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考化学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手段分析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其中基于高考视角的教学方式十分重要,将对学生高考成绩产生巨大影响。高考语文试卷可以分为四大题型,基于四大题型展开语文教学能够充分强化学生的高考做题能力。文章围绕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及作文等,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高考;高中语文教学;现代文阅读;作文
一直以来,高中语文教学都可以围绕多个方面展开,包括实用角度、人文角度、高考角度等。从高考角度展开高中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做题能力的提升,从而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绩,故而成为最重要的语文教学角度之一。
一、现代文阅读教学
在高考试卷中,以全国卷II为例,现代文阅读文本通常包括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及实用类文本。其中论述类文本主要分为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两大类,考点在于对客观题的分析。文学类文本主要是小说体裁,考心在于分析作品结构、主题,鉴赏小说艺术价值,探讨小说创作目的等,要求学生能够深入解读作品。而实用类文本则主要涉及社会民生等较为实用的内容,考查题型为客观题,考点主要是对文本内容的客观理解,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因此,基于高考视角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应当充分围绕这三类文本展开,并要强调各种文本的考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高考要求,针对各种文本的现代文设置对应的题目,从而让学生熟悉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这将有效提升学生的做题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阅读文本类型,教师应当以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展开,从而帮助学生有效辨析不同文本类型的考点,避免学生将不同阅读文本类型搞混淆的情况发生。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思维模式,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其中,引导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之后自行拟出题目并进行作答十分重要,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的方式方法,积累足够的阅读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教学
在全国卷II中,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与古代诗歌阅读两大部分。文言文阅读题型主要包括文言断句、文化常识、相关内容概括分析及文句翻译。从文言断句来看,教师在平常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注意文言断句特点的良好习惯,同时传授学生相应的文言断句技巧,如找名代,看虚词,明顶真等,并让学生探究文言文断句是否符合这些技巧与规律。文化常识的相关教学则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强调,并在教学中后期进行总结。相关内容概括分析与文句翻译可以进行统一教学,教师应当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能力,只不过内容概括的重点在于从整体上把握文言文意思;而文句翻译的重点则在于直译,并在此基础上灵活应用翻译技巧,如留、补、删等,尽可能做到信、达、雅。而古代诗歌阅读主要包括诗歌鉴赏题型与名句默写题型,教师在平时需要督促学生背诵默写教材上的诗歌名句,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诗歌鉴赏能力,从情感、意象等方面引导学生有效鉴赏诗歌。
语文应用文写作有效教学
【摘要】
根据最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需要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开展运应用文写作有效教学则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必经之路。本文将主要分析语文应用文写作有效教学,通过从开展语文应用文有效教学的重要性出发,提出加强对语文应用文习作教学的重视、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以及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等方面全面提升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的论点,以期能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帮助。
【关键词】
语文;应用文写作;有效教学
引言
应用文写作是语文写作教学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应用文写作并未受到应有重视。而应用文因其强烈的实用性被广泛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因此开展语文应用文写作并提升其有效性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将此为基础,针对语文应用文写作有效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一、开展语文应用文写作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高等学校招生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上海、浙江高考招生方式的改革,“专业+学校”的招生模式将在全国逐步推开,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的一次高考改革。“专业+学校”的招生模式不仅牵动了高中教学改革,还将促进高等学校的改革。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学校才能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大学和高中的课程衔接工作,提高专业和学校的知名度,学校才能有充足的生源,招到满意的学生。“专业+学校”的招生模式使学生能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最大限度发挥每个学生的专长,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考;招生;教学;改革
2017年,浙江、上海高校按照“专业+学校”的模式招生,即专业优先的录取方式突出了专业,淡化了学校。2018年,多个省市宣布启动新高考改革。高等学校的专业将面临重新洗牌,专业的优劣将由报考学生来检验,好专业“挤破门”,差的专业招不满学生,靠“调剂”招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专业+学校”的招生方式将会促进高校的改革,学校尽力将专业建设好、学习环境建设好,增强专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学生按自己兴趣选择专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特长,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学成后成为国家有用之才,避免学生被调剂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将来靠转专业或者考取研究生来改变专业。高等学校的招生方式改革将促进高等学校在教学、管理、招生、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1“专业+学校”的招生模式突显了专业的重要性
高等学校招生方式的改革,实行“专业+学校”的招生办法,这是高考恢复以来一项重大的举措。这项改革有利于学生按兴趣选取自己心仪的专业,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了学生专业对口率,有利于突显专业的重要性。学生本身的天资已注定,他的爱好、特长在青少年时已经形成,他们有选择专业的能力。专业优先,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业后去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形成兴趣+工作的最佳组合,避免学生因专业不对口而遗恨终生。在大多数高校,学生一旦入学后很难改专业,不管学生学什么专业,都会一学到底。转专业需要很多条件,如学习成绩排名等,而且有比例,大多在5%-10%。学生本来对某一专业感兴趣,报考的是这个专业,却被调剂到其他专业,这样会泯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有的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有的学生到其他专业蹭课;有的学生由于对专业不感兴趣,就整天混日子;专业不对口会泯灭学生的兴趣爱好,甚至会葬送学生的美好前程,“专业+学校”的招生模式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避免进学校时改专业。
2“专业+学校”的招生模式将加强高校的专业建设
新的招生模式将充分激发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倒逼高校练好内功、加强专业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重专业设置、轻专业建设的问题。“专业+学校”招生模式促使学校及早调整专业的设置,优化专业结构,使专业设置更符合国家发展的需求。未雨绸缪,淘汰招生困难的专业,建立有发展潜力的新专业,避免实行“专业+学校”招生时而招不到学生。专业设置要避免大而全、千校一面。否则,毕业学生成了“万金油”,缺少特色。在大类招生的基础上,对某些专业方向要细分。如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主要有十大分支:软件工程、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和多媒体、体系结构/编译器和并行计算、人机交互、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理论和算法。而我国的专业目录计算机类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不能统而不分,广而不专。否则,会造成学得博杂、学得不精,到企业后还需要再培训、再学习。除了本科生,某些专业研究生也存在这些问题,毕业即失业。总之,专业设置在要广泛调查的基础之上,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将专业的设置贴近社会的实际需求,使培养的学生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审视与对策
摘要:新课改和考试制度改革造成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增加与授课时间减少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又给高中政治课教学带来很多普遍性问题,也给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中政治课教学带来一些特殊问题:全区高中政治课安排普遍不够科学,政治教师对教材体系与内容的把握、理解与阐释不够深刻,教学目标与能力培养目标体系不够完善等。这些问题严重降低了政治课教学的效果,因而有必要采取高中政治课时安排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高等学校与各地市高中共同商讨教学法和培养目标,提高政治学科地位、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发挥集体力量教学等措施化解这些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视角;农村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对策
有效的高中政治教学不仅为我国高等院校思政专业选拔人才提供直接的知识、能力准备,而且能有效培养高中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有效的高中政治教学不仅是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也理应成为高校思政教师、学工干部研究的对象,并且从理论上看,高校思政教师、学工干部研究高中政治课教学具有一定的思维高度和明显的优势。但因高中政治教学与高等院校思政专业教学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导致两者之间互联互通受阻。高等教育视角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研究成果非常少见,期刊网上从高校思政和管理的角度研究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论文仅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衔接问题研究》1篇,可见从高等教育视角反思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目的与价值、教学的有效性等问题,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审视
1.高中政治课统筹安排的整体性有待提高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治教材的内容与编排、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目的和要求,甚至政治课程内部不同科目的课时安排等整体上出现了民族性、地方性和学科背景等差异,这些差异在我区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的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也同样存在,它虽然具有因材施教的优越性,但这种差异性明显加大了高校思政教学和学生管理的难度,所以从高等教育视角审视高中政治教学统筹性的缺失,就必然要求全区政治课教学需在区教育厅统一指导下,不断调整和改善,以求全区高中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统一性。20世纪90年代,高中政治课程安排顺序是高一《经济常识》,高二《哲学常识》,高三《政治常识》,在高三第二学期期末安排毕业会考,会考成绩直接决定是否顺利毕业。同时政治课成绩纳入高考总分,决定学生的升学。所以,此时的政治教师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校内部均具有较高地位。但在21世纪初的新课改后,学业水平考试提前到高二期末、且理科高考生的政治分数不计入高考成绩,虽然全区大部分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教材内容、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目的和要求、政治课程内部不同科目的课时安排等均还是以区教育厅的相关规定为行动指南,但各校、各专业的师生对待政治课教学的态度则大不相同。如大部分普高以每周10节课为满工作量,而有些名校、集团化高中则因生源充足、引进或留用政治教师人数较少,所以要求每周12节、14节才满工作量,这种满工作量的规定就反映了各校管理者和各专业师生对待政治课的态度,从而给各校政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造成不良的影响。并且这种差异性随农村高中数量减少,高中城市化、集团化、名校化现象日趋普遍日益加剧,名校和集团化高中每周12节、14节才满工作量的规定日趋普遍,远远超过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的课时满工作量规定,使政治教师的收入相对减少,同时也加大了他们的身心压力,严重影响政治教师的身心健康。且各校的政治课课时数量及其排课行为还随学考结束时间进行动态调整,学考前后的课时安排差异性较大,在有学考和高考的学期,政治课课时是理工科每周3节,文科每周4节,在无学考和高考的学期,政治课课时是理工科每周2节,文科每周3节,使政治课教师授课班级具有不确定性,这可明显看出,各校理工科专业大多是以临时抱佛脚、应付考试的心理和行为去应付学考和高考,从而显示部分高中的理工科专业对政治课教学的轻视。笔者在学考命题期间,有部分名校的政治名师反映,一般情况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只要上两个班就可满工作量,因它们的课时安排一般是4—5节/班·周。由此看来,政治课在各高中学科中的地位明显具有附属性,学科间只存在培养目标不同,轻视学生的某门学科,就相当于忽视学生某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总之,全区各高中政治课课时安排、内容安排和教学目的任务均有很强的差异性,不仅有县市差异、学校差异,且有时间差异、学科差异,我们承认和鼓励这种差异,但仍希望全区政治课教学能走向整体规划,希望各学校的培养目标具有统一性。
2.各校政治教师对教材体系与内容的理解与阐释参差不齐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摘要】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从高中语文作文的实用性与创新性出发,培育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和根据题目探究主题的能力。因此,创新作文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作文写作的热情,从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入手,提升高中语文作文课的课堂效果和教学成效。
【关键词】实用性;创新性;写作技巧
现阶段的教育现状要求高中语文教师注重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型。受以成绩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生对语文写作缺乏兴趣,习惯性依赖语文老教师,导致学生的作文不具有创新性,鉴于此,要强化学生作文学习的趣味性,满足提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进一步要求。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1、教师欠缺创新能力,学生缺乏写作兴趣。高中语文教师在长期教学中形成了共有的教学模式,没有了创新的精神。而新教师在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时,也融入了这种教学模式中,无法轻易改进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教师以高考和语文成绩为中心,一味的指导学生学习和模仿范文,而高中生机械的进行背诵和模仿,进行作文写作时将素材死搬硬套,不能融入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感情,他们将失去了语文写作的兴趣,对高中语文的整体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教师教学和学生写作重形式轻内容。在高中语文作文课中,一般以高考作文题为范本做练习。高考作文主要是议论文,语文教师要求高中生大量背诵名人名言和经典事例等写作素材,并注重言辞辞藻的堆砌,以得到一篇完整的议论文。这种写作模式虽然可以让作文辞藻华丽、结构完整且论据充分,但是造成了学生对写作资料和素材的过度依赖,进行作文写作时将素材死搬硬套,不能融入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感情。并且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没有在作文中表达出学生真实的思想和感情,写出的作文没有灵魂。
二、增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的文章写作得到质性的提升,一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二是学生的思维方法。其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养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可以有效深化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在语文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达到灵活思维,由此可见,思维能力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所在,基于此本文主要是针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逻辑思维;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在以往的母语教育中,思维训练尤其是逻辑思维训练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依然是母语教育的短板,学生欠缺高品质的思辨性阅读,严密的逻辑思维表达更不容乐观。写作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所在,它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对文化、自然、人文等知识的见解,使得学生拥有良好的素质发展。但是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每次作文讲评之后,都会说我想到了但就是没写,或者我也写了同一个例证,但点评时还是说服力不够。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困乏,归根结底,还是他们的平时写作思维锻炼不到位的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一不良现象,教师不仅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真题,还要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中得到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写作结构。
一、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写作可以说是学生进行客观事物、思想情感、传递知识的一个表达过程,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中从而进行自我内心世界的表达。[1]它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可以体现学生的认知观,而对于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中使得学生得到语言组织、表述能力的锻炼,从而为学生将来创设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书中有妙招写作不费力思考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为一体,阅读是接受,写作是给予;阅读是吸收能量,写作是释放能量;阅读提供模版,写作走向新生。语言构建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涵之一,其培养途径离不开阅读与写作。作为语文教师,应借助阅读、写作教学,使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以阅读教学为“输入”,以写作教学“输出”,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期望学生能够下笔如有神,写作不费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写结合;写作教学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出现重阅读、轻写作的倾向,或者将阅读、写作进行分割,弱化学生将阅读成果转变为写作成果的意识与能力,也抑制了学生语言构建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要针对现状探索解决策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同时借助多方途径,不断地强化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一、晨读积累卡,好词好句记心头
语言建构的初步能力首先是凭借语感,然后逐步走向理性,用词汇组构句子,用句子组构段落和篇章,最后形成对自我情感、观点的表达。语感作为第一步,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因素。在高中语文教育阶段,学生每日参加早自习,早已养成晨读的好习惯。为此,教师可以在晨读内容上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通过阅读积累大量的优秀语篇,并将其进行摘抄,形成积累卡。然后在晨读的时候,通过大声、有感情的朗读,对优美的词句进行细细品味,既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好词好句的构建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鉴赏能力,也能够强化学生语感,发展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如《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篇文章,学生在阅读之后,会发现其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并运用引用论证法、道理论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三种方式,但是整篇文章的用词、用句也十分精准与巧妙。如“一盏孤灯一刻刀……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这短短两句话,不仅勾勒出工匠的整个世界,也点名了工匠精神。再比如,“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对美好事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索”,既说明现代社会的浮躁,也倡导我们弘扬工匠精神,专注求精、坚守务实。此外,整个文章的词语运用也堪称一绝,如“高精尖、炫彩酷、不谋而合、雕虫小技、离群索居、炉火纯青、臻于至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技进乎道……”总之,阅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漩涡”,能够在脑海中建立一个语言“仓库”,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够直接地应用,为作文增添色彩。晨读作为阅读的一种形式,在学生每天的开始之际,带给学生优秀的词句赏析,不仅能够让学生的词句积累进一步扩充,还能加强学生的记忆。因此,教师要关注、指导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进行积累,在晨读中进行巩固与记忆,并在朗读的时候,对优秀素材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深度结合,也能够为自己的写作积攒素材。
二、课堂常练习,构建思维更灵活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并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众所周知,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各个科目的作业每日犹如浪潮一样拍打着学生,使其不得不加快自己的学习步伐。但是语文学科具有明显的文学性,需要学生静下心阅读,放下心写作,通过“咬文嚼字”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针对此现象,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给予学生语言构建的机会,既能够避免学生因为课下时间紧张出现“草草了事”的状态,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语言构建实力,并针对本班学生开展具体的读写结合教学方案。例如,教师在教学《拿来主义》的时候,以鲁迅犀利幽默的写作风格为主体,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并让学生根据事例进行实践,检验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促进学生语言构建思维的发展。如“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他发了疯”,文章巧用比喻,将“送去主义”者类比尼采,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悉,强化杂文的形象感与感染力。紧接着,教师便让学生进行思考,按照作者的思维,“送去主义”者还可以类比为谁?并随机挑选几名学生进行举例分享。此外,整个文章还运用了形象描写,妙用反语的方式,使得讽刺意味更加强烈。仿写是语言构建训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根据鲁迅的写作风格进行仿写训练,体会鲁迅创作的过程,也能够实现语言构建思维的进一步提升。例如,教师先为学生列举一个框架,用“不必说……不必说……单说……”,该句式是鲁迅常用写作方法,也是学生写作常用的结构。有的学生说:“不细说荡漾的春风,也不必说四月的暖阳,但是氤氲在空气里的花香就足以让人心驰神往”。还有的学生说:“不必说天高任鸟飞,也不必说海阔凭鱼跃,但是在草原上奔跑的羚羊就足以让人向往自由。”其实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对学生写作而言十分有益。但是倘若教师将其作为课后作业,不少学生会将其遗忘在大量的作业中,而在课堂中则会让所有学生的思维“动”起来,真正地完成语言构建思维的发展。
高等院校采矿专业教育模式探析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采矿工程专业中外典型高校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国外高校在招生录取、学生资助、学生培养、专业评估等方面的异同点,尤其重点分析了国外高校的经验做法。研究成果可为国内采矿专业及相关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国外;大学;教育;比较
目前,世界的发展主要靠科技推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人才,大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大学教育的好坏基本决定了国家的科技实力。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因此都有不同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模式,而中美是目前代表东西方不同教育模式的典型国家,对中美大学教育的分析可以取长补短,提升我国大学教育的水平。采矿专业是一个传统专业,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能源和资源都由采矿行业提供,因此采矿专业在各个国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然不同国家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或者无意过量开采本国资源,采矿行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人才任何时候对推动采矿行业的发展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都是中美两国采矿专业的著名高校,以此两校为例,比较分析东西方教育模式的特点和特色。
一、招生录取
美国大学入学招生相对较为灵活,且偏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入学后也可随时转换专业。美国大学招生一般要求学生提供SAT、GPA成绩外,学校或老师推荐信、论文、获奖、参与社会服务、特长,等等,都作为录取的考量因素。另外,对提供的申请证明材料采取信任的原则,但如果后期发现造假问题零容忍,即使已经毕业也会取消学分和学位。国内目前大学录取还是采用统一的高考制度,高考成绩结合学生志愿进行双向选择。当然最近一些年也改革在优秀的大学采取自主招生制度,类似美国招生制度先进行综合测评然后学校自主选择,但刚开始仍然出现并存在许多问题。高考制度由于缺少面试环节及其它综合能力测评,唯成绩论英雄,导致高中生一心只学习高考文化课程,甚至不少复读生复习好多年,上大学后出现高分低能现象。硕士、博士招生由于增加了面试环节,招生效果会好很多。此外,美国的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期间可以随时换专业,当然也需要提前申请。不同专业之间相同的课程学分可以共享,不同的课程学分需要补修。这种模式自然有利有弊,频繁的更换专业除了需要多学很多课程外,还要为这些课程学分多交相应的费用,加之对毕业的要求较为严格,所以美国大学生按期毕业率并不是很高。国内目前学生一般在大二期间也可以申请换专业,但会有一定的比例限制。中美两种模式各有利弊,美国模式往往造成冷门专业学生数量太少,国家资助不够,专业教师转行,专业萎缩,许多院校采矿等相关专业一度停办。
二、学生资助
学生,尤其优秀学生是学校的主要资源,学校为保障学生能够安心学好习,都会出台一系列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政策。美国大学对学生尤其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很大,资金来源除了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外,主要依靠企业和个人的慈善捐助,尤其校友捐助。国内资助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目前也出现了很多企业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的资助。对于硕士博士研究生差别比较大,美国研究生补助主要是导师的课题经费,导师的招生数量和课题经费挂钩,无关乎你是什么职称,讲师也可以招博士。而国内主要和职称及导师级别挂钩,研究生补助主要来自国家、学校和导师三方的共同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