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家庭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级家庭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级家庭教育

高中生家庭教育探析

[摘要]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高中生家庭教育中的不足和缺陷会导致各色家庭悲剧的产生。家长是子女的监管人,是子女的榜样,是子女的首任老师。有许多家长对子女缺少管理,溺爱子女;缺少诚信,疏于励志;缺少思想沟通,造成子女自虐自残。实际上,子女教育得成功,才是家长真正的成功。

[关键词]溺爱;管理;诚信;励志;敬畏生命

家庭教育是指在人类社会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终生持续不断的一种教育和影响活动。它既包括家庭成员之间自觉的或非自觉的、有经验的或有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多重水平上的影响;又包括家庭社会背景、家庭生活方式和家庭环境因素对其成员产生的无主体影响。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这些悲剧的产生不仅反映学校层面的教育与管理的乏力,更折射出部分高中生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这里就一起高三学生的生命陨落案例来挖掘高中生家庭悲剧的产生背景,研判家庭教育的失误点,以期对高中生家庭教育起到警示及指导作用。

一、案例再现

2015年春节过后,各校纷纷开学了,学生基本都能准时到校,但某省属重点高级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赵某一天都不见人影。班主任立即联系其家长,得到的消息是令人震惊和悲伤的,赵某已于前一天夜里溺水身亡了。人们唏嘘的同时,也在寻问事情发生的缘由。原来,赵某于2012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这所省属重点高级中学,被学校编入强化班,高一时成绩稳定,名列班级前茅。进入高二后,他迷上网络游戏,一发不可收拾,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与家长多次沟通,通过管理教育暂时控制了他的网瘾。高三上学期,家长为了哄其学习,承诺春节后购买电脑,让他在家上网,条件是他必须取得一定的名次。但春节期间电脑涨价,家长以“高三下学期要备战高考,上网影响学习”为由,决定高考后再给他买电脑,于是,就这样产生了家庭矛盾。赵某一气之下,趁家人不备,投河自尽了。

二、背景调查

赵某家住农村的集镇,他以前就有玩网络游戏的习惯,父母没有认识到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影响力,再因经常外出打工,平时对他管得较少。赵某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认为,只要成绩好,玩玩网络游戏也没关系。实际上,家长在节假日爱打麻将、赌博,这对赵某也是有影响的。赵某进入高中后,父母在县城租房陪读,对他更是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满足其所有要求。长期以来,赵某也习惯了,稍有不如意之处,就会用自残或自杀来威胁父母,这也是产生悲剧的主要因素。

阅读全文

中职生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

[摘要]通过对上海某职业学校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从中发现中职生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有碍家庭教育的开展;中职生家长对家庭教育存在误区,有碍家庭教育的实施;中职生家庭缺乏有效的人际沟通,有碍家庭教育的发展,进而从家长、学校两个层面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生家长;家庭教育;品德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作用更是不可小视。如何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并把它与学校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是许多学校学生管理改革的课题之一。通过对上海某职业学校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试图了解中职生的家庭教育状况,找出其特点和不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某职业高级中学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发放家庭问卷247份,回收230份,回收率为93.1%。

阅读全文

跨文化维度家庭教育观差异

摘要: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包括中介、控制、内化、最近发展区、搭手架、活动等,在该理论指导下,比较东西方家庭教育观的差异。中方家庭是控制型、被动型、物质型教育观;西方是平等型、主动型、精神型教育观。中西方家庭教育观的产生原因是受到宗教和亲子关系差异影响,有利有弊,最终选择一种最为有效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

东西方家庭教育观;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控制;最近发展区

随着东西方的不断交流,家庭教育观差异日益明显。教育分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等。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是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来分析东西方家庭观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的差异。而本文重点阐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控制、最近发展区、行为理论在东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的体现。

一、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中介、控制、内化、最近发展区、搭手架、活动理论等都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内涵。其中,控制、最近发展区和行为理论非常重要。该理论可以指导教师教授学生知识,同样也可以指导父母教育孩子。控制理论指的是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1]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起初要完全依靠他人,没有能力控制周围的环境,父母就会控制一切。随着孩子长大,父母的控制逐渐减少,最终变成自我控制。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指儿童发展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发展水平:“现有的发展水平”,即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儿童能够自己独立完成;“最近发展区水平”,即在成人帮助下儿童才能完成。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表明教授和发展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行为理论是由习俗决定的社会场景,在这一场景中参与者的身份、目标和方式都有约定俗成的看法。目标决定了方向,动机决定了努力的程度,行为最后在具体的情景中实现。[2]

阅读全文

家庭教育中的顺应自然法

一、福禄贝尔的教育顺应自然原则

福禄贝尔的教育顺应自然原则一方面是指教育要顺应大自然的普遍规律,即教育要按照儿童身体发育的基本规律来进行,不能逾越其年龄特点和身体素质进行过度或不及的培养。他指出,过分地按照人类的意志对植物进行修葺,最后不一定能达到使植物得到更好发展的目的,反而很可能破坏了它的肥力和结果能力。所以,教育儿童更不应该像粗鲁地对待植物一样任意“修葺”,应该耐心、小心地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一点一滴地逐步教导。另一方面,福禄贝尔的教育顺应自然原则是指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发展,不能任意妄为地按成人的意志进行塑造。福禄贝尔认为儿童天生就具有发展的本能,教育就是要引导儿童充分、全面地发展和完善其本能。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他认为活动是儿童内部需要的外在表现,即活动是其本能发展的途径。

二、在幼儿家庭教育中怎样应用福禄贝尔的教育顺应自然原则

(一)幼儿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应该掌握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

1.摒弃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等陈旧的教育观念

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史一直在强调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这样的想法早已根植在人们的心中,觉得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找一个体面的工作,而忽视了对受教育者本身能力、情感、观念等的培养。直至今日,这样的想法非但没有改变,反而加入了更多错误的元素,认为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人上人,要达到“光宗耀祖”的标准才算是成功的教育,并且拥有这样观念的人不在少数。把教育的目的和作用狭隘化、功利化,导致儿童教育的最原始阶段———家庭教育就出现教育偏差现象。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根据儿童的自身特点,顺应其个性发展,培养其基本生活技能、社会行为规范等。

2.把游戏融入学习和生活

阅读全文

三生教育发展前景

一、实施“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三生教育”立足于云南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吸收借鉴了古今中外教育发展的精髓,通过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发展能力,更好地解决了当前环境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促进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三生教育”是增强双柏县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基本保证。“三生教育”,立足于帮助个体成长,着眼于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着力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努力培养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全面实施“三生教育”,无疑对促进双柏县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开展“三生教育”的基本情况

双柏县在推进“三生教育”工作中,准确把握“三生教育”的内涵和实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做到了“突出一个核心、落实两个标准、抓牢三个环节”,促进了“三生教育”的积极稳步推进。

1.突出“一个核心”。突出“一个核心”就是突出“三生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核心。县教育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的实施方案与工作计划,明确了“三生教育”的任务、方法、途径及各自的职责。方案提出“三生教育”要站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高度,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关注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关注学生主动、健康、全面的发展问题,从人生的角度逐步构建个体成长的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2.落实“两个标准”。落实“两个标准”就是要认真落实“三生教育”的课程和师资标准。一是认真组织落实“三生教育”的课程标准。按照省教育厅、州教育局的要求,在全县各学校(园)认真组织“三生教育”教材的征订,幼儿园在小班、中班、大班教学中要全面开设“三生教育”课;小学分别在学前班、三年级和五年级集中开设“三生教育”课程;初中七年级、普通高中和职业高级中学均在一年级集中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二是认真制定和落实“三生教育”教师标准。“三生教育”涵盖面广,涉及多领域学科,具有边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整合知识的能力,良好的师德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还应具有实践与创新“三生教育”理论的能力。

3.抓牢“三个环节”。抓牢三个环节就是抓牢教育、教学、教育科研三个环节。一是抓牢实践教育环节。各类学校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有机地通过课外主题活动、家长学校活动、法制副校长活动等形式,开展了渗透“三生教育”的多种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我、认识社会、开阔视野、磨炼意志、增长才干。二是抓牢课堂教学环节。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各校(园)已将“三生教育”列入必修课,开全课程,保证学时,在教学中,广大教师大胆进行探索,积极进行教学实验,初步总结了“三生教育”课堂教育的基本方法。三是抓牢教育科研环节。在县教研室的统筹安排下,各校(园)都积极启动“三生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申报工作,使“三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到有层次、有重点。

阅读全文

谈我决定从高中到幼儿园

我的家乡在长白山脚下的一个小镇。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到长白山第三高级中学任教。校领导信任我,让我直接当了班主任,带两个班的语文课。我们学校的孩子都来自附近的乡镇, 上学普遍比较晚,男孩多,大多调皮爱玩儿。 到了农忙的时候,好多学生还要回去帮大人干农活儿, 干着干着就不来上学了。 我刚毕业,想想以往的高中生活, 再看看面前这帮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孩子, 教育热情十分高涨。 我想:我一定要做学生最好的朋友, 绝不像自己有的老师那样, 不理解学生,天天盯着学生的错处!

我努力把语文课讲得生动有趣, 平时给学生讲自己大学的趣事, 给学生过生日,还经常去家访,陪学生一起干农活儿。 学生都特别喜欢我, 觉得我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很多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太好, 他们身上的毛病都能从家庭环境找到原因。 但是我坚持认为,通过我的感化,学生完全可以克服环境不利带来的困难,不断向好。班里最大的孩子叫小飞。 有一天,警察找到我,说需要了解小飞的情况,原因是当地最近丢了不少电动车的电瓶。 我本能地护着学生, 说:“丢电瓶跟小飞有什么关系呢? 他还未成年呢。 ”警察把证据列得清清楚楚: 这是一个团伙,小飞负责开锁,另外两个成年人偷电瓶, 开一个锁给小飞 50 块钱。 我震惊了,说不出话,呆呆地看着小飞被带走。因为是未成年人,警察对小飞进行了说教后,把他放了———但这孩子最终辍学了。我不禁回想起之前发生在教室里的一幕。有一次课间我到班里,看到特别热闹,好多学生围着小飞。 见我进来,学生纷纷要求小飞“再来一个”。 于是小飞当场给我表演,他拿着一个回形针,“咔”地一下就打开了教室的门锁。 他说:“老师,我厉害吧? 我还可以拿 IC 卡打开防盗门。 ” 有同学说:“他爸爸更厉害, 他教小飞的。 ”我想这孩子手还挺灵巧, 当时哈哈一乐就过去了。小飞的事给我冲击很大。

 因为年轻,因为过于理想化, 我没有把他的表现和他的家庭联系起来。 其实这个孩子聪明、 有责任感, 完全可以避免走这个弯路! 我用尽各种方法联系他的家长,都联系不上,到他家去也见不到人……小飞的教育失败成了我当老师的遗憾。后来, 我开始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 并且有意识地在学校弥补他们家庭教育的短板, 不再只讲求跟学生打成一片。 比如因为早恋想辍学的小吉,我几次请他家长到学校,共同教育, 让小吉明白了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后来,小吉坚持上完学去当了兵,现在在重庆工作, 每年都要打电话来跟我聊聊天。我很庆幸没有出现更多的小飞, 但是我能做的始终有限。 三年以后,我决定离开高中, 到幼儿园工作。 同事朋友对此并不理解,我自己心里明白:我们当 地 对 幼 儿 教 育 不 太 重视,而要真正地做好教育,就要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兴趣。幼儿教育与高中教育一样重要, 我们不仅应该教育学生, 同时也应该教育家长, 让家庭教育始终与学校教育一路同行。

作者:李胜楠 单位:吉林省抚松县松江河镇宝贝家幼儿园

阅读全文

分析怎样提高高职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高职学生思想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受家庭教育以及社会舆论的影响,也存在自身思想状况的个性。

1、心理素质上的落差。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本科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较大的差异,大多数本科生相对高职生来说有一种无形的心理优越感,他们的目标是读硕士和博士,将来成为企业家、专家,出国留学,当教授学者或者当高级职员,可谓前程似锦。而高职学生相对本科学生来说在中学阶段是相对成绩较差的,因此在潜意识中也有一定的自卑感,他们中的部分同学往往存在奋斗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上进心较弱、自我实现意识相对朦胧等问题。

2、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思想放任。相对本科学生而言,高职学生家庭中单亲家庭、缺损家庭以及父母双下岗家庭的比例较高。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父母在文化程度、生活态度和教育方式上的主观缺陷,往往得不到充分的亲情关怀,得不到必要的正确的家庭教育,道德观念和行为处于无人指引、放任自流的失控状态,这使他们思想上比较放任,方向性不强。

二、当前高职德育工作的困境

1、社会实际生活对德育的疏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物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大,有些人陷入物质主义的泥坑而难以自拔。工具理性的扩张与技术的至上以及社会强调个人利益,越来越多地赋予个人以独立和自由决定自己生活的方向加剧了传统德育与社会实际的疏离。一定程度上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个人不再刻意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人们越来越多地被赋予选择道德与选择何种道德的自由。共性的追求不再成为德育的庇护,这既是一种进步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消解了传统德育的力量。

2、德育对社会实际生活的疏离在生活逐渐疏离德育的同时,德育并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这样就加大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现代德育过分地强调外在功能,德育活动本身过多地着上了功利色彩。受外在功利制约,德育活动便不能按其当下应有的内在方式深入,从而不能使活动过程本身有效地充盈与愉悦。

阅读全文

谈优质科学教育放飞乡村少年的科技梦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1859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作出了回答:科学知识最有价值。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越发离不开科学技术。实践证明,学习科学不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少数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从业者的专利,科学对每个人而言都十分重要,只有更好地学习科学、提升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成长为高素质创新型的社会公民和国家建设者。正因如此,世界各国都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2021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要在“十四五”时期实施5项提升行动,第一个重点工程就是“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工程”,旨在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科学教育是主渠道。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青少年能够培养解决问题、迎接挑战、创造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开展科学教育可以培养高水平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提高劳动者应对挑战的能力,在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中,缓解劳动者压力。然而,与城市青少年相比,乡村地区的青少年面临的科学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科学课程资源不足、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发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除此之外,我国目前仍有一定数量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不仅面临着学校科学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也难以在家庭活动中得到应有的陪伴及引导,这也进一步拉大了城乡青少年在科学教育中的差距。要发挥好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让更多的青少年爱上科学、学好科学,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应成为努力的重点方向。

一、科学教师:科学教育的第一资源

提升乡村科学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是解决师资问题。科学教师与一般学科教师不同,他们可以说是科学界在科学课堂上的代表,不仅要懂得一般教学知识,还要深刻理解科学的本质,精通科学探究的方式方法。因此,要对乡村科学教师的培养环节给予特殊关注。加强乡村科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其核心素养。进一步加大现有“国培计划”中科学教师的培训力度,特别是要扩大乡村科学教师的培训范围;充分利用互联网,利用好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中的资源,创新培训模式;深化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协同培养机制,聚焦科学教师的日常实践,提升教师们的专业核心素养。激发乡村科学教师的内生动力,提升其教学能力。只要勤于思考,乡村地区的科学教育也能开展得有声有色。不少乡村地区的科学教师在弥补科学教育资源不足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如挖掘当地科教资源,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小学。学校坐落于山脚下,学生抬头就能看到山。科技教师充分发挥山区的优点,积极开发科学教育资源,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了合适的校本科学课程:一二年级,主要让学生认识身边的植物、了解植物的有关知识,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三四年级,让学生进一步走近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开设植物的种植与栽培、植物的收获与储藏等动手实践的课程;五六年级的学生则学习药用植物的人工栽培、采收与加工等。这样的科学课,不需要高级的实验器材、复杂的仪器,就开展得很好。学生们通过以“认识植物”为核心的科学课程,了解和认识了身边的植物,特别是山区的药用植物,还能指导家人、邻居栽种药用植物,农民因此增收,学生也因此切身认识到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因地制宜的科学教育课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家乡、热爱家乡,还有效丰富了其科学知识、提升了其科学探究的能力,有利于科学精神的养成。

二、社会力量:丰富课程资源的重要依托

为解决科学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提升乡村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教育部门及各类组织团体也采取了多种措施。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于2012年启动了农村中学科技馆项目,重点面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680个县)配置农村中学科技馆。农村中学科技馆项目为每所农村中学配备价值30万元的优质科普展品,通过教师培训,让学生们能够在玩中学、做中学,充分体验科技的魅力,享受科技的乐趣。此外,教育部开展的“圆梦蒲公英”暑期主题活动、中国科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农村青少年校外教育项目”也在培养农村儿童的科学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学校、教师应把握此类契机,在参与的过程中认真学习并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组织科学课程、开发科学教育资源的能力。送教到乡村不失为一条好的路径。2019年,中国科普研究所曾为山西省吕梁市岚县一所乡村小学的学生开办了一次STEM主题夏令营。夏令营活动以创意车模大比拼为主,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形式开展。学生们为了实现“制作一个从高坡上滑下就能跑,且尽量跑得远的小车模型”的目标,经历了组队、设计小车模型图、制作小车、探索小车能够跑得远的科学原理、进行车模停车比赛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投入比赛。夏令营活动用材简单、活动场地要求低,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科学兴趣和热情被充分激发,积极发挥自身的创造力,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学校的科技教师在观摩整场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学习活动设计的教育原则和理念,提升了探索、研制校本科学课程的能力。

三、家庭教育:滋养科学精神的幼苗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和想象力是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重点目标之一。要想解决乡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不足的问题,首先要科学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根据中国科普研究所的研究结果,制约小学阶段青少年想象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课余时间少、家长与学生交流沟通不足、缺乏良好的创新氛围和环境。对于乡村学生来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因素。可以说,乡村家庭教育是整个乡村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在乡村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至关重要。2022年5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宣布要与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共同实施“西部地区乡村家庭教育行动计划”,该计划旨在为全国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乡村家庭教育发展探寻路径。笔者期盼乡村地区的家长能够积极参与此类行动,或是主动寻求类似资源,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懂得如何保护青少年的好奇心与想象力。科学教育,不仅是教会学习者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或解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其离开学校后仍能坚持学习科学,养成科学精神。与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青少年相比,乡村青少年由于资源差距以及机会和平台的欠缺,更需要学会运用科学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社会环境,在未来的生活中自如地应对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希望越来越多的乡村青少年能接受高质量的科学教育,多样化、多途径、高质量的科学教育能缩小地区差距,放飞乡村青少年的科技梦想,培养出更多建设高水平科技强国的综合型创新人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