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林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等农林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等农林教育

高等农业教育问题思索

本文作者:张松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教育的龙头,是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产业开发、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跨越,对我国社会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一、高等农业教育现状

(一)人才培养规模稳步扩大,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从1999年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大至今,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逐步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专科教育为补充的比较协调发展的格局。据统计,截至2005年4月,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794所,其中涉农(林)高校252所,独立设置的农林本科院校38所。[1]2005年我国农科招生111052人,比1999年增加96.7%,其中博士研究生2253人,硕士研究生11611人,本科生45674人,专科生51514人;年在校生344168人,比1999年增加97.9%,年毕业生75569人,比1999年增加119.1%。[2]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高等农林院校共获得8篇,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分别获得2篇,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分别获得1篇。至此,有12所农林院校共获得优秀博士论文39篇,其中,中国农业大学获得9篇,名列全国高校22位,南京农业大学获得6篇,名列全国高校29位,四川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别获得4篇,名列全国高校37位。

(二)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

近几年,农业高校进一步加强了学科内涵建设,国家重点学科数有了较大增长。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学科数量排名情况来看,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的农林院校有20所,其中,中国农业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18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总计24个,名列全国高校16位;南京农业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0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总计13个,名列全国高校25位;华中农业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覆盖2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总计8个,名列全国高校52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总计7个,名列全国高校81位。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9所农林院校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位于全国高校百名之列。

阅读全文

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

生物技术专业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的基础专业,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从而折射出许多急待改革的问题。为此,基于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情况问卷调查以及与该专业本科生的座谈交流和对部分高等农林院校的实地调研,并结合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相关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高等农林院校应通过明确有别于其他科类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进分类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精简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尝试课堂讨论式教学法、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措施的实施,实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

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教学评价

近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伴随着生命科学的新突破,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食品、环保、能源等领域,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满足生物技术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国内外的生物技术高等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有337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经过20余年的不断改革和优化,我国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办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目前我国的生物高新技术产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与国际水平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这导致生物技术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低,特别是农林类高等院校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2010年,生物技术专业甚至被教育部列入10大“红牌”本科专业。由此可见,从整体上看,我国生物技术高等教育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笔者在浙江农林大学开展了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情况问卷调查,与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进行了座谈交流,还到部分高等农林院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相关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其他科类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阅读全文

高等农林院校经管人才培养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顶层设计。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也给高等农林院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等农林院校也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文章阐述了浙江农林大学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的人才培养、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深入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和高等农林院校经管人才的培养思路。文章认为高等农林院校的经管专业应结合地方特色和院校特色,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致力于培养乡村振兴所需人才。

关键词:乡村振兴;复合型人才;产教融合

2017年10月18日,党的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1]。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梯次推进乡村振兴,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至2022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50年如期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也给高等农林院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辽宁省地方高校以建设品牌研究院为契机,集聚资源,引领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3]。福建农林大学设立乡村振兴班,着力培养具有“三农”品质情怀、跨学科综合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时代“三农”领军人才。浙江省唯一省属本科农林类高校———浙江农林大学也紧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浙江乃至全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乡村振兴需要广泛而多元的人才,经管人才亦不可或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结合农林院校的优势与特色,在经管类人才培养上更加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出更有竞争性的人才,是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乡村振兴战略给高等农林院校带来的机遇

(一)乡村振兴战略有广泛的人才需求

其一,乡村振兴需要多元人才的不断输入。乡村振兴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为现代农业提供智力保障[4]。党的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也对人才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乡村振兴需要专业化的农业人才、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懂得农产品市场的农村电商人才、热爱农村的乡村旅游人才以及各类实用技术人才,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支撑现代化农业进程[5]。其二,农村双创需要创新创业人才的引领。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健全农村“双创”促进机制,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科技人员下乡创业,为农村繁荣增添新动能,让农村农业成为双创新天地。当前,农业农村不断优化的制度环境;逐渐改善的软硬件环境,和充满无限商机的广阔市场,为农村双创注入了“助燃剂”,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回到农村,助力乡村振兴。其三,乡村振兴需提升农业农村人才素质。广大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依靠者和受益者,要发挥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就需提升农民素质和精神风貌[6]。乡村振兴还需培养高端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带头人”,他们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通过输入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先进的生产技术,提升素质,更好的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二)乡村振兴战略有先进的技术需求

阅读全文

清末农业教育开展思索

本文作者:吴玉伦 单位:焦作大学校长办公室

发轫于清末的中国近代农业教育至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已获得规模有限的初步发展。无论沿农业发展的历程进行分析,还是从教育沿革的轨迹进行评判,近代农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并对其后的农业生产和教育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近代农业教育于清末产生的社会背景

传统的中国农学是一种“经验农学”,是强调天人合一,用“阴阳协和,五行相生”的理论来指导农业生产。在非电热机械农具时代,这套理论是有成功之处的。与此不同的是,18世纪的西方确立了一套全新的“实验农学”体系,通过对动植物个体乃至构成生物体基本单位的细胞进行解剖分析,利用人为控制的有限环境来进行农业生产过程的模拟实验,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发现和抽象出生物个体的生长规律,以此来指导现实的农业生产[1]。由于生产实效的明显优势,“实验农学”体系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单纯的农业技术之外,近代以来,外来势力把中国作为倾销其过剩商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料的基地。凭借攫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帝国主义列强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将侵略的触角伸进广袤旷远的农村,中国农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日益加深。加之国内人口增加、天灾频仍,终使芜秽不治,蓬蒿没路,国用匮绌,民生日蹙,农业生产日益走向衰败的边缘。经济困境与内外交困的社会处境相交织,促使一批启蒙思想家和开明士绅重新体认农业生产的政治经济地位,从而形成了新形势下的“农本意识”。和以往不同,此时的“农本意识”把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纳为其重要内涵,不仅肯定农业生产的政治经济地位,更强调利用新型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生产。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对西洋“农器便利,不用耒耜,灌水皆设机关,有如骤雨”[2](P1419)的先进生产方式倾慕不已。孙中山在《农功》一文中,也积极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改良中国落后的农业生产。以光绪帝一系列关于农业变革相关谕令的颁布为标志,近代农学从知识启蒙开始上升为国家意志,以实验农学为学科体系的近代农业教育、科研得到官方的认可,并得以逐步实施推广。在教育领域里,封建专制教育空疏腐朽的颓势至清末未减,形式完备的教育制度已徒具虚名,各地官学和书院不过是科举入门的阶梯。学校管理日渐松弛,昏聩之师滥充其数,捐纳生徒滥厕其间。科场考试更是丑态百出,剽窃诡随,倩枪顶替,通融关节,贿赂公行,曾一度起过积极作用的科举制度,日久生弊,积弊成俗,破屋漏舟,无可修补。与针砭科举相交响的是呼吁改革传统教育、建立新式教育。地主阶级改革派主张行以达知、明体达用,“读书者实事求是”[3](P240);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变器不变道”;资产阶级改良派笃信“农、商、矿、林、机器、工程、驾驶,凡人间一事一艺者,皆有学”[4](P109)。这一切都预示着穷途末路的传统教育必将迎来蜕变重生的新机遇。在实践层面,从洋务教育起,声光化电等反映西方近代文化基本内容的科技知识,步履艰辛却势不可挡地挤占着为孔孟经史所垄断的教育地盘,延续了一千三百年、以科举选士为核心的封建教育体制,最终在这场转型中未能逃脱分崩离析的历史命运。受“欧风美雨”的浸渐,出于对自身传统的反思,新式教育逐渐崛起,新式教育类型之一的实业教育应运而生。1904年颁行的癸卯学制,把中国教育送入早期现代化的轨道,由张之洞、罗振玉主持设计的这套学制定位“农工商各实业学堂,以学成各得治生之技为主,最有益于邦本”,使几千年来一直为儒家正统教育所鄙视和排挤的农业教育,被正式纳入国家颁行的学制体系。近代农业教育在上述一系列因素的促动下扬帆起航。

二、近代农业教育在清末初步发展的基本脉络

清末,近代农业教育处于起始阶段,其类型大致有三种:农业留学教育、大学堂农学科和隶属实业教育领域的各级各类农业学堂。遣员放洋,取石他山,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奠基之措。农业留学教育方面,1896年清政府首批派遣的13名日本留学生中,有1人学农;1897年浙江蚕学馆派嵇侃赴日本东京西原蚕业讲习所学习蚕丝理论和技术,以后又派毕业生方志澄、朱显邦赴日本学习。1903年京师大学堂派31人留学日本,学农及学农艺化学各1人;1905年山东派24人赴日,其中习农学者10人,同年农工商部派30人去日本学农。留日学生还创办有《农报》、《农桑》和《中国蚕丝业会报》等刊物,研究推广农业技术。从1909年起,清政府选拔赴美留学179人,其中13人学农,他们中有邹秉文、竺可桢、过探先等人,后来成为农林教育界的著名专家。据不完全统计,1011年,中国农科留学生日本112人,欧洲各国12人,美国51人。尽管数量十分有限,去向也以东瀛为主,但农业留学教育开阔了学生视野,汲取了他人经验,也为早期近代农业教育的开展储备了师资。京师大学堂的农学课程和之后成立的农科大学,是清末时期层次最高的农业教育。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是戊戌维新运动的成果之一。1903年,《奏定大学堂章程》将大学堂分八科,其六为农科大学,农科分四门,分别为农学门、农艺化学门、林学门、兽医学门。京师大学堂早期只设农学课程,1905年,作为八个分科大学之一的农科大学开始筹建。1911年11月,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罗道庄校舍建成,农科大学迁至新址,罗振玉任校长。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是当时农业教育中规格最高者,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用等对各地各级农业教育产生了极大影响。担任农业教育主角的是隶属于实业教育系统的各级各类农业学堂。1904年颁行的癸卯学制,在普通教育的两翼设计了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实业教育包括农、工、商等门类,农业教育分高、中、初三个层次。事实上,在正式的教育制度文本形成以前,农业教育的实践早已展开。创办于1896年的江西高安蚕桑学堂,被一些学者看作近代农业教育、乃至职业教育的开端。戊戌以前成立的农业学堂还有遵化农算学堂、江宁农务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温州蚕学馆、杭州蚕学馆等。

阅读全文

地方农业教育发展途径

本文作者:高秦嫣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动科学院

福建高等农业教育溯源

农业教育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实践,又反过来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在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在1866年,清政府在马尾港创建的船政学堂,被认为具有现代高等教育的雏形。由教会创立的福建协和大学,并在1936年获得省政府补助增设农学院,即福建农林大学的最早前身,1940年在永安成立福建省立农学院。10年内乱高等农业教育遭受严重摧残,1977年以后福建高等农业教育才逐渐步入正轨,有条不紊地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在学校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招生规模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改观。1994年1月福建农学院更名为福建农业大学,2000年9月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经历了3次的分分合合,历经艰难才有今日面貌,福建农林大学是这个时期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在福建省发展道路上的侧影。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有以福建农林大学为首的省属重点大学,还有集美大学中的水产学院和生物工程学院、武夷学院的茶与生物系、龙岩学院的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共5所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职学校有天福茶职业学院、武夷山职业学院。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的现状,给予符合实际的客观评价,从而进一步作出有利于促进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

福建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现状

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到如今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为当地经济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面向“农村、农民、农业”,高等农业人才的培养、提供高科技成果和推广最新科技成果。通过对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历程的分析,充分理解目前的发展现状,发现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目前的发展赶不上高等教育的平均发展速度,不论从招生规模,还是教学基础设施,不论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还是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都落后于高等教育的平均水平,主要表现为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数量较少、办学模式单一。福建高等农业教育颇有渊源,发展至今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契合。如今,随着福建经济的高速发展、迅速转型,福建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立足福建农业的特点,培养适合当今社会需要的高等农业人才是福建高等农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化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灵活多样的高等农业人才培养方式,是福建高等农业教育支持福建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现行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的招生主要按照国家招生计划为主,办学模式单一,招生方式单一,培养模式一刀切,不太注重个性的培养。目前公立办学主体有7所,其中5所是本科院校,2所是专科院校,此外还有2所民办高职高专院校。这样的格局与发达国家相比,显得十分单薄而无力,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

影响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办学的深层次原因

从办学主体的视角来分析以上这些现状,就会发现影响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的深一层次的原因。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性长期被忽视,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地位持续下降因为农业产业在工业化的社会中是弱质产业,处于弱势地位,社会认同度比较低,在社会群体中农民是弱势群体,导致农村处于“二元”结构的弱势端。与之相对应,以服务农业和农村发展为主要对象的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性也被忽视,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呈持续下降趋势,这种状况与高等农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有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地位是极其不相称的。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办学主体单一化,市场机制的缺失目前,福建省大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拨款、学生学费等单一化渠道。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一些地方农业高校教育事业经费生均拨款平均只有2000多元,远低于生均培养成本,导致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经费紧张状况正在加剧,目前单一的办学方式已经大大地制约了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

阅读全文

人才培养下木材学课程群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农林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木材学课程群作为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木材学课程群的教学更加适应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本文详细阐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四个方面的改革措施,即调整课程设置、将教学内容与研究前沿紧密结合、进行“融合式”的教学方式以及充分利用自媒体使课堂内容带到课下,以进一步提高木材学课程群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木材学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经研究,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共同组织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目标在于全面提高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并推出了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2]。其中拔尖创新型重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和科研能力,而达到这些培养目标的根本是课程教学的改革。木材学课程作为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既是引导学生进入本专业领域的入门课程,又是使学生掌握木材加工基本原理的理论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训练课程[3]。木材学作为一门融合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应用基础科学,它是学好后续课程,如《制材学》《木材干燥》《家具和木制品》《木工机械》《人造板工艺》和《木材保护与改性》等所必需的基础性课程。同时,在全国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考试课程中,木材学课程一直是必考的专业基础课,因此本课程在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现随着木材和木质材料潜能的不断发掘,分析手段的不断更新,木材学的研究深度和外延不断被扩展,涵盖了木材科学与技术多个研究方向,已经形成了由《木材解剖学》《木材识别与鉴定》《木材物理》《木材环境学》《木材化学》《木材检验》《木材商品学》等组成的课程群。在各高校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一般单独开设《木材学》为核心课程,再同时开设《木材解剖学》《木材物理》《木材化学》《木材识别》《木材环境学》《木材检验》《木材商品学》中的几门作为选修课或必修课,而这种课程的设置显然已经不适应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许多开设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都在进行着适用于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木材学课程群的教学改革。

1木材学课程群教学改革的现状

西南林业大学沈华杰等[4]针对木材学课程群的教学,引入了体验式教学方法,并在分析体验式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平台+模块”体验式教与学的模式。东北林业大学郭明辉等[3,5,6]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了木材学课程改革重点要完善教学团队建设的建议,并强调要深化教学内容改革,调整教学方式。北京林业大学马尔妮等[7]针对木材学课程群的网络课程,构建了适于网络环境的教学内容,形成了“生活-实验室-课堂”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分段式考核、进阶式教学,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进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闫丽[8]结合当前木材学课程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方案及实践教学的小组项目设计方案,并对专业课的选课方式和考评方式提出了改革建议。广西大学符韵林[9]强调了实验、实践环节在木材学课程群建设的重要性,建议加强实践环节。

2针对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现木材学课程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各个高校在木材学课程教学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针对于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归结如下:(1)在课程设置方面:与其他培养模式相同,仍以《木材学》为核心课程;不同的是增设了《木材超微构造》《木材化学》两门选修课;课程设置未充分考虑拔尖创新型的培养目标,不能充分地体现出因材施教,对于学生的科技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作用不明显。(2)在课程内容方面:《木材学》的教学内容在改革前后无变化,新增课程内容与《木材学》课程内容有重复。因此,这样的课程设置存在着旧知识新学的弊端,且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科研素质以及国际化的视角并未有明显的提高。(3)在教学方法上:仍以主要的理论讲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相对较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等均有待提高。

阅读全文

农业学校的创业教育建议

 

创业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自从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ylesMace教授开设《新创企业管理》,创业教育的发展已有60多年的历史。2l世纪,创业教育将成全球性产品,同时成为争取智力、学生和实习生的产业,创业教育将继续成为专业和不断发展的学科。我国在1999年《面向2l世纪的教育振兴计划》中,其中提到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教育部门开始启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国创业教育的正式启动。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很多高校包括农业高等院校就开展了创业教育的探索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等高等农业院校先后进行了创业教育的研究,通过专业设置“宽口径”、创业培训班、“学分制+辅修专业”等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学校还积极支持有关科研的工作,形成了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果。在新时期,高等农林院校应积极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各类人才。本文将对此展开讨论,提出促进农林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1、发展我国农业的需要。农业领域的创新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实践证明,农业领域的创业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劳动力合理转移,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加快城镇化的重要措施。同时农业领域创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农业领域有大量的科技成果需要转化,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以有效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和辐射产生新的经济链,带动综合国力的提高。   2、建设高等农林院校第三使命的需要。KaHoMok(2005)提出,香港各大学正逐渐将它们的使命由单纯的研究和教学向第三使命转变:通过使大学更加具有创业能力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下,农业高等院校也需要明确它们在创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从而培养真正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有用人才。这也有利于农业高校研究成果转化,真正促进生产力发展,改变成果远离市场和实践的尴尬。   3、市场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的需要。中小型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主体。创业教育是满足这一发展的需要。通过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培养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和创业者。美国创业教育着眼于“为未来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并以造就最具有革命型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我国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创业人才,农林高校作为农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单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有用人才。   4、提高学生能力需要。新时期大学生的特征也决定了创业教育的必然性。目前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研究表明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面对压力的缓解能力相对与多子女家庭或贫困家庭学生来说较弱,他们强烈缺乏创业情感、意识和创业能力。就业难进一步造就了他们面临更大的挑战。大学教育是学生进入社会的缓存,必须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农业领域需要创新和奉献。高等农林院校在学生培养上必须兼顾知识、能力、态度三方面的培养,特别是态度,学生对未来事业的热爱、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将决定人才的优劣。创业能力是学生学习的第三本护照。   二、高等农林院校创业教育的模式   1、开设《创业学》。目前很多农业高校开设《创业学》,尽管形式各异,有的是和就业辅导结合,有的就是简单的选修课,有的作为基础课,但这一形式最普及。创业已成为学生讨论的主题,在课堂上很多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创业学》的教学和方法有很大提高,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不断丰富,SYB(StartYourBusiness)以及KAB(KnowAboutBusiness)进入课堂。   2、课程改革以创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主题,很多农业高校加强课程改革,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考核方法的创新。如南京农业大学的《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就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为主体进行教学,学生围绕一个产品从创意、产品说明书、网站说明书、网站比较、网站设计、网站策划书写作逐步推进,最后均形成了可行的网站策划书。很多课程同时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进行调查,学生以小组单位进行调查,回来后结合理论分析。同时很多经济管理综合实验中心试验平台实现24小时开放,学生可以随时访问《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会计学》等实训软件,提高实践能力。   3、SRT项目、社会实践和创业项目并重。很多高等农林院校设置SRT(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在强调科研为主的同时,同时也大幅增加学生创业的SRT项目,从而满足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自2002年以来,南京农业大学每年拿出200多万专款资助SRT计划。创业大赛已成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在整个项目中,学生团队由各相关专业组成,实现产品的设计到市场化运营,取得很好的效果。社会调查也成为学生实践的重点,很多学校资助学生,深入农村、乡镇、农牧场、工厂、企事业等单位进行假期调查,出版了农村调查论文集。   4、创业实验班。南京农业大学于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开办了第一期“创业人才实验班”,开设的课程共5门,计10个学分,分别为《小企业管理》、《小企业财务》、《小企业市场营销》、《风险投资》、《创业专题》。由有关教师组成团队教学,同时还积极寻找和聘请校外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创业顾问,实践证明,学生反映强烈。其他农业高校也积极开展了培训班的探索。   5、提供基地。很多高校还提供创业基地,学生可以在基地内开办企业,进行真正的实战。有条件的高校还提供专门的创业楼,很多将实验平台和创业结合,同时要求企业进入支持相关平台建设,从而实现“全真”环境。   6、开设专题讲座。很多高校利用校友资源为学生举办各类讲座,很多创业成功人士走进校园进行演讲。目前很多讲座不仅是学者,更多的企业家开始走入校园。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每年开设的将近百个,很多校友亲身体验为大学生介绍创业经历。#p#分页标题#e#   三、农业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   1、加强团队教育。当前在校生独生子女已是主体,这一批大学生最大的特征就是团队意识差。据观察,在学生分组作业时,小组的协调往往有很大困难,需要老师做很多工作才能协调。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过多强调自己的权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较少理会他人的意见和顾及他人的利益,即使对亲生父母也是如此。对大多数创业来说,特别到农村创业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投入,需要一个有效的团队,这一点的缺乏将会使创业成功的机率降低。团队教育应成为核心。通过创业教育,使得大学生深入了解农业项目的商业化,提供机会让他们到农村实践锻炼,将增加他们的创业动机和合作精神。   2、干中学。大卫•库伯(Davidkolb)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体验学习圈:活动(体验)→发表→反思→理论→应用→活动(体验),依次循环。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这个理论已经成为很多培训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核心理论,包括体验式培训。体验式学习理论对设计和开发终身学习模式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对企业如何转变为学习型组织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西方很多管理者认为,这种强调“learningbydoing”的体验式学习,能够将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潜能真正发挥出来,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学习模式。创业教育是一种体验学习,学生通过做项目,体验反思,学习理论,进一步应用。这样可以改变学生上课目标混乱、为了考试上课、考完统统忘记的现象。   3、加强体验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从教育的角度讲创业教育主要是改变被教育者对创业的理解,只有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做好由简单的接受者到创业主动者的改变,才能启动他们学习的马达,主动获取创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由于扩招,师生比不平衡,很多学校就是课堂教学,原有的实践名存实亡。社会上有人戏称大学生“电脑种庄稼”,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结合实践获取知识。创业教育强调体验教育,让学生亲身去创业,而不是简单的理论,这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补充原有教育的不足。   4、以项目带动专业学习。项目式教学有利于创业教育的发展,GülE.Okudan和SarahE.Rzasa(2006)通过对教学总结,提出项目式教学促进了学生创业知识和技能在领导、动机、创新、交流、团队和商业发展计划的写作,而且发展了有关鼓励创业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农业高校有很多成果,创业教育可以结合成果转化进行,当然需要创业教育和现有教学相结合,可能考虑更灵活而不是简单的补充一些课堂教学,可能需要专业的老师平时辅导,学生以团队开发项目,适当集中一些教学的形式。   四、促进农业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1、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校行为,而且还是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行为。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扶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国家和地方应共同设立大学生创业担保基金,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并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扶持政策,并对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进行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辅导等服务。   2、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处于科研的需要创业学科不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创业研究在很多高校处于很弱的地位,其研究也处于低人一等的位置,因为很难有高的研究成果和项目。可能要加强对有关师资的支持力度,改革考核方式,保护教师积极性;大力引进兼职教师;大力和企业加强联系,增加兼职教师队伍。   3、以项目为载体推进创业教育。从实践来看,项目教学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方式,创业教育越来越多是以行动为导向,强调“干中学”,但这可能和现有的教学和大学文化冲突,因此要加强项目式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寻找一种和现有教学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真枪实弹代替理论,让学生将所学运用起来。   4、加强现有创业设施的共享。创业设施和试验需要大量投资,建议加强高校间联系,共享有关平台,又有利于提高效率,同时交流有关成果,更好地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5、引入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是在体验中接受培训的特殊教育方式,可以补充正统教育的不足,加强学生团队和合作精神,要通过拓展训练的开展,在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干中学的理念,要求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组织和引导他们结合工作学习和人生经历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个人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从而使教与学由传统的相互对立变成了高度统一。

阅读全文

全球化时代高等农业教育论文

一、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趋向国际化

随着人类传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传播的高效率,全球生活将趋于同步化,时空差别缩小,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推动全世界各国之间在政治、科技、教育及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成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以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为前提,以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为推动力,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教育市场,优化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并促进高等教育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提高人才素质和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应采取相应措施改革发展,如增加专业人员出国交流、大力引进在国外已取得较大成就的留学人员(如我国近年中组部实施了“千人计划”、中国科学院实施了“百人计划”)等,以保证我国不同领域学科发展处于世界前列。农业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受到全球化的冲击。高等教育国际化给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培养出能面向社会、面向国际的专业人才,成为高等农业院校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创新改革,以完善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体系,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我们的强国梦。

二、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现状

1.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呈现国际化趋势,但仍需加快步伐。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随着高等农业院校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留学回国人员的增加,我国农业高等教育逐步与国际接轨,农业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逐步加快,甚至不同的学科,如生物信息学、人类医学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始应用于农业的某些研究领域,但高等农业教育国际化仍然任重而道远。我国农业高等教育国际化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需进一步改革完善。比如高等农业院校设备更新较慢、引进设备利用率较差、师资水平提高缓慢、教学设备陈旧、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落后等。农业院校引进高端人才力度不够,缺乏在管理、教学和科研中有突出成就的领军人物。

2.我国高等农业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优势和特色发展。

近些年,高等农业院校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需要,纷纷扩大招生规模,提高了更多人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但许多院校把增加学科专业种类、扩大专业规模放在第一位,新增设的学科专业多脱离了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更多强调规模的发展,过多注重经济效益,使得高等院校学科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优势和特色发展受到影响。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传统的涉农学科专业缺乏政府的政策保护,致使部分特色专业招生困难,甚至专业取消。许多涉农专业不能着眼于本区域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特点,不能主动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形不成区域传统与特色。

阅读全文