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技术创新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谈高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摘要: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是衡量国家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持续发展高新技术是促成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和驱动力。文章以高技术制造业内不同行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熵值法、聚类法,构建指标体系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据此进行归类划分。研究结果显示,高技术制造业不同行业的创新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文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因子分析;熵值法;聚类分析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行业正稳步发展,科研经费投入总量虽稳步增长,经费结构持续优化,但是和美国、日本等科技强国相比依然存在不足。根据《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基础性研究占比与欧美国家普遍15%以上的高水平相比较差距依然很大,R&D虽然多产出但是欠优化的现象依然需要改善。“大而不优”的现状是阻碍科技进步的劣势所在。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短处,推动科技创新的步伐,加快核心技术的攻关,需要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科学评价。
一、研究综述
许多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做了研究:李艺(2013)运用因子和聚类分析以安徽省为例,构建了目标层面、准则层面、指标层面指标,对安徽省的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分,提出加大优秀科技成果的评奖力度的建议;张军涛(2011)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视角,运用因子分析,从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创新载体能力、创新支撑能力四个层面上选取指标,对我国30个省级区域内的自主性技术创新进行综合评价。毕亮亮(2008)以“区域科技创新圈”的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创新绩效五个板块来构建指标,得出了针对省域行政区划的局限,利用“涓滴效应”实现科技创新实力与潜力较强中心城市对能力较弱的周边城市的扩散与辐射。以上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存在的局限性:首先,在评价对象上,现研究多选取以省、市为单位来研究区域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很少以高技术制造业内不同的行业为研究单位;其次,建立一套新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较少。这就使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分析探索
摘要:“十三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强劲,占制造业比重持续扩大,创新发展取得有效突破。本文通过DEA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聚类分析,根据2009—2019年的有关数据,测算我国30个省市及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全要素生产效率等。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最高,其次是东部地区,最后是西部地区;我国有过半省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达到DEA有效性,而且欠发达省份的创新效率不一定比发达省份的效率低;聚类结果表明各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没有按照东、中、西部地区的结构分布。
关键词:DEA模型;Malmquist指数;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聚类分析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内外部环境发生着深刻的改变,改革发展也面临新的任务。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技术产业,是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靠力量,尤其是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高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做出评价,有助于了解目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李培哲等(2021)测算我国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整体效率及三个子阶段效率,对创新系统子阶段间的关联有效性及区域创新过程效率的差异性进行分类分析[1]。范德成等(2021)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我国29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引入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对可能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潜在因素进行识别和检验[2]。李锋等(2021)利用生态链理论,构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静态与动态创新效率[3]。白素霞等(2021)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家级高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4]。刘凤朝等(2020)把东北地区和其他地区进行对比,分析东北地区及其各个省之间的技术创新效率差距[5]。熊波等(2020)通过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检验高技术企业认定是否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6]。通过梳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方面的文献,发现研究对象更多是针对某一区域、省市、行业,研究中国整体、东中西部地区及省际之间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差异的研究较少。因此,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DEA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分别从静、动态两个角度测算我国30个省市及东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水平。
1理论基础与方法介绍
1.1理论基础
Schumpeter首次以经济学角度提出“创新”一词[7],创新理论即创新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创新与经济均衡的改变和企业家对创新的作用。狭义派认为技术创新是在商业上首次使用或第一次引入新产品或新工艺所包含的过程[8][9]。广义派则认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或者是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产品和工艺显著的技术变化[10]。
1.2方法介绍
国内科技统计改革构思
作者:察志敏
一、国外科技统计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了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统计。60年代初期,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有关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产生了以《弗拉斯卡蒂手册》为标志的科技统计规范。手册产生以后,在成员国范围内建立起了定期的科技统计调查制度,并有效地开展了国家之间的比较分析,为科技宏观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咨询,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后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补充完善,迅速在世界各国推广开来。这一阶段科技统计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研究与实验发展(R&D)的投入,总量指标为国内研究与实验发展总支出(GERD),可比指标为强度相对数—研究与实验发展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R&D/GDP)。科技统计的监测重点为政府和企业的科技投入。政府出于维护国家安全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职责,必然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因此,科技投入的相当比重来自政府公共支出。企业由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求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技术领先可获得垄断超额利润的驱使,也必然要从销售收入中提取相当比例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这两块科技投入构成国家科技投入的主体。建立科技投入统计就是通过投入规模着重反映政府和企业推动科技进步的努力程度。
第二个阶段是开展技术创新统计。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统计有其明显的不足,如构成研究与实验发展(R&D)三个组成部分的基础研究,反映的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本质、运动规律、相互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应用研究反映的是探索基础研究可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途径和方法,实验发展反映的是在实验室阶段物化的科研成果。由此看出,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统计只反映了科技投入和科研阶段的成果,没有反映出为商业化生产所做的努力。这里科研活动与最终应用的链条出现断档,很难直接看到科技投入带来的产出,也不利于引导科技活动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容易导致科研与生产相脱节。另外,对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案例的研究表明,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也能实现技术的跨跃,缩小甚至赶上经济发达国家。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统计也不能反映引进技术的产出和效益。因此科技统计必须有新的发展,才能适应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需要。80年代以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有关专家对如何解决科技产出问题进行了多方探索,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及统计测量规范,通过研究与实验发展(R&D)活动向生产性开发和商业性活动延伸,给出了科技投入—技术获取—成果转化—产出的系统的测量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观察开发自主知识产权(R&D)的努力程度,还可观察将(R&D)成果转化为产品并实现市场价值所做的努力,为测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奥斯陆手册》的出台标志着技术创新统计规范的形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普遍依据这个规范开展了技术创新统计调查,为这些国家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的统计咨询。
第三个阶段是研究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品统计。随着工业发达国家经济由追求数量扩张向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效益型增长转变,产业结构在世界范围经历了大规模调整,传统产业趋于萎缩,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为适应研究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国外有关专家提出了按生产要素集约程度划分产业的分类方法,即按生产要素集约程度将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反映产业结构优化状况,并由此反映科技进步带来的宏观经济效果。进入80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技术集约程度高的产业有相对集中的趋势,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尖端技术在这些产业部门广泛应用,科技投入和附加价值明显高于其他产业,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有关专家把这类技术集约程度明显高的产业界定为高技术产业。并据以进行成员国之间的比较研究。为解决上述高技术产业划分偏粗,即高技术产业含有非高技术产品,非高技术产业含有高技术产品的问题,美国的有关专家又按符合即定的高技术领域和应用尖端技术的原则,制定了高技术产品目录,以便更加准确地反映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高技术产业及产品的分类及其发展状况研究,为各有关国家制定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
二、我国开展科技统计工作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
我国科技统计工作始于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科技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都对科技发展做了一定努力,兴办了大批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活动。但科技界普遍感到经费不足,影响到队伍的稳定和科研工作效率。但由于没有建立科技统计,不能进行国际国内的比较分析,难以对全国的科技投入规模和强度做出基本估计。为此,科技界发起了科技统计研究活动,大量引进介绍了国际组织开展科技统计研究和调查情况,为在我国开展科技统计工作做了舆论和技术准备。在此基础上,由科技、教育和统计部门分别建立了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统计年报制度,正式开展了科技统计调查工作。之后,国家统计局经过协调,在部门科技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了科技综合统计年报制度,开始综合反映我国科技投入总量及其分布情况。科技综合统计报表制度的建立,使得我国科技投入能够在国家层次上进行国际比较,反映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国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供依据。我国科技统计的主要特点是:1•建立伊始就形成了部门分散管理的调查体系。主要问题是统计口径和分类不统一,综合起来难度大,调查数据利用率低,整体效益不高。2•建立之初所确定的统计对象和基本分类与国际标准不一致,导致研究与实验发展(R&D)与非R&D数据界限难于把握,R&D数据质量不高。3•统计范围为研究机构、高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三块,统计范围不全,不能全面反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全貌。在反映科技投入强度时,与GDP的统计范围出入较大,导致比重偏低,不能正确反映科技投入强度。4•注意跟踪国际统计发展,开展技术创新统计调查,但未建立周期性调查制度,调查不连续,调查范围小,数据的可用性不强。5•尝试开展了高技术产业核算工作,但我国行业分类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难以一一对应,加之我国行业的部门纯度不高,影响了国际比较的效果。从产品角度反映高技术产业发展较为确切,但没有制定统一的高技术产品目录,这项工作也未开展起来。第二次全国科技大会以来,我们针对我国现行科技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做了一定的协调和改进工作。工作重点放在了扩大统计范围和统一统计口径等基础工作上面。我们在已有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统计的基础上,将范围扩大到了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农业和地质水利业、医疗卫生业、小型工业企业和国家级高技术园区企业,并依据扩大了的范围,按统一口径对历史数据进行了调整,给出了近10年来全社会科技投入总的概念和基本走势。目前,上述行业已建立起5年一个周期的滚动调查制度,可以保证全社会科技投入核算的完整性。同时,我们加大了部门协调力度,在有关部门科技统计年报制度中增补了计算不足的科技人员劳务费和容易忽视的科研基本建设投资,细致划分了实验发展(D)与成果应用的界限,把应当计入研究与实验发展(R&D)的中间试验等费用核算进来。使之更加符合国际规范。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基本建立起全社会科技投入的调查核算体系,为建立技术创新统计制度并开展高技术产业统计研究奠定了基础。#p#分页标题#e#
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管理创新探索
【摘要】在高技术服务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行业竞争驱动提升组织管理架构的经济效能,要求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在构建多元化服务能力、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组合其内部的组织管理架构与业务流程,降低企业组织管理运营的显性成本、专业技术人才闲置的隐性成本,实现经济学意义上的生存发展。采用“平台+人才”模式管理经营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能够使人财物资源综合配置效益得到极大优化,实现高技术服务业企业与社会专业技术人才的经济学优势互补。
【关键词】“平台+人才”;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管理
一、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基本概念
(一)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行业定义。从行业定义角度来看,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是采用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及其他高技术服务等高技术手段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类经营活动的企业,是相对于其辅助对象传统生产型实体企业而言的。
(二)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分类。各类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本质差异在于其服务手段的差异,即所经营的国民经济技术类别的不同,按照国民经济技术类别的划分标准,结合粗细不同的大中小3类划分方法,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共划分为信息服务企业、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检验检测服务企业等9个大类企业,信息传输服务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数字内容及相关服务企业等25个中类企业,固定电信服务企业、移动电信服务企业、其他电信服务企业等97个小类企业。
二、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管理的特征
(一)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行业价值。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出现,使传统生产型实体企业可以借助专业的高技术服务资源、不需要通过组织甚至引进技术人才团队、研究技术创新方案、进行新技术小试中试、调整技术方案等过程冗长复杂的PDCA循环式技术创新工作投入即可获得技术更新。若传统生产型实体企业聘用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进行技术更新所支付的资金成本低于其自身开展技术更新所需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创新误区、组织管理等成本,则可有效凸显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行业价值。
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实证探讨
摘要:论文基于K均值聚类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分析发现,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总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等东部地区创新能力较强,大部分西部内陆地区创新能力较弱。
关键词: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K-均值聚类;因子分析
一、引言
高技术制造业是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创新能力最活跃的高端产业,是推动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国内外关于创新的研究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作为创新理论的代表,南赛•施瓦茨和莫卡顿•卡曼提出了影响创新的三个决定性因素:一是竞争的水平,只要行业存在就有竞争,竞争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二是企业规模,要想提高企业规模,物质资源、财力和劳动力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三是垄断力量,技术创新的持续性在于这一力量,垄断水平越高,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越强。近年来,国内关于高技术制造业创新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冯宗宪和丁梦(2018)采取GMM模型方式,实证阐述了本土技术工艺转移对我国省际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孙研和李涛(2020)采取了三阶段DEA模型,选用7个细分行业范畴,分析了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力态势。
二、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
高技术制造业的创新能力,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从现有文献看,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构建了多种评价体系,本课题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国情,构建了本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选取了3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创新投入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然后在3个一级指标中细分出10个二级指标。具体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以上指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统计年鉴》,数据来源可靠。
三、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与分析
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管理创新探索
【摘要】在高技术服务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行业竞争驱动提升组织管理架构的经济效能,要求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在构建多元化服务能力、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组合其内部的组织管理架构与业务流程,降低企业组织管理运营的显性成本、专业技术人才闲置的隐性成本,实现经济学意义上的生存发展。采用“平台+人才”模式管理经营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能够使人财物资源综合配置效益得到极大优化,实现高技术服务业企业与社会专业技术人才的经济学优势互补。
【关键词】“平台+人才”;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管理
一、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基本概念
(一)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行业定义。从行业定义角度来看,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是采用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及其他高技术服务等高技术手段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类经营活动的企业,是相对于其辅助对象传统生产型实体企业而言的。
(二)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分类。各类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本质差异在于其服务手段的差异,即所经营的国民经济技术类别的不同,按照国民经济技术类别的划分标准,结合粗细不同的大中小3类划分方法,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共划分为信息服务企业、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检验检测服务企业等9个大类企业,信息传输服务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数字内容及相关服务企业等25个中类企业,固定电信服务企业、移动电信服务企业、其他电信服务企业等97个小类企业。
二、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管理的特征
(一)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行业价值。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出现,使传统生产型实体企业可以借助专业的高技术服务资源、不需要通过组织甚至引进技术人才团队、研究技术创新方案、进行新技术小试中试、调整技术方案等过程冗长复杂的PDCA循环式技术创新工作投入即可获得技术更新。若传统生产型实体企业聘用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进行技术更新所支付的资金成本低于其自身开展技术更新所需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创新误区、组织管理等成本,则可有效凸显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行业价值。
长江中游地区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探讨
摘要: 近年来长江中游地区制造业不断发展,为响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本文以该地区为研究地区,探索地区制造业创新发展水平,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分析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当前创新的现状并对其创新能力进行评估。
关键词: 长江中游地区; 制造业; 创新
0 引言
长江中游地区位于长江经济带的中部,是传统老工业基地,其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趋势极具代表性。在创新发展的战略下,长江经济带的制造业创新发展影响该地区产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本文意在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制造业创新水平,为地区制造业发展提供创新方面的视角,为地区制定创新政策提供依据。而投入和产出的方法是当下对创新研究的主要评估方法,因此本文选取投入产出角度。
1 相关概念和理论
熊彼特( 1912) 提出的技术创新理论。熊彼特认为,创新各种要素在生产环节存在的重新利用与组合。他将创新分为以下五大类:( 1) 产品创新: 开发或生产出一种全新的产品。( 2) 技术创新: 运用新的技术进行生产产品。( 3) 市场创新: 企业努力开拓一块全新的领域,经营前所未有的市场。( 4) 原料创新: 在生产中使用全新的材料,不同以往所使用的原材料。( 5) 组织创新: 形成新的组织,利用新的方式进行生产与经营。费里曼( 1982) 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基提出技术创新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指某项新技术以新产品、新生产方式或者生产设备等方式在经济社会中的首次转化,首次商业落地。而罗伯特•索洛则认为技术创新应当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结合,要充分考察技术创新中,资本投入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罗默( 1986) 认为经济增长所依托的是内生因素,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产业增长的动力因素。索洛( Solow,1957) 和卢卡斯( Lucas,1988) 等的研究表明创新活动的开展对于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益处,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增长。Raymond 等( 2015) 和 Sang - Dae 等( 2016) 则分别对欧洲国家和韩国的制造业创新活动与区域创新效率进行了研究。
2 长江中游地区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问题与对策探究
摘要: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研究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为出口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寻找新的出口市场、扩大出口经营主体、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合理应对贸易壁垒等建议措施,以改善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现状,促进其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一、引言
深圳作为广东省的高科技技术中心,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全省始终名列前茅。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国外学者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的研究主要有:AyeMengistuAlemu(2012)选取了东亚11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MM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来进行研究,指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研发人员数量每增加1%,将使高科技产品的出口能力增加约6700万美元。Fedyunina,Anna,Averyanova,Yuliya(2019)探讨了俄罗斯制造业企业的半成品和生产资料进口与高科技产品出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是由俄罗斯出口密集型制造业企业进口的高技术半成品决定的。国内学者关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林蔚(2015)运用实证分析法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现状、出口竞争力和出口外部环境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以下建议:引进外资企业、鼓励自主创新、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等。陈程(2017)运用空间滞后模型(SLM),以高新技术产品总值作为被解释变量,税收负担作为解释变量,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专利批准量等因素作为控制变量,然后采用Moran'sI指数进行测算,得出结论: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而言,不同的财税政策有不同的激励效应。郭建平、张相年(2018)选取了广东省两家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的相关建议。国内外学者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高新技术产业因内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之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颁布实施已经得到了解决,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出口又会因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涌现出一些新问题。本文侧重于对其近年来出口的新数据、新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导致其出口受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现状
(一)深圳市高技术产品出口额。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在2010—2018年间的出口额均在1000亿美元之上,在2013年取得了8年来最好成绩,出口额高达1690.0557亿美元,贸易顺差为301.6272亿美元,但此后其增速开始减缓,在2018年首次出现了贸易逆差,贸易逆差为195.3833亿美元(如图1所示)。但2014—2018这五年间深圳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均占全市出口贸易额的50%左右,可见深圳市的出口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受其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
(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结构。从产品出口结构看,深圳市光电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等需要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出口额都不是很高。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出口额虽然很大,但其核心零部件并非本土的,仍依赖进口,低附加值产品在出口中占据主要地位,占比为93.8%,而自主研发的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仅为6.2%。由此可以看出深圳市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还不具备强有力的竞争能力,亟需改变当前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