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素质农民培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研究和发展趋势
摘要: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我国正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发展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需要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以国际视野梳理了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了贵州省农村人才现状,探究了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未来发展趋势,对复合型农业人才培育模式与路径探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0引言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关键变量,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截至2018年底,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超过2200万人,从受教育程度看,高素质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5.51%[1]。在全部接受学历教育的高素质农民中,68.48%选择了中等职业教育,25.20%选择了高等职业教育,而在年龄构成上,35岁及以下的农民6023万人,年龄55岁及以上的农民超过1亿人[2]。由此可见,高素质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且高龄化严重。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农村“空心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日趋明显,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进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人才振兴,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办好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开展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
1国内外研究概况
1.1国外研究现状
欧美等发达国家最早开始对农民教育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构建农民职业教育培育体系上,面对现实困难、窘境,其教育培训模式和应对路径的探索研究,有诸多可供我国借鉴之处[3]。日本存在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耕地资源少等劣势,面对自然条件的困境,提出了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层次、立体化农民职业教育体系,使其成为世界上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日本应对策略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此外日本针对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这也是其一大亮点,其法律政策体系如表1所示。美国的农民教育已有150多年历史,农民职业教育制度的发展伴随着《莫里尔法案》《哈奇法案》,以及《斯密斯—利费农业推广法》《斯密斯—休斯法案》和《职业教育法》等一系列的后续制度措施颁布而逐渐形成了农业教育、研究与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教体系。其经验做法是:健全的农业法律体系、完善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公私结合的培训模式和多渠道支持职业农民培育。英法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模式经验: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线上+线下相补充的培训体系、层次分明的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和重视农民综合素质的培养。培育职业农民的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大学的农业院系、地区农学院、县农学院共同组织的正规职业培训;另一类是由各种农业培训中心提供的非正规农业技术培训,此外高、中、初级证书式教育的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着学位证、毕业证、技术证三个不同的培训。德国十分重视农民的培育工作,培育模式以“双元制”最为著名,一元为学校,一元为企业,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新技术的培训。德国的农民培训采用初级、专业等形式,不同形式的培训时间和内容不同。此外,要求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必须进行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在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前必须经过不少于3年的正规职业教育。大多数发达国家在职业化农民培育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共性。第一是在国家层面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第二是多渠道引导农民参与教育培训;第三是通过市场机制保证农民培训机构的质量;第四是在对农民教育培育内容层面上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五是严格培训教师准入制度以保障培训质量。
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模式探析
摘要: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仍存在学历低、年龄大、农技水平落后等问题。本文介绍了昆山市在高素质农民培育中通过完善政策制度、健全培训体系、探索培育模式、优化扶持政策等措施,推动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江苏昆山
高素质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各类农村带头人,是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素质农民超过1500万人,成为发展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发展壮大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过程中,昆山市通过完善政策制度、健全培训体系、探索培育模式、优化扶持政策,培养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1培育高素质农民的迫切性
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昆山市农村劳动力也逐渐向城市聚集。据统计显示,昆山近20万农业从业者陆续转向乡镇企业等二、三产业。因此,和全国许多地区一样,昆山务农人口正在逐年减少并日渐老龄化。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6年末,昆山市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总量为4.99万人,男性、女性分别占48.9%、51.5%。昆山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91.1%,接受过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农民仅占2.9%;劳动人口老龄化也日趋严重,55周岁以上的占比63.1%,35周岁以下的仅占2.9%。农业发展面临严峻的人力资本问题,只有通过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才能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优质的劳动力资源[1]。
2昆山市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实践
2.1针对农民需求制定培训方案
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现实问题与策略
摘要:高职扩招百万以及“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计划”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着眼于我国农村高素质人才短缺严重问题的战略举措。从高职院校视角出发,对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路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然后系统提出了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应对策略,为高素质农民培育提供有益参考,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高职扩招百万;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现实问题;应对策略
新型职业农民供给侧是农村职业教育,自2012至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其培育进行部署,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基本确立[1]。2020年既是《“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的节点,也是新的历史起点,因此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可见,对农民的培育已经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基础上步入高素质农民阶段。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破解人才制约农村发展瓶颈,2019年国务院宣布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成为高职专科全日制学习主体[2]。党的报告指出,农村是我国当前发展最不充分和最不平衡的地方,结合扩招政策,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宣布启动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学历提升计划”)。该计划从总体目标、培养对象、目标及方式、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对高素质农民培育进行了部署。高职扩招百万,特别是单列高素质农民的“学历提升计划”,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高瞻远瞩做出的战略决策,是着眼于我国农村高素质人才短缺问题的战略举措。本文基于2019年高职扩招后的农民教学,对其培育的路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从高职院校视域,系统提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路径,为有关高职院校对农民培育提供有益参考,同时,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一、高职院校高素质农民教学培训现实问题与挑战
农民教育培训始于2005年国务院提出要大力培养农村实用型和技能人才,首次提出培养“职业农民”的要求。2012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职业农民培育,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2017年农业部提出“发展规划”。截至2018年年末,高素质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5.51%[3]。高素质农民的培育以新型职业农民为突破口,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我国农民学历和综合素质整体偏低,培育工作将是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高职扩招百万以及“学历提升计划”提出后,高素质农民培育机构将转变为以高职院校为主,高职院校成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主战场。由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面对高中和中职升高职的应届生,已构建形成了稳定运行的教育生态,在面对农民需求多样性、生源背景复杂性、学历参差不齐以及知识“断层”等学情现状,需要构建新的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及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实施农民教学培训过程中出现了缺少调查研究就“仓促上阵”组织教学,线下集中组织教学困难且成本高、学生出勤率持续走低、教学与学习效果差、教学效果与学生培养质量评价缺失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一)缺乏系统调研和学情分析,致使农民发展诉求无法满足
自高职扩招百万政策伊始,高职院校明确作为该政策落地的“主阵地”。面对新政策、新要求、新教育群体,高职院校对农民培育工作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大多数高校在农民入学前后,尚未开展系统调研以获取学情分析报告,由于农民的教育背景、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需求与传统生源相比有很大差异,出现知识“断层”[4]。而高职院校立足于已塑造成型且运行稳定的教育生态,面对新的教育群体教什么、怎么教和如何评令高职院校“束手无策”,无法满足农民的发展诉求。
高等职业学校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新时代需要新农民,新农民辉映新时代。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同时,农业生产也进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这场农业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农民作为振兴乡村的主力军,决定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未来。为更好地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质量效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一直紧紧围绕“立足产业搞培育,精准培育促产业”的目标,着力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探索新的培育模式,把提升农民创业兴业能力素质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着力点来做,并在近年取得了显著效果。2019年,在江苏省市农业主管部门领导下,在项目对接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和农广校大力协同配合下,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根据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农民教育培训项目工作要求,超额完成了省农业农村厅下达的2230人的农民培育任务。整个培训工作组织紧凑,安排得当,注重实效,受到了当地各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荣获江苏省“2019年度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师资队伍是农民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强化师资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培育高素质农民、建设美丽新乡村的支撑点。
一、组织到位,建立师资队伍
学校成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培育规划、组织实施、部门协调、质量监管和考核评比等相关工作。学校同时充实自身能量,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人力保障。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民培育工作,学校建立“校县合作,三级联动”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培训之前,配备专业人才到相关县区召开座谈会,走访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针对性的培育方案,并报请淮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论证方案。学校按照农民教育培训项目管理要求和实施方案,完善师资选聘管理制度,建立开放共享的培育师资库。以学校农科教师为主,吸纳农业科研院所专家、农机推广部门技术骨干、农广校教学能手、农业企业负责人、创业成功人士、乡土人才等作为兼职教师,组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百人讲师团。围绕相关县区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紧贴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农民增收致富项目,把讲师团成员按县域分成若干产业指导小组,开展学员跟踪指导、帮扶服务工作,采取“请上来、走下去”形式,助推高素质农民创业兴业。通过举办师资培训、开展教科研和产教研、评教督导和评选优秀讲师、优秀教学培训资源等活动,提高讲师团成员为农服务能力,同时也增加农民教育培训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二、制度健全,培育效果明显
良好的管理制度是加强培训效果的有力保障。在学校财务制度、招投标管理办法等总框架内,学校制定完善了从培训准备、学员入学、培训过程、教学相辅、跟班听课、参观考察、跟踪指导、台账收集和装订等全链条全环节的培育系列管理制度。以制度为准则,学校制定培育流程图和任务清单,与淮安市县乡三级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推广单位合作,做好学员遴选工作。在集中培训工程中,实行双班主任制,选派跟班管理人员,共同做好学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纪律、外出学习组织、培训资料收集、培训评价等管理工作。培训按照课程模块化、内容多元化、生产经营一体化制定培训菜单。集中培训结束后,组织师资共同做好学员的跟踪服务指导、典型选树、培育宣传以及培训档案完善整理工作。做好网上信息填报和培训评价,按照时间节点和培育程序积极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为使培训达到组织高效、务实管用、农民欢迎的效果,学校教师总结以往培训经验,积极探索新的培育模式,采用了“五个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即专题讲座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经验交流与专家点评相结合,院地合作与校企联办相结合,本地培训与异地培训相结合,小组讨论与分组跟踪指导相结合。通过这样一种新的培训形式,充分调动学员感官,在训中学、在学中看、在看中思、在思中议、在议中评、在评中导、在导中育、在育中训,让学员接受生产管理技术、产业经营理念、农村政策法规、创业技巧能力建设等内容模块。这样有效破解了学员难组织、课程难设置、内容枯燥无味、培训时间较长等问题。学校始终把学员是否满意、是否需要、是否接受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问卷调查显示,学员满意度高达99%,教师优课率超过98%。同时,学校积极推动农民培训与中高职教育相衔接,择优选送50名参训农民参加江苏农牧科技学院专科段函授学习,提升农民队伍学历结构。同时学校将百余例生产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青年农场主学用典型汇编成册,并对外广泛宣传。通过风采展示,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业创业的激情,助推农业创业掀起浓烈氛围。
三、跟踪指导,培育绩效增强
跟踪回访,指导服务是增强农民教育培训绩效的关键,学校将跟踪指导服务放在农民教育培训工程的重要位置,协调淮安市县乡三级农业主管部门和农广校共同建立起数量充足、师资优质、结构合理的跟踪指导队伍,合作开展跟踪服务指导,助推产业发展,深入推进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工作。学校组织师资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措施,一是建立跟踪指导联系卡制度。明确联系人、联系地址、联系电话、服务内容,方便农民联系。二是建立跟踪指导员走访制度。集中培训后,由跟踪指导员实地回访受训农民,及时了解产业现状、产业发展困难、产业典型。三是运用电话和各种平台多种渠道保持联系。学校安排师资按照10%的比例联系培训学员,了解跟踪指导员服务学员情况,通过QQ群、微信群、手机App、短信平台或者电话详细记录,等多种渠道和方式,保持和受训农民的日常联系不间断、技术指导不间断、跟踪服务不间断。把培训工作的有形任务融入无形的日常交往之中,使培训效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面临农民培育工作中遇到的种种挑战,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将坚持不懈加强师资建设,开创新技术,培育新农民,构筑新梦想。
高职院校创建职业农民培养体系探究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以及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教育主体模糊不清,培训体系欠缺,严重影响了新职业农民培养的工作进展。2019年高职扩招的政策实施,虽然落实确定了以高职院校为新职业农民培养的教育机构,但是高职院校关于培养三种农民群体的课程体系、专业分类、课程标准等几方面还没有健全的、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符合三种农民群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农民群体需求的课程内容,是我们职业院校当今需要积极探索重点。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农民;德育教育
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微观主体和关键力量。2019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院校大规模招生100万人。5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对高职扩招进行系统设计,并明确提出今年将安排两次高职扩招的补报名工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高职扩招转向工作实施方案》,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启动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随着2019年国家的职业教育扩招100万的政策实施,职业教育参与到新职业农民培养体系队伍中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尤其涉农类高职院校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教育机构和力量,为现代化农业建设培育人才责无旁贷。2019年高职扩招的政策实施,虽然落实确定了以高职院校为新职业农民培养的教育机构,但是高职院校关于培养农民群体的课程体系、专业分类、课程标准等几方面还没有健全的、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符合三种农民群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农民群体需求的课程内容,是我们职业院校当今需要积极探索重点。
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途径及人才培养模式
1.1培养对象及专业分类。根据国家政策,重点培养现职农村“两委”班子成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农业技术人员、乡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等,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先进知识、先进技术,能从事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经过调研,将农民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分为三类,即创业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种农民群体。职业农民在培养教育中根据个体情况分类,坚持以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需求为目标建立专业分类:职业农民高等职业教育分为种植、养殖产业、花卉、蔬菜和果品五个专业类,每个专业类包含若干专业方向。
1.2多元化培养方式方法。职业农民培养课程体系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差异化问题。通过学生对象的分类,建立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才能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提高职业农民教育的高效性。1)充分考虑三种农民群体(特别是务农农民)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实施弹性化授课,有效学习时间为2-3年。2)针对高素质农民和乡村干部的实际现状,遵循农民特点和成人教育规律,农闲季节以专业理论教学为主,农忙季节与教学环节相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分阶段完成学业。3)网络化教学与指导模式,长期建立互助机制,随时通过网络解决农民技术问题。4)模式多元化,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线上线下授课模式,在肺炎特殊背景下,高职院校展开了全面覆盖性的线上教学,在线上教学手段提升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可以灵活运用的职业农民培训教学上,解决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的空间、时间、地域限制。5)将新职业农民课程体系与现代化农业产业紧密联系,实现“产教一体化”。对于社会服务型农民学生,主要进行综合知识培训,技能、服务、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培训。肺炎疫情背景下,医护人员、基层工作人员,还有很多很多逆行的背影,他们向我们展示了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有着爱党爱国家的情怀、有着胸怀天下的忘我精神,这些都是多年的文化熏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基石塑造的。所以,除了培养技能知识,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是职业农民培训中重要一环,我们不仅仅是提高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文化素养,培养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新时代职业农民。对于专业技能型农民学生,主要进行专业技能以及文化素养培训,专业方向要根据市场需求设定,符合现下职业农民求职需要。实现“校企联合”,当地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全面衔接,为专业技能型农民提供实践就业机会。对于创业型农民学生,主要是从参加前两类培训的学员中,选拔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优秀学员,通过政策、信息化、技术、贷款资金等支持,帮助他们发现商机、开拓市场。肺炎的背景下,线下全部转型,产销模式得到了突变,更加体现出科学务农、科学经营、多元化经销的好处。所以,职业农民培训针对“产教一体化”、“互联网+”的营销以及职业农民的文化素质培养要重点规划。6)授课内容,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农业种植、养殖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结合实际需求,从种植、养殖到生产,从生产到销售,形成产销一条龙,科学的种植、养殖、科学的经营、科学的销售会带来高效的、高能的变化。
2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课程体系
新型城镇化成人教育策略
一、成人教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功能作用
作为教育社会化的成人教育,具有启智明德、发展潜能、充实新知、提升素养、充实精神内涵、导引发展、改变观念、改进技术、增进工作技能和扩展生活领域的功能;同时还具有教育方式多样、学习内容丰富、学习时间灵活、学习自主化的特点。它既能对农民予以多维知识传授、技能教育、职业素养提升和引导发展,又能最经济地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所以,成人教育是一种最贴近基层群众的教育形式,是一种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与变革极具应变机制和能力的教育形式,也是一种最紧密贴近新型城镇化核心内在要求的教育形式,更是一种学习型社会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主体教育形式。其地位具有战略性,其功能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一)成人教育助推农业人口向人力资源转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体现为城乡人口分布在空间上的转换,农业人口不断转移至城镇,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必将发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要与其他生产要素实现更好结合,就必须具有能在城镇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否则就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而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5年,文化科技素质偏低,非农劳动技能不高,就业能力差,就业观念落后,这些制约着农民脱离土地,进入第二、三产业就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要“以农民培训为重点开展农村成人教育,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普遍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民超过1亿人次。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培训2000万人次以上,使他们初步掌握在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必需的技能,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因此,通过成人教育,对农民开展知识、技能的多样化教育与培训,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就业、择业与创业能力,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在城乡间的无障碍流动,实现农民向城镇的有序转移,助推农民向人力资源转化,从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二)成人教育促进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转化变迁过程。而产业结构转化过程则是第一产业比重逐歩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歩提高的过程。第一产业比重虽然下降,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内外市场流通的需要,更需要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成人教育能顺应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重环保、讲文明、知法纪、懂消费、会生活”的新型农民。第二产业比重提高,就业岗位和机会虽然增多,但对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人教育则能顺应第二产业的要求,实现劳动生产率和工人素质的整体提高,并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如文化、医疗、金融、商业、维修、娱乐、餐饮等第三产业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成人教育能满足农民接受市场意识、经营理念培育和经营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教育,从而增强农民在第三产业中的择业和创业能力,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三)成人教育促使农民非农化和市民化的转变
职业院校开展农民培训的建议
摘要:为增强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强化职业院校的“三农”意识,推进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有效、有力开展,提升农民培训质量,本文从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4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能为广西职业院校高质量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广西职业学校;农民培训;建议;措施
为增强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强化职业院校的“三农”意识,推进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有效、有力开展,提升农民培训质量。根据《广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广西职教20条)等有关文件要求,特提出广西职业院校开展农民培训的建议如下。
1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九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新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力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致富奋斗目标,把增进人民福祉、提升生存生活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的短板,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扶持力度,着力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迈上新平台,并加快一产为主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全力决胜脱贫攻坚战,改善农村民生,稳定农村社会,扎实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夯实坚实的基础,实现广西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职业院校应积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为“三农”不断调整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资源和人才优势,主动承担农民培训职责,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地区提供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服务支撑。
2建设目标
职业院校特别是涉农职业院校应当落实《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发挥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主渠道作用,保持职业院校教育培训人数与全日制在校生人数大体相当”改革目标。围绕实施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策略,加强农村致富带头人、高素质农民(包括青年农场主、农业经理人、现代创业创新青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产业扶贫带头人)、创业致富带头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农村专业服务型人员、贫困户专项生产技能人员培养,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谈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队伍建设实践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苏南地区依托区位优势和政策红利,现代农业、农村改革和城乡融合等发展进程明显快于其他地区,粮食亩产效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占比和农业农村信息化覆盖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等指标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2020 年,苏南五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 16 万元,是苏中的 1.2 倍、苏北的 2 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669 元,是全省平均水平(24198 元)的 1.4 倍,是全国平均水平(17131 元)的 2 倍。苏州吴江区地处太湖东岸,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农耕、蚕桑、渔猎等农业文明历史悠久,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近年来,吴江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为引领,精心雕刻江南韵、小镇味、现代风交织共鸣的新江南水乡风貌,努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积极建设符合地方发展实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队伍,努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一、吴江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队伍的实践
构建人才培育长效机制。一是优化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党总揽大局、协调四方的战略核心作用,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业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机制。2019 年以来,累计选聘 14 名村(社区)书记进事业编,提拔 10 名村书记到镇、街道领导岗位。近三年累计选派 5 批 90 名年轻后备干部到上海、浙江等地学习,与上海、浙江的 27 个毗邻村实现兼职委员全覆盖。二是完善支持人才成长成才制度体系。制定完善《村干部职业化管理体系建设“1+N”系列文件》《吴江区基层农业农村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意见》《吴江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乡土人才培养激励办法》等系列文件,营造农业农村人才成长成才的良好制度环境。三是强化农业农村人才工作动态管理。实时完善相关制度,对于在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政策实施中发现的户籍限制过严等问题及时进行适当调整,对享受政策的各类农业农村人才定期开展动态复核。构建多层次人才队伍体系。一是培育引领型乡土人才。聚焦农业科研、农技运用、农业生产等领域,培养具有较高创新水平和经营能力的引领型农业农村人才,以入选江苏省第二批乡土人才“三带名人”的胡毓芳、“三带能手培养对象”的方利峰、盛亚荣、周建忠等优秀人才为代表。二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培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截至 2021 年底,全区累计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达 1410 人。培育集聚了一批乡村治理、农业专业、能工巧匠、文化传承等多类型的乡土人才,涌现了 1 名省“百名示范”村(社区)书记、25 名省“千名领先”村(社区)书记。三是培育农业农村专业人才。通过与高校开展定向培养合作,打造具有农村区域发展和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市场开拓意识、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高素质农民队伍。2020 年、2021 年共完成农业农村专业人才定向招录签约 71 人。2021 年开展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1477 人、农民创业培训 360 人。创新新型人才培育模式。一是青年农场主培训。每年选送 5—15 名 40 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到省农业农村厅委托的专业院校进行为期三年的培养,重点对其进行创业孵化培训。二是新型生产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每年组织 200 名左右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等到省农业农村厅委托的各类专业院校学习,进行农业经营主体规范管理、创新创业政策扶持等培训。三是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形式:“送出去”是指有序分批组织新型职业农民代表赴国内外农业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交流;“请进来”是指依托区内 2 家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田间学校)和 3 家苏州市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实训基地为主阵地,聘请农业院校教授、农业专家、种养能手来吴江进行技术指导和互动式教学。强化人才培养载体支撑。一是推动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发展。以“农地股份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类合作社为重点,通过强化指导、优化扶持、示范带动,有效提升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截至 2021 年底,全区拥有农民合作社 449 家,其中国家级 4 家、省级 6 家、市级 11 家、区级 38 家(按最高级别统计),列入政府优先扶持合作社名录 76 家。二是引导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出台《苏州市吴江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及《实施细则》,引导支持产业现代化升级。对符合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给予 2 万—10 万元的奖励。对组织建设互联网或实施各类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农业经营主体,财政给予 30% 的补助。对成功获评国家级、省级、市级休闲创意农业奖项的农业经营主体给予 5 万—20 万元的奖励。截至 2021 年底,吴江正式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 2011 家,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 250 多家,其中省级11家、市级17家、区级205家(按最高级别统计)。三是强化创新创业配套支持。提供农技服务、金融信贷、惠农补贴、农业保险、土地流转等政策服务,大力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2021 年投入各类扶持农民创业就业能力提升资金 1.2 亿元。对于取得相应学历后从事农业生产者,政府给予一次性的学费补贴,并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单位或个人定额社会保险补贴,2021 年向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发放社保补贴额约 230 万元。
二、当前吴江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 人才队伍面临的问题
从业人口结构难以支撑现代化人才队伍持续发展。农业从业人员整体呈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等特点。抽样调查显示,农业从业人口中高中以下学历占八成,且年轻群体占比较小,多以45—60岁为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成长空间有限。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人才队伍呈趋弱态势。近年来,由于待遇缺少吸引力,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呈现日渐削弱态势,部分乡镇的基层农业技术人才的实际在岗率不到 6 成,仅有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也不完全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培育专业化程度不高。除了相对基数和范围较小的全日制学历培训之外,各级组织的培训多以相对笼统的综合性、基础性知识为主,分类分层的专业化培训较少,且“动手”式教学运用较少。农业农村人才评估促进机制不够灵活有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较为粗放,主要看学历、看证书,定性认定的成分较多,定量认定的成分较少,对农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定、项目考评等评定机制和方式也不够灵活,许多从事农业的实干人才既缺少精力也不擅长写文章。
三、进一步优化吴江农业农村现代化 人才队伍的路径思考
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附力。一是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升级发展。重点结合自身优势,优化整合区域内农业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生成提速,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二是充分保障农业农村发展权益。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健全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稳妥谨慎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维护、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的合法权益。三是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高品质推进“魅力大运河”和“美丽湖泊群”特色田园乡村组团等建设,加强农村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等民生设施建设,通过全面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提高人才吸附力。建立健全涉农人才政策体系。一是强化涉农人才政策倾斜力度。以《吴江区高技能人才计划实施办法》《吴江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以及吴江新一轮人才创新创业“55352”工程等政策为依托,探索对农民合作社聘用人才的奖励机制。持续开展涉农人才定向培养和新兴职业农民学历提升工程,充实高学历专业化人才资源库。深入实施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树立一批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先进典型。二是探索创业担保政策机制。加大对农民创业的补贴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创业社保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开业补贴等多种形式的政策扶持。三是强化定制化政策落地。鼓励各乡镇结合自身产业优势特点制定农业科研人才专项计划,吸引专家、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大学生等返乡下乡开发农业农村资源。创新专业人才培育方法。一是深化职业化培训供给侧改革。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趋势,继续与扬州大学和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农业农村专业人才定向培养计划,根据生产经营型、专业技术型、社会服务型等不同类型的专业型人才特点,打造个性化菜单式课程体系。二是创新专业化实训孵化机制。鼓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方式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积极引导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实习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探索“高校 + 专家 + 基地 + 培育对象”的新型职业农民孵化模式。三是优化新型职业农民交流平台建设。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协会”“青年农民论坛”等协作交流平台,实现信息、产品、资源和渠道等优势叠加整合,深化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交流,促进合作共赢。完善人才评估和激励机制。一方面,科学构建评估体系。从基本从业素质、技能熟练程度、生产经营能力等方面建立科学的指标权重体系,增强认定的综合性、权威性,强化“持证优先”相关政策支持,提高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含金量。另一方面,完善“以赛代评”“以项目代评”的评价机制。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认定等技能评价制度体系,组织农民参加各类农村创业创新大赛、职业技能竞赛,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对符合条件的直接认定相应技能等级,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破格评定相应技能等级的制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