联的。教育者遵循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掌握思想道德规范,组织教育活动;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浸润在一定的环境和关系中,主动接受教育者施教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完成内化。因此,在德育中,作为教育者的人,要研究作为受教育者的人的接受规律及需要,而作为受教育者的人,要在一定的关系中,主动接受教育者的施教内容,以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研究大学生的需要,研究大学生的认识和接受规律,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只有做到以“人”为本,即只有以大学生为本,才能够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工作主要在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进行,因此,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对高校德育的效果会产生很大影响。

2.人本主义咨访关系有利于改进高校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建立良好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认同,能形成健全的主体性道德人。首先,从德育目的看,虽然《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地规定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普遍更加注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普遍职能,忽略了大学生的德育主体性因素,导致高校德育的工具性、功利性倾向明显。其次,从德育内容看,高校德育课程的设置更加强化认同性,重视社会价值,轻视个人价值,忽略了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的特点。再次,从德育方法看,高校德育方式比较单一,硬性灌输的痕迹依然存在。最后,从德育工作者角度看,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职能不尽完善,知识结构不甚合理,生师比例不够适当,队伍长效机制也不健全,这些都大大降低了高校德育的成效。人本主义咨访关系强调咨询师与来访者的相互信任,认为来访者有能力处理所面临的情绪或事情,对学生的真诚、同理心、无条件积极关注、对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信任恰恰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加强的。

二、借鉴人本主义咨访关系促进高校德育健康发展

阅读全文

高校德育研究(5篇)

第一篇:高校德育承认转向探析

摘要:

在承认理论视角下发现高校德育的承认现状主要是形式承认大于实质的承认,自我承认与伪承认相互纠结。遵循“强大自我承认、增进主体间的多元认同,走向相互承认”的过程逻辑建构高校德育的承认转向,进行德育模式“从自我中心的独白走向主体间的交往,从意识形态的灌输走向大众的叙事”的尝试,是促进高校德育获取实质承认的道路选择。

关键词:

承认 高校 德育

承认思想发端于康德,经由费希特明示提出,被黑格尔发扬光大,成熟于法兰克福学派今天的执旗者霍耐特。黑格尔认为人与事物只有得到承认,才会得到正常的发展;霍耐特认为主体的完整性归因于承认形式的完整,而蔑视使自身完整性受到伤害,不仅限制了主体的自由,而且使他们不能从其他主体获得肯定的自我理解。于是,蔑视经验便成为了社会对抗和社会冲突的道德动机。[1]在经济主导日渐强势的形势下,高校德育者的无力感倍增,职业与专业的认同度下滑,本文尝试性地从承认的形式和过程中整合适合高校德育的元素,以期为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进行一种有益的探索。

一、高校德育的承认现状

阅读全文

高校德育分析(4篇)

第一篇:高校校报育人德育研究

摘要

高校校报作为育人载体之一,承担着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当前高校校报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对高校校报重新定位,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校报职能,为探索其在大德育体系下育人功效的实现途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德育体系;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

高校承担着育人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高校校报办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必须落在人才培养上。而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就是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可见,高校校报担负着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注定了它在大德育体系下必须牢固确立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宗旨。

1大德育体系下高校校报的职能

阅读全文

高校德育研究(6篇)

第一篇:高校辅导员德育介入突发事件策略分析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和特点

突发事件是指随机性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性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等。综合国内相关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突发事件具有以下四个共同特征:

1.随机性和必然性。

随机性主要体现在内外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程度的加深,高校办学的人文性、开放性也逐渐增强,日常管理工作的难度随之加大。另外,从内在角度来看,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属于风险偏好型群体,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必然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概率的提高即突发事件发生又具有必然性。

2.敏感性和公众性。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信息领域的伟大变革,加速信息传递的同时也增强了舆论的活跃性,为突发事件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介质。另外,大学作为高等人才培育的特殊场所,具有较强的社会公众性,广泛受到社会关注,高校突发事件属于敏感性话题。

阅读全文

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

一、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的目的

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在以汲取全社会资源为目的的同时,应重点促进具有最好达高性、异质性和广泛性的嵌入性资源的获得。所谓嵌入性资源,即与社会关系有密切联系的资源。美国学者林南认为,社会行为者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实质是一种社会关系资源,它包含财富(经济)、权力(政治)、名声(声誉)三种类型;而每一种类型的社会资本都具有三个特征,即“a.达高性:通过社会关系获取的最好资源;b.异质性:主体基于其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可以触及到的资源幅度;c.广泛性:社会关系资源可触及的位置的数量”。把这一理论具体应用到高校德育社会资本领域,达高性是指高校德育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可以获得的最好的资源,譬如高校德育在财富上的达高性是指可以获得的最富裕捐助者的支持,或者由于社会资本而拥有最充足的资金来源;在政治上的达高性就是指高校德育可以接触到并从中获得支持的最高级别的官员、最高层次的政府部门;声誉上的达高性是指高校德育可以获得的最高层次能让人产生毫无保留信赖的荣誉。高校德育社会关系资源的达高性意味着它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最好的资源为其发展创造条件。异质性是基于高校德德育天地127育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位置,它可以接触到的最高与最低资源之间的幅度。高校德育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各种类型、各种层次、不同数量的资源的支持,如经济上既需要国家大额拨款与社会的大额捐助,也需要行个方便之类的简单的支持;政治上需要高层次领导对高校德育的关注,同时也需要学校内部其他行政部门的支持;声誉上既需要国家高级别部门的承认与表彰,也需要普通老百姓的口碑。高校德育所拥有的资源越是具有异质性,意味着其发展过程中越是能得到社会各个阶层及其他方方面面的支持,其发展亦更具有张力。而所谓广泛性,是指高校德育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获取的资源应当多种多样,能满足高校德育全方位发展的需要。例如,高校德育在科研方面可以获得教育部、省教育厅等专门的支持;在人力资源方面能获得人事部门的支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高校德育中;在经济上可以既有官方也有民间的支持。社会关系资源的达高性、异质性和广泛性的特征,为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德育汲取全社会资源指明了重点。因此,在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受到一定的时间、空间、经济、人力等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资本生成应以获得最好达高性、异质性和广泛性的嵌入性资源为重点。

二、高校德育社会资本载体的生成

作为学术界的共识,社会关系网络是社会资本的载体,它在诸多方面制约和影响着社会资本作用的发挥。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作为与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并列的资本形式,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这种资源就其位置而言,“潜藏在或者说‘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中”。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则认为,“个人和组织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的特征直接决定着其所占有的社会资本的存量”。可以看出,社会资本潜藏于社会关系网络当中并为社会关系网络所制约。具体到高校德育社会资本而言,各种德育的社会资本潜藏在社会关系网络当中,其数量及活跃程度取决于所处社会网络关系的特征。不同行为者基于其在关系网络中位置与资本数量的不同,会在高校德育中采取不同的策略,扮演不同的角色,对高校德育起着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影响。生成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对于促进高校德育行为者之间良性互动,充分发挥不同行为者的资源优势来实现德育目的,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德育社会资本的载体,社会关系网络成为德育机构与学校其他机构、教育行政机构、社会的其他组织及个人之间交换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情感资源的平台。特别是在日益开放的社会当中,德育不再是为高校所垄断的事情,学生与学校外部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都在以各种形式参与到高校德育的过程中。因此有必要协调好德育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以形成合力促进高校德育的发展。而对于何为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现实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社会学家和组织理论学者认为,最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应该是符合个人的目标和现状的那一种”,也就是说,符合学生个体德育目标和情况的社会关系网络,即为最好的德育社会关系网络;而对于德育的整体而言,符合高校德育目标和现状的社会关系网络,即为最好的网络。

影响德育社会关系网络构建的因素是多重的,涉及到学校的办学位置、办学水平、办学层次、行政重视程度、生源情况、社会风气等方面。因此,我们在构建德育社会关系网络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上述的影响因素,坚持一定的原则与策略:首先,德育相关主体要强化构建社会关系网络的意识。长期以来,社会、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包括很多的老师与学生都有一种观念,就是认为高校德育就是思政课教育部门的事情,最多和学生管理部门有一定的联系,就所谓的“社会关系”而言,对于德育是可有可无的。然而随着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已经变得密不可分,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对于调动各方资源投入到德育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德育过程中应强化社会关系网络构建的意识,并把它作为德育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德育过程中要构建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根据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是行为者所能动员的所有资源的总和。这些资源除了行为者自身所拥有的之外,还包括与行为者存在一定社会关系的主体所拥有的、能被行为者所运用的资源总和。因此,德育过程中所能动员的资源的数量,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德育社会关系网络的广泛程度,“社会资源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要超过个人资源”。再次,构建良好的核心性关系网络。所谓核心性关系网络,就是对德育有重大影响的行政部门、人员等社会关系网络。这些部门和人员往往拥有较多、质量较高的资源或者资源支配能力,和他们搞好关系有利于德育获取所需的发展资源。实际上,核心性关系网络的质量如何,从根本上决定了德育社会关系网络的质量,因而和他们搞好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充分调动社会关系网络中各个点对于德育的支持,也是社会关系网络构建成功的重要策略。关系者对于高校德育的支持意愿及能被调动的程度,与“社会行动者与社会关系者的相互间的关系的强度”有密切的相关。一般地,“强关系”与“弱关系”对比,前者支持与帮助高校德育的意愿更强,后者意愿则稍弱一些。强关系者一般包括主管部门、亲戚、朋友、同学、利益直接相关者,他们的支持意愿虽然会有所差别,但是一般都愿意在自身支配的资源范围内提供帮助;弱关系则主要包括普通的熟人、不直接相关的组织等,愿意为德育提供资源的意愿相对较弱。对于强弱关系,我们除了要调动强关系的支持积极性,对于弱关系也要积极利用与调动,“因为弱关系是传递信息的有效桥梁”,关系者之间互补性较强,对其积极利用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会出现“弱关系”强力量的情形。

三、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的机制

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的机制是社会信任。信任是人类社会普遍的一种现象,但人们对它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一般认为,信任是基于模糊的内在判断而形成的对他人的信心。人和组织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绝大多数时候是很难获取做出判断所需的足够信息的,“信任通过超越可用的信息,以及把行为期待一般化(其中以内在有保证的安全感取代缺失的信息)可降低社会复杂性”,帮助人们做出判断,它是人类合作互利的必需品。“信任作为社会资本的一个指标,决定着个人或组织的社会资本的存量,影响着个人和组织从事互惠互利集体行为的能力,并影响着社会的总体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没有信任就没有社会关系网络,高校德育社会资本是处在社会关系网络这一载体当中的,社会关系网络主体间的信任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的质量与数量。“社会资本是由社会或社会的一部分普遍信任所产生的一种力量”,在信任缺失的情况下,社会关系者是难以为高校德育提供资源的,社会资本的生成是困难的,甚至说是不可能的。当前我国社会信任缺失,高校德育本身也面临着较严重的信任危机,如何构建高校德育与其他关系主体信任关系,是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所面临的的一个核心的、关键性的问题。高校德育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取整个社会的信任。“信任是一种稀缺物品:它能够自然地产生也很容易被破坏;它能够通过坚定地采用开放而且诚实的方式而形成”,高校德育要获得社会的信任,应当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对外交流,采取合适的信任建设策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高校德育内部的信任建设。高校德育只有做到自我信任,社会关系主体才可能信任你,因而高校德育首先要做的是加强自身的信任建设,特别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加强高校学生对于高校德育课程的信任建设。

阅读全文

高校德育实践的新思考

1当前我国利用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对于校外资源的利用不够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与社会各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在频繁的接触和交流过程中,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却没有对于德育的校外资源加以整理和利用,缺少敏锐的发现思维,对于校外德育资源的利用一度处于停滞状态,与学生家长、社区基层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合作较少,来自广泛社会中的大量德育资源没有与学校的德育进行有机地融合,一些高校尽管号召和带领学生组织参加志愿者活动,然而却由于重视不足,活动次数较少而最终流于形式。

1.2现有德育资源利用率不高

当前很多高校对于已经开发的德育资源利用较少,没有使现有的德育资源在德育实践方面发挥效用。例如当前高校的多门专业课程与德育实践完全脱离,在教学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德育实践的渗透,甚至一些理科内容的教学中“只讲物,不讲人”,现有课程没有渗透德育内容,致使专业知识中蕴涵的科学精神和辩证思想等资源闲置。德育资源内容涵盖广泛,因此需要教育者细心的发现、管理与统筹协调。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的德育资源配置十分不科学,在结构上严重失调,在管理方面实效性较差。一些教师在教学方面有着较高的理论素养,然而却严重缺少德育实践经验,还有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心不专,缺乏必要的职业情感。因此在德育实践的过程中,没有有意识地将学校的课程作为德育资源而加以利用,使得现有的德育资源利用率十分低下。

2利用德育资源开展高校德育实践的对策

开发德育资源是新时期促进高校德育实践改革的重要举措,只有充分调动多元化的德育素材,才能够使德育实践更加鲜活而富有生命力、感染力与凝聚力。因此,高校在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深开发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挖掘现有德育资源的德育潜力,并将那些潜在的德育资源积极地开发和转变为显性德育资源。

阅读全文

高校德育培养难题与措施

1、德育的内涵

在我国古代,当时的德育实际上是范围广泛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包括今天所说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等。它相当于今天所谓的广义思想教育。近代以来,西方的道德教育一方面从社会意识教育中独立出来,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相互并行;但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的成分。由于西方国家经历过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明确的分化过程。因此,自觉地把道德与政治、法律、宗教区分开来,并由此将道德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宗教教育)、政治教育相对区分开来。在西方教育理论中,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有严格的界限,他们分属不同的概念,并未被笼统地称作“德育”。在近代西方语言和观念中,所谓“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它的外延远远小于古代的“社会意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德育”内涵经历了一个变迁历程。改革开放前,受政治斗争的影响,当时的德育主要指政治教育。改革开放后,关于德育内涵的界定有了时代的变化。在1993年2月颁布施行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1995年11月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申明“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此后颁布的各类纲要/大纲、文件、规定等基本都将德育的范围界定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可见,我国的“德育”观实质上是一种大德育观,并非仅仅将德育局限于道德教育,这有别于西方国家将德育仅限定为道德教育。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也逐渐出现了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范畴的趋势。在教育实践界,人们普遍将德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更狭隘者将德育要么等同于道德教育,要么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本文所探讨的德育采用了当前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的观点,即采用大德育观,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在具体问题的探讨中,笔者也可能对德育的范围进行拓展,甚至可能包括行为规范,诸如礼貌待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讲卫生等;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将突破传统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也还包括真、善、美的追求和新时期献身精神的发扬;同时,将十分注重心理素质的教育。

2、我国高校人才德育培养存在的问题

2.1理念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学校层面,在教育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德育的培养。但在实际的教育中很少提及德育模式,也就是很少有人从构建德育模式出发来开展德育教育。近年来,国内也有很多学者(甘剑梅,2003;季爱明2006)对德育模式进行研究,但这些研究都过于理论化,很少联系当前中国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更不用说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了。从制度层面上来看,高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反应在相关文件上的是德育“应该是怎么样”,鲜有提及“如何能怎么样”。德育模式不仅要研究“应该是怎么样”(德育内容和德育目的),还研究“如何能怎么样”(德育方式),甚至还会研究“究竟有没有怎么样”(德育评价)。德育模式是将整个德育过程置于一个系统中来考虑。根据德育内容和德育目的设计出相应的德育方式,然后按照德育方式进行德育实施,最后对整体德育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整个的过程,那部分出问题就对那部分进行修正。从教育的实施层面来看,作为德育教育者的相关领导和老师没能够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意义,只是把德育当成一种必不可少的任务,并不认为这对于学生来是应该是一种需求。当然,责任也不全在教育者方面,在当前多媒体技术高度普及的情况下,多数学生已经丧失了阅读兴趣,连专业课他们都无暇顾及就更不用说德育课程了。在这种氛围下,老师都按照自己喜好的方式来开展相关德育工作,很少从德育模式的出发来考虑整个德育的过程。本文认为,这是当前德育效果低下的根本原因。

2.2德育内容结构性失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政治教育主要指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教育。在高校主要表现为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此外,高校普遍采用建立政治理论学习小组、业余团校、业余党校、征文比赛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各种政治理论。思想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主要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等。在高校中主要表现为开设“思想道德与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等课程。此外,各高校还通过专题讲座、演讲、辩论赛等方式向大学生灌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观念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审美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在这方面很多高校都没有开始具体的课程,只有“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对此有所涉及。高校道德教育工作主要是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学生工作部(处)、团委中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人员、系党委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或年级主任)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展开。其中最有规律、波及面最高就是形势与教育课程,主要由各学院学生工作组老师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热点,但由于这方面的师资较弱,使得该项教育一直无法普遍开展。当今高校德育模式仍旧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德育的期望。因此,在政治教育被赋予了很高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各种政治类公共课程上,甚至体现在人才的选拔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研究生选拔中,政治理论具有“一票否决权”,也就是说不管其他科考得多么好,只要政治分数不达标就无法被录取。国家对人才的最高需求是使得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按照马斯洛对需求层次的划分,人的最高需求是实现自我。尤其是对于创新人才,实现自我的欲望是产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源泉。在我国的德育体系中,涉及个人需求的主要是道德教育。作为创新人才的学生在关注德育的时候也更加关注道德教育。然而,在我国高校中,道德教育并没有取得与政治教育相同的地位,并且政治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认为过重的政治教育不利于创新人才德育模式的构建。

2.3德育主体的错误界定。教育离不开管理,但教育绝不仅仅是管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按照我国教育界传统的划分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被教育者是客体。这种方法在现实中的体现就是教师“授”知识,学生“受”知识,也就是学生接受的知识小于等于老师教授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根本就没有新知识的产生。学生作为客体,在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局面,而作为个体的学生的思维是具有差异性的,长期的被动教育会使这种差异性趋向统一。在德育过程中,以教育者为主体,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需求,按照教育者个人的意见,任意设定教育方法,这样难免会造成低效。在人才的培养中,这种低效的德育方式不仅使德育效果不明显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智育发展。因为,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不利于独立思考精神的形成。

3、完善我国高校人才德育培养的对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